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金張科技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2020-12-16 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顯示、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領域用功能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主要財務指標

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和淨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度資產總額為27,467.28萬元,2018年度資產總額為54,632.18萬元,2019年資產總額為62,171.57萬元,2020年截止3月31日資產總額為62,576.50;2017年度淨利潤為5,054.65萬元,2018年度淨利潤為4,314.05萬元,2019年度淨利潤為5,480.08萬元,2020年截止3月31淨利潤為902.47。

主要財務指標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一)創新風險

公司專業從事新型顯示、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領域用功能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光學功能膜材料最終主要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等消費電子產品。消費電子行業技術創新快、新產品推出快、消費熱點轉換快,若公司不能持續進行科技創新,未能及時開發出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將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重大不利的影響。

(二)產品研發與替代的風險

報告期內,受益於公司產品的持續創新與生產工藝的不斷改進,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功能膜材料新產品的開發需要經過產品方案設計、技術研發、工藝設計、生產線定製與調試、產品測試等多個環節,具有新產品開發環節多、生產工藝難度大、生產線自主定製化程度高等特點。消費電子行業市場需求變化快,這就要求公司不僅要把握終端用戶的需求,還要結合上遊基膜、功能性塗層材料等行業狀況,以及上述功能膜材料新產品開發特點,持續快速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因此,公司存在產品研發與替代的風險。

(三)技術未能形成產品或實現產業化的風險

公司作為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工作,投入大量研發經費,進行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若公司技術成果未能形成產品或實現產業化,這將對公司的持續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四)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功能膜材料行業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新材料行業,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近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下,行業企業數量不斷增長,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技術實力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呈現不斷加劇的態勢。此外,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國際功能膜材料知名企業也將會積極參與國內市場的競爭,未來本行業的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若公司不能抓住當前的市場發展機遇,持續保持並提升自身競爭力,不斷擴大產品市場份額和企業規模,將會在未來加劇的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進而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五)經營季節性波動的風險

公司主要產品光學功能膜材料最終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等消費電子產品。消費類電子廠商大多在三季度推出新產品,其銷售季節性比較明顯。每年的開學季、國慶節、聖誕節、元旦、春節等為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銷售旺季,相關消費類電子生產廠商往往提前生產和備貨。受終端消費電子產品的消費習慣影響,使得公司每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銷售收入高於前兩季度,銷售收入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徵。公司經營季節性波動會給公司資金使用、生產安排等經營活動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也會導致公司收入、經營性現金流等財務指標在各季度間出現一定的波動,公司業績存在季節性波動的風險。

(六)主要原材料供應商較為集中風險

公司採購的原材料主要為生產產品所需的PET薄膜、亞克力膠和有機矽膠等。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3月,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額合計佔同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8.41%、67.53%、65.96%和79.73%,公司主要原材料供應商較為集中。

公司第一大供應商為東麗國際,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3月,公司從該企業的採購額佔同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4.52%、37.01%、19.14%和40.81%。公司與東麗國際形成了穩定、良好的戰略合作關係,已取得東麗國際藍光膜基膜大中華地區唯一使用工廠的授權。如果公司主要原材料供應商出現較大的經營變化或外貿環境出現重大變化等因素將導致原材料供應不足或者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七)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3月,公司向前五名客戶銷售額合計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05%、63.67%、52.58%和52.63%,客戶集中度較高。若公司主要客戶減少對公司產品的需求,將會對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八)應收帳款較大的風險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3月末,公司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2,923.13萬元、7,124.73萬元、9,767.80萬元和10,323.37萬元。隨著公司營業收入的不斷增長,應收帳款餘額相應增加。20120年3月末,公司應收帳款帳齡一年以內的佔比在99%以上。公司主要客戶信譽良好,且公司對應收帳款充分計提了壞帳準備,但仍然存在應收帳款不能按期回收或無法回收產生壞帳的風險,進而對公司業績和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九)存貨跌價風險

報告期內,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期末存貨餘額呈增長趨勢。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3月末,公司存貨帳面餘額分別為6,545.00萬元、10,775.24萬元、7,244.43萬元和10,144.83萬元,存貨跌價準備餘額分別為163.82萬元、139.40萬元、104.84萬元和136.45萬元。

公司通過加強存貨管理、優化產品結構等手段儘量降低存貨庫存,但隨著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報告期各期末存貨庫存金額仍然較高。公司存貨的市場價格存在一定的波動,雖然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已按謹慎性原則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但若未來市場需求環境發生變化、市場競爭有所加劇或公司不能有效拓寬銷售渠道、優化庫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貨規模,可能加大存貨跌價的風險,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十)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3月,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7.99%、19.26%、20.63%和21.53%,總體呈下降趨勢。公司所屬功能膜材料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行業,面臨著國際和國內同行的競爭。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未來可能存在下降的風險,進而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深圳市乾德電子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深圳市乾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深圳市乾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精密連接器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客戶群體主要是3C產品廠商,包括蘋果、三星、小米、VIVO、OPPO等全球移動通信終端前六大品牌。
  • 廈門美柚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廈門美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廈門美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女性生活服務提供商,以女性經期管理為切入點,不斷挖掘女性用戶需求,持續開發並運營圍繞女性生活的各類移動應用產品。
  • 廣東奇德新材料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廣東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廣東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改性尼龍(PA)、改性聚丙烯(PP)為主的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及其製品、精密注塑模具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及相關服務,主要產品包括改性尼龍複合材料及製品、改性聚丙烯複合材料及製品、其他改性複合材料及製品和精密注塑模具。
  • 金張科技創業板試行註冊制發行上市獲受理:系東材科技參股公司
    挖貝網 6月24日消息,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張科技」)創業板試行註冊制發行上市獲得受理。招股書披露,金張科技本次擬公開發行數量不超過2,770.62萬股,不低於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保薦機構為國元證券,審計機構為天健會計師事務所。
  • 深圳信測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產業研究院商情報網訊:深圳信測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深圳信測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可靠性檢測、理化檢測、電磁兼容檢測和產品安全檢測等檢測服務,為汽車、電子電氣產品、日用消費品和工業品等領域的客戶提供檢測報告或證書。
  • 南凌科技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南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南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面向企事業客戶提供增值電信服務及信息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是國內位於行業前列的專用網絡服務提供商。
  • 山東卓創資訊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大宗商品市場數據監測、交易價格評估及行業數據分析。主要財務指標表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一)產品創新風險隨著大宗商品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及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
  • 中偉新材料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分別用於生產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
  • 上海保立佳化工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圖)
    中商情報網訊:上海保立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上海保立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從事水性丙烯酸乳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財務指標表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一)技術創新滯後的風險公司的主要產品水性丙烯酸乳液作為塗料原料
  • 深圳市光祥科技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LED顯示屏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保護該等核心技術,公司制定了嚴格的保密制度並採取相應的系列保密措施,但仍可能存在公司核心技術洩密的風險。
  • 中集車輛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掛車的生產、銷售。 (七)其他風險 (1)公司同時在A股市場和H股市場掛牌上市的特殊風險 本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後,公司股票將同時在深交所和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由於中國大陸和香港兩地監管規則的差異,公司在治理結構、規範運作、信息披露、內部控制、投資者保護等方面所需遵守的相關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
  • 深圳市博碩科技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深圳市博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深圳市博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子產品功能性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2、合併利潤表主要數據3、合併現金流量表主要數據4、主要財務指標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 安徽華騏環保科技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安徽華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安徽華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水環境治理的專業服務商,業務涵蓋城鎮汙水和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新建及提標改造、村鎮汙水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等領域。
  • 浙江維康藥業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浙江維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現金流量表主要數據本次上市存在的主要風險(一)藥品質量控制風險藥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其有效性、安全性、穩定性等均可能對公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 深圳市南極光電子科技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產業研究院商情報網訊:深圳市南極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深圳市南極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背光顯示模組為核心的手機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財務指標表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一)客戶集中風險報告期內,公司與京東方、合力泰、深超光電、華顯光電
  • 九江善水科技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九江善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九江善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染料中間體、農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其中染料中間體包括6-硝體、氧體、5-硝體和鄰氨基苯磺酸,農藥和醫藥中間體包括2-氯吡啶等氯代吡啶系列產品。
  • 蘇州天祿光科技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產業研究院商情報網訊:蘇州天祿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蘇州天祿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從事導光板研發、生產、銷售。主要財務指標表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一)創新風險液晶顯示行業的發展依賴於核心零部件行業的持續發展和創新
  • 北京中亦安圖科技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北京中亦安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北京中亦安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IT架構「服務+產品」,業務範圍涵蓋IT運行維護服務、原廠軟硬體產品、自主智能運維產品和運營數據分析服務。
  • 成都普瑞眼科醫院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產業研究院商情報網訊:成都普瑞眼科醫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成都普瑞眼科醫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為眼科疾病患者提供診斷、治療、保健及醫學驗光配鏡等眼科全科醫療服務,是一家專科連鎖醫療機構。
  • 金張科技創業板IPO問題頻發
    12月2日,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張科技)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覆中披露,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發現,公司存在大量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金張科技於2019年12月18日首次報送申報稿,迄今已近一年時間,經歷了4輪審核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