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崑山市千燈鎮16個行政村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0.67億元,比上年增長2%,村均667萬元,村級穩定性收入10.27億元,比上年增長4.4%,村均6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5500元,比上年增長6%。
這是千燈鎮在今年5月30日召開的推進鄉村振興暨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會議上公布的數據。依託天藍、水清、牆白的村美優勢,綠色科創發展的強大動力,黨建帶動引領的治理模式等,千燈鎮深刻踐行「四闖四責」,勇當熱血尖兵,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服務貼心 產業發展獲「硬核」支撐
在崑山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化示範區內,有4畝高架草莓基地,其每逢旺季的銷售供不應求,能創造六七萬元的銷售額。「基地是去年和千燈籤約的,主要看中政府的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和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劉東華是農產品育種和栽培領域行家,也是崑山市新型職業農民鄉土專家,他說,千燈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政府對高端農業也一直非常重視,未來如果能形成政府引導+龍頭企業指導+農戶專業種植的發展模式,千燈高端農業發展將形成規模化氣候。
「示範區擁有極大的區位優勢,此外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也加速吸引了高端人才的入駐。」千燈鎮科技人才辦副主任褚秋瓊介紹,示範區招引農業企業以深加工類、花卉園藝等高附加值類為主,同時還會扶持農業園區創新化,重在提高科創含金量,目前成果豐碩。例如,扶持專注種苗培育研發的崑山科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省級以上科研實驗室,今年該公司預計產值超1億元;支持崑山農服堂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有機草莓栽培技術體系,首批「美莓源」立體種植草莓已成功上市,成為崑山首家運用該技術成功種植並上市草莓的企業;助力崑山華絢園藝有限公司獲批崑山市農業龍頭企業……
產業興旺離不開專業的農業指導。千燈鎮農業服務中心副站長諸玉芳補充說,千燈是種糧大鎮,2019年糧食產量達到12672噸,果蔬產量9216.31噸,為了更好地為農戶提供服務,中心每年在病蟲害時節都會根據情況統一發放「一張方子和一個漏鬥」,農戶根據方子到供應點免費領農藥。「農藥都是政府全額買單的,市級和鎮級分別承擔20%和80%的費用,技術和施肥藥等都有我們規範化、標準化指導,農民不需要操一點心。」
整治見效 人居環境更顯「顏值」
以標誌性建築融昌坊牌樓為主路口,村內一排排「外牆刷白、清清爽爽」的房屋大多沿河而建,以岸為鄰,傍水而居,水鄉風貌自成一派。「相比以往的髒亂現象,現在的吳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風貌留住形,文化留住魂,宜居留住人。千燈鎮吳橋村書記凌士平告訴記者,吳橋村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投入大幾百萬元,目前127戶村民的房屋翻建率已完成85%,7月即將啟動電線、有線電視、電信三線入地項目以及天然氣管道等設施建設。「雖然現在村內基礎設施還沒完全到位,但之前不少搬出去的村民聽說村裡的大動作,漸漸地,也願意回來住了。」
「推進鄉村振興,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是重要一環。」千燈鎮黨委書記陳金龍在5月30日舉行的推進鄉村振興暨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會議上如是說。在全鎮努力下,千燈農村人居環境正悄然發生可喜的變化。
2019年農房翻建共申請267戶,完成審批264戶,完成放樣337戶,完成竣工180戶;2020年計劃翻建完成總量達到700戶;全鎮16個行政村、113個自然村共設置垃圾分類亭107個,新建改造深埋式垃圾中轉站1個,建成易腐垃圾處置站10個,其中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7個,已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實施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歇馬橋村、大唐村入選蘇州市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示範村……陳金龍表示,將持續補短補軟補缺,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提升人居環境。
人工造血 優質項目「反哺」鄉村
擘畫鄉村振興藍圖,重點是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動力從哪兒來?除了整合資源,深入做好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與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融合文章,千燈鎮還拓寬發展思路,探索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途徑——打造優質項目。
千燈鎮歇馬橋村文化歷史底蘊深厚,該村依託此優勢,規劃打造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相關項目。為此,村還成立了農房管理合作社,為蘇州歇馬橋文旅投資有限公司提供資產資源平臺,打造國際化的美麗藝術鄉村。千燈鎮鄉村振興辦副主任夏丹紅透露,古村落周邊收回的四百多畝農田,劃分三大農業主題,將適度引入文旅項目,打造田園休閒型都市農莊、現代觀光型有機農莊、康養醫療休閒綜合基地,將原有分散的農業格局調整為企業、合作社和農民一體化發展的嶄新模式,同時不斷提高村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讓一二三產業互融互動,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有效嫁接。目前,歇馬橋村已啟動主營咖吧、書吧、民宿的眾善橋西側半山詩雨項目和金谷裡項目。「未來,村民在收租金方面就能增收不少,開拓了利益保障新途徑。」夏丹紅說。
鼓勵黨員和村民形成代表決策團、律師幫幫團、道德評判團,充分參與村務工作、參與鄉村治理的大潭村模式;通過投資入股、農地發包、廠房出租等多形式繼續壯大村級經濟,側重於結合全鎮產業創新發展招引培育科技型、龍頭型企業,實現盤活存量資產和增加產出收益「雙提升」,確保租金收繳率100%,年經濟收入達2300萬元的大唐村目標;書記、主任「一肩挑」,個性化定製基層黨組織「三張清單」,實施66個書記項目和100多項創新工作,舉辦黨建特色品牌星級評選活動,一村一品牌全覆蓋的組織辦經驗……通過奏鳴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部曲」,千燈繪就了一幅獨特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來源:江蘇經濟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