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去世,五個兒子選擇收取五份禮金,你認為這樣合理嗎?

2020-12-23 小李農村事

村裡一老人去世,結果5個兒子各放一張桌收禮,去的人要給5份,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兄弟五個在村裡面遇到大事小情的時候,相互不來往,都是單獨隨禮,比如說村裡有人去世,兄弟五人都隨禮100元,那麼等這兄弟五人的父親去世,那麼這戶人家還禮五百元,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個沒有什麼對錯之分,不要說吃相難看,換你身上你試試?

老子去世五個兒子收五份禮,這樣的斂財方式還真是頭一次聽說,你別說這喪事辦下去肯定是有賺不賠,只是不知道老人家泉下有知會不會氣得跳出來,給不肖子孫一頓臭罵,作為一個農村我懷疑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人要臉樹要皮沒有人會這樣幹吧,再說了他敢這樣說,難道就一定有人這樣隨禮嗎?

村裡一老人去世,結果5個兒子各放一張桌收禮,去的人要給5份,合理嗎?想錢想瘋了嗎?

村民一定要隨禮5份的原因我前面已經講了,順便在說一下我們村子幾年前發生的事情吧,村裡有一戶兄弟兩個,從結婚前就有矛盾不來往,村裡有什麼婚喪嫁娶的事情,都是各隨禮各的,平日裡面兩個人走親訪友也是分道揚鑣,等兄弟兩個人的老人去世的時候,兩個兄弟兩還是互相不說話,堅持要喪事分成兩天辦,一人辦一次前後間隔一天,誰也不願意讓誰,最後讓村裡的大支和兄弟兩個的舅舅大罵一頓,喪事才順利辦完了。

因為平時裡面誰家有事,兩兄弟都是隨兩份禮物,所以村裡的人也都是隨了兩份給他們,一是還禮,而是不想讓他們兄弟兩個因為禮金在發生爭執。

在我們菏澤農村一般來說,兄弟多的人家,遇到誰家有喪事的時候,就選一個代表過去,兄弟幾個誰和這家的關係相對好一些,那麼誰就去同樣誰就隨這份禮金,等自己家裡有事的時候,那麼同樣的對方隨禮的錢就給誰。

兄弟間算帳的時候不能太清楚了,如果都斤斤計較錙銖必較,那麼這樣的兄弟肯定鬧矛盾,拿我們村裡一個有錢的弟兄家人說吧,兄弟三個,其中老大非常有錢,並且人際關係都非常廣,朋友多隨禮的錢肯定也多,他們的母親去世的時候,收了10萬元的禮金,當然了來的人裡面隨一兩千元的都是奔著老大去的,最後葬禮結束分錢的時候,老大發話錢兄弟三個平均分,試想一下這樣的兄弟關係怎麼能不和睦,後來兩個弟弟說什麼也不同意要這個錢,最後錢都給了他們的父親。

所以說農村兄弟之間對於隨禮分錢這個問題,能大度的就大度一點,不能大度的該誰的就應該是誰的,千萬別在這個事情上鬧分歧讓外面笑話,如果農村兄弟間都互不來往反目成仇,那麼這個家族就非常危險了。

我是農村小小李,喜歡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村裡老人去世,5個兒子各放一張桌子收禮,去的人要給5份,合理嗎
    村裡一老人去世,結果5個兒子各放一張桌子收禮,去的人要給5份,合理嗎?想錢想瘋了嗎?在農村裡,人情世故還是比較多的。由於農村是一個大集體,鄉裡鄉親又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所以說遇到紅白喜事,村裡很多人都是刻意隨禮或幫忙的。
  • 村裡老人去世,結果5個兒子各自擺桌收禮,去的要給5份,合理嗎?
    兒子都在收人情錢,如果去世的老人有五個兒子,那這家的親戚就遭不住,吃一次酒席有破產的感覺。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這就是某些農村的按兒子人頭設帳收人情錢習俗。收人情錢的收得高興,吃酒席的賓客隨人情錢隨得心痛,這種行為過份不?刺楸認為,這是完全把酒席人情當成生意來做了,生怕自己吃虧而毫無遮掩地幹起了赤裸裸的斂財行為。一家有五個兄弟,且跟村裡人都有往來,按照每家200元來算,那豈不是吃一次喪事酒席就要出1000元,試問幾家送得起?農民的錢都是大風颳來的嗎?
  • 湖南農村老人去世,三個兒子分開收禮,他們這樣做合理嗎?
    我覺得老人喪事,分開收禮是合乎情理的,因為他們各自生活得圈子不同,對應的社交也不同,除了村裡人和至親以外,他們各自的朋友分開收,那是很正常的,畢竟以後還禮也是他們自己還。我們言歸正傳,說回分開收禮的事,2018年我姑的公公去世,我們家作為娘家人那必須得去的,他們家三兄弟就是分開收禮,他們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大哥是他們市裡的一個處級幹部,三弟是一個農村教師,我姑父從小調皮沒讀什麼書,高中畢業就到社會深造!
  • 農村一個老人有四個子女,用輪流的方法伺候老人,這樣好嗎?
    我們村有個老人,五個兒子,按道理說這是命好,因為老了不愁人伺候,有五個兒子個呢。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老人一直跟小兒子在一塊兒住,其它四個兒子結婚後就各自搬出去了,也就是分家了。之前老人有勞動能力倒也沒有啥,可沒有勞動能力後,老五媳婦感覺老人一直在自己家住太吃虧了,她不同意。
  • 農村老人說人有「五不笑」,你知道這「五不笑」是哪五個嗎?
    「五不笑」並不是笑而不語,而是說農村村民聚在一起的時候的說說笑笑。可以理解成為「笑談」,也就是人們在聊天時的談資、話題。也可以理解成「玩笑」,拿人開玩笑。過去農村有一種非常流行,老人常掛在嘴邊的話:「三樣事情講不得,三樣東西吃不得。」
  • 農村老人去世時,城裡的姐妹也回來擺帳桌收禮,這合理嗎?
    但讓一些人不解的是,一些農村老人去世了,城裡工作的姐妹也回來擺個帳桌子收禮,這讓一些人感覺怪異,認為這有些不合理。首先,我們要明白農村喪葬時這個禮是怎麼收的,然後再說一下為什麼城裡工作的姐妹也回來擺帳桌子收禮。
  • 老人去世 兒子不出一分錢 親戚鄰裡卻叫好
    該縣迷科村黑德西組一位老人去世,整個喪事只殺了12頭豬,還都是前來奔喪的親戚帶來的,兩個兒子沒花一分錢,每家人間接地節約了5萬元。女婿奔喪也不講排場、擺闊氣,不殺牛、不放煙花,只牽來一頭大肥豬。對於這家人的做法,親戚鄰裡紛紛叫好,還帶動了全村甚至全鄉群眾喪事簡辦。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那麼對於在農村,有人去世時要穿壽衣買壽材都是農村裡的一個規矩,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規矩。,老人在沒有去世的時候就已經購買了壽衣,很多人就納悶了,那壽衣都是去世的人穿的,為何人沒死就要買壽衣呢?其實這個是個農村的規矩有關係的,就像有的地區很多的老人在生活比較好的時候就已經購買了壽衣和壽材,壽材也是咱們說的棺材,畢竟很多的老人想法是不一樣的。
  • 中國最「小氣」的景區,65歲上個老人都要收取門票,合理嗎?
    中國最「小氣」的景區,65歲上個老人都要收取門票,合理嗎!我認為很多人的理想生活應該是年輕的時候努力賺錢,等著賺大錢,從老了的時候開始享受生活,去看世界各地的不同風景,享受不同的風土人情。但是,儘管如此,老年人這個特殊的團體很多地方還是考慮不收票,所以很多網民說這種狀況真的不合理, 因為這個景點也這樣被稱為我們國家最「小氣」的景點, 你想知道這個地方是哪裡嗎?這個景點的名字叫烏鎮,其實這幾年很有名, 所以,這確實有很多朋友去過, 那是我們國家自然風景很美的地方,而且具有非常不同的旅行文化,在我們國家浙江省嘉興市的領土上。
  • 農村老人說人有「五不笑」,你知道是什麼嗎?
    農村老人特別有意思,你說他們知識文化低,他們談論事情來滔滔不絕,你說他們胡扯吧,他們說的似乎又有那麼一定道理,什麼農村老話、俗語,他們隨口就來,雖然有時說的不是那麼準確,大家聽完也就哈哈大笑,改天全忘記了,可是有些事是不能笑的,今天咱們一起談談農村老人常的說人有「五不笑」,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 農村吃兩天的流水席,花了五萬多,來吃的人都不給彩禮錢合理嗎?
    現在農村有些地方開始流行,不給彩禮錢也可以去吃村裡面的流水席,辦理一次兩天左右的流水席,少的都要花個三四萬多的花個五六萬。比如,我家鄰居的兒子結婚的時候就是這樣子,連續辦了,三天的流水席,而且來參加酒席的朋友主人家還不收一分錢,還有紅包拿回去,他們家也不是特別有錢,但是他們家比較熱情好客,他們的人家特別能喝酒,喜歡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因此在他兒子結婚的時候,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可以去吃他們家辦理的流水席,而且吃剩下的飯菜還可以隨便打包回去,不收你一分的彩禮錢,同時還送你一個紅包
  • 提倡農村簡化酒席不收禮的話,農民會不會支持?回禮沒了怎麼辦?
    最近幾年農村辦喜事出現很多花銷比收禮金多喜宴,這樣的喜宴往往讓上了年紀的老人感到心疼,覺得不滿,我就喜宴收禮金跟擺酒席入不敷出這個事情來說一下。禮金是隨行情而送,最近幾年基本上是二百塊錢,稍微關係好一點的四百塊錢,再至親的人可根據家庭情況隨禮六百以上的雙數禮金,所以提前送禮的大部分是二百元,聽著兒子和媳婦說送禮金的大部分是二百,徐嬸著急了,也開始憤憤不平起來。徐嬸是個急性子人,她心裡裝不住事,著急了就在我跟前嘮叨她的不滿:大侄女,你知道嗎?
  • 百歲老人五世同堂樂融融!
    老人五世同堂,當天所有晚輩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家中為她祝壽。老壽星身穿新買的大紅棉襖,坐在堂屋中央顯得格外喜慶。 ▲晚輩們精心準備了一個10層的大蛋糕,一張張幸福笑臉、一段段歡快歌曲從龍美花老人堂屋裡傳來,大家紛紛與壽星拍照擁抱,送上滿滿的關愛和深深的祝福,現場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老人容光煥發,笑得合不攏嘴。
  • 看看這些沒有養老金的農村老人,你有什麼理由說你不快樂
    你可能會問,他們在工作了大半輩子之後,難道沒有攢下養老的錢嗎?順便說一句,他們真的沒有錢,因為當他們年輕的時候,也就是說,當他們有能力這樣做的時候,他們掙的錢都是給兒子蓋房子的,他們的婚姻幾乎所剩無幾,如果他們不欠一點外債就好了。與城市裡的老人相比,城裡的老人大多散步、打太極拳、跳舞、養鳥、下棋,他們過去的生活豐富多彩,因為他們有養老金,不用擔心錢。
  • 注意:在農村以下五種樹在院牆內不能栽種,你家有嗎?
    :果樹過房,家破人亡,但是還有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其中的五樹有何深意呢?那今天阿平要說的這五種樹到底是哪五種呢? 第二種:松樹 松樹我們都知道,在農村地區山上基本都是,尤其在皖南地區山上成片成片的,但是農村老人去世都會葬在山丘上
  • 農村哪一類老人過得最幸福?從村裡一個老人的遭遇談什麼是幸福
    前幾天,村裡有個老人去世了,三個閨女都不願意去給老人處理後事,其實之前已經鬧出了太多矛盾,三個閨女都不伺候老人。老人也並不是只有三個閨女,也有一個兒子,但前些年兒子出意外先去世了。三個閨女之所以不伺候老人,是因為一個奇怪的理由,老人每個月有三千來塊錢的退休工資。
  • 農村老人去世有什麼樣習俗?「三七」、「五七」、「一百天」嗎?
    農村老人去世有好多習俗,在甘肅定西通渭縣這種習俗是最隆重的,我見過好多地方的喪事,都沒有通渭的人情重。在通渭,老人去世後,就停在上房中,有棺材的人斷氣了就立馬裝進去,這種提前準備好的棺材通渭人口「活壽」。
  • 爺爺七十歲大壽,五個兒子各給兩萬,壽宴當天爺爺說他想找老伴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老年人再婚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尤其是對那些喪偶的老人來說,能夠在晚年找到一個合適的老伴,未免不是樁美事。可能有人會說,老年人晚婚不就是兩人搭夥過日子嗎?當然許多老人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我覺得如果真能找到情投意合之人,老人再婚也不是沒可能。
  • 宅基地能繼承嗎?孤寡老人去世後宅基地如何支配?農村有規矩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宅基地能繼承嗎?孤寡老人去世後宅基地如何支配?農村有規矩。農村的宅基地原本是屬於集體所有,現在農村講究的是一戶一宅,不能一戶擁有多分宅基地,即便是兒子與父母分家,現在申請宅基地都很困難。但是在不少農村卻有村民把宅基地當作私人所有,像那些孤寡老人過世後,一般宅基地會被本村的本家親屬所佔為己有,並且這也成為了農村被公認的規矩。
  • 老人有十個閨女沒一個兒子,晚年寫了副對聯,女兒們無言以對
    相信大家還聽說過這樣的故事,就是誰家要是生的是女孩,還會一直生,到最後生了七八個也沒有男孩,只能作罷。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思想呢?就是因為他們認為女孩子長大之後都是要嫁給別人的,只有男孩子才能傳宗接代,是一家人真正的孩子。 話雖如此,但是女兒也是妻子懷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來的,怎麼可能有父母忍心把孩子拋棄呢。所以就算是不喜歡女兒,也會花很大的心思把她們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