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怪魚殺人之謎:上古時期兩種魚類,為何能將人殺死?

2021-01-08 符號帝國

各位小主大家好,我是希夷你姨,一個沉迷於神話傳說不能自拔的大叔。

世界上有毒的東西非常多,比如品種繁多的菌類,有的外表長得很好看,但是人一吃很可能就會中毒,輕則大病一場,重則一命嗚呼。

很多動物的肉也含有劇毒,比如傳說中的麝香,氣味聞著挺像,如果想吃它的肉,可就要小心了,弄不好就會出人命。

《山海經》中就有兩種上古時期的怪魚,體內含有大量的毒液,人如果一時經不住誘惑,吃了它們的肉,就會被殺死。

文/希夷

符號帝國都家園原創

雁門河怪魚殺人之謎

金庸的一部小說《天龍八部》讓「雁門關」這個名字為大眾所熟知,成為一個網紅級的地名。當年大俠蕭峰的父親蕭天佐帶著妻子來關內省親,不料卻遭到了內地武林人士的伏擊,誤以為他們是遼國的奸細,隨行人等當場被殺死。

蕭峰的母親也慘遭毒手,蕭天佐留下當時還在襁褓中的蕭峰,縱身跳下了懸崖,生死不明。

古代不只有雁門關,還有一條雁門河,他就在距離少鹹山不遠的地方。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敦薨山往北再走個一百公裡,開車也就是個把小時的車程,就是少鹹山。這座山也不知道是因為遭到了汙染還是土地完全沙化,總之是一棵小草樹木都沒有,青色的碧玉卻有很多。

敦水從山下的谷中汩汩而出,順流而下一路向東,終於匯入雁門河之中。這條河裡生長著一種怪魚,名叫之魚,吃了它就會殺人。

從古到今有很多學者考察過,魚應該就是現實中的河豚,因為體內有劇毒,所以古代著名文豪蘇東坡才會有「冒死吃河豚」的說法,因為它的肉質實在是太鮮美了。

其實吃河豚有一個秘密的方法,只要方法得當,就不用冒著生命危險。

所以,之魚吃了殺人,不是魚殺人,也不是吃了的人會神志不清去殺別人,而是因為這種魚體內的毒素會殺死吃它的人。

殺人的師魚

師魚也是一種能殺人的怪魚,傳說它生活在一條叫做歷虢河的河水中,人吃了它的肉就會被殺死。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沿著燕山山麓,翻山越嶺走二百五十裡山路,然後再走五百裡水路,就來到了饒山。這座山上同樣一毛不拔,草木不生,玉石遍地都是。歷虢河就是從山下的山谷中發源的,這條河最終向東流去,匯入了黃河之中。

歷虢河中有一種遠古時期的怪魚,名叫師魚,人如果不注意吃了它的肉,就會被殺死。

救命的秘方

根據前輩吃貨的研究,人之所以吃河豚會死,是因為河豚的肉非常難以煮熟,很多人不知道以為熟了,結果就會被吃死。只要掌握了一種小竅門,保證將它水煮也好火烤也好清蒸也罷,只要是處理熟透了,體內的毒液就會被分解,自然就不會吃死人了。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河豚(之魚)這種東西毒性太重,吃了會死人,還是戒了吧。

沈公子這個勸告也太文藝了,吃貨們誰會聽他的呀,那饞勁兒要是上來了,誰還管會不會死人啊?先吃了再說!

所以這個建議等於是因噎廢食,不可取。

《太平廣記》中說,魚文班如虎,民間說它煮不熟,人吃了必死。

關於師魚,也有一種秘方可以保證即使吃了它,也不會被毒死。《酉陽雜俎》中全文記載了這個好辦法。書中說,峽谷之中有人吃師魚,現將其綁在樹上,用鞭子抽打讓它體內的白色汁液流出來,完了才可以吃,不然就會被毒死。

吃貨們可千萬記住了,吃河豚一定要整熟了才能吃,是師魚一定要把他身體裡的毒液打出來控幹了,不然吃了就會死人。這可是保命的辦法,趕緊拿出自己的小本兒記下來。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記載的世界,其實是上古時期的另一個維度空間世界?
    來自《山海經》記載了各種各樣奇怪的生物,因為超出我們的認知,所以我們只能將其認為是一本「語怪之書」來解讀,但仔細想想,它到底是不是一本神話傳說呢?如今載看《山海經》中所描繪的一切,確實充滿了謎一般的面紗。
  • 上古怪魚長著鳥尾六隻腳,被稱東方神鳥,《山海經》最奇異的水怪
    原文中之跂踵,居然一禽,其與人禍。然亦有反者,如晉學者璞在《山海經圖贊》中稱,青耕與跂踵皆一種鳥,能起至降災減災也,要時能救人命?。故其並稱為東方神鳥。以青耕傳則居東。古六腳怪魚古者,有山與鳥同,蓋以地近,如今之公站點,皆出近之識性作為立名。此山即在鳥跂踵居鄉之近,故山亦曰跂踵山。跂踵山下有澤之水,其中有一怪魚,輒自語曰,長得似狐,有一鳥尾、六足。人皆謂之鮯鮯魚。
  • 《山海經》中三個神秘水怪,長得像牛的怪魚,叫聲不可思議
    魚我們都見過,那種長得像條形或者菱形,身上有鱗甲,頭部是三角形的水生動物;牛我們也見過,耕牛生活在陸地上,水牛生活在水中,但是牛絕對不會長出鱗甲來,也不能永遠生活在水中。豬叫聲大家也都聽過,聲音很洪亮,也很刺耳,絕對不是水中的魚類所能發出的。但是在上古時期,有三種奇異的怪獸,它們集合了這三種動物身上的特徵,外形上長得像魚,魚身牛頭,能發出豬叫聲。
  • 欺騙了千年的上古中華始祖之謎,原在《山海經》中早已記載了答案
    在上古時期,太陽是神靈誕生下的神奇的自然力量,在我國歷史文獻《山海經》中,有著著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但是這其中,被後人相傳至今,變成了是堯命令后羿射日為民除害。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而是上古時期最至高無上的天帝帝俊(qūn)給予大弈弓箭,命令后羿為民除害的。
  • 3個未解之謎:上古時期是什麼景象?真的有人成仙嗎?
    3個未解之謎:上古時期是什麼景象?真的有人成仙嗎?要說這個地球上有些許多未解之謎,早在我們人類之前地球就已經經歷了好幾個時代,那幾個時代的故事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我們今天就不探索這個了。我們今天要說的幾個未解之謎都是呼聲比較高的,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些未解之謎。
  • 《山海經》異獸:1魚2鳥2獸,見了就是吉兆,原來現代也都能見到
    山海經是一本傳奇著作,成書於先秦時期,作者至今不詳。其中描繪的山川地理、珍禽奇獸、怪誕民俗讓人嘆為觀止。有人將其稱為神話著作,也有人將其稱為不經之談。然而,根據諸多專家的破譯之後,發現山海經並非純粹的空想著作。其中有很多內容都可以找到參照物,而且記述的事件也有科學根據。
  • 上古奇書《山海經》,究竟是何人所著?大量神話,又在傳遞什麼?
    《山海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先秦古籍之一,該書的作者是誰已經是一個歷史謎案,有說是大禹和伯益寫的,大禹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治水的那位大禹,伯益是大禹的執政官,也是後來的秦國和趙國的先祖。當然,據說是戰國時期的鄒衍寫的。鄒衍是戰國時期齊國人,陰陽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五行學說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 解密《山海經》:上古同名奇禽怪獸之謎,獨眼鳥妖駭人聽聞
    之前有一期,你姨說過,有三個同名同姓的怪獸,兩條怪蛇和一隻大鳥,它們都叫肥遺。一隻是四翼六腳的蛇妖;一個是長得像雞赤喙黃爪的兇禽;還有一個是一身雙首的怪蛇。其實還有兩位奇禽怪獸,也是同名同姓的怪物。一鳥一獸,它們的名字都叫囂。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一)「囂」這個名字在《山海經》裡似乎特別搶手。
  • 《山海經》中記載了史前文明?其內所載生物,或許是上古時期生物
    根據古籍記載,巴蛇居於洞庭湖一帶,而先民則是在親眼見到這種巨蛇後,將其描述成了黑蛇,青首的神秘怪蛇。傳說中其生吞巨象,足足三年才消化殆盡。而在三星堆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象牙,並且先蜀文明以巴蛇作為自己的圖騰神靈。這未免讓人浮想聯翩。
  • 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不斷被證實
    提起《山海經》,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古代神話小說。但是,對於山海經而言,還有另外一種身份:「古今語怪之祖,先秦四大奇書之首」。《山海經》自古被人看作「奇書」,是現存保留古代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堪稱中國上古神話的寶庫。因為字裡行間透露出的人類洪荒時期的縹緲信息,使得整部書顯得神秘莫測,奇譎詭異,所以一直以來吸引了無數學者探尋其中的奧秘。
  • 山海經故事 | 《山海經》有多神奇?竟能夠將美國的四大山脈都描述出來?
    但是隨著就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山海經最神奇的地方,是裡面記載的東西其實可能是真實存在的,比如怪獸、怪城。怪獸篇在《山海經》中描繪了一種動物「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其為獸,如豕而人面。」按照推測,這種「狌狌」應該就是現在我們說的猩猩,從體態到行動,和猩猩極為相似。
  • 《山海經》記載了涿鹿之戰,上古時期的曠世之戰是神話還是歷史?
    涿鹿之戰的故事,我相信大家小時候就應該聽說過了,是說距今大約4600年前 ,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所進行的一場大戰。但是版本眾多各種誇張美化虛構,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說一說在《山海經》中記載的這場上古時期的曠世之戰。
  • 山海經異獸與上古傳說中的神獸圖
    人面,音如鴛鴦,食之可以療病。其說始見於先秦。 【原文】《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只是不知為何會出現在蜀山的神龍殿之中,而且似乎忘記了原本的職責,只知道單純的阻擋一切進入神龍殿的人。 陸吾神掌管這「帝之下都」還兼管「天之九部」。
  • 《山海經》記載的之上古十二屍之一:坐騎是螃蟹的女丑之屍
    在山海經包括一些神話傳說中,除了神仙於妖怪,還有著殭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十二屍之女丑之屍。《山海經 海外西經》記:女丑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 印度地下有怪魚,蛇身火焰尾,科學家稱「看過的人都說像龍」
    這種魚身體細長且布滿鱗片,背部和腹部都有「加長」版的魚鰭,而尾部則呈火焰狀,與傳說中神龍尾極為相似,整體來看,除了頭部像魚及沒有四爪之外,渾身都透露出龍的神韻,這也難怪發現它的科學家說:「所有看過照片的人都說它像極了傳說中的龍」。
  • 上古時代的精靈——山海經神獸圖集
    追根溯源,天馬的傳說來自山海經。那裡匯聚著諸多上古時代的精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些聞名遐邇的神獸,一窺真身……山海經異獸是《山海經》記載的奇異怪獸75種。《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 上古時代的精靈:山海經神獸圖集
    追根溯源,天馬的傳說來自山海經。那裡匯聚著諸多上古時代的精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些聞名遐邇的神獸,一窺真身……山海經異獸是《山海經》記載的奇異怪獸75種。《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 解讀《山海經》之「肥遺」
    山中有一種蛇,名稱是肥遺,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一出現就會天下大旱。英山,山的北邊有很多的鐵礦,南邊有很多黃金。禺河就從這座山發源,之後向北注入招河,禺河裡面有很多的魚,這種魚的樣子像甲魚,發出的聲音像是羊叫的聲音。山的南邊生長著很多的低矮的箭竹,山裡的野獸多是體型較大的牛和羊。
  • 《山海經》:神話的盡頭,就是歷史的開始
    有一種說法是,這倆部分其實是幾批人斷斷續續寫的,所以看待世界的方式、角度都不一樣,寫出來的東西自然就不同了。 1 2 1 其次,「怪"在其記載內容之離奇。
  • 山海經中發現了關於九鼎的離奇記載,據說那裡隱藏著上古文明秘密
    歷史上夏朝、商朝、周朝三代都把九鼎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期的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徵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 、宋徽宗也曾鑄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