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山海經》之「肥遺」

2021-02-19 87故事臺

肥遺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旱魃之兆。出自《山海經》。據說肥遺是一種居住在太華山山麓的怪蛇,有一個頭、兩個身體、六條腿和四隻翅膀。 也有傳說稱肥遺是一種黃色的鵪鶉大小的鳥,喙是紅色的,據說吃了肥遺能夠治病、防止寄生蟲。

歷史起源編輯

太華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現四方形,高五千仞,寬十裡,禽鳥野獸無法棲身。山中有一種蛇,名稱是肥遺,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一出現就會天下大旱。

英山,山的北邊有很多的鐵礦,南邊有很多黃金。禺河就從這座山發源,之後向北注入招河,禺河裡面有很多的魚,這種魚的樣子像甲魚,發出的聲音像是羊叫的聲音。山的南邊生長著很多的低矮的箭竹,山裡的野獸多是體型較大的牛和羊。山裡有種鳥,形狀像鵪鶉,長著黃色的身體和紅色的嘴巴,它的名字叫肥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麻風病,還能殺死身體裡的寄生蟲。

外貌形態

肥遺的外貌形態有兩種說法,其一說肥遺是一種居住在太華山山麓的怪蛇,有一個頭、兩個身體、六條腿和四隻翅膀。其二傳說稱肥遺是一種黃色的鵪鶉大小的鳥,喙是紅色的,據說吃了肥遺能夠治病、防止寄生蟲。

史書記載

《山海經》之西經二次:太華山上有一種名叫「肥遺」的怪蛇,它一旦出現,便預示將有大範圍的旱災。【又西六十裡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山海經》之西經一次:英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鵪鶉,但卻是黃身子,紅尾巴,名稱是肥遺,人吃了它的肉能治癒瘋癲病,還能殺死體內寄生蟲。【又西七十裡,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於招水,其中多鱧魚,其狀如鱉,其音如羊。其陽多箭[媚](上竹下媚),獸多牜乍牛、羬羊。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山海經》北次三經中也有肥遺的記載:又東三百裡,曰彭【囟比】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於床水,其中多肥遺之蛇。此處的肥遺指的應該是和太華山一樣的肥遺。

明人朱國楨《誦幢小品》卷三一記載,萬曆十四年,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縣)先民在山林中碰見一條長著六隻腳的大蛇,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肥遺。【萬曆丙戌1586年,建昌鄉民樵於山,逢一巨蛇,頭端一角,六足如雞距,見人不噬亦不驚。民因呼群往視,亦不敢傷;徐徐入深林去。《華山記》云:「蛇六足者,名曰肥遺,見則千裡之內大旱!」戊子,己丑之災,其兆已先見之矣。】

《京山縣誌》卷一記載,明代末年,湖北京山縣一民宅水溝中,亦曾發現這種「六足如雞距」的怪蛇。【崇禎六年癸酉1633年,彭楊畈民家溝中見蛇出,長六尺,圍尺許,身紅綠色,六足如雞距,不噬人。郝楚望曰:「肥遺也,主千裡旱。」果驗。】

登錄www.5287.tv 。

相關焦點

  • 《山海經》異獸之——豪彘、肥遺和大鯢
    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又西五十二裡,曰竹山,其上多喬木,其陰多鐵。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陽多竹箭,多蒼玉。丹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魚。有獸下,其狀如豚而白毛,大如筓而黑端,名曰豪彘。
  • 山海經:最神奇的鳥類肥遺,吃了不光能治麻風,還能殺死寄生蟲!
    要說古時候的動植物,基本上每一種都具有神奇的功能,不算那些生死人肉白骨的神奇物種,大部分的動物植物都擁有治病的功效 今天我們就研究一種在山海經中比較正常的鳥類,這種鳥類為什麼說是正常呢,因為在山海經中描寫的異獸沒有一種不是組合而成的,在自然界根本就見不到,不過今天說的這種鳥就描述來看還算是正兒八經的鳥。
  • 【學習拓展】——肥遺
    《山海經》中關於異獸肥遺的記載共有三段,其一為:英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可以殺蟲。
  • 山海經:怪鳥「酸與」與怪蛇「肥」的世紀之戰,一個神靈隕落了
    《山海經》中的絕大多數山脈都有著強大的怪物,他們都及其厭惡「肥遺」,一旦發現「肥遺」的蹤跡,都會不遺餘力的驅逐。又北百八十裡,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 《山海經》最厲害的5大神獸,第一位無可撼動,第五位令人意外
    《山海經》是中國神話的鼻祖。它記載了70多種奇形怪狀的異獸,也描述了許多毀天滅地的神獸,我們稱之為上古神獸。在後世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中,再厲害的妖魔鬼怪與這些上古神獸比起來,戰鬥力差了好幾個數量級。下面,我們根據《山海經》的描述,列出最厲害的5大上古神獸。
  • 山海經中一旦出現便會帶來旱災的神怪
    旱魃天女形象《山海經·大荒北經》:「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太華山上有一種名叫「肥遺」的怪蛇,它一旦出現,便預示將有大範圍的旱災。《山海經·西山經》:「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鼓是鐘山山神的兒子,被天帝殺了之後化為鵕鳥,形狀像一般的鷂鷹,但長著紅色的腳和直直的嘴,身上是黃色的斑紋而頭卻是白色的,發出的聲音與鴻鵠的鳴叫很相似,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裡就會有旱災。
  • 《山海經》被誤讀的3個原因,專家:異獸與龍的起源過程相似
    《山海經》是中國神話的源頭,許多人把《山海經》當成神話古籍,認為《山海經》裡的異獸和神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其實,在歷史、文化、民俗和動植物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眼中,《山海經》的研究價值極高,關鍵在於如何正確解讀。
  • 你不知道的山海經異獸,這三隻巨蟒個個幹過泰坦巨蟒,還不來看看
    山海經異獸之肥衛在今天的西嶽華山,在上古時代被稱為太華山,這裡曾經生長著一種怪蛇,名叫肥衛,它身高數十尺,可以輕易地吃掉一頭大象。大家都知道蛇是沒有腳的,可是肥衛卻長著六隻腳和兩對豐滿的翅膀,十分可怕,這種蛇一但出現就會引發大旱,商湯時代,肥衛曾經在陽山出現過一次,沒想到卻引發了七年的大旱。足見這種巨蟒的恐怖之處。
  • 山海經——異獸
    鴸。南次二經之首,曰櫃山,西臨流黃,北望諸毗,東望長右。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山海經·南山經》]猾褢。堯光之山,有獸焉,其狀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蟄,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斲木,見則縣有大繇。
  • 山海經八大兇蛇除了九頭蛇相柳,你認識哪些?第三曾協助女媧補天
    例如上古時期的創世神女媧和伏羲,創造人類文明,捏土造人,他們都是半人半蛇之身。可在《山海經》這部奇書中,卻存在著八大兇蛇,他們多以危害百姓而存在著。但是,不管怎麼說,龍最開始的原型也都是蛇變幻而來的。那麼在《山海經》中,八大兇蛇都有哪些呢?1、 相柳《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蛇身九頭,食人無數,所到之處,盡成澤國。
  • 上古怪魚長著鳥尾六隻腳,被稱東方神鳥,《山海經》最奇異的水怪
    東方神鳥古者復州山上有異禽獸,其長如鳥,然而有而彘尾,所過之處,其國必有大者疫,人多畜皆會於塗中死。《山海經·中山經》,又西去十公梁,為復州山。此處有一種古怪鳥,其形較鴟,而生一條豬之尾,其名曰跂踵,所見之地,其國大疫。
  • 《山海經》遠古神獸預測未來?專家:不是神話故事,可能是真實的
    有關山海經的傳說,一直以來層出不窮各式各樣。以山海經來看,神獸出現的地方,不是預示著旱災,瘟疫戰爭,就是預示著有明主降世,有英雄人物出世。那麼他的這類寓言究竟在遠古神話中是否真的確有其事呢?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神獸,名曰肥遺。
  • 《山海經》玄奇——《西山經》1
    西四十五裡,曰松果之山。濩(huo)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中多銅。有鳥焉,其名曰螐(wu)渠,其狀如山雞,黑身赤足,可以已曝(bao)。又西六十裡,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西山經華山山脈第一座山叫做錢來山,山上有很多松樹,山下有很多洗石。錢來山位於華山東105裡,是今天河南洛南縣和盧氏縣的界山。
  • 《山海經》上古異獸能預言未來?專家:不是神話傳說,可能是真的
    《山海經》裡面認為,異獸如果現身於世,就是在預示著旱災、瘟疫、戰爭等等的到來。那麼它的這類預言究竟出自上古先民的神話傳說,還是確有其事呢?首先先來跟著我一起來來看能預言旱災的上古異獸肥遺吧。《山海經》記載的肥遺,似乎是一種隨處可見的異獸。例如《西山經》記載的太華山和英山,《北山經》記載的渾夕山,還有《中山經》記載的陽山都生活著大量肥遺。肥遺長著六條腿,四根翅膀和蛇的尾巴,能夠預言旱災。
  • 山海經故事 | 出自《山海經》的上古神獸傳說,多數你都沒聽說過~~
    今天我們來了解下,《山海經》中記載的一些上古神獸傳說。一、曾經的瑞獸如今的狐狸精——九尾狐原文: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釋義】從基山往東三百裡就到了青丘山。青丘山的南面盛產玉石,北面盛產青雘。
  • 解密《山海經》:上古同名奇禽怪獸之謎,獨眼鳥妖駭人聽聞
    之前有一期,你姨說過,有三個同名同姓的怪獸,兩條怪蛇和一隻大鳥,它們都叫肥遺。一隻是四翼六腳的蛇妖;一個是長得像雞赤喙黃爪的兇禽;還有一個是一身雙首的怪蛇。其實還有兩位奇禽怪獸,也是同名同姓的怪物。一鳥一獸,它們的名字都叫囂。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一)「囂」這個名字在《山海經》裡似乎特別搶手。
  • 解讀印度河出土的《山海經》「天虞」印章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人反臂,名曰天虞。」《山海經·海外東經》:「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工/蟲] [工/蟲]北兩水間。其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背)青黃。」《山海經·大荒東經》:「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吳。」《山海經·海外東經》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
  • 《山海經》:透過蛇、鳥圖騰看上古,華夏的起源到底是什麼?
    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大家好,歡迎收看《山海經》系列第26期,本期夜述封神將和大家一起探討上古文明的圖騰。其實上古的歷史早就消失在時間的迷霧裡,我們如今僅僅靠猜測、臆想和自認為合理地推理來儘量還原這段歷史,今天夜述封神根據《山海經》為大家還原一下。
  • 《山海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山海經》是一本什麼書?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 ,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據推測很有可能就是蝗蟲,根據蝗蟲的出沒規律知道,大旱的極端氣候多數會產生蝗災,而蝗蟲出沒的地方寸草不生,環境的改變導致蝗災地區鳥獸都是稀少的,而《山海經》中對蝗蟲的描寫還是能找到一些聯繫的。
  • 山海經故事 | 《山海經》有多神奇?竟能夠將美國的四大山脈都描述出來?
    但是隨著就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山海經最神奇的地方,是裡面記載的東西其實可能是真實存在的,比如怪獸、怪城。怪獸篇在《山海經》中描繪了一種動物「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其為獸,如豕而人面。」按照推測,這種「狌狌」應該就是現在我們說的猩猩,從體態到行動,和猩猩極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