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中,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盤溪鎮磨沙塘村委會紅石巖村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和「紅色引擎」,在組織振興、產業振興和生態振興等方面持續發力,努力走出一條「黨建強、產業興、群眾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特色產業促發展 柑桔變身脫貧「金果果」
走進華寧縣盤溪鎮磨沙塘村委會紅石巖村,百畝桔林環繞鄉村,人居環境整潔秀美,民居錯落有致,寬闊的通村大道望不到頭,就在幾年前,這樣的景象,村民根本不敢想像,而現在,美麗新村圖景已成為了現實。
紅石巖小組是隸屬於磨沙塘村委會的一個半山區自然村,村裡有38戶居民,總人口132人。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到4000元,村裡共有13戶46人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發生率高至37%。
窮則思變。為破解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難題,紅石巖村黨支部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以生態為底色」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本村本地特色優勢,大力發展柑桔產業化種植。
經過幾年的發展,柑桔種植面積由原來的100畝增加到400畝,柑桔年產量從260噸增加到700噸,紅石巖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4800元,在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
鄉村振興工作隊「顯身手」助力鄉村增顏值提氣質
近日,紅石巖村的村民都不願待在家裡,沒事就去村口溜達,個個臉上笑開了花。原來,村口的水泥路澆築完成了,再晾曬幾日,這條路就可以開放通車。看著寬敞平坦、乾淨整潔的一條路,大家心裡別提有多美了。
這條進村道路已有20來年的歷史,過去是一條坑坑窪窪的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群眾叫苦連連,嚴重影響了村民出行,制約了美麗鄉村建設和經濟發展。
為此紅石巖村黨支部積極向上級反映,爭取項目資金,發動村民積極配合。10月25日,整村道路硬化開始施工,如今不僅路澆好了,路燈也同時裝起了,從村頭行至村尾,水泥路寬敞整潔,農戶地裡的蔬菜瓜果能夠很快運到各地,群眾外出務工求學的道路更便捷,村民們都樂享鄉村振興的成果。
村民謝國良談及這村子的變化十分欣慰:「今年建了排汙道和公路,建了養殖小區。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村子更好在了,現在村子每天都有人打掃衛生,住起來很舒心。」
紅石巖村美麗蝶變的背後,是盤溪鎮黨建引領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今年,盤溪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到位,為紅石巖村爭取來了100萬元的農村人居示範村項目,用於支持村子完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短短幾月的村莊建設,紅石巖整村換上了一層「新裝」。
工作隊還配合盤溪鎮在村裡實施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健康社區等項目,助力書記領航項目,從工作經費裡邊拿出了16萬元來投入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工作隊的幫助下,紅石巖村村容村貌、產業結構等方面發生了喜人變化。
推進黨建領航項目打造成鄉村振興新樣本
盤溪鎮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立足發展優勢、強化資源整合,突出重點培育。2020年盤溪鎮黨委將紅石巖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項目建設列入書記領航項目,目前,紅石巖養殖小區的試點建設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養殖小區位於村落約500米開外,現在小區的主體已經基本搭建完畢,工人們正在粉刷著外牆。蓋起養殖小區後,每家每戶的牲畜都集中圈養,實現人畜分離。拆除一些破舊的牲口圈後,整個村莊的村容村貌更加美觀。
連接著養殖小區修建了一個面積很大的化糞池,今後養殖小區產生的排洩物將直接流入化糞池處理,此外村子的汙水管網也已經鋪設好,每家每戶的汙水將通過排汙管集中收集處理,避免村內汙水橫流影響環境衛生。
目前村裡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初見成效,接下來,紅石巖村將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氛圍營造和村莊美化亮化為抓手,致力於將紅石巖打造成鄉村振興的示範樣本。
玉溪市委組織部 供稿
責任編輯:毛雪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