家長為何讓孩子學打棒球

2021-01-08 浙江在線

孩子們在比賽完鞠躬敬禮。範韡提供圖片

範韡教練在教孩子擊球。陳學東 攝

杭十三中棒球隊參加比賽。(校方提供資料照片)

  浙江在線2月25日訊 「棒球運動是90%的心理,10%的身體」。在美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棒球被譽為「國球」,火爆程度不亞桌球之於中國,許多中小學生甚至還把參加全國高中棒球聯賽當做人生夢想。但在我國,由於棒球運動規則相對複雜,又受到場地限制,沒有傳統的土壤,所以校園開展並不普及。

  近日, 2018-19全國青少年體育夏冬令營(浙江站)暨黃龍體育中心青少年棒球&橄欖球冬令營在浙江黃龍體育中心遊泳跳水館落幕,共有近100名孩子完成了棒球運動的基礎學習。相比籃球、足球、羽毛球等常見的主流項目,這些家長們為何會選擇讓孩子學習較為小眾的棒球,這項運動究竟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

  上課走神的孩子

  注意力集中了

  「一壘接球,跑,好球!」錢報記者剛一走進黃龍跳水館就看見:穿著藍黑相間鴨舌帽搭配黑色衛衣的棒球教練範韡,正帶著學員們進行棒球友誼賽。20多名孩子一個個輪流著擊球和跑壘,玩得不亦樂乎。

  「這批參加冬令營的學員,大多1至4年級,最小的才幼兒園大班,其中不少都是我平時棒球培訓班的。」29歲的範韡是內蒙古人,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本是練田徑的他,大學時迷上了棒球,曾入選國家棒球青年隊,之後自學考取了教練證。2017年來杭,目前是黃龍魔方運動俱樂部的一員,負責棒球運動的教學與推廣。半年前,他每周都會去杭州九蓮小學、文三街小學、行知小學、崇文小學,以及建蘭中學等上棒球培訓課,帶著學生們一起玩。

  據範韡介紹,棒球進校園現在仍處於起步階段,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標準的扇形棒球場。隨著國家對棒球運動進校園的扶持,越來越多的學校把棒球項目引進了校園。「像我現在每周在學校上課,場地一般只需要半個足球場那麼大。然後將學生根據年齡分開,低年級的普及投球、打擊等基礎動作,高年級的則循序漸進地學規則或者練習集體配合。」

  「其實棒球並沒有過多的身體接觸,而且運動量不大。除增強體質之外,對提高孩子的身體靈敏度,增強團隊意識也很有好處。另外,現在不少低年級的學生上課時易出現走神、坐不住的情況,多接觸棒球,能培養他們集中注意力,有利於成長。」範韡說。

  「棒球賽可以說是象徵困難的人生。當打擊手上場時,他就面臨九個敵人,這九個人靜待著要使他受挫折,要使他失敗。所以如果這打擊手能打出安打,他可說是克服了人生困境,他是一位英雄。」這是國外棒球文化中的精神實質。範韡認為,棒球運動可以培養孩子們直面困境、勇敢而上的意志品質,這也是中國式教育所欠缺的。

  打球學禮儀

  待人接物更像小紳士

  雖說只是一場友誼賽,但看著孩子們在場內揮棒擊球,來回奔跑上壘,許多場外家長們也忍不住支起了招:「兒子,別停,快跑去二壘!」、「對,就是這樣!」……看著場上已經停止奔跑腳步的兒子王俊懿,30出頭的父親王濱反覆揮手做提示,指揮兒子跑到二壘後才舒了一口氣。

  今年7歲的王俊懿在行知小學讀二年級,自上個學期接觸棒球之後便對這項運動特別喜歡。「幾個禮拜前他聽說此次棒球冬令營名額快滿了,還急得哭了起來,叫我趕緊報名。」王濱告訴錢報記者,主要是孩子覺得棒球挺新鮮的,能擊球,能滑步上壘,能和一大幫孩子玩,還有趣味比賽,很熱鬧。

  「就開銷來講,兒子學棒球的裝備花費並不大,一個球隊裡只需一兩個球棒,目前自己每個人要準備的就是一副手套,差不多兩三百塊錢。在校每周培訓一次,一學期15次,90元一次,一共1350元。這次冬令營是國家基金項目,一共5次,都是免費的。」王濱介紹說,學棒球,不僅增強了孩子的投擲能力和奔跑速度,還可以增加家庭的親子時間。棒球培訓教練把我們所有學生的家長都拉在一個微信群裡,時常交流。有時幾個家長興致來了,還會自發「約局」,帶著孩子一起打棒球,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自然就更親密了。

  問起兒子學棒球之後最大的變化是什麼,王濱感觸最深的還是在禮儀方面:「因為棒球是一個特別注重禮儀的項目,每次比賽結束之後,每位隊員都要和對手親密擁抱,然後感謝教練,感謝臺下所有來觀戰的家長。」

  這個場景錢報記者就在現場看到了,比賽結束,孩子們在教練的帶領下排成兩排,非常鄭重地致禮,一絲不苟。「這種固定式的教育,能讓孩子們在平時無論做事還是接人待物都能像個小淑女,小紳士。」行知小學一年級棒球初學者「考拉」的媽媽告訴記者,雖說大多家長並沒有讓孩子走專業路的想法,但對孩子們禮儀方面培養的期盼是一致的。

  抗壓能力增強

  促進逆境中成長

  這種以棒球理念育人的教育方法,不是在近幾年才萌芽的。早在20年多前,杭州就有學校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杭州市十三中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作為浙江省棒球體育特色項目學校,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團的校棒球隊成立於1996年,並在2001年成立了我省第一支少年棒球隊,首次代表浙江省參加了在日本福井舉辦的「中日俄少年棒球賽」。而後,校隊又多次出徵韓國、俄羅斯參加各種青少年棒球比賽,收穫頗豐。時至今日,學校的操場外草地上依然矗立著一個金燦燦的棒球小子雕像,以此記錄這段輝煌的歷史。

  「學校棒球隊主要以社團的形式招募新人,所有人數大約在20人。」杭十三中教育集團總校長屈強,在生活中同樣是名棒球愛好者,幾乎每年都會陪著學生們參加比賽,親身體驗了棒球運動對當代初中學生教育的多重意義。

  在屈強的記憶裡,共有幾件事讓他至今印象深刻:那是在2010年7月十三中承辦的第六屆國際青少年棒球邀請賽上。在一場俄羅斯與日本的比賽中,俄羅斯隊輸了,俄羅斯教練要求滿臉失落的所有隊員背上全部裝備,在烈日下大操場上跑五圈,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讓在場的很多老師備感震撼。

  「現在有些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比較弱,可能一次失敗就會留下烙印。大部分孩子都要經歷中考、高考的過程,這種挫折式教育能讓他們在困境中提高抗壓能力。」屈強說。

  而韓國的棒球教育方式同樣值得我們借鑑,屈強介紹,在每場比賽的開始以及中場休息時,韓國的所有替補隊員都會自覺地為主力隊員整理好球棒手套等裝備,還經常會小跑著為主力隊員送水和毛巾,「這個細節雖看似不起眼,但背後卻有更深遠的意義,你們從中學到了什麼?」這是屈強平時與學生做互動時說得最多的幾句話。

  由此可見,家長和老師們支持孩子們去學棒球,並非只是衝著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主要還是意在提高孩子們的全局觀和綜合能力,嘗試教育與體育的融合培養。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孩子學棒球原來有這些好處
    相信很對家長對棒球這項運動還很陌生,很多人只是在電視節或報紙上偶爾看到,可是家長們卻不知道,孩子學棒球竟然有這麼多好處,那麼小編從德智體美勞這幾個方面來告訴家長們棒球帶給孩子們的好處。棒球被譽為「綠茵場上的西洋棋」,是運動技術與智慧的結合。棒球的規則可能是所有運動項目中最複雜的,需要瞬間對場上複雜的局勢做出判斷。之所以說棒球能提高孩子的智慧與思維,是因為棒球有大量的計算,它非常需要頭腦,當接到球以後,這個球怎麼處理,該傳給誰,對方接到球後又將怎樣處理,可以引申出很多種可能性,這就需要孩子在場上的反應能力和判斷力。
  • 為什麼在國內冷門的兒童棒球,在美國卻火得不得了?學棒球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在家裡,基本上就是爺爺教爸爸打,爸爸教兒子打。那帶孩子學棒球這樣一個在中國比較小眾的體育項目的家長們,他們的目的、目標是什麼呢?美國人重視體育,也不是說孩子們都要去當運動員,恰恰是因為體育是build character最重要的載體。我個人覺得美育、體育這個事情不要搞得太功利,你學個單簧管是因為人大附中幾年後這個樂團會有一個單簧管的空缺,累不累?美體教育本身就是要帶給孩子成長的樂趣,把心態擺正了,家長和孩子都會更放鬆,更享受。
  • 打棒球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
    另外,運動項目太多了,家長和孩子有時候也煩惱該如何選擇,如果您也在猶豫,不妨看看打棒球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吧~▾ 健康打棒球不僅鍛鍊手眼協調能力,還要經常奔跑,跟其他運動一樣,經常打棒球的孩子身體更健康,抵抗力強;
  • 孩子從小學棒球有什麼好處?這五個特徵,讓你孩子愛上打棒球
    導語:如今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學習打棒球,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家長把孩子送去練習打棒球呢?其實了解過棒球的人都知道,這項運動是競技類體育運動項目,不過它除了體育競技外還能鍛鍊我們的身體。想知道它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為何有這麼多孩子在學打橋牌?
    為什麼這些學生家長並不反對自己的孩子在玩牌?就是因為這些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們,看到了橋牌運動對孩子們智力開發所帶來的實際成效。當然,這些老師和家長對橋牌有這樣的認知,也不是一憱而就的,而是在不斷得到驗證後得出的。
  • 家長注意了!孩子學羽毛球你的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都知道讓孩子打羽毛球是好事,所以現在越來越多人送孩子去學羽毛球。但是有些家長往往過於著急,先入為主,以自己的想法約束了孩子的良性發展。
  • 《正在打棒球的孩子》混江龍-協助拍攝
    正在打棒球的孩子【第1幅圖】此作品由遼寧攝影愛好者路先生在著名的淄博地區拍攝正在打棒球的孩子【第2幅圖】此作品由海口攝影愛好者杜先生在著名的蕪湖地區拍攝正在打棒球的孩子【第3幅圖】此作品由鄂州攝影愛好者印先生在著名的株洲地區拍攝
  • 【免費活動】打棒球,學管理,棒球大聯盟再度來襲!
    管理本壘打打棒球,學管理讓您充分體驗最極致的運動之美!十幾年棒球培訓管理專家親自授課 全程免費,到場即送專業棒球帽1頂 FAAC棒球大聯盟之管理本壘打——打棒球,學管理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13:00-17:00上海市宜川中學足球場(洛川路
  • 打棒球好處有哪些
    打棒球好處有哪些 1、打棒球好處有哪些之強身益智 風靡歐美百年的棒球運動其實非常適合身體靈巧、有速度、腦子靈、反應快的亞洲人,打棒球對提高學生體能、智力及團隊合作精神有極好的促進。
  • 在家中孩子的小學英語怎麼學?家長鬚知
    作為一個過來人,對於在家中孩子的小學英語怎麼學?這個問題整理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合理規劃孩子日常對英語的學習。小學英語怎麼學?首先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清楚地知道孩子在什麼階段該幹什麼事,該學習到什麼程度的內容,該接受哪些知識類型。因此,在步入小學的課堂之前,我們應該先做一個計劃表,合理規劃孩子的日常學習。
  • 被父母拋棄,從大山走出,這些孩子在北京打棒球--上觀
    一年前,對於爾洗這樣從小長在大涼山的女孩來說,這還是一個新鮮又陌生的事物,「什麼是棒球?」把棒球帶進她世界的孫教練,曾經是中國國家棒球隊隊長。孫嶺峰從7歲開始打棒球,小學畢業,因為成績差,棒球打得也不好,整個隊伍裡的同學都被挑去了北大附中,唯獨剩下了他。上了初中後,孫嶺峰和周圍的同學一樣,不愛學習,整天打架。
  • 要不要讓孩子學跆拳道?家長教孩子認慫,才是最好的自保方法!
    相信很多家長都是一樣的,一邊教孩子受到欺負了要打回去,一邊又教孩子不能動手,關於何時出手,家長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也不可能有明確的標準跟孩子說明白,畢竟,孩子也還小,根本聽不懂家長的辯證理論。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回到家跟家長傾訴,聰明的家長,更應該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正確的開導孩子,而不是聽到孩子受欺負了,自己先生氣,然後再對著孩子發一通火,還嚴肅地教育孩子,有人打他的話要勇敢地打回去。這其中有個因素,是孩子受欺負時,家長不在場,家長有自責的心理,更多的是擔心孩子將來也會受人欺負。
  • 為何臺灣人酷愛打棒球?
    答案是棒球。每次中華棒球代表隊在國際賽事上贏球,就能看到滿街的人喜形於色,如果輸球,說是如喪考妣也不為過。我就記得一次,中華棒球代表隊輸了球,我去便利商店買東西時,兩位仁兄正在討論剛剛導致輸球的失誤,其中一人試圖幫球員解套,結果一旁補貨的店員按耐不住,直接衝過去嗆,「告訴你!有些錯誤是球員不能犯的。」
  • 『6天5夜棒球營』陽光+沙灘+棒球,去海南島打棒球嚕!
    所以,在駕馭前,必須學習風向、水流等知識;在起航前,必須了解天氣情況,要利用所學知識,慎重思考,做出判斷。通過學習,由無到有,由生疏到駕輕就熟,由害怕到自信。帆船,在學習和嘗試過程中塑造孩子樂觀、獨立、勇敢的性格,使他們更善於融入團隊,敢於承擔和接受挑戰,磨練意志。
  • 家長送9歲孩子學武術 卻被教練打得體無完膚 武校:願意擔責
    唐先生求助記者,他的兒子在學校被教練打了。把兒子送到文武學校才2個月,全身上下被打得全是淤青,沒有一點好地方。說著說著,唐先生崩潰痛哭起來,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成這樣,怎麼可能不難受。教練的惡劣行為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成長,現在兒子在家不敢見生人。
  • 棒球運動,低齡段孩子的好選擇
    現在社會上流行的體育運動越來越多,棒球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種「洋運動「,棒球目前還沒有受到家長們的關注。
  • 【棒球人生】孫臺熙:不同文化的碰撞,當韓國教練遇上中國式家長
    大家好,我是孫臺熙,來自韓國,是前韓國OB球隊職業球員,打過數次KBO聯賽,退役後在母校百明高中開始了12年的教練員生涯。後來到中國,目前在大連全明星棒球俱樂部擔任棒球教練,在中國傳遞棒球火炬。
  • 『棒球人物』徐錚 打造棒球「夢想英雄」
    從6歲接觸到棒球,喜歡上這項運動,他已經堅持了29年,當年的夢想是能進入國家隊,能打奧運會,如今願望都實現了,徐錚又投身夢想英雄棒球俱樂部,希望為更多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人都得有夢想,它是一種潛意識,會無形中指引你前進的方向。」徐錚說。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家長只能尋求外界援助,到處打聽補習班。外面的補習班五花八門,有些根本就是打著教育的幌子坑錢,家長稍微不留意,可能浪費了錢,而孩子還學不到東西。單純在甄別補習班時,家長就覺得頭大了。家長好不容易挑到好的補習班,這還沒有結束。部分補習班還會看準了家長焦慮的心態以及望子成龍的心思,順勢抬價,而家長沒辦法,儼然就是待宰的羔羊,只能忍氣吞聲地咬咬牙把錢遞上。
  • 兒童棒球,我隨便說說.
    ,國外的孩子都會組織一些U5、U6的大型兒童棒球比賽(U5,Under 5 years old,5歲以下),那我們中國的孩子們更沒問題的,至少我是這麼想的。可是足球在學習和表演顛球技能、籃球在學習和展示拍球運球技能,我想說的是,孩子們學的是一項運動,如果恰好是一項團體運動的話,那為什麼不讓他們團體起來,怎麼就變成個人技能技巧項目了呢?    深入了解後,發現大多園裡也是很無奈的,因為家長們希望孩子們學的東西是「有用」的,是可以展示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