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兩德合併為何能獲得美蘇英法四國的支持

2021-01-08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近代史上,德國人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但戰爭失敗後,德國遭到了嚴厲的懲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一分為二,分裂成聯邦德國(西德)和民主德國(東德)兩個國家。二戰後,德國分裂長達四十多年,統一成為了德國人的共同心聲。終於在1990年,在美蘇英法四大強國的支持下,東西德合併,德國實現了統一。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一個分裂的德國似乎更符合四國的利益,美蘇英法為何要支持德國統一?

從德國本身的角度來講,德國人一直渴望著統一。儘管冷戰時期兩德處於對立中,但兩德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兩國不僅籤訂了和平條約,而且在經貿、商業等領域進行了密切的合作,為德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不管是從民族感情還是從經濟角度,德國人都強烈盼望著統一,而且在為統一而努力。德國人為了能夠統一和美蘇英法四大國進行了談判和妥協,最終換來了四國的支持。

從美國角度來講,二戰後德國已經被鏟掉了納粹和軍國主義思想,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文明資本主義國家,和原來好鬥的德國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樣子。而且改造後的德國已經失去了再次發動世界大戰的基礎,成為了和美國關係密切的貿易夥伴和馬前卒。美國人認為,一個統一的德國更加有利於歐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更加有利於歐洲和美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德國的統一能夠把蘇聯的勢力排擠出德國,對美國人來講是非常有益的。所以美國人對德國的統一是非常支持的。

從蘇聯的角度來講,當時的蘇聯內憂外患,已經無暇顧及德國,他們反而需要聯邦德國的幫助。在聯邦德國向蘇聯提供巨額援助以及放棄領土要求以後,蘇聯人表示願意撤出在德國的軍隊,支持德國的統一,為德國的統一掃除了最大的障礙。法國雖然和德國有矛盾,又非常懼怕德國重新崛起,但在美國和德國人的遊說下,法國人改變了反對德國統一的態度。法國人認為,一個統一的德國更加有利於歐洲的穩定,有利於法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安全,畢竟德國已經改頭換面。四國中反對最強烈的實際上是英國。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吃盡了德國的苦頭,可以說自己就是被德國從霸主地位拉下來的,英國對德國人又恨又懼,所以強烈反對德國統一。英國不僅遊說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反對德國統一,還拉攏法國以聯合出兵攻打聯邦德國進行威脅。但由於法國人改變了態度,美蘇全都支持德國統一,所以雖然英國不情願但獨木難支,和德國要了些條件也就同意了。美蘇英法四國同意後,另一個常任理事國中國也沒反對,其他國家掀不起什麼風浪,所以德國順理成章的統一了。

參考資料:《論聯邦德國在德國統一中的外交努力》、《蘇聯支持德國統一政策深探》、《二戰後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關係概述》

相關焦點

  • 1990年兩德為什麼能合併統一?看看德國人是怎樣努力的就明白了
    毋庸置疑,1990年兩德能夠合併統一,最主要的是德國人搶抓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積極主動作為取得的結果。我們不能不為德國這個民族的戰略眼光、機遇意識、大局觀念、團結精神而唏噓感嘆!說實話當時兩德統一的最佳窗口時間很短,可謂稍縱即逝。
  • 東德17萬「精銳」人民軍,在1990年德國統一後,被怎麼樣安置了?
    二戰之後,德國被美、蘇、英、法等四國分區佔領,之後由於意識形態問題,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以蘇聯佔領區為基礎形成了東德,以美英法盟軍佔領區為基礎形成了西德,從此開始了德國長達半個世紀的分裂期。統一之前,西德的GDP為12490億美元,經濟總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三,遠超東德宗主國蘇聯的7710億美元。而東德的GDP僅為2000億美元,相當於西德的六分之一。同時東德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遠不及西德,在兩德合併之前就經常有大量的東德人冒著生命危險翻越「柏林圍牆」,前往西德生活。由於合併之前兩德之間實力上巨大的差距,也就註定了合併之後的東德人民軍在軍隊體系中處在了不平等的地位。
  • 東德17萬「精銳」人民軍,1990年德國統一後,他們被如何安置的?
    兩德統一之後,東德人民軍併入了聯邦國防軍後,大部分東德人民軍士兵沒能在新的軍隊建制下繼續服役,很快就都離開了軍隊。1949年5月,美國,英國,法國三國的佔領區合併,成立了聯邦德國,聯邦德國也被稱為西德。幾個月之後,民主德國,也就是東德在蘇聯佔領區成立。自東德西德建立那日起,因為在國家制度,社會形態,所處陣營上的差異,東德西德一直處於對立的一方。
  • 為何1990年德國統一是東德併入西德?
    1990年10月3日0時,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獲得統一,東德以5個州集體加入西德。德國的統一也宣告了東德模式的失敗,統一後的德國走向資本主義。那麼,為什麼東德要放棄自身的地位?作為戰敗國,二戰後德國被一分為四,美蘇英法對德國進行了分割佔領,隨後英美法佔領區合併,成立聯邦德國,而蘇聯佔領區則成立民主德國,柏林也被美蘇陣營一分為二,德國從此分裂成東西兩部分。
  • 1990年東德和西德統一方式雖然好,但付出的代價非常大
    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正式結束。而發動戰爭的德國也遭到了處罰。當時的德國被英國、法國、蘇聯、美國四個國家分開佔領。首都柏林也被四國分開佔領。1949年5月,美、英、法3國佔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
  • 17萬精銳的東德軍隊,在兩德合併以後,為何全部都裁掉了?
    不過在最初的時候,蘇聯確實有志向將東德建設成為一個窗口國家,因此東德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經濟發展十分迅猛,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東德曾是世界十大工業國家之一,但由於經濟政策的崩潰,東德採用蘇聯的工業生產模式,使得輕重工業發展十分不均,加上意識形態領域的紛爭,東德時有向西德逃的情況發生。
  • 1990年兩德統一,蘇聯為什麼不反對,不是不想,是力不從心
    1990年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東德加入西德,10月3號,正式統一。這個從二戰就就分裂了近半個世紀的國家終於統一了。二戰結束後,德國被英國、美國、法國、蘇聯分區佔領,之後,英法美三個國家佔領的地方合併成一個。每兩年,雙方分別成立新的國家,就是東德、西德。在冷戰的影響下,雙方一直都是互相敵視的。
  • 二戰後德國陷入了分裂,為何又統一了?美蘇英法還允許兩德統一
    二戰後德國被蘇聯、英國、法國、美國四個國家瓜分了,連首都柏林都被一分為四;其中蘇佔區成立了民主德國(東德);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成立了聯邦德國(西德)。1990年10月3日東德政府正式併入西德,兩德通過一份長達1100頁的統一合約完成統一;1949年9月西德政府成立,受美國等西方國家控制;同年10月東德政府成立,受蘇聯控制。兩德分裂41年後以和平的方式再次實現統一,這距德國1871年第一次統一過去了119年了,第一次統一是通過戰爭的方式實現的,第二次統一則是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進行的。
  • 統一的德國曾給歐洲帶來災難,但為何美蘇英法還允許兩德統一?
    1990年,東德選擇加入西德,德國又再次獲得統一。對於德國統一,四大國都擁有保留的權利反對。那麼,西德是如何說服四國讓德國獲得統一的?四國都打了什麼算盤?▲1990年10月3日民眾在國會大廈慶祝統一一、德國的統一是歐洲的災難嗎?德意志民族歷史上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狀態,德意志地區分布著500多個諸侯國。
  • 30年前,蘇聯從東德撤軍,1年後蘇聯解體;上周,這段歷史重演?
    雅爾達會議但是鐵幕政治並不被一般的市民所認同,整個50年代,從東德非法越境進入西德的人數,記錄在案的就超過了270萬(1990年兩德合併時東德人口只有1900萬左右)。在統一這個問題上,美國和法國一直持積極的態度,英國從開始的拒絕逐步轉為贊同,而蘇聯一直是有條件的支持統一,其條件可以歸納為兩點:1.合併後的德國不得加入北約;2.合併後的德國不得有他國駐軍。
  • 《四國島篇》走進四國島第四大城市德島市
    德島市位於四國島東部沿海,位于吉野川河口,東面是紀伊水道,德島市是德島縣的首府,也是日本第88大城市,2020年1月1日德島市的人口數量是255237人,人口頂峰在2002年的268706人,2003年人口就出現了負增長,屬於四國島4座首府裡面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最早的城市。
  • 1990年,東德重歸西德,蘇聯為何一言不發?原因其實很簡單
    大家在歷史書上可能會了解到,柏林圍牆建立於1961年冷戰時期, 這堵牆曾經把德國分割成了兩個國家, 一個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也就是東德, 另一個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也就是西德。而德國之所以會被一分為二, 主要是因為在二戰結束的時候, 德國作為戰敗國, 被蘇聯等大國佔領, 後來幾個國家佔領的區域主動合併在了一起, 也就是西德, 而蘇聯佔領的區域也就是東德, 所以西德和東德的對立, 實際上也就是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對立。
  • 德國分裂了40年,東西差異已很明顯,卻為何仍能在1990年統一?
    40年的「各為其主」,也使得兩德之間的差異愈發明顯(相對而言)。但是,縱使東西差異已經出現,但德國還是克服了差異,並最終完成了統一。1989年,橫亙20餘年的柏林圍牆轟然倒塌,兩德統一的一大障礙被掃清。1990年9月12日,兩德與蘇、美等國共同籤署了《關於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為接下來的統一大業奠定了法理基礎。
  • 東德領導人為何主動放棄權力,選擇低姿態加入西德,支持統一
    1990年,在美英蘇法四大強國的支持下,柏林圍牆被拆除,東德併入西德統一成全新的德國。此後東德的政府和軍隊遭到清洗,絕大多數重要職位都由西德人擔任。 可東德領導人為什麼會主動放棄政權,選擇低姿態加入西德呢? 一、「兩德」經濟的差距。 雖然東德和西德同樣在戰爭廢墟中崛起,同樣獲得了卓越的發展。但它們兩者間最大的差異,就是為居民提供的生活條件不一樣。 作為蘇聯社會主義陣營的櫥窗,東德在整個東歐國家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民眾生活最好。
  • 同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和日本,為啥一個能建立軍隊,一個卻只能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何同盟國處理戰敗國家德國和日本的方式不同呢?為何德國能成立自己的軍隊,而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日本和德國戰敗後的武裝力量為何相差如此之大?
  • 蘇聯當年在東德駐軍15萬,為何卻眼睜睜看著東德併入西德?
    【歷史】二戰後德國法西斯被一分為二,蘇聯佔領的部分獨立成為民主德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而美英法佔領的部分獨立為聯邦德國,跟西方制度一樣。而冷戰開始後,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就各自成為北約和華約對抗的最前沿陣地,各自在東德和西德駐紮了大軍。美國在聯邦德國駐紮軍隊,而蘇聯在東德也駐紮了15萬大軍。
  • 東德領導人當初是怎麼想的?為何要主動放棄政權和西德合併?
    但是,為什麼東德領導人會主動放棄政權,和西德合併呢? 其實,這主要有3方面原因: 其一,民意難違,大勢所趨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後來,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世界形成兩大陣營。
  • 西德統一了東德後,為何要遷都到東德的柏林?
    因為柏林在歷史上就一直是德國的首都柏林從15世紀開始就一直是德國的首都,具有非比尋常的歷史地位,可以說是德國人心中無可替代的精神家園,是德國精神的象徵,德國統一後遷回柏林是對德國精神的一種回歸,得到了大多數德國民眾的支持。
  • 為何說德國註定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而蘇聯和美國兩個之所以能在二戰後並駕齊驅近半個世紀,根本原因在於蘇聯藉助反擊德國法西斯的「東風」不知不覺地在東歐完成了無產階級革命輸出,依靠蘇軍鐵蹄扶持了一系列蘇維埃政權,建立了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
  • 東西德合併,為何蘇聯沒有出兵幹涉?真實原因有三點
    二戰後,在蘇聯和美國兩大超級大國的冷戰下,德國被分成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也被稱為東德和西德,原本是一家變成了相互的仇敵,軍事對抗,持續了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