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近代史上,德國人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但戰爭失敗後,德國遭到了嚴厲的懲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一分為二,分裂成聯邦德國(西德)和民主德國(東德)兩個國家。二戰後,德國分裂長達四十多年,統一成為了德國人的共同心聲。終於在1990年,在美蘇英法四大強國的支持下,東西德合併,德國實現了統一。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一個分裂的德國似乎更符合四國的利益,美蘇英法為何要支持德國統一?
從德國本身的角度來講,德國人一直渴望著統一。儘管冷戰時期兩德處於對立中,但兩德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兩國不僅籤訂了和平條約,而且在經貿、商業等領域進行了密切的合作,為德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不管是從民族感情還是從經濟角度,德國人都強烈盼望著統一,而且在為統一而努力。德國人為了能夠統一和美蘇英法四大國進行了談判和妥協,最終換來了四國的支持。
從美國角度來講,二戰後德國已經被鏟掉了納粹和軍國主義思想,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文明資本主義國家,和原來好鬥的德國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樣子。而且改造後的德國已經失去了再次發動世界大戰的基礎,成為了和美國關係密切的貿易夥伴和馬前卒。美國人認為,一個統一的德國更加有利於歐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更加有利於歐洲和美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德國的統一能夠把蘇聯的勢力排擠出德國,對美國人來講是非常有益的。所以美國人對德國的統一是非常支持的。
從蘇聯的角度來講,當時的蘇聯內憂外患,已經無暇顧及德國,他們反而需要聯邦德國的幫助。在聯邦德國向蘇聯提供巨額援助以及放棄領土要求以後,蘇聯人表示願意撤出在德國的軍隊,支持德國的統一,為德國的統一掃除了最大的障礙。法國雖然和德國有矛盾,又非常懼怕德國重新崛起,但在美國和德國人的遊說下,法國人改變了反對德國統一的態度。法國人認為,一個統一的德國更加有利於歐洲的穩定,有利於法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安全,畢竟德國已經改頭換面。四國中反對最強烈的實際上是英國。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吃盡了德國的苦頭,可以說自己就是被德國從霸主地位拉下來的,英國對德國人又恨又懼,所以強烈反對德國統一。英國不僅遊說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反對德國統一,還拉攏法國以聯合出兵攻打聯邦德國進行威脅。但由於法國人改變了態度,美蘇全都支持德國統一,所以雖然英國不情願但獨木難支,和德國要了些條件也就同意了。美蘇英法四國同意後,另一個常任理事國中國也沒反對,其他國家掀不起什麼風浪,所以德國順理成章的統一了。
參考資料:《論聯邦德國在德國統一中的外交努力》、《蘇聯支持德國統一政策深探》、《二戰後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關係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