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恩養老:網際網路時代下,老人們要如何才能克服孤獨、安享晚年?

2020-12-23 哺恩養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際網路世界佔據了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手機叫車、行動支付、網絡購物……在年輕人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享受公共服務的同時,很多老年人卻無法充分享受這些便捷的服務。當我們在用一個手機就搞定衣食住行時,還有很多老人不會連接WIFI。對他們來說,手機從能接電話的「磚」,變成能接視頻的「磚」。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老齡化、"獨一代",流動時代、"指尖"社會……這些元素不斷疊加,我們看到的不僅有"空巢老人""異地養老"的心酸與煩惱,還有老年人被落在時代後面的挑戰。除了不會使用智能網絡外,與子女交流的缺失導致孤獨感加重,也成了許多家庭避不開的問題。

正是託生於資訊時代之下,現代年輕一族們工作節奏越來越快,陪伴老人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或許我們沒有認真計算過,這一生會有多少時間陪伴在他們身邊。但網傳的一道扎心"親情計算題",直白而又殘忍地道出了事實:"假設你和父母分隔兩地,每年你能回去幾次,一次幾天?除掉應酬朋友、睡覺,你有多少時間真正和爸媽在一起?"。根據我國人均壽命來計算,最後的數據顯示,我們陪伴老人的時間累積起來可能僅僅只有1個月的時間。

這是一個讓人陷入深思的數字。雖說科技改變生活的同時,也需要人們的包容與適應。可無論如何,科技始終是為人服務的,但當這些問題直面在老人面前時,我們能明顯感覺到這個時代似乎少了一些包容。所以,如何讓老人在網際網路世界裡不再孤單,讓社會給老人傳遞更多溫暖、信心和年輕的狀態,都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

當下,老人的照料看護問題和自身孤獨感重的問題,一度成為子女心中無法解決的痛點。而這些問題,成都哺恩養老護理中心都能順利解決,其不僅能為老年人帶來貼心陪伴,還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替子女排憂解難。

針對不少年輕人在外地工作無法周全照顧家中老人這一問題,哺恩提供的專業照護服務,剛好能夠有效解決這一難題。 在入住期間,會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康復理療團隊及高級生活護理員為每一位老人提供專業化、個性化、多樣化、全方位的照護服務,讓老人能夠充分感受到陪伴與照顧。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護理員們還會及時為老人們傳輸當下網絡實時熱點,讓老人們也能跟上時代潮流。與此同時,護理員們還會指導老人們運用智慧型手機,以增強與子女的溝通與交流,減少由孤獨感而引起的心理負擔與負面情緒,讓老人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的同時,提升晚年的生活質量。

隨著國家進一步放開養老市場,成都哺恩養老護理中心通過自身的優勢也在不斷的摸索和提升,以打造國內養老服務產業的特色養老服務平臺為前提,給養老服務業注入新的活力。也希望在陪伴與照顧的同時,能夠讓老人真正幸福快樂的度過晚年!

相關焦點

  • 九旬老人柳仁英:圓夢回鄉安享晚年
    前幾天,年老體虛的柳仁英不慎摔倒導致骨折,在貴陽接受手術後,老人便產生了回家安享晚年的念頭。(正文)4月8日一大早,記者在縣中醫院骨科看到,柳仁英老人正躺在醫院優質護理示範病床上,病床前護工代如珍正在幫助老人翻身子、洗臉,為老人出院「回家」做準備。 據代如珍介紹,柳仁英老人是4月2日由新寨鎮黨委政府專門從貴陽接回印江,當天就聘請她來照顧老人的起居生活。
  • 養老不離家 留守不孤獨
    養老問題事關百姓生活幸福與否。從「養兒防老」到機構養老,再到居家和社區養老,轉變的不僅是養老觀念,更是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得以安享晚年的最佳養老方式。12月3日,大武口區長城街道辦事處金山社區空巢老人於惠琴的家門被敲響了。
  • 致敬青春養老人|20歲埋下養老種子 創業1年獲資本青睞
    明亮的燈光下,老人們在護理員帶領下歡樂互動,或三兩老友聚在一起聊天、打牌遊戲,氣氛快樂而溫馨。作為成都具有代表性的本土養老品牌,從2016年籌備第一家養老院到2020年,創始人劉晉和團隊用了不到5年時間,將哺恩養老發展到6家院區,「五年5家店,這是我們創業之初的規劃,目前來看,基本上實現了最初的目標,可以踏上更遠的徵途了。」劉晉說道。
  • 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怎麼養老?普通老人表示羨慕
    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怎麼養老?普通老人表示羨慕丁克指的是,結婚不生子的一類人,這最早來源於歐美等國家的一些比較先進的思想觀念,但是在中國大部分人是無法接受不生子的人生的,但是當第一批丁克族人老了後,現狀卻是這樣的。
  • 湖裡殿前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養老在家門口升級
    今日推薦:湖裡區殿前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社會對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讓老年人安享有質量的晚年生活,成為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誰來養?如何養?面對「銀色浪潮」,破解養老難題尤為必要。
  • 在家門口安享有溫度的晚年 浦東塘橋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或是聚在一起拼圖,或是獨自創作一幅沙畫……近日,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在開張不久的塘橋養護院內,老人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化活動,樂在其中。記者了解到,隨著塘橋養護院正式啟用、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創建收尾、以及社區養老體系的不斷完善,塘橋「15分鐘養老服務圈」即將完成,讓老人能夠在家門口安享有溫度、高質量的晚年。圖說:塘橋養護院。塘橋街道供圖。
  •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習近平和尊老養老...
    一位老人提出想同總書記合個影,總書記欣然同意,親自招呼老人們過來,並特意把坐輪椅的老人安排在自己前面。合影后,總書記要求有關人員把照片送到參加合影的每一位老人手上。 截至去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2.5億。這意味著大約每6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 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們,晚年生活過得咋樣?這2種結局真實
    其實老人要不要幫子女帶孩子,也是人們經常討論的,不過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人說老人幫子女帶孩子也挺好的,增進感情,退休後生活還有樂趣。也有人說老人的晚年生活就要自己做主,要有自己的安排,才能生活愉快。那麼,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呢?
  • 一位六十八歲老人的悔悟,請永遠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自己兒子
    在這我相信每個老人在自己養老的時候應該先做到互相理解和對兒女的包容把,每個老人要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學,如果能為自己存上足夠的養老錢我認為這些都是不難做的,而像張大爺把自己全部的積蓄全交給了兒子真的是一種最可怕的方式,張大爺這種做法自己老了以後也沒那麼幸福。
  • 養老方式優劣大分析,老有所依,最重要的是什麼?
    如何讓老年人老有所依、安享幸福晚年不僅成了國家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成了擺在每個子女面前的現實問題。有很多老年人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我不怕死,但我怕老。從孩童到耄耋,是每個人成長必須經歷的階段,但是人老之後,普遍缺乏自我照顧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養老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養老方式分為很多種,老人們可以選擇獨居、去養老院或者和子女同住。
  • 【河南兩會·微訪談】河南省人大代表李海燕:儘快出臺留守老人養老...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 劉曉明)2019年,賀歲短片《啥是佩奇》曾刷屏成為「爆款」,其中反映的農村留守老人這一社會痛點引發不少討論。如何讓農村老人真正老有所依?1月12日,河南省人大代表、周口市政協副主席、河南科技職業大學理事長李海燕在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由政府牽頭,各部門聯動,儘快出臺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政策,建立農村留守老人養老長效機制。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現象持續加劇,解決健康養老問題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和難點。
  • 「晚年孤獨,必有徵兆」:身上有這三個特點的人,大多晚景悽涼
    晚年生活得幸福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大體相同,晚景孤獨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卻各有各的不幸。 人生的旅程,實際上是一個因果循環的過程,如果將人生比作四季,那麼,晚年就是四季中的冬季,而我們的晚年生活幸福與否,在很多時候,都取決於我們在春種的時候播種下了什麼樣的種子,以及我們在秋收的時候,積攢下了什麼樣的果實。
  • 65歲農村老人可領養老金,為何有人要反對?
    畢竟在現在,很多農民達到退休年齡後只能得到幾十元的養老補貼。對於現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這幾十塊錢根本沒辦法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當然,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還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年齡很大的老人仍然在下地幹活的原因。老人難道真的不想休息?真的放棄不下那片土地嗎?顯而易見並不是。
  • 國內「退休金10級表」出爐,6級以上晚年無憂,6級下孩子操勞
    很多年輕的家庭,夫妻都是獨生子女,可謂是「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兩個人要照顧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壓力不可謂不大,那麼年輕人敢不敢生二胎,還要看一看老人的「退休金」厚不厚實了。國內「退休金10級表」出爐最近前段時間,有機構針對中國老人退休金做了調查,並且分成了10個等級。簡單看下來,大致上有一個判斷:「6級以上晚年無憂,6級下孩子操勞」。
  • 《棋逢對手》|一個孤獨的老人背後,是對整個社會敬老愛老的思考
    影片講述了一個孤獨的老人,在無法排遣寂寞的時候,自己跟自己下棋的故事。反映了在全球老齡化的大背景下,當一個人年老的時候,面對孤獨和寂寞,應該如何正確地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在一個秋天的公園裡,一位孤獨的老人擺好棋子,扮作棋桌旁的兩位棋手,自己跟自己下起棋來。
  • 五個單身女買豪宅抱團養老,開啟養老新模式!
    只有不落在時代的後面,緊跟時代才能夠稱得上是「寶」。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逐漸延長。據統計,中國從上世紀90 年代開始,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就在加速,養老就成了人們和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據預測,到2040年65歲的老人佔人口總數的比例超過20%,高齡老人正以5%的速度遞增。
  • 獨居老人太孤獨報假警,晚年孤苦如何解決?
    近日,江蘇泰州民警接到一老人報警,稱領居家被盜,民警趕到後卻發現這所謂的「領居家」居然是一所沒人住的空房。在民警的詢問下,老太才透露實情,真相令人心酸。原來,老人今年已81歲了,孩子疫情期間很少回家,老伴也去世了,就連唯一可以說上話的鄰居也在前不久搬走了。
  • 88歲老人說:人到六十,要想安享清福,請記住這8個字
    這天午後,我和鄰居88歲的退休老人,坐在開滿了紅紅豔豔蔦蘿花的小院子裡聊天,我們聊起人到六十的話題,老人說:人老了,都是想能夠安享清福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夠安享清福。一個人到六十的人,要想安享清福,就必須要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與此同時,在自己的精神方面,也要牢記這8個字,我們才能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把我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更有質量啊。
  • 精緻晚年,品質慧明│渭南樂天社區慧明養老服務中心通過驗收
    養老中心位於臨渭區樂天大街天籟小區西側,為渭南康濟醫院聯合體。建築面積約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專業服務人員15名。養老中心配備按照「七室一廳一衛一場地」標準配置。環境優雅、配套設施齊全,設置護理床位近30張。
  • 【全國兩會聯合訪談】破除養老焦慮,讓晚年更幸福
    如何破除養老焦慮,讓晚年更加幸福?近日,「新湖南 更出彩」全國兩會聯合訪談演播室邀請到3位代表、委員暢所欲言。您覺得,這主要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破解?胡建文:現在,農民也有了養老保險,大家都非常感謝黨、感謝國家。但是,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險金跟城鎮居民來比,確實是非常少。這個群體人口比城市裡有退休工資的人口多得多,這一部分人如何提高養老保險金,是國家要考慮的一個問題。郭晉云:養老要和我們現在的新型城鎮化聯繫起來。城鎮的養老保障水平,比農村是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