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成潮流?子女光想著減壓,殊不知可能有一種潛藏危險

2020-12-22 騰訊網

二胎時代的到來,使得老人距離「鬆綁」更加遙遙無期。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如今不少年輕父母因為經濟壓力,將孩子交由老人照顧,為此,諸多老人退休後不得不繼續做「免費的保姆」,不僅娛樂時間被全部佔用,而且還要出錢出力,到底是天倫之樂,還是天倫之累?答案值得深究。關於老人是否幫著帶娃的話題一直爭論不休,有一種潛在的「危險」可能會讓父母揪心。

案例

所謂的「新型老人帶娃」就是老人在孩子身邊,卻忽視了太多存在於孩子身邊的安全隱患,最後釀成悲劇。

趙奶奶已經六十多歲了,本身和老伴兒在鄉下老家過得很舒適自在,可是兒子兒媳忙著上班,無法準時接送孩子上學,於是便請她來城裡幫著照顧。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大城市裡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一棟棟高樓大廈看得她眼花繚亂,相比於農村的「慢生活」,這裡的人們行色匆匆,讓她感覺到一種壓迫感和緊張感。

由於身體原因,精力有限,在帶娃過程中難免心有而力不足。有一次,在接孫子放學的途中,孩子吵鬧著要去公園玩一會再回家,不忍心打斷娃的熱情,兩人便牽著手一起去,走著走著,孩子掙脫掉奶奶的手,一個人在前面跑得老快,老人一路小跑著追,奈何體力有限,只能招呼著說:「慢點兒跑!」

誰曾想要過斑馬線時,不幸的一幕發生了,一輛飛馳而來的貨車直接撞在孩子身上,趙奶奶親眼目睹了發生的一切,看著流血不止的娃,她跪在地上哭得泣不成聲。

由於幼兒比較頑皮,老人體力有限,不像年輕人那般雷厲風行、輕快敏捷,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完全是不受控制的,尤其是在馬路上,稍不留意脫手後,孩子就可能出現交通事故。

像這樣的新聞時有報導,父母作為孩子監護人,卻將育兒枷鎖轉嫁給老人,一旦出了事故,誰又該來擔責?相信老人內心肯定是痛苦萬分,父母更是不知如何面對。

老人確實喜歡膝下兒孫滿堂的幸福感,但這並不意味著晚年生活完全被孩子替代,充當著孫輩的「全職保姆」,甚至有些父母完全將孩子交由老人,讓娃成為「留守兒童」,隔代撫養越來越普遍,甚至這一比例在北京高達70%。

雖然我國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傳統,但是老人內心可能是拒絕的。據調查,約有73.4%的祖輩是孫輩的帶養者,其中48.1%的老人是無可奈何才幫助兒女們搭把手帶娃的,其實內心並不想被孩子拴住雙腳。

老人帶娃「退而不休」的痛苦

先來聽聽老人們內心真實的聲音——

網友1:我本來想趁著退休和老伴兒出去旅遊,可是兒子兒媳婦希望能幫著帶娃,雖然心裡不願意,但又實在是不好意思拒絕。

網友2:自從住進電梯房,默默咽下了對晚年異地生活的不適感,由於性格因素、環境影響,感覺像是阻斷了與外界的聯繫,沒什麼朋友,時常覺得很孤獨。

網友3:由於沒有本地戶口,醫保報銷困難,生了病都不敢去當地醫院看病。

網友4:以前在農村小院經常和鄰居們串門、聊天,日子簡單又快樂,自從住進高樓房裡,每天都關門閉戶,住了兩年,連左鄰右舍的長相都不知道。

網友5: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幫子女帶孩子已經成為一種義務,他們接受的理所當然,要是拒絕,還要遭埋怨。

網友6:老年人嘛,不都喜歡休閒散步的,自從帶了娃,天天都是慢跑,哪裡跟得上體力旺盛的孩子的步伐嘛,一天天兒的腰酸背痛。

網友7:想要盡心盡力帶孫女,可是和他們觀念不一樣,一會兒這不能吃,一會那不能做,經常被兒子兒媳婦數落,我也是疼孩子,怎麼一有問題全賴我呢?

幸孕姐有話說

由於二胎時代的到來,老人距離「解禁」的日子更加遙遙無期,長期處在「責任重、風險高」的帶娃壓力下,大家愈發覺得力不從心、不堪重負,作為兒女,不應該將其視為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給予老人一定的經濟補償,也算是一份心意。

其實,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千萬不要認為老人帶娃是天經地義的,他們養你是義務,卻沒有義務去照顧你的孩子,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熬到晚年,享福是應該的,他們有權利拒絕。

作為子女,更應該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如果老人身體欠佳,與其帶娃受罪,倒不如養好身體,避免增加更多的負擔。

相關焦點

  • 「上班式帶娃」悄悄成潮流:老人和子女互不打擾,娃也有人看
    這時一種新型的帶娃方式出現了,它叫做上班式帶娃,這樣不但孩子有人照看,老人和子女也相互不打擾,那麼什麼是上班式帶娃呢? 其實這種帶娃的方式就像年輕人上班一樣,它不但成為了新潮流,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也比比皆是,和那些把孩子完全扔給老年人來帶相比,這樣的方式會有很多的優點。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有的老人心疼子女又寵孫輩,任勞任怨地幫忙;有的老人卻並不是很樂意,可又怕子女記仇,將來不給自己養老,於是勉強幫著帶;而有的老人則是直接拒絕,那麼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老了會怎樣呢?其實啊,如果子女需要老人幫著帶娃卻慘遭拒絕的話,內心多半是會記仇的,那麼,當老人需要子女幫把手的時候,無疑是同樣的結果,那麼那些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老了什麼樣?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會有什麼結局?
  • 「上班式帶孫子」成新潮流,孩子有人帶,老人與年輕人互不打擾
    很多家庭都選擇了讓老人來幫忙帶孩子,結果生活越來越糟,家人矛盾越來越深。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種現在正在流行的「上班式帶孫子」,出於好奇,我點進去看了看。和傳統的帶娃方式不同,這種上班式帶娃是指老人每天像上班一樣來子女家裡幫忙帶孩子,晚上子女下班回家,老人也就下班回家了。
  • 老人幫子女帶娃,要守住三條底線,否則很可能「費力不討好」
    ,都是幫兒子帶娃,但兩人的做法卻大有不同。晚上後她有更多的個人時間,跳跳廣場舞、聊聊天,怡然自得。小麗的大姑一整天都要帶孩子、做家務、做飯,她大包大攬了,夫妻倆下班後也就習慣了躺在沙發上玩手機等飯吃。即便帶娃出力,老年人要守好底線,不要讓自己太累,這和自私無關,而是一種智慧。
  • 老人幫忙帶孩子,子女要不要給「工資」?社會學教授給出中肯建議
    底下很多網友也評論說,老人給子女帶娃主動要「工資」,確實顯得太「現實」了。要是這樣的話,夫妻倆乾脆請保姆算了,不欠老人的人情,有什麼問題也好溝通。但是,也有一部分網友覺得,老人晚年犧牲自己的生活,來幫子女帶娃,勞心勞力,子女就應該給他們「工資」。這兩方觀點,看起來都站得住腳,一時間,這位寶媽也不知道該聽誰的了。
  • 「蛀蟲」子女遇對手,70後老人:不帶娃不搭錢,更不用你們養老
    孝道是中華文化的傳統,人活一世不能忘本,尤其自己的父母到了老年的時候子女贍養是義務。但是也不乏一些「蛀蟲」子女,認為老人的資產很豐厚,在可以利用的時候,一味地「搜刮」老人,也讓老人覺得心寒,現在70後的有些父母想出一招,看似淡漠親情,實則是無奈之舉。
  • 「上班式帶娃」流行,年輕人下班老人回家,沒婆媳矛盾大家都舒服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中和以上說的這些矛盾呢?近日,我在知乎了解到一種正在流行的新型帶娃方式:「上班式帶娃」。就是老人如同上班族一般「朝九晚五」,在子女上班的時候,老人就過去子女的家裡幫忙帶娃,等到子女晚上下班回來,老人便能「下班」回去了。當然,老人也不是白幹活,子女會定時付給老人生活費。年輕人下班也跟著下班,沒有婆媳矛盾,大家都舒服。
  • 老人幫子女帶娃,以下「底線」拎不清,遲早要落埋怨
    可現實是不少家庭,沒孩子的時候或者說老人沒有過來幫著帶孩子的時候,一家人之間相處還很好,但老人過來給自己幫忙帶娃了,彼此間矛盾反而更多了。若不想這樣,除了年輕人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外,對老人而言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做的。堅守住了這幾條「底線」,才能不落埋怨。
  • 老人幫忙帶娃,子女到底要不要給「工資」?網友的回答,很直接!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結婚有了孩子後,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但是卻不給老人一分錢,給娃買東西都是老人自己出錢,但是這樣真的好嗎?那麼老人幫忙帶娃,子女到底要不要給"工資"?@網友B:我也是奶奶帶孫,孩子是家庭的事,子女們上班比較辛苦,但老人帶孩子也不輕鬆,家裡的事大家都儘量多做點,不要以為老人在家輕鬆。相互理解以和為貴@網友C:我覺得老人幫忙帶孩子。也是應該的。第一孩子不是兒媳婦一個人的,第二當你老了動不了了。還是得兒子兒媳照顧。當然老人幫忙帶孩子,作為年輕人應該適當的給點生活費。
  • 為人子女的無奈:父母幫我帶娃十幾載,如今快70卻要回老家過晚年
    文|秘籍君父母們,你家孩子是誰在帶?如今有不少雙職工家庭,孩子出生後,就由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城市幫忙帶娃。如果隨後生了二胎,等老人把老二帶到上完小學,往往也已經過去將近十年時間。這時候,老人也從曾經的五十來歲進入六十歲,有的甚至已經快70歲。
  • 給女兒帶了3年孩子,一句話讓老人後悔,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孩子
    老人給子女帶娃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年輕人在生了孩子後,還要重返工作崗位,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但老人帶娃,有利有弊。特別是老人與年輕人在育兒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往往是弊大於利,最後還會傷了和氣。案例女兒生了孩子後,王阿姨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
  • 退休老人感言:想過好晚年得先翻過一座大山,不是來自子女和存款
    身體健康能保證基本的生活質量,有錢有存款則能滿足退休後的精神需求,比如以興趣會友、旅遊攝影等。如果子女不需要自己帶娃,那就更好了,真是無事一身輕,淨等享受了。 但我想說的是,想要過好晚年還要再翻過一座大山才行,這座山製造的障礙並不像人們想的那樣,來自子女和存款。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文|文兒如今老人幫忙帶娃,你們會給帶娃費嗎?最近,有位寶媽問了我一個這樣的問題。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央視就曾專門拍過一部紀錄片,以「姥姥」為視角,講述了每個帶娃老人背後的心酸苦難。讓人看了,「心裡一顫」。01昀昀姥姥的一天,是從孩子「鬧騰」開始的。正值4、5歲的小男孩,往往精力旺盛,好奇心強,單單一隻玩具手錶,他都能擺弄半天。照看這樣的孩子,常常是力不從心、不得安生。
  • 「老人太長壽是子女的劫」60歲女兒伺候90歲老父累倒,太心酸
    執筆:檸兒都說家有長壽老人,是子女的福氣。這說明,這家人福澤深厚,一家人和和氣氣,所以老人有吃有喝,有子女孝順,才健康長壽。但是,對於那些太長壽的老人,子女可能就不這麼想了。而且,肖大媽有一兒一女,都已經成家生子,她還要幫忙帶孫子。於是,她天天在家帶帶小的,照顧照顧老的。有一次,她照顧老父親還累得病倒了。有時候,老父親身體不舒服罵子女不孝順,小孫子又哭鬧著要出去玩,看著他們一個不讓出屋、一個在屋裡圈不住,肖大媽就很崩潰,落淚感嘆:「老人太長壽是子女的劫!」
  • 最「刁鑽」公婆出現:年輕有退休,不帶娃不出錢,你能奈我何?
    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的出現了一種公婆,被兒媳婦稱為最「刁鑽」的公婆,他們既不帶娃也不出力,自己還很年輕,用不著下一代的幫助,最「可氣」的是他們有退休金,並且為自己買好了更多的養老保障,換言之,他們的老年不用和子女捆綁在一起,所以沒有帶娃等於養老的心理負擔,他們想帶娃就帶娃,不想帶娃,也沒有什麼短處捏在兒女的手上,徹底實現了不帶娃的自由。
  • 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們,晚年生活過得咋樣?這2種結局真實
    婆婆家裡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小月也很不情願去幫忙。其實老人要不要幫子女帶孩子,也是人們經常討論的,不過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人說老人幫子女帶孩子也挺好的,增進感情,退休後生活還有樂趣。也有人說老人的晚年生活就要自己做主,要有自己的安排,才能生活愉快。那麼,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呢?
  • 老人帶娃需要一場「得體退出」,錯過兩個關鍵時間點,對誰都無益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現在社會中的老人,其實活得非常辛苦,年輕時候為子女操勞拼搏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等到退休了,卻也不能落閒,便一刻也不能閒地開始給子女帶娃,用下半輩子的生活繼續「發光發熱」。
  • 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但這4個問題要提前說清楚,對全家人有好處
    很多寶媽生完寶寶之後,會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想追求自己的夢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另一個是家庭經濟條件緊張,不得不出去工作賺錢。寶媽出去工作,就不得不請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娃。老人如果肯幫忙,這是一件好事,但無論是寶寶的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有些問題一定要提前說清楚,這樣做對全家都有好處。
  • 「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文|文兒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現在誰家老人願意幫子女帶娃、接送孩子上學、做飯、做家務,那真是讓那些沒有老人幫忙的人羨慕。不過,這是「受益人」的想法,那麼「出力人」怎麼想呢?昨天,收到一位大媽留言,她說自己今年60歲了,是一位退休職工,每月有4000多塊錢的退休金。因為有一兒一女,她退休後又直接「上崗」,輪流去給兒子女兒帶娃。但是,不管去哪家帶娃,她都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