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宋塔有兩座,一座是大名鼎鼎的鐵塔,現為開封標誌;另一座則是「繁塔」,位於東南郊區。
兩座塔幾乎同齡,現狀卻大相逕庭。鐵塔前遊人如織,訪客絡繹不絕,繁塔卻偏居一隅,冷冷清清,成為了被遺忘的風景。可若仔細追溯,繁塔比鐵塔還要大75歲。
因黃河屢次決口,宋之後的汴梁城幾經水淹,那些古老建築,幾乎都消失於洶湧黃河水中。鐵塔和繁塔,算是開封僅存的宋代文物。
鐵塔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繁塔建於北宋開寶七年(公園974年),以75年之差成為了開封現存最古老建築。
繁塔原名興慈塔,為存放定光佛舍利而建,歸屬於天清寺,寺廟因在五代後周世宗柴榮誕辰「天清節」建成而得名。北宋時的天清寺地位很高,殿堂雄偉,齋舍齊備,同大相國寺、開寶寺、太平興國寺齊名,為汴梁城四大名寺之一。
據文獻記載,北宋京師文臣卿監、武官大將軍、命婦郡夫人以上死亡,全由天清寺和開寶寺擊鐘示喪。每逢春日暖陽,寺廟周圍桃花盛開,清新豔麗,為開封古八景之一「繁塔春色」。
寺廟落寞後,因古塔周圍為繁姓人家聚集地,便改名為「繁塔」。繁作姓氏時讀「po」,因此繁塔準確的讀音應是「婆」塔。
繁塔舊照
第一眼看見繁塔,會覺得很怪異。它六面三層,下部是三層粗壯的六稜台塔身,上部是六級六稜錐形小塔,像是只修到一半的「半截塔」。如此奇特造型,在全國古塔裡絕無僅有。
這就是繁塔最大的謎團:塔身高度。
目前流行的說法是,繁塔原高九層兩百四十尺,為73米,民間有「鐵塔高,鐵塔高,鐵塔只到繁塔腰」一說。北宋詩人梅堯臣曾到此遊玩,在《聞子美次道師厚登天清寺塔》中寫道「二三君少壯,走上浮屠巔,何為苦思我,平步猶不前,苟得從而登,兩股應已攣」。因佛塔太高,梅堯臣在攀登塔頂時,嚇得兩腿彎曲,不敢前行。
宋末元初時,繁塔遭遇雷劈損壞,只剩下一半,因戰火損壞,寺廟也幾近消失。元人曹伯啟在《陪諸公登梁王吹臺》中寫道:「百鳥喧啾塔半摧,荊棘掩映臺前路」,詩中的佛塔已被摧毀近半,昔日盛景也已是荊棘密布,一派荒涼。
明朝時,因受到「鏟王氣」的牽連,繁塔再次遭損。朱棣武力奪取了侄兒的天下後,曾經的合作夥伴周王不服,也想圖謀不軌,結果被朱棣軟禁在北京。後來朱棣巡視開封時,覺得此處王氣太盛,便把周王府的銀安殿和繁塔拆除了一部分,以防江山易主。
清初時,僧人在殘塔上另築六級小塔,封住塔頂,這便是最終樣貌。現存繁塔由基層、外壁和六級小塔組成,外似商周時的編鐘,基層塔身築有極高封護牆,加大塔基,以此增加抗壓力。
上述為文獻記載,不過一些建築師實地勘察後,卻有不同看法。
他們發現,根據繁塔實際的平面圖、刨面圖,怎麼也還原不了所謂的"九層"塔身。經文物檢測,小塔上的所有佛磚都是宋代的,其它建材也是宋代的,至於說法是用明朝拆的塔磚補建,可信度及可行度都較低。
至於雷劈損壞和鏟王氣,都是民間傳說。因此得出結論,繁塔原本就是如此,塔身實為三層,小塔象徵六級,故稱為"九層"。
還有人猜測,繁塔是仿造「桑奇窣堵波」而建。桑奇窣堵波是古代佛教最建築類型之一,流行於公元前3世紀的印度孔雀王朝,主要用於供奉和安置佛祖及聖僧的遺骨,外形是一座圓冢,下部粗大,上面纖細,也被稱作佛塔。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斥巨資建起8萬4千座窣堵波,將佛祖釋迦牟尼的骨灰分成8萬4千份,分藏於各塔。繁塔也有可能是為存放定光佛舍利,返祖而建。
無論哪種說法,繁塔都是中國古塔中極其稀有的範例。
第二個未解謎團,便是它被盜的地宮。
前文說過,繁塔是為存放舍利而建,與此同時還有眾多佛教古蹟,如今都是千年文物。1984年修繕繁塔時,發現了埋藏在第一層塔心室的地宮,當人們滿懷興奮以為能看到眾多珍寶時,裡面卻空空如也,只有裂為兩半的石板。
地宮被誰而盜,何時而盜,這些文物又去向了哪裡,恐怕永久也解不開了。
我審視著這座灰色磚塔,愈看愈覺古樸厚重,雖外貌奇特,卻莊嚴敦實,有種強烈的親切感。中國佛塔邊數是有講究的,四邊象徵四聖諦,六邊象徵六道輪迴,八邊象徵八相成道,而繁塔則由四角形向八角形過渡的典範,對研究古代佛塔有重大價值。
登上臺基,無數個磚佛映入眼帘,佛塔全身鑲滿了佛像,一佛一磚,塔心和外壁一樣,絕無遺漏,部分佛像因歲月久遠已遭受破損。
每塊佛磚便是一尊佛像,一尺見方,為凹圓形佛龕,姿態、神情各具特色。有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有手執各種法器的,也有騎青獅和白象的,只有一種佛像是站著的,這便是玄奘,為紀念玄奘西行取經而設立。
因年歲不同,佛磚顏色深淺不一,最深的是宋代時期,淺一點的為清朝時的,只有少量一部分是近代修補的。佛像共有6923塊,分為了108種形象,包括佛、菩薩、羅漢、伎樂等,每一個都栩栩如生,就其價值而言,不亞於敦煌莫高窟裡的佛像。
繞一圈後,我發現塔內可進去參觀,塔心兩側有通往各層的登道。磚壁上刻有各種碑刻,僅宋代佛經碑刻就有178塊,只是在歲月侵蝕下已看不太清。最著名的為宋代書法家趙安仁的「三經」,筆法精湛神妙,分存於塔內上下兩層。
來看繁塔的人真的很少,我待了許久只遇到過一個女孩,轉到塔前燒根香就走了。整個景區只剩我和古塔,煢煢孑立,寂靜冷清,或許冷清點也好,可讓這座千年古塔不被打擾,靜靜回憶著曾經的往事。
【小攻略】
地址:河南開封市禹王臺區繁塔西街30號
交通:乘坐12路公交到禹王臺西門站下,需步行1公裡才能到。
遊玩事項:景區前多為土路,若遇到下雨天會變得泥濘難行,建議晴天前往。
作者:林小鹿,知名旅行家!帶你遊遍各城市冷門、有趣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