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從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倡導「以人為本」,到《尚書》中「民為邦本」的記載,到孟子的「民為貴」流傳天下,自古以來,一代代知名政治家、思想家對人民的地位看得很重。
這樣的理念,在歷史的璀璨星空中,熠熠生輝,光耀後人。
歷史的車輪轉到當代中國,黨和政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特別是2020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黨和政府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譜寫了一曲護佑生命的時代壯歌。
時代壯舉,就是中考命題的風向標。
「嫩黃瓜作文」預測,2020年中考,「以人為本」(相當於「母話題」)及其相關話題受到出題人的青睞,尤其是「關愛」「生命」「陪伴」「保護」「在一起」「心連心」「人性化」「心靈呵護」「守望相助」「風雨同舟」「愛的箴言」「尊重個性」等強關聯話題(相當於「子話題」),大概率會成為中考作文試題。
【寫法】
下面,以「以人為本」這個母話題為例,說說如何寫好這篇有點「虛」、有點「空」的話題作文。
一、多角度啟思。
激活思維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和前提,因為想不到就寫不出。
面對「以人為本」這個話題,你不妨問問「以人為本」是什麼意思?(即以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一切決策和行事的著眼點和出發點)它有沒有生命力?官員和老百姓對它會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在生活中有哪些作法體現出這種理念?
一般而言,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等多角度提問,有助於多方解讀話題,深入思考問題。
二、具體化切入。
對於一些社會意義強、含義深遠的話題進行說理,並不是初中生的強項。初中生的思維常常要藉助於直覺形象,這是他們認識能力和知識水平所決定的。因此,要善於以實馭虛,以小見大。
「以人為本」,與其發表不著邊際的「宏論」(事實上你在理論上的認識是極其有限,乃至是錯誤的),不如聚焦醫院裡,寫一寫全力以赴搶救瀕臨絕望的患者;
不如聚焦被封住的社區門口,寫一寫政府派人給不能出門的居民送來蔬菜;
不如聚焦宅家學生,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安慰和鼓勵;
不如聚焦馬路上,寫一寫專為盲人定做的「盲人道」;
不如聚焦火車站,寫一寫車站出口查票時「無票旅客也是客」的文明執法行為;
不如聚焦學校,寫一寫向貧困生伸出援助之手的故事;
不如聚焦商店,寫一寫那春風般的微笑和問候……
這每一種切入方式,都會引出若干個感人的小故事。按照這種「寓理於事」的寫法,是不是讓你得心應手呢?
三、情感化表達。
真情最能動人心,而理性光輝照耀下的真情表達最動人。無論是通過心理描寫還是抒發情感,都要寫出震撼自己心靈的真情實感。
要通過排比句、比喻句、呼告句、移用句等充分修辭美感的句子,閃現出語言亮點,烘託出情感氛圍,使文章動人心弦。
下面,請大家欣賞一組考場滿分作文。
【佳作1】
感受春的氣息
漫步在春風蕩漾的校園裡,我感到了說不出的愜意,看著身邊同學坐著看書的專注目光,聽著教室裡傳出琅琅的讀書聲,注視著一組組圍著討論題目的師生,我嗅到了校園裡知識的氣息。
路過一個辦公室,只聽一個老師正在溫和地說:「老師知道你很棒,最近狀況不好吧?別那麼沮喪,來,看看老師這兒有什麼!」我好奇地駐足辦公室門口。「這,這是最新的郵票集!」眼眶中,睫毛上還映著點點淚珠的那個同學,一臉驚喜。「老師知道你愛集郵,送你啦!要努力!老師相信你,幹什麼都要如同集郵一樣充滿幹勁!努力啊!」我笑了,為老師對學生的賞識與尊重。我明白了如何面對自己的低谷,我感到了一種氣息。
「對了,我這兒還有一道數學題要跟老師爭論呢!」我突然想起,抓起習題奔向辦公室。「那個,那個……」我喘著氣望著和善的數學老師。「A老師,今天上午那道數學題你一定錯了,我算了好幾遍的!」我激動地講述著我的種種理由。「嗯,我再算算看!」說著,老師提起筆來投入了計算之中。「果然如此,」A老師一臉興奮,「你對了!是的,是你那個結果!小T,我一會兒上課時會糾正錯誤的。謝謝你指出錯誤啦!」我很高興地明白如何面對「權威」的錯誤,也感到老師的尊重,同時又嗅到了那種氣息。
「你猜我是誰?」一雙溫暖的手蒙住了我的雙眼,「小R。」我笑嘻嘻地將她的手扒開,看到她喜悅的面孔。「什麼事這麼高興?」我問。「老師批准我參加學校的聲樂組了,我本以為自己成績不夠好,不能參加,沒想到老師竟然認為我喜歡音樂,參加聲樂組可以多培養我的個性,我真的好開心。老師如此注重我的個性並尊重我個人的愛好。」R滿臉喜慶。人人都能培養個性!我又感到了那種氣息——是的,是「以人為本」。
在這片蘊藏著知識氣息的淨土裡,也有一種令人陶醉的氣息。教育要以人為本。只有明白這一點,教育才能走上一個更高的層次,師生之間才會配合得更加默契。老師讓我們明白了許多。而明白的不只是知識,同時還有對我們的尊重。我相信,「以人為本」絕不僅存在於教育的世界!
【滿分揭秘】
為了使三個片斷更好地作用於「以人為本」這個主題,優化文章內容,「嫩黃瓜作文」認為,本文有這樣幾點寫法值得學習:
一是明確一條線索,即以「我」的見聞為線索。三處事例,均以「我」的親歷親見呈現,真實可信,行文順暢,結構緊湊。
二是寫法同中有異,即:同是寫校園裡老師尊重、關愛學生,普遍以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為主。但前兩件事中把鏡頭直接對準老師,屬正面描寫;後一件事中通過學生的喜悅折射出老師的善舉,可算是側面描寫。主旨同一,寫法有別,不單調,有新意。
三是著力營造一種氛圍。「嫩黃瓜作文」覺得,以「春的氣息」為喻,從時節,從感覺上為以人為本的教育作鋪墊,旨在提供一種情景交融的美好氛圍,給讀者更多的藝術美感。
四是點示升華。結尾段裡的議論,著墨不多,但指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的重大意義,而一句「我相信,『以人為本』絕不僅存在於教育的世界」,更是把我們的目光引向了廣闊的生活,是主題的深化。
【佳作2】
以人為本的生活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個新詞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觀念已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面,就讓我來帶你們看看幾個小片段吧!
同濟醫院的一間育兒房內。
一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正嚎啕大哭。這時,護士將他緩緩放入一個充滿了與羊水相似的流質的育兒袋中。奇蹟出現了!剛剛還大哭不止的嬰兒立即停止了哭嚎。這個小傢伙還不時將小腳在袋中蹬來蹬去,一副悠閒自在的樣子!醫院護士介紹說,這是模擬了嬰兒在子宮裡的環境,可以減少嬰兒出生後的不適感,並有利於嬰兒骨骼的健康成長。
以人為本,從嬰兒開始。
一堂化學實驗課上。
學生們正在專心致志地做著實驗。只見他們有條不紊地拿起試管,點燃酒精燈,認真記錄著實驗現象。這樣的實驗課,我們一般一周有兩節。上實驗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校和社會還鼓勵我們多參與社會實踐,以積累經驗,豐富知識。通過參加「陽光義務賣報」、「創新素質實踐行」等活動,我已深刻地認識到培養自己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並從中體會到了素質教育的長處。切實為學生的未來著想,這不也體現著以人為本的觀念嗎?
以人為本,體現在青少年身上。
某街街頭。
一名時尚女郎正用手機給朋友發簡訊,並用手機拍下照片給對方傳送過去。這在我們看來,已是極為常見的事。科技,使我們溝通更加便利、自如。我們不禁要感嘆現代生活的人性化服務了。
以人為本,成年人受益最大。
某社區一角。
老人們正圍著專為老人健身所設的器材邊。他們喜歡到這裡來鍛鍊,他們說:「這不僅有益我們的身體健康,更有益我們的心理健康,因為我們與別人接觸的機會更多了,交了更多的朋友!」
以人為本,老人們也深有體會。
看吧,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以人為本」呀,我不禁要感謝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才使人們的生活如此美好,不是嗎?
【滿分揭秘】
「嫩黃瓜作文」認為,作者好像一位運籌帷幄的導演,將醫院的育兒房、化學實驗課堂、街頭、社區裡的一幕幕情景,通過鏡頭組接的方式,製作成一部清新流暢、主旨鮮明的精美「影片」。
文章的高明之處,是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具體化為一個個典型性的小鏡頭,以一組小鏡頭匯聚成一曲「以人為本」的頌歌。這些來自身邊的寫作素材,如果不是生活的有心人,如果沒有開闊的視野,怎麼會如此輕鬆地信手拈來呢?
文章中關於地點的交代(如「同濟醫院的一間育兒房內」),對階段性內容的小結(如「以人為本,從嬰兒開始」),都採用了相同的語言形式,穿插在文章中間。
這種作法,有益於內容提綱挈領,也有助於形成勻稱、順暢的文章結構,給人強烈的美感。
「嫩黃瓜作文」覺得,沒有動筆之前的反覆思考和醞釀,文章形式與內容的結合是不可能做得如此之優秀的。
【佳作3】
我也有了特長
我為我有李白一樣的自信而驕傲,我為玻璃櫃裡一架架拼裝精良的飛機而自豪,我為擁有我自己的風格而高興。我感謝你們,是你們培養和發揮我的特長。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對古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堂上,我豎起耳朵聽F老師吟出的每一句古詩;書房裡,我捧起唐詩宋詞搖頭晃腦地讀起來;放學路上,我默想著昨晚記下的詩詞,不知不覺與電線桿來了個「親密接觸」。當媽媽在我的談吐裡聽到一句句古詩後,她竟默默地買來一本本詩集。於是,飯桌成了我與媽媽交流感想的場所。媽媽再也不逼著我看怎麼也看不懂的散文,再也不讓我把玩人物形象後面的深刻內涵,再也不讓我啃滿是「之乎者也」的「八股」,而是陪著我一遍又一遍地吟誦「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漸漸的,我產生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懂得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明媚,明白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恬雅。媽媽讚揚我說:「在詩中,你同樣能學到很多很多。」
爸爸說我的手指又細又長,還特別靈巧。爸爸端回了一盒子F—117隱形戰鬥機模型,我立刻被盒子上那飛機的照片吸引,立刻被盒子裡佔滿五塊大板的細瑣零件驚住了。我要挑戰!我握起剪鉗小心剪下一個個零件,用銼刀將每一個凸起修平,用補土慢慢填上每一個坑坑窪窪。當F—117在我手中騰飛,爸爸又遞來了B—2。爸爸說:「用迷住你心的飛機使你的雙手更加靈巧,真是事半功倍。」
就在我為總也寫不好的記敘文痛苦不已的時候,有一次當我隨口說出一大堆排比句,語文老師眼睛一亮:「真棒,作文,你就這樣寫!」
一天,我看到老師站在操場上,為小貝的飛跑英姿吶喊,我突然明白了老師、家長的用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正如足球隊員分出前鋒、後衛一樣。因此在平常的教育中,要為每一個人找尋最適應他自己發展的空間。我真心感謝你們,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老師,是你們發揮了我的特長。
【滿分揭秘】
作者擷取了家長和老師注重發展「我」的個性的三則事例,並且從「我」的心理感受中,折射出以人為本教育帶來的良好效果。「嫩黃瓜作文」認為,文章通過典型的事例形象闡釋作者對「以人為本」這個話題的認識,使得文章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正如作者自稱「有了特長」,文章中也在盡力展示自己的語言特長——一組組排比句的出現,一句句古詩的恰當引用,一個個形象說法(如「親密接觸」之說,結尾段關於足球隊員的比方)的精心設計,讓人禁不住為小作者的語文功底叫好。
「嫩黃瓜作文」對文章中流露出的親近古詩詞而疏遠乃至遠離散文、小說的觀點,不支持、不認同(這是小作者個人觀點,不是原則性錯誤)。古詩詞能育人,散文、小說也能育人。閱讀,還是廣博一些為好。
(「天下網友愛吃瓜,吃瓜首選嫩黃瓜。」關注@嫩黃瓜作文,你將持續獲得滿分作文、優秀作文,得到最實用、最有效的寫作指導。)
有意轉載本文的,需事先報「嫩黃瓜作文」許可。
文中配圖多數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