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陽文化館館長劉桃:建議構建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平臺丨...

2021-01-08 網易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王祥龍

12月26日,「十四五,文化聽你說!獻策四川文化改革發展」大型網絡徵集活動正式啟動。連日來,不少專家、學者、網友,通過徵集通道就感興趣的文化改革發展建言獻策。

文化建設中,公共文化服務關係千家萬戶。如何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加均衡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28日,四川省德陽市文化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劉桃提出了她的建議:構建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平臺。

德陽市文化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劉桃

網絡化、數位化是提升公共文化供給均衡的現實路徑

在劉桃看來,儘管四川全省21地市州在基礎設施建設、多種網絡覆蓋、推進文化均等化標準化等公共文化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各地公共文化建設水平、服務質量仍存在差異。尤其在公共文化服務數位化建設方面,有的市州建設已經較為完備,有的市州則剛剛起步。即便是在一個市州內,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也存在差異。

劉桃舉例說:「德陽包括各縣市區一共有7個文化館。目前,只有什邡市文化館數位化建設比較完善。其它館都還屬於起步階段,正在逐步完善。」如何提升公共文化供給的均衡性,讓群眾更廣泛、更公平、更自由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劉桃認為,網絡化、數位化是一條可實現的路徑。如今,德陽正在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包含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德陽「智慧文旅」平臺,將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務送到中江縣貧困戶家中

構建一站式服務大平臺 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目前,省上建設有『智遊天府』全覆蓋公共文化服務平臺,21個地市州在上面也開設有窗口。只是根據各地數位化建設情況,有些功能不具備,就實現不了,這就需要指導和技術支撐。」劉桃說。因此,她建議在考察各地市州公共文化服務數位化建設情況的基礎上,做好統籌,予以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扶持,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對接,構建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平臺。同時,加強全省地市州線上服務的互聯互通互享,促進改善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劉桃認為,建立四川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平臺,讓全省21個地市州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實現線上聯通,不僅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各地群眾還能足不出戶,享受其他地方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務,跨區域參與各類線上活動,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屆時,文化活動和文化服務也將擴大覆蓋面,文化傳播也將取得更好的效果。

為盲人組建「光明合唱團」

定期培訓 打造專業基層文化隊伍

建立四川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平臺,還更有利於線上線下的互動。比如近期德陽啟動的街頭藝人活動,增加了德陽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也讓一座城市充滿青春活力和溫度。對於街頭藝人的管理和服務,是利用了成都「文化天府」平臺為德陽開設的窗口。市民只要在手機上點擊進入相關頁面,就能了解街頭藝人的相關情況和演出地點,可以欣賞到以前只能在街頭才能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務。

開設未成年人培訓班

劉桃認為,要實現高水平網絡化、數位化公共文化服務,還需要專業的基層文化隊伍。對此,她建議定期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數位化建設培訓,或派出專家、幹部到各地文化館就數位化建設進行指導,不斷提高基層文化隊伍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數字文化館大聯盟成立 讓群眾在公共文化服務上自助「點餐」
    )文化館以及21家區(縣)文化館籤署協議,將共同建設全省性的數字文化館大聯盟,推進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  數字文化館聯盟將以省文化館作為中心和樞紐,市(州)級文化館為區域內中心,縣(市、區)級文化館為總館,鄉鎮(街道)文化站為分館,村(社區)文化活動室為網格服務點,構建起從上到下的一體化、一站式運行的全省文化館網絡數字服務體系。  「將按照『基礎+數據+平臺』的總體架構,構建覆蓋全省的文化館網站集群、網絡移動端矩陣和雲平臺等,並形成一層級一要求、一分館一特色。」
  • 一站式服務!大科城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掛牌成立
    一站式服務! 今日上午,嶽麓山國家大科城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標誌著以智慧財產權「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為主的特色法律服務平臺在嶽麓山下落地生根。
  • 陝西:以法促建,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更硬氣
    2017年3月至今,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以下簡稱《保障法》)的實施,原先可以軟、可以緩、可以等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硬氣和剛性。在加強「以法治國」的背景下,陝西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正在愈加硬氣地向前推進。
  • 迎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驗收,許昌準備好了!
    市科技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活動中心、戲曲藝術展示館、美術館相繼投入使用,市本級公共文化服務場館配套齊全。新建開放建安區、襄城縣文化館、圖書館,禹州市、長葛市文化館。42個被擠佔挪用的鄉鎮文化站陣地得到恢復,全市鄉鎮文化站全部達到國家等級站標準,村(社區)實現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達標率從創建之初的38%提升到93%,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有效覆蓋城鄉。
  • 羅田縣文化館:創新服務 提升水平 促進群眾文化事業發展
    開年以來,縣文化館創新服務手段,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基本功能,積極轉變服務方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大力開展大眾化、接地氣的群眾文化活動,努力為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出貢獻。縣文化館副館長胡勝娟說:「今年第四屆村級文藝宣傳隊展演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對這些節目進行加工輔導,在輔導這些節目的過程中,發現這些節目都很有地方特色,比如說白廟河的畈腔,我們結合這個畈腔的元素排練了畈腔組合打擊樂,平湖的牌子鑼鼓,結合這個元素排練了牌子鑼鼓打擊樂,確保每個鄉鎮的節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構建圖書館智能服務理念——湖北省圖書館館長劉偉成調研襄陽市...
    構建圖書館智能服務理念——湖北省圖書館館長劉偉成調研襄陽市圖書館工作 2020-12-1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站式服務 多元解糾紛丨海城市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
    一站式服務 多元解糾紛丨海城市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獲最高人民法院通報表揚 2020-09-0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國家公共文化雲對接暨「文化在線」——廣東公共數字文化...
    ▲培訓班全體成員合影6月5日下午,江門市文化館迎來了疫情以來的首場公開培訓活動——根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開展國家公共文化雲對接暨廣東省數字文化館平臺試點應用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增強基層業務骨幹對國家公共文化雲對接、廣東省數字文化館試點應用的理解和執行能力,提高基層業務人員素質,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文化館聯盟主辦,江門市文化館承辦的2020年國家公共文化雲對接暨「文化在線」——廣東公共數字文化聯盟平臺操作培訓班(江門站)在江門市文化館二樓多功能廳成功舉辦。
  • 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瞄準精細需求
    為解決城市社區人口密度大、公共文化資源有限的難題,2015年以來,下城區每年為社區文化做「體檢」,通過七大類30項指標的科學分析,提供有針對性的社區文化發展報告,為社區文化建設精準把脈。 幾年來,下城區花大力氣提升改造社區文化設施55處,創建社區星級文化家園58個,改建、新建社區文化場地27809平方米,建成標準化服務的樣板社區20個,開展各類文化服務活動5000餘場,不斷提升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 常州:將文化公共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心坎上
    借著文旅融合的東風,常州還發揮「文化100」「文化旅遊節」「文化惠民月」等品牌活動作用,推動市和轄市區優質文化資源進基層,並打造「數位化」平臺提升服務效能。從城區到鄉村,一個個充滿幸福感、獲得感的文化空間讓居民樂享高質量的文化公共服務。
  • 深圳鹽田:構建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打造智慧化文體服務標杆城區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基本方略,進一步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鹽田全區總動員,以建成具有創新性、導向性、帶動性、科學性的智慧圖書館服務網絡為創建目標,大力推動垂直一體化智慧總分館建設、智慧服務提升、特色數字資源建設與共享三大工程,並以此引申出3項課題研究;先後成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智庫、海洋文化研究會、公共圖書館理事會、文化館理事會等組織,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言獻策;制定出臺《無人值守智慧書房設計及服務規範》《公共圖書館智慧技術應用與服務要求》兩項行業標準,
  •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基層文化服務人才缺失 致「小馬拉大車」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呼籲加強基層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養,不僅要送文化下鄉,更要把基層的文化管理團隊「帶出來」。吳為山建議,應在各級各類公共文化場所合理配比編制   資料圖吳為山說,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博物館事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 雲南江川: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構建起圖書館「總分館」體系
    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結合實際,制定方案,組織實施,構建起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江川區圖書館館長吳冬美介紹,2020年9月,已經全面完成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建設,加入了圖書館的interlib圖書集成管理服務系統,全區錄入了4.7萬條圖書數據,形成了資源共享、上下聯動。
  • 《山東新聞聯播》點讚淄博公共文化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
    《山東新聞聯播》點讚淄博公共文化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以高青縣為例,群眾不僅有高大上的縣文化中心,還有遍地開花的基層活動陣地。越來越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提升了群眾幸福感。
  • 永仁縣紮實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
    永仁縣結合實際,以縣為基本單位、以鄉村為重點推進總分館制建設,全面完成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任務,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在縣內聯動共享,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該縣始終堅持政府主導,科學規劃,把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作為提高文化服務效能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縣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專人負責抓好總分館制建設工作,切實加強對總分館制建設的組織領導。縣委將總分館制建設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突出短板進行重點督辦,縣政府將總分館制建設列入10件惠民實事進行督導,並將總分館制建設工作納入大比拼綜合考核。
  • 廣達小貸構建一站式生活服務平臺
    充分發揮其流量優勢、數據優勢、智能營銷、智能信用評估優勢,為入駐商家和平臺C端用戶提供高效的需求對接服務,構建多方共贏的一站式生活服務平臺。目前合作夥伴包括:國美、上海銀行、小牛計劃等,形成需求者受益、入駐商家受益、平臺品牌受益的三贏局面。
  • 德陽廣漢團市委「四個精準」提升展會和賽事志願服務水平
    以四川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四川裝備智造博覽會、三星堆半程馬拉松等大型展會和賽事在廣漢舉辦為契機,根據展會和賽事服務工作要求和大學生社會實踐需求,與地方高校團委精準對接,進校招募選拔青年志願者,吸引3000多名志願者主動報名參與,通過一手掌握「需求」,一手調配「供給」,搭建雙向精準的志願服務平臺,科學配置志願服務項目和展商需求,成功做到服務項目與志願需求相匹配,志願者與服務崗位相適應。
  • 大姚縣文化和旅遊局召開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改革暨建設業務培訓會
    10月26日,大姚縣文化和旅遊局召開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改革暨建設業務培訓會,進一步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資源,統籌推進優質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和延伸,提高現有公共文化設施利用效率和公共文化單位服務效能。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李仕奇主持會議,公共服務股、縣圖書館、縣文化館全體幹部職工,各鄉鎮分管文化工作領導、文化站站長及業務工作人員近50人參加會議。
  • 86集商網到南寧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調研考察
    服務中小企業我們在行動!12月3日,集商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86集商網)創始人、董事局主席牛大鴻、總裁王新萍一行到訪南寧市中小企公共服務平臺,參觀了公共服務平臺一站式服務大廳各業務板塊。南寧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白國盛詳細介紹了「兩臺一會」中小企業貸款平臺、工業大數據云平臺、智慧財產權服務、內外貿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兩化融合」服務等各平臺的運行機制和服務企業的措施。
  • 北京朝陽區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揭牌 國際人才服務實現「一窗...
    央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記者劉天思)7月10日,北京市朝陽區在試點運行基礎上正式揭牌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該平臺旨在優化國際人才發展環境,通過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服務渠道,為海內外人才到朝陽創新創業與工作生活提供線上線下全方位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