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形容一個人錢非常多,就經常會這樣說你數錢數到手發軟了,而透過這種現象,很多人認為這是累的,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數錢手發軟!累的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此圖來自網絡
早在5年前,家住沛縣的王先生就有這種感覺:手部無力,就連數錢都覺得費勁,最後嚴重到扣紐扣、使用筷子都力不從心。最終,被仁慈醫院專家檢查確診為肘管症候群,且通過手術,手部功能得到恢復。
手指不得勁應警惕肘管症候群
55歲的王先生,自己做點小生意,每周需使用右手快速刷漆幾天,當然還需要經常查錢。
5年前的一天,正在清點貨款的王先生突然發現,數錢時右手有點吃力。因為不嚴重,當時也未在意。直到1年前,病情加重到扣紐扣、使用筷子都費勁,他才想到就醫。後在妹妹的建議下,王先生到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就診。
「門診檢查發現手內肌肉萎縮嚴重,手指的對指功能、夾紙實驗都是陽性表現,尺側腕屈肌力量減弱,初步考慮肘管症候群。」徐州仁慈醫院手外四病區潘勇醫生回憶說,「因為沒有典型的手部麻木症狀,為了安全起見,我建議王某做神經電生理、神經彩超等檢查」,檢查結果很快便出來了。
結合王先生的檢查單和病情表現,仔細查閱後,最終,潘醫生明確了病情——導致王先生手部活動困難的「壞分子」,就是肘管症候群。
手部麻木是該病早期重要表現
「肘管症候群是周圍神經卡壓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多見於頻繁使用雙手的體力勞動者。」潘醫生介紹,該病好發於搬運、刷牆、泥瓦等工種勞動者。另外,長時間使用電腦、打麻將、玩手機的人也易患上該病。
「早期主要症狀是手部麻木,隨著病情的發展進而會手肌肉甚至前臂肌肉萎縮。」潘醫生特別強調:「該病需早期治療,解除卡壓,否則到了晚期發生了『爪形手』畸形再就診就晚了,影響手部功能。」
據悉,針對王先生的病情,在其收治入院第二天,潘醫生就為王先生操刀做了手術,通過松解卡壓的神經、予神經改道,避免肘管再次卡壓,恢復手部功能。手術順利進行,術後,麻醉剛過,王先生便感覺手部鬆快很多。
提醒:肘關節屈曲最好小於90度
潘醫生表示,尺神經在肘關節後面通過,因此,肘關節一旦屈曲超過90度,尺神經就受到牽拉,不僅內部壓力增加,而且由於關節囊及關節韌帶的拉緊,致使肘管容積減小,並影響尺神經的微循環。因此,肘關節最佳位置是屈曲小於90度。
那麼,如何做到呢?
潘醫生表示,當你伏案工作時,椅子應離桌邊遠一點,不要緊貼桌邊坐;前臂放在桌面上工作時,肘關節屈曲要小於90度;睡眠時雙手不要放在胸前,應放在肚臍以下;避免長時間肘關節過度屈曲,打牌、玩電腦每過1小時要起身活動,屈肘過久的可用毛巾熱敷以緩解肌肉緊張;常用手機的人士,打電話時應儘量使用耳機,避免手臂長時間彎曲,或嘗試「左右開弓」,讓雙手輪流放鬆休息;閒暇時做一些肘部的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