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了平山病|骨科|問診|長沙市第三醫院|高中生|左手|肘管症候群

2020-12-17 騰訊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劉文前)16歲的高中生小星(化名)小星很煩惱——他的左手發麻,且似乎在「縮小」。父母帶他多方求醫,都沒找到病因。直到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該院專家才診斷出他患上了平山病。今日,該院骨科二十二病室副主任蔣明輝解釋,平山病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多發於青少年,於1959年由日本學者平山惠造首次報告。

一年前,小星感覺自己的左手總是發麻,小指在伸直時感覺很緊繃,不如其它的手指伸展靈活自如,但尚未影響學習和生活,小星就沒放在心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左手麻木的症狀沒有改善,小星的左手小指的緊繃感越來越強烈,甚至無法伸直,活動力大大下降。不僅如此,小星還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左手似乎「縮小」了。「天吶!我不會是要殘疾了吧?」小星嚇壞了,父母也覺得蹊蹺,於是到當地醫院就診。

經過檢查,醫生考慮小星患的是「肘管症候群」,一種因為尺神經在肘關節位置受到壓迫所致的疾病,建議他做肘管松解手術,以解除尺神經的壓迫。面對突如其來的手術,小星的父母有些猶豫。這時,朋友建議他們到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看看。

接診的骨科二十二病室副主任蔣明輝詳細地了解了小星的情況,對「肘管症候群」的診斷產生了懷疑,因為小星並沒有神經壓迫所引起的放射性疼痛,起病1年以來幾乎沒有過疼痛感,與「肘管症候群」的典型症狀並不相符。因此,他邀請鈣鹽學科主任雷青指導。

「青少年、一側上肢遠端的肌肉萎縮」,這兩個關鍵點讓一個罕見疾病的名稱出現在兩位專家的大腦裡。雷青建議,進一步為小星行頸椎仰臥位、頸椎過屈位磁共振檢查。為明確診斷,蔣明輝特別陪同小星到磁共振室,指導採取正確的過屈體位。

小星的頸椎仰臥位磁共振檢查結果並無異常,而其頸椎過屈位磁共振檢查結果則顯示,小星的第6頸椎到第1胸椎椎管後方有明顯的硬膜囊後壁與骨性椎管後壁分離的現象。原來小星患的不是「肘管症候群」,而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平山病。

蔣明輝解釋,平山病發病率低,臨床表現極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普通檢查難以發現其特徵性的影像學改變,需要進行頸椎特殊體位的磁共振檢查才能確診,因此漏診率及誤診率較高。一旦誤診或漏診,其治療方式也將進入誤區,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手術痛苦及醫療費用,還可能導致疾病進一步進展,出現肢體外形及功能的不佳,甚至殘疾。

小星正值高中關鍵階段,佩戴頸託的保守治療方案雖然有助於縮短病程,控制肌肉萎縮進展,但需要佩戴時間長達5年之久,對學習和生活都會帶來諸多不便。於是小星和父母商量後還是決定行手術治療,避免神經功能進一步受損。

雷青帶領骨科團隊為小星制訂了手術方案:從頸椎前路進行手術,將患者屈頸位脊髓壓迫最明顯的節段進行融合。3個小時的手術很順利。術後,小星左手手指的收縮、外展活動較術前有了明顯改善。出院前,小星一改入院時的沮喪,高興地向骨科醫護人員再三道謝。

蔣明輝提醒,目前平山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青少年朋友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手指活動不靈活、有麻木感等上肢局限性肌肉萎縮症狀時,需及時就診。正確的診斷才是精確治療、獲得良好預後的前提與基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6歲高中生「莫名其妙」的肌萎縮竟是罕見病——平山病
    今年16歲的小星(化名)是一名高中生,花季少年,無憂無慮,然而最近小星遇到了煩惱。原來一年前,小星發現自己的左手總是麻麻的,小指在伸直時感覺很緊繃,不如其它的手指伸展靈活自如,但尚未影響學習和生活,小星就沒放在心上。
  • 長沙16歲高中生小拇指異常緊繃無法伸直,莫名其妙的肌萎縮竟是...
    今年16歲的小星(化名)是一名高中生,花季少年,無憂無慮,然而最近小星遇到了煩惱。原來一年前,小星發現自己的左手總是麻麻的,小指在伸直時感覺很緊繃,不如其它的手指伸展靈活自如,但尚未影響學習和生活,小星就沒放在心上。
  • 也可能患上了「肘管症候群」
    南京市民李先生手麻了半年,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可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肘管」顧名思義就是肘部的一根管子,管內有根神經通過,叫尺神經,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說的「麻筋兒」。「麻筋兒」受損了怎麼辦?今年4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成功為患者施行尺神經松解前移手術。術後第二天,患者手麻症狀完全緩解。
  • ...也可能是……|手麻|頸椎病|引起|肘管症候群|患者|尺神經|-健康界
    不是所有的手麻都是頸椎病引起的李先生手麻了半年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可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肘管」顧名思義就是肘部的一根管子管內有根神經通過叫尺神經前不久,患者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就診。該院神經內科張金華博士了解病史後,建議患者做肌電圖檢查,結果提示有尺神經損害。經進一步神經彩超檢查,醫生發現患者肘部有尺神經囊腫。於是請該院骨科王善正博士會診。最終確診患上「肘管症候群」,發病誘因考慮還是和患者長期從事電焊這類工作有關。
  • 經常趴在桌上睡覺導致右手無力麻木 一名初三學生患上肘管症候群
    經常趴在課桌上睡覺,導致右手無力、麻木,小拇指還伸不直。近日,市區初三學生王玉(化名)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近日,市區初三學生王玉來到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手顯微外科一病區主任宿曉雷經過檢查,診斷王玉患上了肘管症候群。原來,王玉經常在課間和午休時趴在課桌上睡覺,每次醒來後,肘部和手都很麻木。久而久之,就患上了這種疾病。據介紹,肘管症候群的主要表現為小指麻木、手部力量下降,這是尺神經受到損傷的表現。
  •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此圖來自網絡 早在5年前,家住沛縣的王先生就有這種感覺:手部無力,就連數錢都覺得費勁,最後嚴重到扣紐扣、使用筷子都力不從心。最終,被仁慈醫院專家檢查確診為肘管症候群,且通過手術,手部功能得到恢復。
  •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2020-05-2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打十幾年毛衣患「網球肘」 女性要警惕肩肘勞損
    8月6日上午,聽說市第七人民醫院邀請了寧波六院的骨科專家前來義診,寧波慈谿新浦的潘女士早早就趕來問診。醫生一診斷,發現潘女士患上了「網球肘」。「我又不會打網球,怎麼會得這個病?」潘女士愣住了,她很奇怪自己只是胳膊酸痛,怎麼還跟網球扯上了關係。原來,潘女士有一雙巧手,會織花色新穎的毛衣。
  • 中年男尤須注意「護肘」 專家:肘管症候群應予重視
    經手外科醫生檢查,確診為肘管症候群。肘關節處的尺神經卡壓所致的肘管症候群(過去又稱「遲發性尺神經炎」),是手部常見的一種神經卡壓症候群,常見於中年後的男性,與肘關節體位不當、反覆活動及創傷勞損有關。一旦發生肘關節屈曲過度或過久,會引起手部環小指麻木,骨間肌、小魚際肌肉萎縮,手部不能做靈活動作,如彈琴、繡花、捻針、捏筆寫字等。
  • 中年開始護好肘關節 可以從三方面改善肘管症候群
    此時老人要注意是不是患上肘管症候群。肘管症候群常見於中年後男性,與肘關節體位不當、反覆活動及創傷勞損有關。一旦發生肘關節屈曲過度或過久,會引起小指麻木,手部不能做靈活動作,如彈琴、繡花、捻針、捏筆寫字等。如果只是偶爾的神經受壓,比如枕著手臂睡覺,只造成暫時的功能損害,是可以恢復的。但如果是長期器質性損害,就是一個漫長的修復過程。因此,建議中年開始,就要護好肘關節。
  • 山東手足外科醫院張鑫:從不打網球,為啥得了網球肘!
    「大夫,我在工地上經常掄大錘,最近胳膊肘外側疼的厲害,大錘提不起來了,啥活兒都幹不了!」「醫生,我是個廚師,最近也是胳膊肘疼,炒鍋都顛不起來了!」喊「胳膊肘」疼的患者,在創傷骨科門診常見。通常都是網球肘的症狀表現。但我們多數患者第一反應會表示疑問:我不打網球,怎麼會得網球肘呢?
  •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
    上學的時候,常常趴在桌子上睡午覺,睡起來有時候就會覺得手麻,活動一會就好了。這種手麻是有明確的誘因,那就是胳膊壓得時間太長,導致血流不暢,引起的手麻木。可是很多人並沒有任何誘發因素,不自覺 的就出現了手麻木,是什麼原因呢?
  • ...滑鼠手|主婦|專利|林女士|大魚際肌|微信公眾號|腕管症候群|...
    除了林女士之外,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近期收到不少因長期過度用手,導致腕管、肘管症候群的患者:長期過度打遊戲長期過度刷抖音長期過度使用鍵盤、滑鼠辦公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姜浩力說,「得這個病的年輕人不少,中老年也多。」
  • 訪衡水市人民醫院骨科中心手足骨科病區主任李華教授
    河北省醫學會手外科分會常委、河北省醫師協會手外科分會常委、河北省醫學會骨科分會足踝學組委員、河北省糖足聯盟副主任委員、衡水市醫學會手外科分會主任委員、衡水市醫師協會手外科分會主任委員等。   2012年河北省衛生廳公派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積水潭醫院國內訪問學者;2015年國家衛健委公派奧地利維也納新城醫院訪問學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
  • 肘管症候群,選擇哪一種減壓手術更有效、更安全?
    肘管症候群,選擇哪一種減壓手術更有效、更安全?肘管減壓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英國和美國每年大約有15000人接受手術減壓。肘管症候群:因肘部創傷性關節炎而出現尺神經受壓,在尺側腕屈肌兩頭之間有一增厚的纖維帶,壓迫尺神經,稱之為肘管症候群。在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咀之間有一弧形窄而深的骨溝,有深筋膜橫架於上,形成一骨性纖維鞘管,即尺神經溝,也稱肘尺管。管內為尺神經及尺側上副動、靜脈。
  • 長沙市第一醫院舉辦SuperPATH全髖關節置換高峰論壇暨微創骨科培訓...
    9月12日,由長沙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辦、長沙市第一醫院承辦的SuperPATH全髖關節置換高峰論壇暨微創骨科培訓基地掛牌儀式在2號樓10樓會議室舉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教授王萬春、長沙市第三醫院教授雷青、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博士後雷鵬飛等專家出席會議。
  • 骨科醫生:也可能是這 3 種病!
    2、肘管症候群:肘管綜合症是尺神經在肘部受卡壓而引起的神經症候群,與肘關節位置不當或反覆過度屈伸引起韌帶肥厚增生導致肘管狹窄有關。 尺神經通過肘管時因卡壓而損傷,尤其是當肘關節過度或長時間屈曲時,患者常感到環小指麻木不適,可有肘區疼痛,向近遠端放射性疼痛。尺神經受損嚴重時可引起骨間肌及小魚際肌萎縮,晚期可出現爪型手。
  • 骨科醫生:可能與這 4 種病有關病!
    腕管症候群主要表現為手掌橈側、橈側3或4個手指橈側麻木、疼痛,嚴重時會引起感覺減退,大魚際肌萎縮,拇指力量減弱。2、肘管症候群:肘管綜合症是尺神經在肘部受卡壓而引起的神經症候群,與肘關節位置不當或反覆過度屈伸引起韌帶肥厚增生導致肘管狹窄有關。
  • 年輕女子感冒後四肢癱瘓 原是患上吉蘭巴雷症候群
    經診斷,魯女士患上了「吉蘭巴雷症候群」。經過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神內四科治療,魯女士擺脫了生命危險。3月25日,魯女士康復效果良好,已能自行行走。剛入院時,魯女士不能行走家住邵陽的魯女士在一個多月前患過一場感冒,但一直沒好徹底,且逐漸感到四肢麻木、說話費力、喘氣費勁,直至最後昏倒在出租房內,幸好被房東發現送至當地醫院救治。
  • 榮譽|「金手獎」骨科病例評比河南總決賽,漯河市骨科醫院青年才俊斬獲佳績!
    決賽現場,我院脊柱外科劉雅普博士以《腰椎管狹窄症並馬尾症候群的手術治療》為題,詳細講解了一例在快速康復理念指導下,通過多學科相互配合的急診手術,成功治療雙下肢間歇性跛行20年的患者,術後三天,病人的足下垂情況明顯改善,術後七天大小便障礙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