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張女士7年前開始患了一種「怪病」,右小指出現了莫名的疼痛,穿衣服痛、拿東西痛……就像手指裡藏了一根針,輕輕一碰就觸發疼痛開關。「綿裡針」式疼痛讓張女士產生恐懼,「我真想剁了我的手指一了百了。」張女士說,幸運的是,她來到深圳市人民醫院手顯外科,病終於有得治了。
手指裡長血管球瘤,顯微鏡下做手術
張女士介紹,7年前,她患上了這個「怪病」。一開始只是手指壓到的時候會痛,後來發現不能提重物,因為右手無法用力,嚴重影響了生活。
為此,張女士先後經歷了兩次手術,但術後不久這種疼痛又「死灰復燃」。張女士說,「接下來幾年,我尋遍深圳,廣州幾家大醫院,先後做了CT,磁共振,都查不出來,有的建議回去原醫院再做檢查和治療,有的說我的疼痛是錯覺。手指也越來越痛,慢慢演變到晚上痛到睡不了覺,手臂也會麻,嚴重影響到生活。」
「今年在深圳市人民醫院體檢時就想到要不再試試,提前預約名醫門診莊永青主任的號,掛的時候我並不知道莊主任是業內大拿,純屬想著再找個醫院問下究竟是不是我的錯覺。莊主任發現我的手指都不能碰時,指頭有點鼓,表示不可能是錯覺,應該裡面還是長了東西,B超時醫生用手套裝水,做成水囊壓在手指上才順利完成檢查,結果也顯示有異常,我眼淚都下來,終於有得治了。」張女士說。
張女士手指裡長的「東西」便是血管球瘤,隨後迅速辦理了住院並順利地完成了手術。
張女士手術中取出比小米粒還小的血管球瘤。莊永青介紹,如此細小的血管球瘤,肉眼幾乎無法辨別,術中需要藉助顯微鏡,在顯微鏡下細細尋找近乎隱形的瘤子。這瘤子還藏在末節指骨掌面,這也是導致難予診斷的原因之一。
「做醫生最開心的事就是可以幫患者找到問題,解決問題。」莊永青說。
科普:如果你有這些症狀,可以去醫院看看
手指疼痛不是小事,生活中許多人因為對疾病的認識不多,出現症狀後可能連掛哪個科的號都「懵查查」,因此多了解一些疾病的特點是有必要的。
什麼是血管球瘤?
血管球瘤是一種良性的錯構瘤,極少數為惡性。源自細小動靜脈吻合處血管球細胞異常增生形成,屬血管周細胞的腫瘤。好發於雙手,尤其好發於手指末端甲下區域。該腫瘤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患者多為中年女性。劇烈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甲下血管球瘤有些什麼臨床表現?
甲下血管球瘤典型特徵:局部壓痛,劇烈疼痛,冷敏感。
症狀:一般無明顯外傷史,早期出現患指(趾)隱痛,穿衣、持物等均能引起疼痛,晚期逐漸加重呈敏銳的局部針刺樣疼痛。其特點是:不碰不痛,遇冷熱及按壓刺激後疼痛明顯,手指及足趾下垂時疼痛加重,吃酸物及情緒波動時疼痛加重,夜間疼痛加重,女性病人經期疼痛劇烈。
該病不常見,有部分患者痛感不明顯,因此常被誤診,可被誤診為頸椎病、末梢神經炎、神經瘤、神經官能症、血管瘤、軟骨瘤等,也可能因夜間痛及間歇性劇痛被誤診為痛風。甚至有被誤診為甲溝炎、甲下黑色素瘤及甲下積血。
治療方法?
劇烈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一旦確診,應儘早手術治療。手術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