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到底講了什麼?

2020-12-11 騰訊網

每年夏天最讓人關心的話題莫過於高考了。今年,讓大家翹首以盼的高考滿分作文終於新鮮出爐!文章一出,瞬間引發熱議。

據浙江教學月刊介紹,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作文最終被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浙江考生

向上滑動閱覽滿分作文

只掃一眼,就不難發現這篇作文的「吸睛」之處:海德格爾、嚆矢、「樹上的男爵」、達達主義、實踐場域……數不盡的名人名言和典故,令人感到偏僻晦澀。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說,「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但是在不少人看來,文章歸根結底是用來讀的,不是用來製造閱讀障礙的。這篇作文就是「賣弄才華,不懂好好說話」。

向上滑動閱覽專家點評

那麼,這篇獲得閱卷老師青睞,引發網友解析的作文究竟講的什麼呢?

知乎網友陳柏齡拆解完全文,將該文的中心思想用3句話簡單概括了出來:

作者:陳柏齡

來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698466/answer/1382324593

這篇高考作文的意象和靈感在一定程度上來源於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這本書。

書中的主人公柯西莫在經歷了革命,經歷了霧月政變,經歷了一切之後,陷入了迷茫。他在與俄國軍官安德烈的對話裡最終說:「許多年以來,我為一些連我自己都解釋不清的理想而活著,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生活在樹上。」

雖然大眾對於「生活在樹上」晦澀的行文方式褒貶不一,但其大量的引經據典和對名家思想的解讀足以體現了考生紮實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閱讀量。

廣泛的閱讀對一個人的思考能力的提升是很大的。往往那些不貼合考綱要求的閱讀書,看似「無用」,卻能夠在不經意間開拓孩子對於各類話題的思考。

今天,小樹也為大家帶來了3本經典的「樹」主題繪本,書中描寫雖然都是樹,但表達的其實是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希望爸爸媽媽在和孩子共同閱讀時也能交流彼此的感受,開拓思路。

01

《在樹上》

(加拿大)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適讀年齡:3-6歲

☆ 只有紅藍雙色,迸發令人驚嘆的意境和質感

☆ 真正貼合孩子飛揚心靈的故事:會遊戲的孩子有顆自由的心

☆ 布克獎得主、《盲刺客》作者、「加拿大文學女王」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繪本傑作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加拿大著名文學家,享有國際聲譽的文壇常青樹。19歲開始發表第一首詩作,隨後在詩歌、小說、影視、戲劇、文學評論以及兒童文學作品等方面均頗有建樹,她旺盛的創作力和非凡的才華令人驚豔,素有「加拿大文學女王」之稱。

全文用詩體的語言,講述了兩個孩子住在樹上的奇特故事:他們住在一棵樹上,晴朗的天氣愜意地玩耍,下雨天打著傘,春天蕩鞦韆,秋天在枝頭跳舞,還吃著煎餅、煮茶喝。

孩子通過這樣的「過家家」遊戲將學會真正的生活,學會享受自由自在、天真飛揚的心靈,圖畫由紅藍雙色以及它們的疊加色繪成,樸素之中迸發出一種令人驚嘆的意境和質感。

這是一本真正貼合孩子飛揚心靈的故事。

在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筆下,「樹」不僅僅是一棵樹,也是寄託孩子想像和自由理想的空間,是脫離於現實物質世界的心靈棲息之地。

是作家在天馬行空的世界裡選擇了「樹」的形象承載自由與詩意的寓意,也無意中與最自然無傍的狀態契合。

《在樹上》中的兩個孩子的樹上生活和《樹上的男爵》主人公的樹棲生活如出一轍。「在樹上「是一種姿態,大人和孩子擁有同樣渴望飛揚的心靈,在離地三尺的樹上找到歸宿。

如卡爾維諾所說,「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入天空」。

02

《想要一棵好大的樹》

即將改版上市,敬請期待

(日)佐藤曉 著,(日)村上勉 繪

適讀年齡:3-8歲

☆日本東京市教育廳推薦

☆榮獲萊比錫國際書展「最美的繪本」獎

☆臺灣「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兒童讀物

在一個大晴天裡,男孩小薰對著狹小的院子想像出一棵屬於自己的好大、好大的樹。樹上還有一所專屬於小薰的小木屋,松鴉、山雀和松鼠是他的鄰居,能看得見遠處的山和小鎮……

畫家村上勉用設計獨特的畫面,在七個連續的跨頁中,分段展示出這棵神奇大樹的廬山真面目,讓原本只存在於想像中的場景變得真實可信,令人無限嚮往。

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全書的最後,爸爸和小薰一起,親手栽下了一棵樹苗,這當中不僅飽含父子親情,更寄託了一種理想,讓想像的世界在現實中得到了延伸。

相關焦點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招爭議,馬伯庸等名家言:譁眾取寵!
    但是其高考滿分作文與零分作文,卻是吃瓜的好地方。最近就有一篇引發眾多名人大家與吃瓜群眾熱議的滿分作文,小編我一看有如此多的人為它爭論,頓時好奇心爆棚:這個必須得看看!「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
  • 討論: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到底該不該得滿分?
    浙江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該不該得滿分?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以至於全民關注,成了「滿分作文事件」。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仔細想想,公眾質疑其實很正常,因為讀作文不是解高等數學題。截圖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讓很多人看不懂,其用詞造句晦澀,不知所云,被有的網友痛罵為「狗屁不通」「不說人話」。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難懂,為什麼可以得滿分?
    今年高考,浙江一名考生作文得滿分,題目為《生活在樹上》。很多學生和家長聞訊後都想一睹為快。可是,找到這篇作文後卻瞬間傻了眼:雖然可以確定這是一篇用漢語和漢字書寫的作文,但是為什麼讀起來這麼費勁呢?難道漢語的「文字遊戲」真的可以被操作得這麼高深莫測?
  • 《生活在樹上》與去年滿分例文相似,高考作文閱卷組長「既當教練又...
    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所引發的爭議還在繼續。從最初對文風文字的討論,如今已經演變成「如此充滿爭議的滿分作文如何出爐」的追問。而當初力排眾議給出滿分的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則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熱議。畢竟,相比數學的解答題、英語的完形填空而言,作文往往凝聚著很多人的難忘回憶,那些頗有時代感的話題也最具討論基礎及分析空間。滿分作文作為這場競賽中的佼佼者,更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而《生活在樹上》之所以引發輿情,除了內容爭議外,事件本身也存在不少新聞點。例如閱卷專家不建議模仿此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打了39分等細節,為事件增加了跌宕起伏的元素。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如果你是閱卷老師會打多少分?
    文丨阿硬要說今年最火爆的一篇文章,莫過於浙江一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了,可能這位考生當初在考場奮筆疾書時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一篇考場作文竟會引起全國性的爭議吧?這篇作文到底值不值滿分?該打多少分呢?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高深還是晦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了,這篇作文得分曲折,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是不是對這篇滿分作文好奇了?一起來閱讀:)浙江卷2020作文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馬伯庸評辭不配位,忽略重要一點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這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開頭,「海德格爾」「嚆矢」「濫觴」「卡爾維諾」「振翮」,這些詞語,以及引用的名言,給你什麼感覺?類似的詞句,後文中還有許多,比如「麥金太爾」「達達主義」「孜孜」等。
  • 「龍門陣」這篇晦澀的高考滿分作文撕扯著朋友圈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光是在第一段中考生就使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典故和生僻字。對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其後兩位老師均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冷僻,或與閱卷組長導向有關?
    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以其晦澀冷僻而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這篇作文通篇都是多數人很少聽說的海德格爾、卡爾維諾這些外國哲學家、文學家的名字,人們熟知的莎士比亞、但丁、泰戈爾這些外國文豪的名字反而沒有出現。
  • 高考滿分作文,《活在樹上的人》:晦澀難懂初評時只有39分,為何
    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爭議點簡單來說只有兩個。第一那就是大家讀不大懂這篇文章。其次是該作文已經被第一個閱卷老師判為39分,可是後來改為滿分,這也成了爭議的「元兇」之一。首先,第一個爭議,現在是一個講究能快速閱讀就別太慢了,與生活節奏相反。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怎一個「晦澀」了得?
    最近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被爆料,由原判的39分,最終被判為滿分,猶如過山車般,一篇作文的命運由此改變,改變的或許還有這位考生的命運吧?因是高考,又因是滿分,更因這滿分到底給的充分必要呢,還是差強人意?原本一篇作文,卻鬧得沸沸揚揚,街談巷議。如若這滿分給的應當應分,恐怕就不會如此這般了吧?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引熱議 作家馬伯庸:辭不配位 網友...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8月3日,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紅遍網絡,文章因艱深晦澀引發熱議。該文展現了考生豐富的閱讀量和廣闊的知識面,但也有人認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應簡潔、準確、易懂。對此,作家和網友紛紛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
  • 2020高考滿分作文出爐:這篇引發語文屆「地震」的文章,你給幾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自己當年的高考作文寫的什麼內容?就在昨天,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出爐,題目為《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一發布,便引發強烈熱議,甚至被中青報時評人曹林評價:侮辱了語文教育,侮辱了漢語表達,侮辱了語文老師!
  • 浙江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熱議,除了標題,恕我看不懂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以上語句來自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全文附後)。「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陳建新教授的評語。
  • 高考滿分作文:指揮棒還是獎牌
    人民視覺供圖最近,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網絡熱議。人們的觀點也非常鮮明地分成了兩派:有人認為,這位考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量、以及對哲學問題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也有人認為,考生故意炫技,這樣的寫法不值得提倡,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
  • 《生活在樹上》得了滿分,要效仿嗎?
    近日,一篇作文引發了網友空前的評論熱情。仿寫者有之,「翻譯」者有之,改編者有之。這就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第一位老師僅給及格分,第二位老師給出55分,分差超過5分,這才令這篇作文被送入三審,並拿到滿分的成績,因此,在高考考場上,選擇這樣的表達方式是有風險的。」劉智清告訴記者。滿分作文要效仿嗎2001年,江蘇省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採用古白話文體,講述赤兔馬誓死追隨名將關羽的故事。
  • 評判一篇高考作文好壞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最近,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網絡熱議。人們的觀點也非常鮮明地分成了兩派:有人認為,這位考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量、以及對哲學問題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也有人認為,考生故意炫技,這樣的寫法不值得提倡,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
  • 全網刷屏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怎麼看?|作文|浙江高考|伊塔洛...
    圖源:新華網微博我們先來看看浙江卷2020高考作文題目,是這樣的圖源:人民日報微博而這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最終獲得了滿分,還沒讀過的,可以先來讀一讀。此外,這篇滿分作文《樹上的生活》,除標題外,開頭第一段中還有這樣一句: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後文也以「生活在樹上的科希莫……」等為例,著重引用了義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所寫的《樹上的男爵》這本小說。
  • 滿分的加密通話—《生活在樹上》謎語人不止在知乎
    滿分的加密通話—《生活在樹上》謎語人不止在知乎 隨著2020年高考的結束,各省考生的高考成績也逐步出爐,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而就在高考作文成績公布之際,浙江省一位考生所寫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卻在網上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