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中洲控股大股東深圳市中洲置地有限公司(下稱「中洲置地」)股權生變。7月31日午間,記者就上述股權變更事宜撥打中洲置地工商資料所登記電話,接電員工表示該電話為中洲集團,其無中洲置地聯繫方式。記者隨後向該員工提供中洲集團郵箱發去採訪郵件,暫未收到回復。據工商信息,中洲置地於7月29日發生股權變更,深圳中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洲集團」)出資額由112800萬元增至114000萬元,持股比例由94%升至95%;另一原持股6%的股東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退出,新增股東深圳市振洲實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
中洲集團據介紹成立於1993年,業務領域涵蓋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產業園區建設與企業孵化、基礎設施投資、金融服務、股權投資五大業務板塊,旗下有上市公司中洲控股。中洲置地為中洲控股的控股股東。此番退出的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鐵信託,原名為衡平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以金融信託為主營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中鐵信託的控股股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A+H)是由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以整體重組、獨家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建築工程承包商之一。作為中洲置地新進股東的深圳市振洲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振洲實業」)與中洲淵源頗深。企查查工商信息顯示,振洲實業成立於1997年,註冊資本3000萬元,主營興辦實業等,由兩名自然人陳昌明與黃邦純持有。中洲控股歷來公告描述振洲實業為中洲集團的重要股東,據工商信息振洲實業目前持有中洲集團3.75%股權。此外,振洲實業持有深圳市中洲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洲創投」)90%股權,為控股股東。中洲創投為中洲置地的一致行動人。中洲控股今年5月的權益變動報告書披露顯示2018年,中洲創投曾通過深交所增持中洲控股 9900 股股份,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0.001%;目前中洲創投仍作為中洲置地的一致行動人持有中洲控股股份。中洲創投主營投資業務,據上述公告披露其2019年度營業利潤為9669.42萬元,總資產7.63億元,總負債1.72億元。中洲集團官網新聞顯示,5月26日,中洲創投通過湖北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股的襄陽長源東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長源東谷」)成功於上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3950。據長源東谷招股書,紅土創投為其小股東,在其上市發行前持股比例為0.67%,發行後將降至0.50%。中洲創投還參股了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優博訊,曾為第二大股東,但自2018年以來開始減持。優博訊2019年6月發布的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原先持股7.125%的中洲創投減持後對優博訊持股比例降為4.999964%,不再為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5%以上股份的股東,另據優博訊今年一季報披露,目前中洲創投持股比例已降至2.64%,位列第四大股東。目前中洲置地所持有的中洲控股股份相當比例處於質押狀態。中洲控股6月11日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日,中洲置地質押上市公司股份數量為2.268億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64.825%,佔上市公司總股本比例為34.114%。據公告,中洲置地未來一年內到期(不含半年內到期)的質押股份累計數為2080萬股,對應融資餘額為8000萬元;中洲置地的還款資金來源包括但不限於公司經營利潤、投資收益等,具備資金償付能力。通過處置資產,中洲控股去年實現業績增長。中洲控股2019年年報顯示,其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72.13億元,同比下降9.18%;歸母淨利潤為7.87億元,同比增長76.22%。截至2019年年末,中洲控股資產總計451.42億元,負債合計371.29億元。中洲控股此前表示,營收同比減少主要是報告期房地產銷售收入結算同比減少,淨利潤大增則受益於報告期內完成香港子公司的股權交割,投資收益同比增加,導致歸母淨利潤的增加。上述香港子公司股權交割即中洲投資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股權交割,於2019年7月18日完成,買方為中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交易對價共計2154864923.91港元。中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為中洲控股實控人黃光苗的附屬企業。今年一季度,中洲控股業績出現下滑。其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6.81億元,同比下滑51.88%;歸母淨利潤為- 7485.33萬元,上年同期為2.32億元。中洲控股稱,一季度營收下滑主要原因為當期竣工的花溪樾項目、重慶半島城邦項目分批次結算收入,與上年同期竣工結算項目相比,竣工結算收入減少所致。目前,中洲控股仍在繼續資產處置。據中洲控股6月28日晚間公告,近日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市中洲資本有限公司(下稱「中洲資本」)與深圳市達斯克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書》,擬以人民幣2.4億元向深圳達斯克出售所持有的深圳市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38.5897萬股股份。轉讓完成後,中洲資本將不再持有建工集團股份。中洲控股稱,上述出售建工集團全部股份是基於聚焦主業,優化公司產權管理結構目的,此次股份轉讓預計導致公司淨資產減少105萬,對損益不產生影響,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會造成重大影響。新京報記者 朱玥怡 趙毅波 編輯 趙澤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