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我們心懷感恩,也要為國家出點微薄之力」

2020-12-14 騰訊網

關注開封市文明辦官方微信!

張銳,男,1973年出生,湖北省潛江市殘疾人聯合會盲人協會主席,潛江市藍天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年少時,他因視網膜病變導致雙目失明。儘管個人生活屢遭不幸,他卻始終自強自立、熱衷於公益事業,無私幫助千餘名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創業。2019年4月,張銳入選「中國好人榜」。

抗疫期間,湖北省潛江市慈善總會開出一張8069.86元的捐款收據,註明捐款定向用於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捐贈人為潛江市盲人協會暨205位殘障人士。這筆捐款是由「中國好人」、潛江市道德模範、潛江市盲協主席張銳通過手機銀行轉給潛江市慈善總會的。

疫情初期,潛江市盲人協會發出倡議,號召全市殘疾人採取嚴格的預防措施,做好自我防護,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則倡議由潛江市盲人協會主席張銳發起,他在倡議書上留下了自己和市殘聯、市防控指揮部的電話,便於大家聯繫。

「雖身有殘疾,但心中有大義。我們殘疾人不能做疫情防控的旁觀者。」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張銳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殘疾朋友服務。

張銳第一時間為疫情防控捐款1000元,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心意。深明大義,慷慨解囊,這些年來張銳多次參加公益活動,通過捐款捐物表達自己的愛心。

張銳通過網絡發起倡議。圖片來源:潛江新聞網

今年47歲的張銳,人生充滿坎坷和不幸。1988年秋,青春年少的張銳邁進高中的大門。他品學兼優,夢想是通過刻苦學習,考上心儀的大學。然而不幸向他襲來,上高中不久,他患上「視網膜色素變性」,導致視力急劇下降,不久只留下一點光感,到處求醫未果,不幸雙眼失明。

在沉重的打擊面前,聰明能幹的張銳沒有消沉,他自強不息,不向命運低頭,無數次摔倒又無數次站起來,重整行裝再出發。他拜師學藝,肯鑽研,掌握過硬的推拿按摩技術之後開店經營。按摩店收入穩定後,他便開始幫助殘疾朋友就業,免費培訓視力殘疾及其他殘疾人學習按摩、推拿、洗腳、電腦、微商等技能,先後幫助千餘名殘疾人就業、創業、成家立業。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殘疾人服務是我的職責和使命。」面對新冠疫情,張銳認真學習有關精神,時刻關注疫情的發展,積極作為。他通過盲人協會這個平臺,與其他殘疾人朋友保持緊密聯繫,盡其所能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張銳每天聯繫全市各區鎮處盲協代表,通過微信收集掌握盲人身體健康狀況,匯總後向省、市殘聯報告。在他們的微信群QQ群中宣傳中央、省、市及殘聯關於防疫的政策,轉發權威媒體關於疫情的最新消息,正面宣傳引導殘疾人朋友掌握防疫知識,主動居家隔離,保持良好心態和習慣。

身為殘疾人,張銳與殘疾朋友們心相隨,情相通。為方便他們了解政策、獲取信息、學習知識,張銳用電腦將「文字內容」轉化成「音頻格式」傳給盲人朋友收聽。在自己為殘疾人朋友釋疑解惑的同時,及時向有關單位和部門反映疫情期間殘疾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促進問題的及時解決。

身殘未敢忘憂國。在張銳的示範帶動下,潛江殘疾人盡其所能參加抗擊疫情。他聯合志同道合的朋友為殘疾人解決疫期看病就醫困難,聯絡大夫網上門診,發放就診卡50張,為12名殘疾人開展線上心理師培訓。他還利用「慧眼購」電子商務平臺,參加市內7家線上銷售平臺業務,帶動5名殘疾人就業,為市內幾家生活物資網上銷售平臺做線上電子商務技術服務。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殘疾人也主動參加所在街道小區的值守,冒著寒風贈送土雞蛋慰問防疫執勤民警。

「疫情發生以來,黨和政府始終牽掛廣大殘疾人,關心關懷著大家。我們為生活在這樣的國家,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感到欣慰和自豪。」張銳這番發自內心的話語,也代表著殘疾人朋友的共同心聲。

前不久,按照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文件精神,潛江市重度殘疾人、低保對象、孤兒等特殊困難群體,按照城市人員不低於500元,農村人員不低於300元的標準,及時領到了生活物資救助金和物價上漲補助金。

為支持湖北抗擊疫情,全國各地幾十支醫療隊、數萬名醫務工作者捨生忘死,匯聚到最危險的地方積極奮戰,挽救患者的生命;廣大黨員、基層幹部、社區工作者以及其他各行各業的人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全國上下,廣大幹部群眾積極踴躍捐款……這些消息一次又一次打動著人們的心。

疫情無情人有情,殘疾人員獻愛心。張銳聯合三個殘疾人朋友發起倡議。他們在倡議書中寫到:每天的疫情報告無不牽動著國人的心,同樣包括我們每一個殘疾人……我們心懷感恩,國家長期以來給予的照顧和關懷,以及社會各界助殘組織的幫助,成為湧動在我們心田的力量。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有國才有家。我們殘疾人雖不能到抗疫前線去戰鬥,但是也可以為國出點微薄之力,向抗擊疫情最需要的地方獻一份愛心,捐一份真情……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議書發出後,得到殘疾人朋友自願自覺的積極響應。僅一天時間就收到205位殘障人士捐贈的善款。「錢不在多少,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李豔紅夫妻二人都是視力殘疾,儘管收入微薄,倆人捐款500元,張銳自己又再次捐款500元,並在第一時間匯轉給市慈善總會。

—END—

來源:中國文明網

編輯:楊潔

文明開封(wmkaifeng)

開封市文明辦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以「傳播文明 引領風尚」為宗旨,提供宣傳思想文化領域風向標,宣傳開封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展示各級文明單位風採,講述開封好故事,傳遞開封好聲音。

相關焦點

  • 「我們心懷感恩,也要為國家出點微薄之力」
    抗疫期間,湖北省潛江市慈善總會開出一張8069.86元的捐款收據,註明捐款定向用於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捐贈人為潛江市盲人協會暨205位殘障人士。這筆捐款是由「中國好人」、潛江市道德模範、潛江市盲協主席張銳通過手機銀行轉給潛江市慈善總會的。
  • 我要盡點微薄之力
    麻殷圖 武 晉「國家有難,我盡一點微薄之力,請轉交國家,武漢。謝謝!」一張紙條,2000元現金。這是吉首市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匿名捐款。「我只想出點力,不想被人知道。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這些年我們一家也熬不過來。」石家軍說,「雨露計劃、產業幫扶、醫保等惠民政策對我們貧困家庭幫了很大的忙,現在我這點心意又能算什麼呢?」石家軍在吉首市一家物流公司幫忙裝卸貨物,平均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妻子龍愛英在家務農。大女兒石志竹剛畢業實習,助學貸款還是借親戚的錢還。
  • 我要用微薄之力,為戰友們加油!
    中國江蘇網1月30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曹毅)「我自願捐出1000隻口罩,只因為我想用這份微薄之力,能幫助到奮戰在一線的我的同仁、我的戰友。我深愛著國家和人民,深愛著黨。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 人要怎麼保持感恩之心呢?人要心懷感恩,滿懷感謝!
    人要怎麼保持感恩之心呢?人的感恩應該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教養,修養和人性。老師問教誨之恩!夫妻的雨水之恩!朋友的鼎力相助之恩!領導的提攜之恩!同事的同心協作之恩!孩子的明禮知事之恩!我們必須懂得什麼叫恩?恩,是因為從心底發出來的一種感激,甚至用語言都無法表達!
  • 為教育扶貧出一份微薄之力
    七裡社區聯合新希望服務集團,開展以「和你一起認識世界」為主題的志願活動,為教育助力,打破貧困的代系傳遞。    希望通過教育,讓大山裡的孩子更全面的認識世界,現特向轄區居民和企事業單位發出倡議,為大山裡的孩子捐贈書籍和學習用具,獻愛心,出一份微薄之力。
  • 「國家助我脫貧,我為國家抗『疫』獻微薄之力」
    紅網時刻記者 石珊 通訊員 曹富蓉 周健 衡陽報導清晨6點,淅淅瀝瀝下著寒雨。耒陽市東湖圩鎮小山村貧困戶譚功義早早起床,張羅好精神狀態不太好的妻子和兩個兒子吃完早飯,便戴上口罩、戴好紅袖章,趕往小山村疫情防控檢測站。
  • 羅平78歲老人走進居委會:我要捐獻點微薄之力,在哪辦呀?
    一位身穿皮衣、頭戴志願者紅帽,白色口罩遮住了半個臉,兩眼炯炯有神的老人大步走了進來,徑直走到臺前問到:「我要捐獻點微薄之力,在哪辦呀?」經過詢問得知,老人叫李建友,今年78歲,是一名老共產黨員。他1963年參加工作,1999年退休回到羅雄街道羊者窩村居住,退休前在羅平縣公安局工作,是一名人民警察。
  • ——為抗疫盡一份微薄之力
    ——為抗疫盡一份微薄之力 2020-04-11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退伍老人胡漢良:國家有難,我只想盡點微薄之力
    以「微薄之力」行大愛之舉,在疫情面前,這位老人的善舉,如冬日的一縷陽光,溫暖著所有的人。感動——1000元的無償捐贈看不出歲月侵蝕的痕跡,76歲的胡漢良神採奕奕,容光煥發。當濱城區慈善總會工作人員把捐贈證書和捐款收據交到他手上時,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忍不住打開了話匣。
  • 微薄之力
    本想下樓去超市買點,可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小區規定,一家只允許一人外出——這能提多少呢。我想,在這種情況下,得多買下點,省得缺了貨買不到了。好在樓下有一位做水果生意的大嫂,年前她從沂源進了一車「富硒」蘋果,準備過年時往外批發。「富硒果」十分好吃,脆甜、味香,大嫂賣的價格也不貴。年前臘月二十八那天,我買了她一箱。
  • 渠縣一退役軍人向武漢捐款:國家有難,我盡點微薄之力
    中國警察網訊 2月11日下午,一段「 尋找最美麗的您」的視頻在朋友圈火速擴散開來引得大家紛紛點讚,視頻中一位自稱「殘疾」老兵的群眾來到四川渠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辦公室留下400我是一名殘疾軍人,我(想儘自己)微薄之力,獻點點抗疫情,禮輕情義重。」落款「渠縣人民」這樣一段話。   隨後,彭海洋衝出值班室,卻沒有再找到男子的身影。
  • 鄭州管城法院張園園:在村裡參與防控也是為國家盡微薄之力
    而今天,我們感動於她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在南陽老家無法返鄭之時,她主動參與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我只是盡一點微薄之力參與疫情防控,大家眾志成城,一定可以戰勝疫情。」張園園說。大年初二,因為新冠肺炎的突然來襲,管城法院根據區委部署,通知全院50%的幹警返回單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 戰疫暖心事︱疫情無情人有情「我們只是盡一點微薄之力」
    自永康衛校家委會發起了《關於捐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緊缺物資的倡儀書》後,家長們紛紛響應示:「我們早就想盡一點微薄之力了,疫情無情人有情!」2日,家長代表呂香茗帶著家委會收集到的愛心款,親手捐贈到市紅十字會,定向用於購買疫情防控物資。在捐贈中,來自理縣的學生及家長們也積極響應。
  •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98:袁隆平,用抗疫微薄之力奉獻大愛之心
    >「我只是盡了一點微薄之力,但相信我們定能戰勝疫情!」「這些榮譽不僅是我個人的,它們更是屬於國家的榮譽!」後鑑於他的特殊貢獻經過特批,他才擁有了中國唯一的「榮譽駕駛證」這就是對科研工作高標準對自己生活低標準的真實寫照這就是立志「中國人民的飯碗要牢牢地
  • 「我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一點微薄之力」
    人民政協網北京2月20日電  題:"我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一點微薄之力"——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發揮各自專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記者 李敏傑
  • 心懷感恩——瀋陽師聯學校20年感恩系列活動
    瀋陽師聯學校開展感恩系列活動,要讓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真正的認知與感悟「感恩」二字,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同學們以班級為單位,全員參與錄製感恩小視頻。同學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心懷感恩,時刻不忘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 【溫暖】「我去不了武漢,但我可以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場沒有...
    【溫暖】「我去不了武漢,但我可以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加油!」快來吃點東西!」羅姐姐一邊熱情的招呼著在疫情防控卡點值班值守的工作人員,一邊拿起碗為他們盛豆漿,遞雞蛋。戰士們接過熱氣騰騰的雞蛋、豆漿,總是連聲感謝道:「謝謝羅姐姐,你真是太好了,每天給我們送愛心餐.....」這樣的暖心畫面,自疫情暴發以來,時常都在敘永縣高速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執勤卡點上演著。
  • 科學網—趁年輕 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趁年輕 貢獻一點微薄之力——記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諶烈  □本報記者 徐立明
  • 倡議書: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防控疫情做出最大的貢獻
    各級各類文明單位,廣大市民朋友們: 2020年新春來臨之際,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讓萬民矚目、億人同受,也讓我們重新定義愛與團圓。令人欣慰的是,在重大疫情面前,無數白衣戰士捨棄新春佳節和家人的團聚,投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數支援力量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的行動力,看到了萬眾一心的凝聚力。疫情當前,全市各級各類文明單位的幹部職工,全體市民朋友,也應展現出自己的擔當和作為。
  • 稻盛和夫:窮人想翻身,要心懷感恩之心和利他之心
    接下來我們就從稻盛和夫的書中給大家總結出兩點窮人翻身懂的建議,一起來看看吧。一、心懷感謝是走向成功的秘訣稻盛和夫認為,不管遇到好事、壞事,都要抱有感恩之心,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當前的困境。這也證明了一點,當你遇到挑戰時,一味的抱怨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糕,當你停止抱怨,心懷感謝,去發現其中的美好、值得感謝的點,心也永遠朝著正向發展,那最終的結果一定不會太差,你的人生也會隨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