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分別用於生產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
主要財務指標
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和淨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度資產總額為202,864.20萬元,2018年度資產總額為408,359.05萬元,2019年資產總額為616,378.96萬元,2020年資產總額截止3月31日為628,752.88萬元;2017年度淨利潤為1,823.33萬元,2018年度淨利潤為6,313.39萬元,2019年度淨利潤為17,982.70萬元,2020年截止3月31日淨利潤為6,265.72萬元。
主要財務指標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一)創新風險
公司基於客戶核心需求,不斷探索不同的產品方向、生產工藝路線對產品的影響以及終端產品不同形態對材料需求的變化。公司自成立以來,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受科技創新本身的不確定性及終端產業鏈發展趨勢與節奏變化的影響,公司存在科技創新方向偏差、節奏偏差及失敗的風險,從而對企業的未來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二)技術風險
(1)技術路線變動風險
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汽車以鋰電池作為主要動力,燃料電池汽車以燃料電池作為主要動力,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的規劃,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新能源汽車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將實現商業化應用,未來存在燃料電池汽車擠佔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風險。
同時,鋰電池按照正極材料的不同,分為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錳酸鋰電池、鈷酸鋰電池等類型,近年來,三元鋰電池市場佔比不斷提升,佔據多數市場份額。報告期內,公司用於生產三元鋰電池的三元前驅體產品收入(不含受託加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較高,分別為64.61%、74.92%、72.33%和68.48%。若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發生不利變化,公司三元前驅體的市場需求將會受到較大影響,從而對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與持續盈利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2)新產品迭代風險
隨著行業持續發展,公司下遊鋰電池性能持續提升的需求對正極材料前驅體產品的電化學性能、產品品質提出了快速迭代的要求,公司只有不斷進行技術研發創新、生產工藝改進,才能不斷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若不能保持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水平並通過新產品持續迭代實現產品品質的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3)核心技術洩密風險
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企業的關鍵核心競爭力在於新產品的研發創新能力以及市場工藝技術改進能力等。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努力進一步提升自身核心技術,若公司相關核心技術被洩密,並被競爭對手獲知和模仿,則公司的競爭優勢會受到損害,並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三)經營風險
(1)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變化風險
新能源汽車是公司三元前驅體產品最終主要應用領域之一。受益於產業政策的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由此帶動了鋰電池關鍵材料正極前驅體市場規模和出貨量的大幅增長。為了行業有序健康發展,扶優扶強、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國家主管部門根據市場情況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進行了因地制宜的調整,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車整車能耗及續航裡程等技術標準不斷提高,購置補貼持續退坡。未來,若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政策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2)下遊客戶相對集中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01%、71.41%、81.34%和90.84%,佔比較高且持續提升,主要是因為公司客戶多為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龍頭企業,下遊行業集中度較高,導致公司客戶相對集中。未來,如果公司與主要客戶的合作關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或者主要客戶的經營、財務狀況出現重大不利變化,而公司未能及時培育新的客戶,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3)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三元前驅體作為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的關鍵原材料,吸引大量新企業的加入,同時,現有三元前驅體企業紛紛擴充產能,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生產企業開始逐步分化,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如果公司不能在技術、成本、品牌等方面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將會對公司的市場份額、毛利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4)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公司產品三元前驅體及四氧化三鈷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硫酸鎳、硫酸鈷、硫酸錳(鋁)、氯化鈷等。受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市場供需變化的影響,原材料價格可能發生較大變動,從而導致公司採購價格出現一定波動。如果主要原材料供應短缺或者價格大幅波動,公司又未能及時有效應對,將會對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5)境外銷售業務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境外銷售金額分別為20,198.91萬元、111,320.56萬元、209,894.41萬元和64,903.72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11.22%、38.44%、40.18%和41.54%,境外銷售佔比逐年提升。公司在拓展海外市場過程中,可能受出口地政治經濟形勢、法律法規和管制措施等因素影響,上述因素的不利變化將對公司境外經營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6)產品質量問題風險
安全性是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重要考量因素,公司前驅體產品的下遊客戶均對產品質量有較高要求。未來,如果出現行業目前沒有識別的潛在質量風險或公司產品質量管控不力,引發重大產品質量問題,將對公司的市場銷售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7)產能利用率不足的風險
報告期內,下遊客戶對公司主要產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公司抓住跨越式發展機遇,實現了各主要產品產能的快速擴張,公司產能利用率亦處於較高水平。未來,如果下遊對於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的需求情況出現不利變化,公司現有及新增產能無法及時轉化為產品產量並實現銷售,公司產能將會閒置,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8)房屋權屬風險
截至本報告出具日,公司及子公司已建成的自有房屋中,未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面積合計約4.43萬平方米,主要系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大龍經濟開發區以及湖南省寧鄉市的部分房產,約佔已建成房屋總面積的12.83%,以上房產正在辦理房屋所有權證書。如果公司未能辦理相應房屋產權登記,可能面臨無法繼續使用該等房屋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短期內的業務經營產生一定的影響。
(9)新冠疫情導致業務增長放緩甚至下滑的風險
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陸續擴散以來,各國相繼採取了緊急應對措施,使得部分區域交通受阻、人員返崗受限,行業產業鏈出現原材料運輸及產品交付延期、主要經營企業復工率較低、下遊訂單減少或者推遲的情形,下遊終端客戶新產品發布可能放緩或延後,對行業以及公司的持續增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同時,在新冠疫情全球爆發、疫苗尚未投入市場的背景下,公司產品最終應用領域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以及儲能需求可能出現下滑;未來,若新冠疫情不能得到及時控制、下遊終端應用市場需求未能快速復甦,公司存在業務增長放緩甚至下滑的風險。
(四)內控風險
(1)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風險
公司生產過程中涉及危險化學品的使用,並會產生一定量的廢氣、廢水、廢渣,如果管理及處理不當,可能會對安全生產及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報告期內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環保事故。
但隨著監管政策的趨嚴、業務規模的擴張,公司安全生產與環保壓力逐漸加大,可能存在因人為操作不當、制度執行不嚴格等導致的安全環保事故風險。一旦發生安全環保事故,公司將面臨被有關監管部門處罰、甚至停產的潛在風險,從而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2)管理風險
公司自成立以來,伴隨生產經營規模擴張需要,陸續在貴州、湖南及天津設立子公司,建成西部產業基地、中部產業基地,並布局北部產業基地,輻射海內外。公司組織架構的日益龐大、管理鏈條的逐步延長,增加了公司總體管理難度。
本次發行結束後,隨著募投項目的建成達產,公司資產規模、產銷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的快速發展將對公司的管理層和內部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不能持續有效地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以適應公司規模迅速擴張的需要,組織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及時完善,公司將面臨較大的管理風險,對公司的經營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3)實際控制人控制風險
公司實際控制人鄧偉明和吳小歌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73.55%表決權的股份,若不考慮戰略配售,本次發行後仍合計控制公司66.20%表決權的股份。雖然公司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制度等防範實際控制人控制風險;但是鄧偉明和吳小歌仍將通過所控制的股份行使表決權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及對公司人事、財務、經營等方面實施重大影響,從而可能會給公司及其他股東的利益帶來影響。
(五)財務風險
(1)綜合毛利率下降風險
材料前驅體的研發與生產,行業產能持續擴張,市場競爭加劇。未來,如果發生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調整、正極材料前驅體行業競爭無序、原材料價格的不利變化或者公司未能保持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等各種不利情形,則公司毛利率存在大幅下降的風險。
(2)應收帳款壞帳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23,440.90萬元、46,062.59萬元、81,069.10萬元和81,275.52萬元,佔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1.55%、11.28%、13.15%和12.93%,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59%、15.01%、15.26%和51.82%,應收帳款金額較大且增長較快,主要由於公司業務規模高速增長等因素所致。如若公司主要應收帳款客戶經營狀況發生不利變化,導致回款情況不佳甚至發生壞帳的風險,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3)存貨減值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32,596.63萬元、59,459.67萬元、103,991.98萬元和101,939.92萬元,佔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6.06%、14.55%、16.87%和16.21%。
公司期末存貨餘額較大,主要由於公司經營規模不斷增長,公司需要逐漸儲備較多的原材料和庫存商品,導致存貨餘額較高。公司期末存貨金額較大,若未來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或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公司存貨將面臨減值風險,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4)固定資產減值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分別為29,669.11萬元、114,091.95萬元、170,179.28萬元和169,323.23萬元,佔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4.61%、27.93%、27.64%和26.93%,金額較大。後續可能由於發生毀損、技術路線變化、資產利用率降低等原因,出現固定資產減值的風險,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5)經營活動現金流波動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1,597.37萬元、-20,846.60萬元、-25,064.24萬元和-16,370.13萬元,存在一定的波動,主要原因是由於公司業務結算模式及行業發展情況所致。如果未來導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的因素仍存在,則公司在營運資金周轉上將會存在較大的風險。
(6)資產負債率較高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分別為84.03%、82.27%、40.79%和42.90%,雖然呈下降趨勢,但仍處於較高水平,主要是業務快速發展,自有資金無法滿足生產經營規模快速增長帶來的對營運資金及固定資產投資的需求。
公司主要通過銀行借款及經營性負債等債務融資方式籌集資金,導致公司資產負債率處於較高水平。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水平使公司面臨一定的償債風險,也為公司新增債務融資帶來一定的壓力。儘管公司已通過股權融資逐步將資產負債率降低,但若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持續擴大,資金需求持續增加,公司仍將面臨資金壓力和償債風險。
(7)稅收優惠政策發生變化的風險
公司及子公司湖南新能源、貴州循環已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5%。未來,公司及子公司若不能被持續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並繼續享受15%所得稅稅率優惠,或者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發生變動導致公司及子公司不能持續享受上述稅收優惠,將對公司未來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
(8)匯率變動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境外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11.22%、38.44%、40.18%和41.54%,境外業務收入佔比逐年提升。同時,公司境外採購原材料的業務也逐年增長,由此涉及的外匯收入及外匯支付頻率較高、金額較大。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隨著人民幣的日趨市場化,未來人民幣的匯率變動存在不確定性。如果未來匯率劇烈變動,而公司未能採取合適的應對措施,將對公司經營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六)發行失敗風險
發行人本次計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在取得相關審批後將根據創業板發行規則進行發行。公開發行時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國內資本市場行情、投資者對於公司股價未來走勢判斷以及投資者對於發行人的預計市值等因素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發行人本次發行。如上述因素出現不利變動,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可能存在因認購不足或未達到預計市值而導致發行失敗的風險。
(七)其他風險
(1)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風險
募投項目的預期收益是根據當前的宏觀環境和微觀市場情況進行測算的,雖然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總體預期收益良好,如果市場外部環境發生產業政策調整、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降等不利變化,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有可能達不到預期收益。
同時,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達產後,募投項目每年將新增一定的折舊和攤銷,若募投項目未能實現預期收益,項目新增的折舊和攤銷費用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淨利潤和淨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從而對公司的未來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2)股票價格可能發生較大波動的風險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後,除經營和財務狀況等因素之外,公司的股票價格還將受到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狀況、資本市場走勢、市場心理和各類重大突發事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投資者在考慮投資公司股票時,應預計到前述各類因素可能帶來的投資風險,並做出審慎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