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微薄之力,點亮希望之燈 ——涇縣法院結對幫扶責任人張英蓮

2020-12-14 澎湃新聞

奉獻微薄之力,點亮希望之燈 ——涇縣法院結對幫扶責任人張英蓮

2020-03-31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向陽而生

扶貧讓一隻船

在汀溪紅嶺找到了落帆的願望

張法官的溫情不是花朵

是青青的枝

讓汪臘花家的冬天過後總有新葉

帶著希望

勇敢地生活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看似柔弱似水,卻總是能夠給他人帶來希望與光明。張法官便是這般溫暖的人。

對張法官最初的印象是在朋友圈,看著她為貧困戶認真地宣傳茶葉,字裡行間透露著滿滿的關切。後來,又在幾個共同的群聊裡都看到了她略帶生澀卻真摯的推薦,不由得讓人想了解,這個辦案時嚴肅謹慎、生活中溫柔內秀的女法官,究竟在她的扶貧之路上留下了怎樣難以割捨的情結。而當我向本人求問時,她僅僅驚訝了一瞬,隨後笑著說:你去走一走,就知道了。

說走就走吧!趁著每月走訪慰問貧困戶的時候到了,我便跟著張法官一同趕到她心心念念的紅嶺村去。

一個多小時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將我最初的興致勃勃澆滅了大半,體質顯然也不好的張法官蒼白著臉色,講述著大山深處貧困戶的艱難與奮鬥,多年的扶貧經歷,她對這山水人文如數家珍,有心酸也有欣慰。直至到了半山腰上,車已無法開進荊棘遍布的山路,張法官抱歉地說:「後面得辛苦走一走啦。」隨即提著自己帶來的水果等禮品,帶著我們一步步爬上高山。

2020.03.20

遠遠地,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喚著張法官的名字迎了上來:「算著日子快到了,我就知道你這幾天肯定要來!」隨即親暱地握握張法官的手,念叨起「怎麼又帶東西來,都說了不用的」。張法官只笑笑,像回家探親的女兒一般傾耳聽著老人掩飾不住開心的「埋怨」,時不時問兩句近日來健康、生活情況。

來之前的路上,張法官已經大致介紹了這位幫扶對象的情況,她叫汪臘花,一直與身體殘疾的女兒相依為命,因年老體弱,又要照顧女兒,無法在外謀生,主要生活來源便是這自家山地上的茶葉。如今又快到茶季,一直惦記著的張法官便主動承擔起了「帶貨」任務,努力為這片茶地做起宣傳。

陽春三月

萬物生機盎然,汪臘花特意帶我們去看了張法官送給她的果樹。「長得真快啊,去年我將它栽下,今年便冒出許多新芽。大媽,我們的日子也一定會像這小樹一樣,越來越好。」張法官笑著說。

汪臘花高興地點點頭,還向我們展示了一把砍伐枝椏的小農具,「張法官還送了我這個,給樹修枝方便多啦!」

兩人一起給小樹苗澆了水,嫩綠的枝丫帶著期許和希望,在春風裡漸漸舒展,終將成為一片蔭涼。

專業滅蟻

來到汪臘花的家中,我發現木製的牆梁上布有密密麻麻的小孔,汪臘花告訴我這都是白蟻啃食的,「多虧張法官幫我聯繫了縣白蟻辦,找來了專業滅蟻師,他們每年都會定期來滅蟻,現在好多啦。」

隨後,張法官又仔仔細細地問過汪臘花和她女兒的身體狀況、生活中是否有其他不便,既像家人、又似好友,閒話家常裡帶著細緻妥帖的關懷。

正當我們準備離開趕往下一個幫扶對象家時,汪臘花卻突然拿出了一封感謝信和一面錦旗,當著大家的面塞到張法官懷裡,不等她拒絕便搶到:「每次都收你的禮物,就想也給你留點什麼,其他的你也不肯要,想來想去也就這點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LOVE

說著,老人一直帶著笑的聲音裡多了幾許哽咽,

「這些年你每個月都過來,給我們帶來了好政策,也幫我們母女倆解決了大大小小的難題,一個電話就能為我們忙前忙後,比我自己想的都全,難為你啦!」

聽到這,張法官的眼眶也紅了,

「大媽,這都是我們幫扶幹部應盡的責任,再說這麼多年的相處,咱們就像一家人了,哪裡還要說什麼謝不謝呢。」

作為一名基層法官

她每年要承辦上百件案件。繁重的工作量並沒有讓扶貧變成一種形式,而是真正地成為她心中放不下的一絲牽掛。很難想像,外表柔弱的張法官傾注了多少熱情,付出了多少心血,才能保證每一個司法案件的質效,保障每一個幫扶對象的幸福生活。

一句簡單的「我願意,我無悔。」

是張法官在扶貧之路的真實寫照

也是

涇縣法院全體幹警在結對幫扶時的

莊嚴承諾

• end •

原標題:《奉獻微薄之力,點亮希望之燈 ——涇縣法院結對幫扶責任人張英蓮》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家助我脫貧,我為國家抗『疫』獻微薄之力」
    在駐村工作隊的指導下,結對幫扶責任人為譚功義精準制定了走家庭養殖的發展路子,為他送去了豬仔、雞苗、飼料和養殖技術。2019年,譚功義養殖的豬、雞賣得了好價錢,加上低保、殘補、教育補助、天林管護、糧食補貼等各項補助,他一家人的人均純收入超過了國家脫貧標準,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
  • 我要盡點微薄之力
    麻殷圖 武 晉「國家有難,我盡一點微薄之力,請轉交國家,武漢。謝謝!」一張紙條,2000元現金。這是吉首市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匿名捐款。石家軍是他的結對幫扶戶,只有小學文化,為人憨厚樸實。早在大年初七,石家軍就電話詢問過峒河街道是否有募捐活動。果然不出所料,2月24日,經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上門確認,捐款人果然是石家軍,峒河街道林木山村村民。「我只想出點力,不想被人知道。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這些年我們一家也熬不過來。」
  • 為教育扶貧出一份微薄之力
    舉報   和你一起  認識世界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 鄭州管城法院張園園:在村裡參與防控也是為國家盡微薄之力
    原來,這是為了表揚管城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導訴員張園園在老家主動參與疫情防控而出具的一份證明。往日裡,張園園是管城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導訴員,不僅負責每一個來訪當事人的現場諮詢、接待工作,還要負責接聽12368訴訟服務熱線,線上解決當事人的每一個問題。而今天,我們感動於她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在南陽老家無法返鄭之時,她主動參與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
  • 宿遷開放大學結對幫扶見真情
    宿遷網訊(記者 李傑)2016年以來,按上級扶貧安排,宿遷開放大學掛鈎村(居)為市湖濱新區井頭鄉馬窯居委會,結對農戶93戶。該校按照有關要求制定幫扶計劃、成立扶貧工作組、落實責任人等多項措施。幫扶以來,截至2019年底,累計93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2020年,繼續幫扶,無返貧。2020年馬窯居委會集體經濟收入超30萬元。記者了解到,多年前馬窯居委會土地已經流轉用於三臺山旅遊開發,結對前居委會集體經濟收入為零,也無其它增收渠道。結對建檔立卡低收入戶人均不足6000元。
  • 涇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政協委員在行動
    涇縣政協及廣大政協委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發揮各自專長和優勢,通過建言獻策、結對幫扶、捐資助困、興水修路、培育產業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展現了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和民生情懷。    建言獻策話扶貧    「企業再難,也要確保吸納貧困戶穩定務工,保證他們穩定增收。」「我們要承擔起社會責任,讓產業興旺助推脫貧攻堅。」
  • ﹃我希望貢獻微薄之力﹄
    「 我希望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為中國加油!」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厚重文少的言語,投身一線的熱忱,真摯誠懇的情感,槐檢政治部幹警夏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槐檢人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的初心使命。    寒冷的北風中卷著細小的雪花,夏偉身為疫情防控應急隊隊員,早已奔赴在抗「 疫」 一線的路上。
  • 為脫貧攻堅貢獻微薄之力
    今年3月,羅筆文得知鎮裡要在拉袍村建立300畝辣椒種植試驗基地,立即與南明區扶貧辦、南明區工信局等相關幫扶單位對接辣椒種植基地建設相關事宜,積極爭取幫扶單位的支持和幫助。經過努力,在南明區工信局的大力幫助下,邀請到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辣椒種植基地相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到拉袍村指導辣椒種植基地建設工作。
  • 思源佑華教育移民班:湖南民建會員結對幫扶受助學子
    湖南民建會員結對幫扶思源佑華教育移民班(以下簡稱思源班)學子的一個個故事是這句名言的生動註腳。「一對一」結對幫扶,從生活、思想、學習、就業等方面提供關愛和指導。  擦亮星星—「思源1+1」教育幫扶之暑期長沙行  民建省直各支部結對幫扶湖南省「思源班」的孩子,省直企業支部副主委、湖南金凱華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德文發揮專長,為桑植思源班學生帶去繪聲繪色的法制教育課。
  • ...真情幫扶暖人心——記海口遵譚鎮新譚村幫扶責任人王豔陽
    提到幫扶責任人王豔陽,龍華區遵譚鎮新譚村脫貧戶吳坤英感激地說。2018年7月,王豔陽開始承擔新譚村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幫扶工作。兩年多來,他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幫扶戶裝在心裡,想方設法幫助幫扶對象,用真心真情獲得了幫扶戶的一致稱讚。用心用情 助力排憂解難接手幫扶工作以來,到幫扶戶家走訪成為王豔陽最常做的事情之一。
  • 我們應對社會有所貢獻,哪怕這是一份微薄之力
    人生在面對選擇時,自己總是有著自己堅信的理由,無論是中百樹還是種夾竹桃,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有人希望看到夾竹桃快速成長開花的事,美豔的景象,但有人更享受古柏一點點成長艱辛的過程。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的生活與社會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擺脫社會而生活,社會上有許多人在無私的為他人奉獻自己,我們也應對社會有所付出,貢獻自己的力量。
  • 「我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一點微薄之力」
    人民政協網北京2月20日電  題:"我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一點微薄之力"——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發揮各自專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記者 李敏傑
  • 歡迎回家丨酒店大堂經理梁靜雯:為抗『疫』奉獻一點微薄之力
    「我很想去前線做一名志願者,但是沒有成功,這次能接待他們,也算是為抗『疫』奉獻一點微薄之力吧。」梁靜雯激動地說。按照要求,老家在廣州的梁靜雯回到濟南後自行隔離了14天。17日,是她結束隔離後的第一天,也是她重返崗位的第一天。心系工作,她馬不停蹄的趕回德州,中午11點到達酒店後,她沒顧得上休息,行李都沒收拾就投入到了工作中。
  • 微薄之力
    」她說:「疫情當前,咱沒別的本事,把蘋果多賣給幾個人,就算是為抗疫盡一份微薄之力吧。 」我稍一愣神,恍然大悟——是啊,抗疫時刻,她多賣給人們一份蘋果,就減少一個人外出,少一絲傳染的風險。這是多麼樸實的話語,何等熾熱的情懷啊。感佩之下,我堅決服從她的決定,說道:「好,好,我要10塊錢的。」說著便俯身挑蘋果。她立即制止:「別動,我給你拿。
  • 「雙聯」結對一家親 幫扶共建促發展
    根據省直機關工委《關於在省直機關開展新一輪「雙聯」結對幫扶工作的通知》工作安排,省教育廳與省道路運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結為「雙聯」單位。12月3日下午,經過前期溝通對接,省道路運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鄭曉芳等一行4人來到省教育廳參加「雙聯」結對幫扶見面會。
  • 思源佑華教育移民班:湖南民建會員結對幫扶讓受助學子展翅騰飛
    湖南民建會員結對幫扶思源佑華教育移民班(以下簡稱思源班)學子的一個個故事是這句名言的生動註腳。 近年來,為讓大山的孩子們成長成才,民建湖南省委會、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動員廣大會員與民建捐資在貧困縣開辦的「思源班」「一家一」助學就業班學生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從生活、思想、學習、就業等方面提供關愛和指導。會員通過深入細緻的幫扶不斷傳遞愛心,凝聚成教育扶貧的一股堅實力量。
  • 涇縣:為貧困家庭呵護希望
    涇縣:為貧困家庭呵護希望 2020-07-29 14:49:50   來源:安青網
  • 依託「黨建紅」 點亮「長安燈」
    中煤新集二礦黨委算好「黨建+安全」的加法,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文化優勢延伸到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依託「黨建紅」,點亮「長安燈」,加快推進黨建與生產工作的融合。截至目前,礦井安全生產周期超過7周年。
  • 三門峽市政府辦公室赴盧氏縣橫澗鄉樺櫟樹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6月19日,三門峽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郭忠義帶領市政府辦公室全體幹部職工到結對幫扶村——盧氏縣橫澗鄉樺櫟樹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郭忠義首先來到樺櫟樹村四組,走訪慰問生活困難的老黨員莫五彥,並送上慰問物資。
  • 中山結對幫扶的昭通市4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定點幫扶肇慶、潮州的全部貧困村、貧困戶達到脫貧出列標準;結對幫扶的昭通市4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山扶貧工作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 省內精準扶貧方面主要是做到「三個全面」: (一)幫扶責任全面落實。一是強化組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