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錢手發軟!累的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2021-01-08 尋醫問藥

我們形容一個人錢非常多,就經常會這樣說你數錢數到手發軟了,而透過這種現象,很多人認為這是累的,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數錢手發軟!累的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此圖來自網絡

早在5年前,家住沛縣的王先生就有這種感覺:手部無力,就連數錢都覺得費勁,最後嚴重到扣紐扣、使用筷子都力不從心。最終,被仁慈醫院專家檢查確診為肘管症候群,且通過手術,手部功能得到恢復。

手指不得勁應警惕肘管症候群

55歲的王先生,自己做點小生意,每周需使用右手快速刷漆幾天,當然還需要經常查錢。

5年前的一天,正在清點貨款的王先生突然發現,數錢時右手有點吃力。因為不嚴重,當時也未在意。直到1年前,病情加重到扣紐扣、使用筷子都費勁,他才想到就醫。後在妹妹的建議下,王先生到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就診。

「門診檢查發現手內肌肉萎縮嚴重,手指的對指功能、夾紙實驗都是陽性表現,尺側腕屈肌力量減弱,初步考慮肘管症候群。」徐州仁慈醫院手外四病區潘勇醫生回憶說,「因為沒有典型的手部麻木症狀,為了安全起見,我建議王某做神經電生理、神經彩超等檢查」,檢查結果很快便出來了。

結合王先生的檢查單和病情表現,仔細查閱後,最終,潘醫生明確了病情——導致王先生手部活動困難的「壞分子」,就是肘管症候群。

手部麻木是該病早期重要表現

「肘管症候群是周圍神經卡壓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多見於頻繁使用雙手的體力勞動者。」潘醫生介紹,該病好發於搬運、刷牆、泥瓦等工種勞動者。另外,長時間使用電腦、打麻將、玩手機的人也易患上該病。

「早期主要症狀是手部麻木,隨著病情的發展進而會手肌肉甚至前臂肌肉萎縮。」潘醫生特別強調:「該病需早期治療,解除卡壓,否則到了晚期發生了『爪形手』畸形再就診就晚了,影響手部功能。」

據悉,針對王先生的病情,在其收治入院第二天,潘醫生就為王先生操刀做了手術,通過松解卡壓的神經、予神經改道,避免肘管再次卡壓,恢復手部功能。手術順利進行,術後,麻醉剛過,王先生便感覺手部鬆快很多。

提醒:肘關節屈曲最好小於90度

潘醫生表示,尺神經在肘關節後面通過,因此,肘關節一旦屈曲超過90度,尺神經就受到牽拉,不僅內部壓力增加,而且由於關節囊及關節韌帶的拉緊,致使肘管容積減小,並影響尺神經的微循環。因此,肘關節最佳位置是屈曲小於90度。

那麼,如何做到呢?

潘醫生表示,當你伏案工作時,椅子應離桌邊遠一點,不要緊貼桌邊坐;前臂放在桌面上工作時,肘關節屈曲要小於90度;睡眠時雙手不要放在胸前,應放在肚臍以下;避免長時間肘關節過度屈曲,打牌、玩電腦每過1小時要起身活動,屈肘過久的可用毛巾熱敷以緩解肌肉緊張;常用手機的人士,打電話時應儘量使用耳機,避免手臂長時間彎曲,或嘗試「左右開弓」,讓雙手輪流放鬆休息;閒暇時做一些肘部的按摩。

相關焦點

  • 也可能患上了「肘管症候群」
    不一定哦!   南京市民李先生手麻了半年,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可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肘管」顧名思義就是肘部的一根管子,管內有根神經通過,叫尺神經,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說的「麻筋兒」。「麻筋兒」受損了怎麼辦?今年4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成功為患者施行尺神經松解前移手術。術後第二天,患者手麻症狀完全緩解。
  • ...也可能是……|手麻|頸椎病|引起|肘管症候群|患者|尺神經|-健康界
    不是所有的手麻都是頸椎病引起的李先生手麻了半年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可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肘管」顧名思義就是肘部的一根管子管內有根神經通過叫尺神經可漸漸地發現右手的無名指和小拇指出現乏力,使不上勁。前不久,患者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就診。該院神經內科張金華博士了解病史後,建議患者做肌電圖檢查,結果提示有尺神經損害。經進一步神經彩超檢查,醫生發現患者肘部有尺神經囊腫。於是請該院骨科王善正博士會診。最終確診患上「肘管症候群」,發病誘因考慮還是和患者長期從事電焊這類工作有關。
  •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2020-05-2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經常手麻,這4種疾病來敲門!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
    可是很多人並沒有任何誘發因素,不自覺 的就出現了手麻木,是什麼原因呢?常見的導致手發麻的原因包括:一、頸椎病據統計,公務員有70%都或多或少合併頸椎病,可能與長期伏案工作以及運動少有關係。手麻只是頸椎病可能的表現,有時候也會出現別的表現,或者合併病的表現。頸椎病常以單側手指發麻為主,除了手指發麻,還可能出現頸背疼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等表現。如果懷疑頸椎病導致的手麻,需要前往骨科,行頸椎CT或核磁檢查,以確診。治療以去除誘因,減少低頭,堅持運動為主,嚴重者可行按摩、牽引、手術等治療。
  • 中年男尤須注意「護肘」 專家:肘管症候群應予重視
    老李今年63歲,半年前發現小手指出現麻木,起初並沒有太在意,但這種手麻症狀一直持續,並且加重,手肘和手指也變得不那麼靈活了,最近連拿筆寫字都很困難了。經手外科醫生檢查,確診為肘管症候群。肘關節處的尺神經卡壓所致的肘管症候群(過去又稱「遲發性尺神經炎」),是手部常見的一種神經卡壓症候群,常見於中年後的男性,與肘關節體位不當、反覆活動及創傷勞損有關。一旦發生肘關節屈曲過度或過久,會引起手部環小指麻木,骨間肌、小魚際肌肉萎縮,手部不能做靈活動作,如彈琴、繡花、捻針、捏筆寫字等。
  • 肘管症候群,選擇哪一種減壓手術更有效、更安全?
    肘管症候群,選擇哪一種減壓手術更有效、更安全?肘管減壓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英國和美國每年大約有15000人接受手術減壓。肘管症候群:因肘部創傷性關節炎而出現尺神經受壓,在尺側腕屈肌兩頭之間有一增厚的纖維帶,壓迫尺神經,稱之為肘管症候群。在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咀之間有一弧形窄而深的骨溝,有深筋膜橫架於上,形成一骨性纖維鞘管,即尺神經溝,也稱肘尺管。管內為尺神經及尺側上副動、靜脈。
  • 經常趴在桌上睡覺導致右手無力麻木 一名初三學生患上肘管症候群
    近日,市區初三學生王玉(化名)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近日,市區初三學生王玉來到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她告訴醫生,自己的右手握筆時使不上勁兒,小拇指伸不直,時常還麻木。手顯微外科一病區主任宿曉雷經過檢查,診斷王玉患上了肘管症候群。
  • 中年開始護好肘關節 可以從三方面改善肘管症候群
    有些老人發現自己的小指出現麻木症狀,漸漸手肘和手指也變得不那麼靈活。此時老人要注意是不是患上肘管症候群。肘管症候群常見於中年後男性,與肘關節體位不當、反覆活動及創傷勞損有關。一旦發生肘關節屈曲過度或過久,會引起小指麻木,手部不能做靈活動作,如彈琴、繡花、捻針、捏筆寫字等。
  • ...患上了平山病|骨科|問診|長沙市第三醫院|高中生|左手|肘管症候群
    經過檢查,醫生考慮小星患的是「肘管症候群」,一種因為尺神經在肘關節位置受到壓迫所致的疾病,建議他做肘管松解手術,以解除尺神經的壓迫。面對突如其來的手術,小星的父母有些猶豫。這時,朋友建議他們到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看看。
  • 胳膊和手發麻、酸痛,一定是得了頸椎病嗎?還可能是哪些疾病?
    很多人害怕得頸椎病,也就是出於這一點。由於頸椎病的主要症狀就是胳膊和手的麻木以及疼痛感,不知情的人,就會把從手臂蔓延到手指的疼痛感,當成是頸椎病。事實上,胳膊和手發麻疼痛,未必就都是得了頸椎病。導致手麻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有些疾病導致的手麻和疼痛感和頸椎病也很像,卻不都是頸椎病導致的,比如說腕管症候群和肘管症候群。
  • 經常覺得累?你可能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長期精神壓力大、過度疲勞,許多人常常以為,自己偶爾累一點沒關係。其實,這很有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主要指以慢性或反覆發作的極度疲勞為特徵的症候群,它主要表現為在當代快節奏、高壓生活方式下,機體出現長期的極度疲勞感。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成因是什麼?
  • 骨科醫生:也可能是這 3 種病!
    2、肘管症候群:肘管綜合症是尺神經在肘部受卡壓而引起的神經症候群,與肘關節位置不當或反覆過度屈伸引起韌帶肥厚增生導致肘管狹窄有關。 尺神經通過肘管時因卡壓而損傷,尤其是當肘關節過度或長時間屈曲時,患者常感到環小指麻木不適,可有肘區疼痛,向近遠端放射性疼痛。尺神經受損嚴重時可引起骨間肌及小魚際肌萎縮,晚期可出現爪型手。
  • 骨科醫生:可能與這 4 種病有關病!
    所以頸椎病引起的手麻應同時伴有同側上肢的麻和/或痛,而不僅僅局限於手部。二、周圍神經卡壓引起的手麻1、腕管症候群:這時是最常見的一種外周神經卡壓病,主要為各種原因致腕管內壓力增高,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腕橫韌帶水腫增生壓迫而產生正中神經遠端相應支配區神經功能障礙的症候群。
  • 手機肘是個什麼病,到底是怎麼來的?答案馬上揭曉
    「手機肘」是「肘管症候群」的通俗叫法,很多經常長時間打電話的人比較容易得這個病,所以起名叫手機肘。「肘管症候群」指的是尺神經在肘部受卡壓而引起其支配區域的症狀和體徵,一般表現為肘部到手背尺側、小魚際、小指及環指尺側半通麻木或刺痛;嚴重時出現肌無力及萎縮。尺神經穿過肘關節時,走在後內側的一個骨頭溝裡,這個溝就叫「肘管」。由於肘管比較表淺,周邊的保護較少,走行在其中的尺神經就比較容易受傷。
  • 你可能得了頸肩症候群!
    這其中大部分都是頸肩症候群。 頸肩症候群,乃是頸部、肩部,以至臂肘的肌筋並聯發生酸軟、痺痛、乏力感,及功能障礙等臨床表現的病症。本症多於肩周炎基礎上累及演進形成,好發於中老年人,以女性的發病率較高。 頸肩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症狀: 臨床以肩關節的周圍炎症症狀,如肩臂痺痛、功能障礙等表現突出,頸部的症狀隱蔽,及臂肘掌指出現多樣化症狀為本症的特點。
  • 累!累!累!慢性疲勞症候群怎麼破?
    ■中醫建議通過中藥、中醫外治法、食療、運動等措施趕走慢性疲勞 視覺中國圖如果你經常感覺頭疼胸悶、焦慮煩躁、面色暗淡,每天感覺特別容易累,也許你可能已經患上了慢性疲勞症候群。你可能不太當回事,但是「疲勞」是危害人體健康的重要隱患,需要引起重視。
  • 出手不出肘,回肘不回手
    「出手不出肘,回肘不回手」,這是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一條基本的規矩。 記得我頭一回聽見這條規矩,從字面上還真不容易理解:出手的時候,肘怎麼能夠不出?回肘的時候,手怎麼能夠不回?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店裡,看了陳中華大師做的示範,我自以為懂了,認為措辭可以更合理更易懂,就問:「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出手後出肘,回手先回肘?』」 陳中華笑著連忙說:「不行,不行。」又說某位大能人也提過同樣的修改建議。
  • 經常手麻可能跟這4種病有關,症狀雖相似康復大不同!
    因此,不正確的腕部姿勢會增加患腕管症候群的風險。此外,反覆操作會使腕部的肌腱產生過多的關節滑液,影響腕部軟組織結構,由此增加了正中神經的壓力。肘管症候群1症狀表現肘管症候群人群常出現手背尺側、小魚際、小指及環指尺側感覺異常、減退或消失,通常為麻木或刺痛,可伴有肘、前臂及手內側疼痛,可向小指和環指放射。
  • ...滑鼠手|主婦|專利|林女士|大魚際肌|微信公眾號|腕管症候群|...
    家庭主婦也會得「滑鼠手」?會!除了林女士之外,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近期收到不少因長期過度用手,導致腕管、肘管症候群的患者:長期過度打遊戲長期過度刷抖音長期過度使用鍵盤、滑鼠辦公✎ Phalen試驗屈肘、前臂上舉,雙腕同時屈曲90°。當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外側,持續出現疼痛、麻木、灼燒等感覺時,可能就是腕管症候群。▽
  • 你的手麻可能是這些病引起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手麻的情況,常見的當我們中午趴在桌子上睡覺,醒來時,雙手就會有非常明顯的麻木感;而當我們胳膊肘不小心碰到」麻筋兒「時,那種迅速襲來的麻木感更是讓我們無法忘記。可這種麻木感都是一過性的,時間很短,很快我們就可以自行恢復。但如果你的手麻持續時間很長,甚至合併有手部的肌肉萎縮,那你可要當心了,這種手麻預示著你可能有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