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們,晚年生活過得咋樣?這2種結局真實

2020-12-22 林琳育兒日記

文 | 林琳育兒日記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於是很多家庭夫妻都是雙職工,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孩子也許會沒有時間照顧,有的家庭選擇請保姆,而有的家庭會去請老人幫忙帶。

小月和丈夫結婚後夫妻倆就忙於工作,生下孩子後也沒有時間照顧,夫妻倆就想著讓鄉下的婆婆來幫忙帶孩子,可當夫妻倆向婆婆說了後,婆婆卻婉言拒絕了,這讓夫妻倆感到很無奈,最終花錢請了保姆來幫忙照顧孩子。

雖然丈夫多次勸小月想開點,自己媽媽不是真心不想來幫忙帶孩子,可小月也難免會多想。而且在之後跟婆婆的相處中,也始終會有些許的隔閡。婆婆家裡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小月也很不情願去幫忙。

其實老人要不要幫子女帶孩子,也是人們經常討論的,不過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人說老人幫子女帶孩子也挺好的,增進感情,退休後生活還有樂趣。也有人說老人的晚年生活就要自己做主,要有自己的安排,才能生活愉快。

那麼,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呢?

①和兒孫有距離感

孩子從小在老人身邊長大的,自然就會和老人的感情要深一些,兒子和兒媳因為老人幫忙帶孩子,心中也會更加感激老人,這樣兒子和兒媳會更加孝敬老人,老人也會享受到天倫之樂。

老人幫忙帶孩子,雖然晚年生活都圍繞著接送孩子,照顧孩子,但是和兒孫沒有距離感,子女也會更好地贍養老人。但是如果不幫子女照顧孩子,可能子女心中就會有所埋怨吧,而且有意無意的孩子也會和老人之間有所生分。

②享受自由的晚年生活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子女不要求老人幫忙帶孩子,想到老人操勞一輩子,到了晚年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加上老一輩的育兒觀念會比較陳舊,容易引發矛盾,帶娃也會讓他們更加勞累,這類子女通常不會讓老人幫忙帶孩子。

老人的晚年生活就可以豐富起來,享受清閒、自由的生活。沒有了子女兒孫的牽絆,他們的晚年生活可以四處走走逛逛,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一種選擇,而且也不會給子女們帶來麻煩和負擔。

老人怎樣可以安享晚年?

①不幹涉子女的生活

很多老人總是不放心子女們自己生活,經常插手子女們自己家庭的瑣事,雖然老人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老人插手也容易把事情變得複雜,反而會引發家庭矛盾,還讓自己更加操心。老人不妨試著不幹涉子女們的生活,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也許會處理得更好。

②適當幫助子女

老人畢竟經驗豐富又時間充足,當子女們求助老人時,老人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也可以適當去幫助子女,既解決了子女們面臨的問題,又不至於自己的晚年生活過於無聊,還能增進和兒孫的關係。

老人在自己身體健康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可以適當幫助一下子女,對家庭的和諧和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有好處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老人的陪伴照顧,也能更親近老人,這樣以後長大也會孝順老人的。

結語:

對於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子女也要心存感激,畢竟養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情,贍養老人也是子女的責任,這樣家庭才能和睦,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會更加幸福。

你們是怎樣看待老人幫忙帶孩子這件事情的呢?歡迎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

我是林琳育兒日記,關注我,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困惑和疑問,歡迎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讓身為家長的你豁然開朗,在育兒的路上不再孤獨。

#父母必修課#

相關焦點

  • 老人若不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晚年大多是這三種結局,很現實!
    網上有過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年人該不該幫子女帶孩子?」有的年輕人就說,孩子出生以後,不出去掙錢怎麼行,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請得起保姆,所以還是需要老人出面幫忙帶孩子。也很多老人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孩子小的時候帶孩子,又要上班,半輩子都很辛苦。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有的老人心疼子女又寵孫輩,任勞任怨地幫忙;有的老人卻並不是很樂意,可又怕子女記仇,將來不給自己養老,於是勉強幫著帶;而有的老人則是直接拒絕,那麼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老了會怎樣呢?其實啊,如果子女需要老人幫著帶娃卻慘遭拒絕的話,內心多半是會記仇的,那麼,當老人需要子女幫把手的時候,無疑是同樣的結果,那麼那些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老了什麼樣?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會有什麼結局?
  • 「存錢給自己養老」,那些不靠子女的老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其中,就有一種「存錢養老」,指的是自己存錢給自己養老,完全不靠子女,甚至演變為對子女的孩子不管不顧。這樣子的想法下,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呢?那麼,就有個老人這麼做,但結局真是讓人意外,真實又殘酷。01、老人帶孫子後得出「存錢養老」的想法李阿姨膝下有一兒一女,在兩個子女各自成家後,老兩口也就有種「無所事事」的感覺,認為人生差不多就這樣子。如今是時候停下來休息一下,或是帶帶孫子。
  • 幫子女帶孩子,老人為何「出力不討好」?這事你咋看…
    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工作、帶娃很難同時兼顧。所以老人幫兒女帶娃很普遍。不過總能聽到一些抱怨。說家裡的老人把孩子帶得不好。為什麼老人辛苦幫兒女帶娃,卻總是吃力不討好呢?「媳婦奶水不好,孩子在月子裡經常餓得哭,她媽也不讓加奶粉」「孩子生病了不讓吃藥,說吃藥影響免疫力」一說起兒媳婦,張大媽一肚子的不滿意。而張大媽的兒媳婦同樣對婆婆有著諸多不滿。
  • 為什麼現在老人不願幫子女帶孩子?這4個原因後,現實又心酸
    今日問題:為什麼現在老人不願幫子女帶孩子?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帶給人們好生活的同時,也給予人們巨大的壓力,尤其是當下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恨得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工作。為了在工作和孩子之間,做到平衡,很多年輕人都直接把孩子給老人帶,從未問過老人願不願意帶。在年輕人眼中,覺得老人整日無事做做,帶帶孩子是應該的,還能打發時間。但是,那只是年輕人的想法,其實,老人的內心也是拒絕帶孩子的。那麼我們來聊聊為什麼現在老人不願幫子女帶孩子?了解這4個原因後,會明白理由既心酸又現實。
  • 老人幫忙帶孩子,子女要不要給「工資」?社會學教授給出中肯建議
    底下很多網友也評論說,老人給子女帶娃主動要「工資」,確實顯得太「現實」了。要是這樣的話,夫妻倆乾脆請保姆算了,不欠老人的人情,有什麼問題也好溝通。但是,也有一部分網友覺得,老人晚年犧牲自己的生活,來幫子女帶娃,勞心勞力,子女就應該給他們「工資」。這兩方觀點,看起來都站得住腳,一時間,這位寶媽也不知道該聽誰的了。
  • 七旬老人的話:子女再多,晚年也得有自己的窩
    古人常說「多子多福」,但是放在現在的社會來看,多子的老人晚年也未必就有絕對的依靠、就能順順利利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因為子女多,在關於如何為父母養老的問題上就容易產生分歧,就會出現各種最大程度為自己著想與盤算的局面。人心本就如此,再者兒女又都有配偶,這些因素都更加無法避免就是了。七旬老人的話:子女再多,晚年也得有自己的窩。
  • 這3種「新型孝順」開始流行,子女爭相效仿,老人卻有苦難言
    可是對於李婆婆來說,她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漂泊在外的客人,不管在哪個孩子的家裡,都過得很拘束,而且一年四次的搬家也讓自己身心俱疲。現如今,多子女家庭很多都是輪崗制贍養老人。大家為了追逐一種「公平」,完全忽略了這種新型孝順對老人帶來的心理傷害,以至於子女們爭相效仿,老人卻有苦難言。2.
  • 「活該沒人孝順你」,有這3個特徵的老人,晚年大多不被子女孝順
    老人到了晚年時期,最希望的就是子女孝順,這樣他們晚年也能夠有所依靠。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老人到了晚年都能夠有子女孝順。而實際上這並不能夠完全怪孩子,子女不孝順可能和老人年輕時的對待他們的方式脫不開關係。
  • 多子女家庭,父母不想晚年過得悽慘,年輕時在這幾方面可別犯糊塗
    前幾天帶娃逛公園,聽到幾位老太太在聊天。其中有位老太太說,現在才想清楚,晚年幸福不幸福的關鍵根本就不在於子女的多少,其他幾位老太太也表示贊同。這位老太太還說了自己親姐的故事,說姐姐年輕的時候生了5個孩子,3個兒子2個女兒,可她現在需要養老的時候,子女們卻開始踢皮球,這個推給那個,那個推給這個。老人眼下的日子也是過得很悽慘了。
  • 這2種父母,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子女就怕兩樣都「佔全」
    文/蕾媽育兒經 父母養育我們長大,非常不容易。所以,等到父母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給他們養老,不應有怨言。 可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現實有時候卻是非常殘酷的,並非會按照我們所想的來。如果遇見了下面這兩種老人的話,事情也許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 這2種父母,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子女:就怕兩樣都「佔全」
    但是對於子女來說,父母通情達理還好,如果父母是蠻不講理的人的話,他們寧願找保姆來也不願意自己照顧。這話聽起來或許有些大逆不道,但其實現實就是這樣殘酷。遇見省心的父母,子女的日子還好過一些;如果遇見了比較鬧人的父母的話,子女必然會非常辛苦。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的兩種父母,是你嗎?
  • 當你老了,你願意幫子女帶孩子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晚上做好飯,等他們來吃飯,我跟女兒住了四年,我親身體會了一次免費的保姆的不容易,女婿和女兒的臉總是長長的,讓你過得很壓抑,每天心情特別不好,每天說話幹活,都得看她們的臉色,處處小心冀冀,連小外孫子的臉色都要著,我想回老家過自己的日子,我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還是想找個合適的人相依相伴,互體貼度過晚年,不想打擾兒女的生活更好。
  • 年輕人太難:老人要享受晚年不帶娃,孩子要深情陪伴,自己卻沒錢
    小王拜託她照看一下孩子,她竟然都不願意。婆媳倆已經在樓下吵了一架了,吵完老陳又出去玩了。小王無可奈何才把女兒送給我婆婆了。(小王老公遠在廣州打工。)現在像小王婆婆那樣思想先進的老人越來越多了。這也不能怪老人,因為現在的媒體都在鼓吹老人沒義務帶孫輩,要把晚年過得精緻、精彩。
  • 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大多做過這3件事,子女不孝不怨他人
    劉老太太的兒女不孝順,是她自己導致的這個結果,沒人養老也怨不了別人,不應該責怪兒女,所以,子女不願意孝順父母,都是有原因的,那些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大多都做過這3件事。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大多都做過這3件事?
  • 為人子女的無奈:父母幫我帶娃十幾載,如今快70卻要回老家過晚年
    這時候,你們有沒有想過老人該何去何從?這不我的一位閨蜜就遇到了難題。她家是姥姥姥爺帶娃,如今老大已經上初中,老二也開始上幼兒園。隨著兩個孩子長大,兩室的房子顯得越發狹窄,今年碰巧她沒了工作,想著自己在家帶娃,可老人的安置成了問題。
  • 晚年「坑」孩子的老人,其實都是被子女「慣」出來的,別不承認
    人們年輕的時候那麼跟別人攀比,孩子等到老了也就變成了孩子之間相互比較自己的父母,雖然說都是孝順自己的父母,但是難免就會衡量父母之間對於孩子的付出,有的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不讓子女操太多心,讓子女傾向的同時儘量不要讓他們感覺到多餘的負擔,但有的老人確實生怕自己壓力不夠大,總是給自己找一些麻煩。
  • 一直「要錢」的老人:花光退休金,又不帶孩子,但就是要幫他養老
    那時的李洋想到這裡,也就答應了下來,每個月都會寄錢給老人養老。 李洋開了家超市,每天都很忙碌,經常來不及吃飯,甚至還落下胃病。夫妻倆本想叫老人過來幫忙一下,煮煮飯照看家庭。但是老兩口怎麼勸說也不肯,他們寧願在家呆著,也不願意過來幫忙孩子。理由很簡單,「我們年齡大了,身體不好幫不了。」
  • 老人帶娃成潮流?子女光想著減壓,殊不知可能有一種潛藏危險
    趙奶奶已經六十多歲了,本身和老伴兒在鄉下老家過得很舒適自在,可是兒子兒媳忙著上班,無法準時接送孩子上學,於是便請她來城裡幫著照顧。 老人確實喜歡膝下兒孫滿堂的幸福感,但這並不意味著晚年生活完全被孩子替代,充當著孫輩的「全職保姆」,甚至有些父母完全將孩子交由老人,讓娃成為「留守兒童」,隔代撫養越來越普遍,甚至這一比例在北京高達70%。
  • 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要注意:如果不想費力不討好,3條底線要遵守
    於是,很多年輕夫妻都會為了讓孩子以後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為了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去拼命奮鬥。所以,這也直接導致了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在生了孩子以後,孩子無人照料。那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往往家裡的老人都會出面,幫助兒女來帶孩子。這樣不僅解決了孩子沒人帶的問題,還讓老人的晚年生活不那麼孤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