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冤結,通常指人由於宿世所犯之罪而導致的各種人際冤懟,進而引起陰間冢訟、幽魂遭難、陽世受報、人鬼之間結縛纏綿。解冤釋結,簡單地說即是化解冤枉,打開心結。
《大洞經》,又稱《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簡稱《洞經》,是道教常誦的三部大經之一,相傳是文昌帝君降壇傳授,經文前兩卷主要講述文昌帝君的經歷、德行。後來,彈演《文昌大洞仙經》形成了洞經音樂。
文昌帝君,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常乘白馬遊寰宇,每降飛鸞整紀綱。《元始天尊說梓童帝君應驗經》指出:
(文昌帝君)居混元內輔三清內宰大都督府,都統三界陰兵,行便宜事,管天地水三界獄事,收五嶽四瀆真形虎符龍券,總諸天星曜,判桂祿二籍,上仙英顯元皇真人,司祿職貢舉真君,預編修飛仙列籍,掌混天造化輪迴,救苦無礙。
《洞經·解冤結》曰:
六道冤家結得深,冤冤相報幾時停。
欲令各各生歡喜,除是聽聞大洞經。
《洞經·拯濟沉魂滯魄》曰:
六類冤親男女魂,冥冥漠漠在幽陰。
普告受煉生天界,好與頻看大洞經。
也就是說,可以誦持《大洞經》解冤釋結。除此之外,誦持《洞經》還能除冢訟,止譴罪,釋咒詛,解觸犯,安墳宅,寧軍府,息兵甲,止疫疾,祈風雨,降祥瑞,致蠶谷,保形命,庇族屬,救邦社,安邊陲,禁蟲虎,止旱澇,滅妖怪,息群兇。
文昌寶誥
至心皈命禮。不驕帝境,玉真慶宮。現九十八化之形藏,顯億千萬種之神異。飛鸞開化於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釋教;不驕不樂,職盡乎天地水官。功德難量,威靈莫測。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九天輔元,開化主宰,司祿職貢舉真君。七曲靈應,保德宏仁大帝,談經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