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人胡漢良:國家有難,我只想盡點微薄之力

2020-12-14 海報新聞

胡漢良老人從濱城區民政局工作人員的手中接過捐贈證書

老兩口合影

周玉芳老人的父親在解放戰爭中英勇犧牲,被評為烈士

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3月18日訊(記者 盧志強 通訊員 郝亞男)來勢洶湧的武漢疫情,時刻牽動著每個國人的心。當戰疫的號角吹響,那一個個逆流而上的身影、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瞬間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在濱城區恆信安康家園裡,就傳頌著一位76歲退伍老人的故事。以「微薄之力」行大愛之舉,在疫情面前,這位老人的善舉,如冬日的一縷陽光,溫暖著所有的人。

感動——1000元的無償捐贈

看不出歲月侵蝕的痕跡,76歲的胡漢良神採奕奕,容光煥發。當濱城區慈善總會工作人員把捐贈證書和捐款收據交到他手上時,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忍不住打開了話匣。

「我是從新聞裡看到武漢疫情的,沒想到這麼嚴重。」胡漢良說,看到這種情況,他就和老伴商量,怎麼著也得給國家做點貢獻。

胡漢良的提議得到了老伴周玉芳的理解和支持,第二天一大早,老兩口就拿著1000塊錢,通過小區物業經理輾轉捐贈給濱城區慈善總會。

1000元算不得一筆巨款,卻是老兩口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微薄之力,不足掛齒」。胡漢良說,他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並不值得拿出來炫耀。

誠如周玉芳所言,「把錢捐給武漢,我們一點兒也不心疼,只要疫情早日過去,我們就很高興。」

樸實無華的老兩口以平凡人的擔當,譜寫了一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時代壯歌。其實,平凡人的偉大,更為動人。

傳承——三代人的參軍接力

老人家裡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客廳牆上懸掛的那些照片。有戰友相聚時的合影,有孫子參軍後的留念。在胡漢良看來,這才是他最引以為豪的東西。

周玉芳回憶說,她的父親是參加淮海戰役的時候英勇犧牲的。為了完成父親的遺志,和胡漢良結婚不到半年後,就支持胡漢良參軍入伍,保衛邊防。

在部隊的四年時間裡,胡漢良經受住了艱苦的考驗與磨練,年年都被評為五好戰士。

「如今孫子也參軍了,間接來講,也算是有三代人入伍了。」胡漢良更希望把軍人不計名利的品質、奉獻擔當的精神和報效國家的志向傳承下去。

因為那個年代的特殊原因,胡漢良並沒有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四年的軍旅生涯,早已鍛造了他積極進取、富有擔當的個性。「不是黨員,也要嚴格按照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胡漢良知道,良好的家風才是一個家庭興衰的根本。而他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側、率先垂範。

三代人的參軍接力,一家人的紅色傳承。胡漢良的家庭,無愧於「光榮之家」的殊榮。

溫暖——小區裡的免費顧問

退休後,老兩口的生活非常充實。特別是2012年搬遷到如今居住的小區,他們的日子更是踏實幸福。

「整個小區27棟樓,沒有不認識我的。」胡漢良一臉自豪的說道,孩子們見了他都非常親切。

原來,這一切都源於胡漢良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善舉。

從濱州市第三棉紡織廠退休後,胡漢良並沒有讓自己閒下來。「哪怕做點小事情也好,一是可以補貼家用,也儘可能地給他人提供方便。」胡漢良說,從那時候開始,他就修起了自行車、三輪車。

慢慢地,他的電話也頻繁起來,小區及周邊的人都知道他們還身邊有個收費合理、服務上門的「修車老人」。

胡漢良說,他做事的一個原則就是幫助別人、高興自己。即便修自行車,對老人小孩兒一直免費;其他人修車,也往往按成本價收取。

不光如此,胡漢良還主動負責起小區的婚喪嫁娶。一開始他只是熱心幫幫忙,時間長了,哪家有了紅白事,都找他商量。

「以前規矩多、禮數多,一個紅白事下來,沒個幾天辦不完。」胡漢良笑著說,現在政府推行移風易俗,流程簡化了,也省心多了。

這幢不足百餘平的小樓房裡,有太多令人望而生敬的東西。疫情無情,人間有愛。老兩口長達半個世紀的相守相望,卻成為「戰疫」中一抹別樣的亮色。

相關焦點

  • 67歲老人帶病守護家園 我就想盡一點兒微薄之力
    「這次疫情,全國各地都啟動一級響應;我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個退伍老兵,我就應該站出來守護我們的家園,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這一席感人肺腑的話,是一個叫做湯正元的特殊老人說出來的,因為老人已經被確診為肺癌三年多。
  • 渠縣一退役軍人向武漢捐款:國家有難,我盡點微薄之力
    「我當時以為是信件,就留下了,結果打開裡面有400元錢,還有一張紙條。」紙上留下了「我可愛的祖國您好!我是一名殘疾軍人,我(想儘自己)微薄之力,獻點點抗疫情,禮輕情義重。」落款「渠縣人民」這樣一段話。「每當看到電視新聞中各級幹部群眾辛勤戰鬥在抗疫一線,很受感動,大家都在出力,我62歲了,是當過兵的人,但是我有殘疾,在國家有困難的時候,大家都衝在一線,我不能去了。但是,我想儘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希望國家早日渡過難關。錢也不多,也沒想到大家會這麼關注。」楊希國說,沒什麼好宣揚的,但求無愧於心。當民警問道,「為什麼把錢交給民警。」
  • 羅平78歲老人走進居委會:我要捐獻點微薄之力,在哪辦呀?
    一位身穿皮衣、頭戴志願者紅帽,白色口罩遮住了半個臉,兩眼炯炯有神的老人大步走了進來,徑直走到臺前問到:「我要捐獻點微薄之力,在哪辦呀?」經過詢問得知,老人叫李建友,今年78歲,是一名老共產黨員。他1963年參加工作,1999年退休回到羅雄街道羊者窩村居住,退休前在羅平縣公安局工作,是一名人民警察。
  • 我要盡點微薄之力
    麻殷圖 武 晉「國家有難,我盡一點微薄之力,請轉交國家,武漢。謝謝!」一張紙條,2000元現金。這是吉首市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匿名捐款。事情還得從2月17日說起,當天上午10時36分,一名群眾來到峒河街道放下一封信,說了句「幫我交給張獻青主任」後隨即離開。門衛室監控顯示,整個來訪還不到兩分鐘。誰呢?當這份匿名捐款放在吉首市峒河街道人大街工委主任張獻青的辦公桌時,他也犯嘀咕。
  • 「國家助我脫貧,我為國家抗『疫』獻微薄之力」
    2019年,譚功義養殖的豬、雞賣得了好價錢,加上低保、殘補、教育補助、天林管護、糧食補貼等各項補助,他一家人的人均純收入超過了國家脫貧標準,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去年來,譚功義一掃過去貧困生活的陰霾,逢人就講國家的扶貧政策好,逢人就誇幫扶幹部的措施好。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令譚功義心急如焚。
  • 「疫情來了,我不曉得能做啥,只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昔日村...
    「張書記,我申請到七孔子勸返點值守,放心,我一定會做好這份工作。」2月6日,中峰鎮中峰村大灣組,貧困戶劉長平一大早跑到村便民服務中心,急切地對村黨總支書記張茂秋說道。昔日裡,有點愛喝酒的劉長平總給人一種不靠譜的印象,張茂秋有些擔憂。
  • 愛心捐助|「我想盡點微薄之力!」 94歲老黨員捐款抗疫
    燕趙晚報訊3 月 5 日,94 歲高齡的退伍老戰士、老黨員邢承武同志委託其女兒將 1000 元現金交到阜康街道翡翠社區黨總支書記白浩然手中,並轉達其心意:" 現在全國上下都眾志成城全力抗擊疫情,我年紀大了,做不了什麼工作,現在組織號召黨員為抗擊疫情捐款,我就捐一千元錢盡點微薄之力吧
  • 科學網—趁年輕 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趁年輕 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1999年,諶烈畢業於宜春學院,在中學任教後考取碩士研究生。2004年,諶烈來到南昌大學,時逢以德國洪堡學者陳義旺為學科帶頭人的高分子研究所正在組建。諶烈成為當時僅有的4個組員之一。現在,該研究所已發展為江西省高等學校高分子及應用催化重點實驗室。七年時間改變了很多,諶烈也逐漸成為這個團隊的骨幹,和團隊一起,在南昌大學成長、壯大。
  • 微薄之力
    今年過年,孫子、孫女、外甥、外甥女圍著我,都在我樓上過的年。孩子們多,吃零嘴就多,特別是水果,像蘋果、橘子、香蕉、彌猴桃、葡萄、柚子、火龍果,年前我樣樣買了不少。但沒吃幾天,就空了箱子。本想下樓去超市買點,可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小區規定,一家只允許一人外出——這能提多少呢。我想,在這種情況下,得多買下點,省得缺了貨買不到了。
  • 我要用微薄之力,為戰友們加油!
    中國江蘇網1月30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曹毅)「我自願捐出1000隻口罩,只因為我想用這份微薄之力,能幫助到奮戰在一線的我的同仁、我的戰友。我深愛著國家和人民,深愛著黨。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 望京地區九旬老黨員積極捐款:盡微薄之力助戰疫
    老人家動情地說:我是一名退休幹部,也是一名老共產黨員。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教育了我。今天捐出200元錢來表達我的一份心意。記者了解到,去年由於在生活上缺少家人照顧,王昌智向社區求助。社區居委會領導非常重視,第一時間專門上門了解老人的需求,並通過各種途徑幫他解決了生活難題,讓他感受到來自於政府關懷和社區的溫暖。
  • 「我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一點微薄之力」
    人民政協網北京2月20日電  題:"我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一點微薄之力"——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發揮各自專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記者 李敏傑
  • 戰疫暖心事︱疫情無情人有情「我們只是盡一點微薄之力」
    自永康衛校家委會發起了《關於捐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緊缺物資的倡儀書》後,家長們紛紛響應示:「我們早就想盡一點微薄之力了,疫情無情人有情!」2日,家長代表呂香茗帶著家委會收集到的愛心款,親手捐贈到市紅十字會,定向用於購買疫情防控物資。在捐贈中,來自理縣的學生及家長們也積極響應。
  • 【溫暖】「我去不了武漢,但我可以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場沒有...
    【溫暖】「我去不了武漢,但我可以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加油!」疫情來勢洶洶,羅學說:「我去不了武漢,但我可以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加油!」自疫情暴發以來,羅學先後為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醫務人員送去雞蛋2000多枚、豆漿2000餘份、雞湯200餘份、黃粑200餘個。
  • 司令員眼中的抗疫英雄98:袁隆平,用抗疫微薄之力奉獻大愛之心
    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那卻是一片厚重的愛心面對世人和媒體的讚譽之聲袁隆平自己卻說:「我只是盡了一點微薄之力,但相信我們定能戰勝疫情!」,我有再大本事也寸步難行」袁老說的也是一個行走在田間地頭的專家到哪裡去掙昂貴的科研經費不靠國家和人民又能靠誰呢為了支持他的雜交水稻科研
  • 「我們心懷感恩,也要為國家出點微薄之力」
    「雖身有殘疾,但心中有大義。我們殘疾人不能做疫情防控的旁觀者。」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張銳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殘疾朋友服務。  張銳第一時間為疫情防控捐款1000元,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心意。深明大義,慷慨解囊,這些年來張銳多次參加公益活動,通過捐款捐物表達自己的愛心。
  • 奉獻微薄之力,點亮希望之燈 ——涇縣法院結對幫扶責任人張英蓮
    奉獻微薄之力,點亮希望之燈 ——涇縣法院結對幫扶責任人張英蓮 2020-03-31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情系困難群體 貢獻微薄之力
    【脫貧攻堅】情系困難群體 貢獻微薄之力 2020-10-16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勞模、萍安鋼鐵退休員工:我要為抗擊疫情盡一點微薄之力
    中國江西網訊 吳琦、記者李亞男報導:3月3日下午,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已經退休的原萍安鋼鐵公司安源軋鋼廠員工戴朝黨,突然出現在該廠領導辦公室,一進門就從口袋裡掏出1000元現金,說道:「我天天收看電視新聞,關注疫情的發展,看到廣大醫務工作者及社會各界人士義無反顧
  • 張銳:「我們心懷感恩,也要為國家出點微薄之力」
    「雖身有殘疾,但心中有大義。我們殘疾人不能做疫情防控的旁觀者。」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張銳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殘疾朋友服務。 張銳第一時間為疫情防控捐款1000元,以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心意。深明大義,慷慨解囊,這些年來張銳多次參加公益活動,通過捐款捐物表達自己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