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中央首次提出「六穩」是在2018年7月,當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憂。中央審時度勢,未雨綢繆,旗幟鮮明提出「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六穩」作為實現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在「六穩」發力下,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外部環境變化的衝擊,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
「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衝擊我國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一是經濟增長不穩。生產、消費、交換等經濟活動大範圍停滯,導致投資、消費、進出口快速下行,經濟負增長。
二是經濟主體陷入危機。疫情衝擊下,企業部門、家庭部門、政府部門受到嚴重影響,企業和家庭收入下降,陷入現金流危機,時間一長,可能破產。政府部門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導致債務積累、赤字增加。
三是金融風險加大。疫情的不確定性給金融市場投資者造成嚴重幹擾,導致預期不穩,資產價格波動性上升,金融市場動蕩。而疫情衝擊下企業、居民收入下降乃至破產也會傳導到金融機構,導致金融機構資產損失,並進而威脅金融穩定。
四是內外經濟失衡。疫情衝擊給進出口造成重大影響,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均呈負增長。疫情也會影響資本收支平衡,引起匯率波動。此外,世界經濟出現前所未見的負增長、負利率、負油價、負收益,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嚴重惡化。
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外部環境嚴重惡化,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面對一系列新挑戰和新風險。鑑此,中央及時作出新的安排,在紮實做好「六穩」的基礎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務,形成了「六穩」加「六保」的工作框架。
相關推薦
70城房價五年變化 未來五年房價上漲還是下跌?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解讀 十四五規劃有哪些項目?
新聞聯播熱點解讀 12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