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淨土咒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參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元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授受,方便接引。
一切有緣人,皆可加下面兩個微信號:
微信號wohenxihuanni____
微信號huangqiangrjgh
【原文】
無量壽佛說往生淨土咒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唎都婆毘 阿彌唎哆 悉耽婆毘 阿彌唎哆 毘迦蘭帝 阿彌唎哆 毗迦蘭帝 伽彌膩 伽伽那 抧多迦隸 莎婆訶
(註:上面的《往生淨土咒》,為了方便念誦,今用現代文字,標記如下:
拿摩阿彌達巴雅,達達哥達雅,達地雅他,阿彌利打波比,阿彌利打悉耽波比,阿彌利打韋哥蘭地,阿彌利打韋哥蘭地,噶彌尼,岡岡奈,哥利地嘎利,司瓦哈。)
誦此咒者,阿彌陀佛常住其頂,命終之後任運往生。
龍樹菩薩願生贍養,夢感此咒。
耶舍三藏誦此咒。天平寺鏽法師從耶舍三藏口受此咒。其人云:「經本外國不來。受持咒法,日夜六時各誦三七遍。晨夜澡漱,嚼楊枝,然香火,於形象前跪,合掌誦三七遍。日日恆爾,即滅四重、五逆、十惡,謗方等罪悉得除滅。現在不為一切諸邪鬼神之所惱亂,命終之後任運往生阿彌陀國,何況晝夜受持誦讀功德不可思議。」
【章旨】
《佛說阿彌陀經》是顯教形式的《往生淨土咒》。《往生淨土咒》是密教形式的《佛說阿彌陀經》。顯教,指示教理,扶正見地,猶如遠行,了解路途,儲備資糧。密教,秘密修行,蕩滌一切,猶如遠行,端正方向,直達目的。《佛說阿彌陀經》,亦顯亦密。《往生淨土咒》,亦密亦顯。顯之與密,原同一體。知之與行,不可脫離。即顯即密,速開智慧。知行並進,頓達淨土。念佛念咒,絕非二事。見性見佛,異名同實。持名念佛,即同持咒。持咒念心,還同念佛。
【語譯】
密咒不翻,不必強譯。
(註:上面的《往生淨土咒》,為了方便念誦,今用現代文字發音,標記如下:
拿摩阿彌達巴雅,達達哥達雅,達地雅他,阿彌利打波比,阿彌利打悉耽波比,阿彌利打韋哥蘭地,阿彌利打韋哥蘭地,噶彌尼,岡岡奈,哥利地嘎利,司瓦哈。)
【釋義】
《佛說阿彌陀經》後附的這個《往生淨土咒》,即是「密教形式」的淨土經典,也是「密教形式」的彌陀聖號。誦此一咒,可以消除一切業障,往生彌陀淨土,可以超越無量劫數,實證《阿彌陀經》的真實妙義。
一、「往生淨土咒」釋名
往生者,到彼岸也。淨土者,清淨光明的淨土世界也。咒者,總持也,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往生淨土咒,即是能夠令人到達清淨光明的淨土世界的咒。
問:淨土在何處?
答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問:回過頭來是什麼?
答曰:回過頭來,即是顯現十方萬相的妙明真心,即是出生萬法的菩提自性,即是出生百千萬億化身的清淨法身。法身無邊,包羅萬相。包羅萬相,而又一塵不染。以是義故,名淨土世界。
問:如何是總持?
答曰:總持,即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心是萬法之源,能生一切法,能起無量用,故云心是總持。祖師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此心是無量萬咒之母,此咒是無量萬咒之源。
真正的咒,只是此心。此心是真正的咒,此咒是真正的心。離此心外,更無別咒。離此咒外,更無別心。心咒二名,同指一實。
問:「離此心外,更無別咒。離此咒外,更無別心。」佛說的咒文,還是咒否?
答曰:萬法皆是心,咒文豈非咒?此咒彼咒,乃至無量萬咒,皆歸這一咒。這一咒,能生萬咒。這一咒,諸咒之母。無量陀羅尼,皆從此中出。《圓覺經》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一切萬咒,皆從此咒出,離此咒外,更無第二源頭,所謂大陀羅尼門,流出一切陀羅尼。此咒是無量萬咒之母,此陀羅尼是一切陀羅尼之源。
一切萬法,皆從此心出,離此心外,更無第二源頭,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歸還此法界。《心經》云:「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藉助般若,到達彼岸。彼岸這裡,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回歸了自性,這自性的當下,即是達彼岸。到達了彼岸,回歸了自性。這個能生萬法的自性,「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水生萬波,波波是水。心生萬法,法法皆心。只須識得這一心,只須識得這一咒,即得天下萬有。若不得此心,若不得此咒,而試圖得天下萬有者,儘是呼聲捉響的痴漢。
二、持咒的功德
修習世法,則有世法的妄想,則成世法的習氣。修習出世法,則有出世法的妄想,則成出世法的習氣。一切妄想習氣,皆是業障,皆當消除。然而,以習氣消除習氣,則習氣上更添習氣。故當用密咒,橫掃一切,管他什麼惡習氣,還是什麼善習氣,管他什麼世間習氣、還是什麼出世間習氣,提起密咒,統統掃除。待到徹底廓清時,獨尊之我,現在其前。此時,石擊電火,一眼認出,一肯肯定,不再疑惑,即名到達彼岸,即名往生淨土。彌陀不是別人,他原來是諸人「本真的自己」。淨土不在別處,他原來只在「諸人的當下」。
問:綿密持咒,還有妄想否?還成習氣否?
答曰:「虎辛,杜嚕,因畔,梭哈」。此是何義?既不知其義,又如何妄想?妄想不生,成何習氣?故綿密持咒,心念耳聞,直下念去,直通第一義。
念誦咒文,無意思可生,無妄想可打。念誦經文則不然,便會生出許多意思,便會打出許多妄想。從念誦經文至生出意思,其間的速度極快。譬如,我們念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六個字,便會想到一個極美極樂的地方,其間的速度極快。生意的速度,妄想的速度,速度之快,當事人不知自己在打妄想,他還以為自己只是念誦經文,而沒有思想。
念誦經文的人,打出眾多妄想,且落入妄想之中,而不得出離。這時,自己的妄想,也就成了自己的障礙,障礙自己回歸自性,障礙自己往生淨土。
有智慧的人,他念誦經文時,雖然也免不了這極快的妄想,也為這些妄想而歡欣鼓舞,然而,他的理性卻不會肯定這些妄想。譬如,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有智慧的人,看了這句經文,也會生出一個意思,然而,他為這個意思而高興,然而,他在理性上卻不確定,因為他的內心深處有困惑:地球在轉動,哪裡是西方?一土有多大?十萬又多遠?極樂有多樂?究竟是怎樣?他有妄想,他有期盼,然而,卻不得證實。這便是禪宗所說的疑情,這便是淨宗所說的蓮苞。
密咒有密義,凡夫不能知。既然不知其義,也就無從妄想。因此,反覆念誦一段咒文,能夠蕩滌一切妄想,所謂世間妄想,出世間妄想,種種妄想,統統蕩滌。猶如手拿一把寶劍,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逢著便殺,碰著即亡。斬來斬去,殺來殺去,則妄想脫落,真佛現前。真佛者,森羅萬相之本源,圓照十方之自性。這個本源自性,才是真正的總持,才是萬咒的根源,才是真正的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證悟此心,契合此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是故經云:「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經是佛經,咒是佛咒,或經或咒,總在佛中。佛者,蓋天蓋地的自性光明也。這個自性光明,本無名字,方便指示之故,安立種種虛名,或雲無上咒,或雲無上尊,或雲無字經,或雲總持,或雲根源。名字有多,實際無二,只是人人本具的智慧德相,只是人人本具的自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