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現存最古老建築:有6923塊佛像,奇特塔型全國罕見

2021-01-08 騰訊網

開封宋塔有兩座,一座是大名鼎鼎的鐵塔,現為開封標誌;另一座則是「繁塔」,位於東南郊區。

兩座塔幾乎同齡,現狀卻大相逕庭。鐵塔前遊人如織,訪客絡繹不絕,繁塔卻偏居一隅,冷冷清清,成為了被遺忘的風景。可若仔細追溯,繁塔比鐵塔還要大75歲。

因黃河屢次決口,宋之後的汴梁城幾經水淹,那些古老建築,幾乎都消失於洶湧黃河水中。鐵塔和繁塔,算是開封僅存的宋代文物。

鐵塔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繁塔建於北宋開寶七年(公園974年),以75年之差成為了開封現存最古老建築。

繁塔原名興慈塔,為存放定光佛舍利而建,歸屬於天清寺,寺廟因在五代後周世宗柴榮誕辰「天清節」建成而得名。北宋時的天清寺地位很高,殿堂雄偉,齋舍齊備,同大相國寺、開寶寺、太平興國寺齊名,為汴梁城四大名寺之一。

據文獻記載,北宋京師文臣卿監、武官大將軍、命婦郡夫人以上死亡,全由天清寺和開寶寺擊鐘示喪。每逢春日暖陽,寺廟周圍桃花盛開,清新豔麗,為開封古八景之一「繁塔春色」。

寺廟落寞後,因古塔周圍為繁姓人家聚集地,便改名為「繁塔」。繁作姓氏時讀「po」,因此繁塔準確的讀音應是「婆」塔。

繁塔舊照

第一眼看見繁塔,會覺得很怪異。它六面三層,下部是三層粗壯的六稜台塔身,上部是六級六稜錐形小塔,像是只修到一半的「半截塔」。如此奇特造型,在全國古塔裡絕無僅有。

這就是繁塔最大的謎團:塔身高度。

目前流行的說法是,繁塔原高九層兩百四十尺,為73米,民間有「鐵塔高,鐵塔高,鐵塔只到繁塔腰」一說。北宋詩人梅堯臣曾到此遊玩,在《聞子美次道師厚登天清寺塔》中寫道「二三君少壯,走上浮屠巔,何為苦思我,平步猶不前,苟得從而登,兩股應已攣」。因佛塔太高,梅堯臣在攀登塔頂時,嚇得兩腿彎曲,不敢前行。

宋末元初時,繁塔遭遇雷劈損壞,只剩下一半,因戰火損壞,寺廟也幾近消失。元人曹伯啟在《陪諸公登梁王吹臺》中寫道:「百鳥喧啾塔半摧,荊棘掩映臺前路」,詩中的佛塔已被摧毀近半,昔日盛景也已是荊棘密布,一派荒涼。

明朝時,因受到「鏟王氣」的牽連,繁塔再次遭損。朱棣武力奪取了侄兒的天下後,曾經的合作夥伴周王不服,也想圖謀不軌,結果被朱棣軟禁在北京。後來朱棣巡視開封時,覺得此處王氣太盛,便把周王府的銀安殿和繁塔拆除了一部分,以防江山易主。

清初時,僧人在殘塔上另築六級小塔,封住塔頂,這便是最終樣貌。現存繁塔由基層、外壁和六級小塔組成,外似商周時的編鐘,基層塔身築有極高封護牆,加大塔基,以此增加抗壓力。

上述為文獻記載,不過一些建築師實地勘察後,卻有不同看法。

他們發現,根據繁塔實際的平面圖、刨面圖,怎麼也還原不了所謂的"九層"塔身。經文物檢測,小塔上的所有佛磚都是宋代的,其它建材也是宋代的,至於說法是用明朝拆的塔磚補建,可信度及可行度都較低。

至於雷劈損壞和鏟王氣,都是民間傳說。因此得出結論,繁塔原本就是如此,塔身實為三層,小塔象徵六級,故稱為"九層"。

還有人猜測,繁塔是仿造「桑奇窣堵波」而建。桑奇窣堵波是古代佛教最建築類型之一,流行於公元前3世紀的印度孔雀王朝,主要用於供奉和安置佛祖及聖僧的遺骨,外形是一座圓冢,下部粗大,上面纖細,也被稱作佛塔。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斥巨資建起8萬4千座窣堵波,將佛祖釋迦牟尼的骨灰分成8萬4千份,分藏於各塔。繁塔也有可能是為存放定光佛舍利,返祖而建。

無論哪種說法,繁塔都是中國古塔中極其稀有的範例。

第二個未解謎團,便是它被盜的地宮。

前文說過,繁塔是為存放舍利而建,與此同時還有眾多佛教古蹟,如今都是千年文物。1984年修繕繁塔時,發現了埋藏在第一層塔心室的地宮,當人們滿懷興奮以為能看到眾多珍寶時,裡面卻空空如也,只有裂為兩半的石板。

地宮被誰而盜,何時而盜,這些文物又去向了哪裡,恐怕永久也解不開了。

我審視著這座灰色磚塔,愈看愈覺古樸厚重,雖外貌奇特,卻莊嚴敦實,有種強烈的親切感。中國佛塔邊數是有講究的,四邊象徵四聖諦,六邊象徵六道輪迴,八邊象徵八相成道,而繁塔則由四角形向八角形過渡的典範,對研究古代佛塔有重大價值。

登上臺基,無數個磚佛映入眼帘,佛塔全身鑲滿了佛像,一佛一磚,塔心和外壁一樣,絕無遺漏,部分佛像因歲月久遠已遭受破損。

每塊佛磚便是一尊佛像,一尺見方,為凹圓形佛龕,姿態、神情各具特色。有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有手執各種法器的,也有騎青獅和白象的,只有一種佛像是站著的,這便是玄奘,為紀念玄奘西行取經而設立。

因年歲不同,佛磚顏色深淺不一,最深的是宋代時期,淺一點的為清朝時的,只有少量一部分是近代修補的。佛像共有6923塊,分為了108種形象,包括佛、菩薩、羅漢、伎樂等,每一個都栩栩如生,就其價值而言,不亞於敦煌莫高窟裡的佛像。

繞一圈後,我發現塔內可進去參觀,塔心兩側有通往各層的登道。磚壁上刻有各種碑刻,僅宋代佛經碑刻就有178塊,只是在歲月侵蝕下已看不太清。最著名的為宋代書法家趙安仁的「三經」,筆法精湛神妙,分存於塔內上下兩層。

來看繁塔的人真的很少,我待了許久只遇到過一個女孩,轉到塔前燒根香就走了。整個景區只剩我和古塔,煢煢孑立,寂靜冷清,或許冷清點也好,可讓這座千年古塔不被打擾,靜靜回憶著曾經的往事。

【小攻略】

地址:河南開封市禹王臺區繁塔西街30號

交通:乘坐12路公交到禹王臺西門站下,需步行1公裡才能到。

遊玩事項:景區前多為土路,若遇到下雨天會變得泥濘難行,建議晴天前往。

作者:林小鹿,知名旅行家!帶你遊遍各城市冷門、有趣風景。

相關焦點

  • 【齊觀】定襄關王廟——中國現存最古老關廟建築之一
    關王廟明間大簷額,兩頭並出柱頭,不是通長三間,為宋《營造法式》相關條文提供了罕見的現存實例,是關王廟重要文物價值點之一。關王廟的鬥拱結構有八種之多。定襄關王廟,已歷經895年的歲月,在全國現存眾多關廟建築中,似乎僅晚於山西陽泉郊區之關王廟(重修於宋宣和四年~1122年),是全國現存最古老的關廟建築之一。
  • 法隆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建築群
    所謂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建築群,主要指的是西院伽藍。封閉環廊的中心,是西院伽藍的兩個核心建築,一座金堂,一座五重塔。據說佛堂與佛塔平行是典型的百濟式布局。日本最早的建築和佛教也是由距離相對較近的百濟國傳入的,當然,百濟的建築和佛教無疑也是從中國傳入的。那時的日本還不叫日本,隋唐朝廷稱其為「倭國」。
  • 開封是我國著名的七朝古都,開封鐵塔,天下第一塔
    開封鐵塔是我國著名的佛塔,正式名稱叫做「開寶寺塔」,因其建於北宋時期的皇家寺院開寶寺內而得名。鐵塔是用褐色琉璃磚瓦鑲砌而成,塔的表面呈現鐵黑色,故俗稱「鐵塔」。鐵塔建築雄偉,塔身秀麗,構造奇巧,精妙絕倫鐵塔始建成於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仿樓閣式琉璃磚塔。
  • 被低估的濟南四門塔,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濟南是我國山東省的省會,是歷史悠久的城市, 一般來說,在濟南旅行的話,很多人會想到丁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黑虎泉等有名的景點, 其實濟南也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很多歷史人文景點, 外國遊客不太了解,所以錯過, 比如,今天小編說的濟南四門塔是真正的古蹟,是中國現存的唯一隋代石塔,
  • 大瀝有條全國現存最古老的龍舟,如今已588歲了!
    大瀝有條全國現存最古老的龍舟,如今已588歲了!總有一條拖著長長白須一副長者尊容的龍船遊弋碧波之上在眾多龍船中特別引人注目它就是聞名粵港澳及珠三角地區的大瀝「鹽步老龍」是全國現存最古老的龍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
  • 現存最宏偉的大唐建築在哪裡?
    佛光寺位於山西五臺山,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唐武宗會昌滅佛,寺院毀棄,唐大中十一年(857)重建,東大殿即為重建時的遺構,1937年由梁思成、林徽因等發現確認,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唐代建築,也是現存唐代建築中,最宏偉的一座。
  • 吉如拉康——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吉如拉康雖是一座小巧寺廟 ,卻名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 中,如果不是有人帶路還真找不到這 裡 。今天寺門前已經停了兩輛越野吉普。是一家人來此把他們收藏 的佛像文物捐獻給廟裡 。由於歷史的原因,西藏的一部分寺廟遭到破壞 ,不少文物遺失了 ,有 些散落在民間。現在又有老百姓捐了出來 ,傳統的文化正在恢復中。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懷聖寺
    懷聖寺是廣州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於唐高祖武德年間,懷聖寺總面積1553平方米,整體建築為典型的阿拉伯建築風格,寺內設有教長室、藏經室,禮拜大殿和專供洗禮的水房寺內的光塔。懷聖寺位於中國廣州越秀區光塔路56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清真寺。
  • 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建築之一,屹立不倒的法隆寺,值得一遊!
    日本的法隆寺,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寺院,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是公元607年由聖德太子創建的,寺內建築包括樓廳、屋頂、牆壁和柱子,全部用木料建成,總建築面積達18萬平方米。法隆寺坐北朝南,分東西兩院,西院有南大門、中門、迴廊、金堂、五重塔、三經院大講堂、鐘樓等建築:東院有夢殿、中宮寺等寺殿,共有40多座古建築,其布局和結構深受中國南北朝時代建築的影響。
  • 現存有紀年最古老塔,分離海峽兩岸盼團圓
    在山西省朔州市崇福寺曾經有座千佛石塔,為現存最早有紀年的樓閣式佛塔,今天講講這座曹天度九層千佛石塔的故事:佛教誕生於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公元一世紀的東漢時期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中國文化融合佛教裡,形成佛教中國化。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觀星臺
    坐北朝南,背依告成山,面對箕山,西倚王嶺尖,東傍雙廟嶺,南臨潁水,又有石淙河、五渡河環繞,是一處環境清幽的勝地。觀星臺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計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 ,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它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
  • 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土樓,有房室269間,距今有600多年歷史
    現在,在我國許多古建築的發展中,古建築的實際建設力和保護難度都很高,隨著歷史的風雨不斷侵蝕,即使一些古建築經受了一些困難和危險,完整性也不是很好,這也很多的城市都是導致了看起來很獨特和不同,當然,對我國做很多旅行,在客人看來,土樓建築是例外的。
  • 日本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堅守至今的太子信仰與日本佛教的原點
    法隆寺保存著世界最古老的木構建築與日本最初期的佛像群。聖德太子(廄戶皇子)所主持建造的法隆寺代表了古代的日本。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構建築,還保存著日本歷史上最初期建造的佛像群。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建築和佛像群與太子本人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因緣,並且也是受時代趨勢的影響,它們才得以一直受到保護,承繼延續至今。
  • 中國現存的五十個古建築,你都知道嗎?
    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曾遭到多次火災損壞,其中有罕見的藝術珍品。歷史建築群建築之一,是我國最古老的天文臺,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古建專家羅哲文譽其為「中華第一塔」 。
  • 盤點中國現存的唐代木構建築
    嚴格意義上來說,國內現存的唐代木構一共有三座半,再加一小屋簷。殿內唐代佛像佛光寺氛圍清幽,建築與環境非常搭,我去過兩次,都流連忘返,十分推薦。02五臺山南禪寺大殿第二座也在五臺山地區,南禪寺大殿,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木構。
  • 中國現存的五十個古建築,你去過幾個?
    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曾遭到多次火災損壞,其中有罕見的藝術珍品。歷史建築群建築之一,是我國最古老的天文臺,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古建專家羅哲文譽其為「中華第一塔」 。
  • 在西藏的中心,有拉薩「最古老」的寺廟,風景優美
    大昭寺很古老,那麼它有多古老?藏族中有一句話:「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可想而知,大昭寺的建立對拉薩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西藏主要佛教活動的中心。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位於拉薩老城中心,由藏族國王松贊幹布建造。這座寺廟最初被稱為「惹薩」,也被稱為「祖拉康」和「覺康」。
  • 世界最古老木塔:歷經戰火強震仍巍然聳立
    全名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木塔高67.31米,五層六簷,全塔共用鬥拱54種,種類之多國內罕見,被稱為「中國古建築鬥拱博物館」。並創下了塔身無一顆鐵釘的建築神話。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距今有950多年的歷史,歷經戰火和地震等自然災害,至今魏然聳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唯一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 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摩天大樓,曼哈頓大廈建成時,中國還處於清朝!
    摩天大樓的概念應該是大多數現代人都熟悉的,因為即使是在四五線城市,至少也有一兩棟符合摩天大樓標準(150米以上)的高層建築。主要是因為當時摩天大樓的概念是以是否是鋼架支撐的高層建築來判斷的,家庭保險樓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層建築,所以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是現代摩天大樓的雛形。不幸的是,家庭保險大廈在1931年被拆除,在後來要建造的類似建築中,世界上只剩下曼哈頓大廈,所以曼哈頓大廈是今天的主角,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摩天大樓。
  • 阿爾巴特大街——莫斯科現存的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阿爾巴特大街是一條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歷史中心區的大道,長一公裡,根據記載,這條大街自15世紀開始就已經存在了,為莫斯科現存的最古老的街道之一。「阿爾巴特」在俄語中是板車的意思,因為500年前初建時這裡是阿拉伯商人聚集的市場,他們經常用板車裝載貨物,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