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中藥——蓽茇

2021-03-04 張博士醫考中藥學衛生資格考試

來源:本品為胡椒科植物蓽茇的乾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產地:主產印尼等地。

 

相關名:蓽茇、蓽撥、必卜、蓽勃、蓽撥梨、畢撥、逼撥

 

採收加工:果穗由綠變黑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飲片炮製: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性狀鑑別:本品呈圓柱形,稍彎曲,由多數小漿果集合而成,長1.5~3.5cm,直徑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齊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殘存或脫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顆粒狀。小漿果球形,直徑約0.1cm。有特異香氣,味辛辣。

 

性味歸經:辛,熱。歸胃、脾、大腸經。

 

性能特點:本品辛熱溫散,入胃、脾、大腸經。善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兼止嘔、止瀉,治中寒氣滯之腹痛吐瀉。

 

 

功效: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主治病證:(1) 脘腹冷痛,中寒嘔吐、洩瀉。(2) 胸痺冷痛,齲齒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塞齲齒孔中,或調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熱, 能助火傷陰,故熱證及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

 

小故事

傳說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得了「氣痢」病,放屁不止,控制不住,遍請名醫治療,百藥無效。眼見病情日趨嚴重,便下詔搜求方藥。於是下了皇榜徵招能治此病的神醫。當時皇宮儀隊裡的一張姓人士揭榜獻方。以牛奶煎煮蓽茇,令唐太宗內服,治癒了他的「氣痢」痼疾。唐太宗大喜,賜封張某為「五品官。」誰知丞相魏徵卻一直推諉不辦。不久唐太宗舊疾復發,仍按前法取效,便質問魏徵:「獻方人有功,為何不授官職?」魏徵說:「臣不知授他文官,還是武官?」唐太宗一聽,悻悻地說:「足可以授三品文官了!」便一紙下令封為「三品文官。」誰也未料到,小小一味蓽茇,居然成了加官的敲門磚。這人獻的原方是:牛乳250克、蓽茇15克同煎煮。取汁一半空腹喝下,日飲一次。唐劉禹錫對這件事也作了記載,並說此方經過多次實驗,對治療虛寒內冷的病症很有效。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牛乳蓽茇治「氣痢」有效。他認為「氣痢」是由於寒熱不調引起,牛乳,性微寒,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之功效。蓽茇,性溫熱有溫中散熱、下氣止痛之效。一寒一熱,使陰陽得到調和,所以適用此症。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味中藥--蓽茇
    【形態】多年生草質藤本。《雷公炮炙論》:"凡使(蓽撥),先去挺用頭,醋浸一宿,焙乾,以刀刮去皮粟子令淨方用,免傷人肺,令人上氣。"【性味】辛,熱。①《海藥本草》:"味辛,溫。" ②《開寶本草》:"味辛,大溫,無毒。"【歸經】入脾、胃經。 ①《綱目》:"入手、足陽明經。"
  • 蓽茇(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中藥大辭典》:蓽茇拼音Bì Bá別名蓽撥(《唐本草》),蓽撥梨、阿梨訶吔(《酉陽雜俎》),椹聖(侯寧極《藥譜》),蛤蔞(《赤雅》),鼠尾(《中藥志》)。每用一丸,內蛀孔中。(《聖濟總錄》蓽撥丸)⑩治偏頭痛:蓽撥為末,令患者口中含溫水,左邊疼令左鼻吸一字,右邊疼令右鼻吸一字。(《經驗後方》)⑾治鼻塞腦流清涕:蓽撥、香附、大蒜。杵作餅,紗襯炙熱貼囟門上,用熨鬥火熨透,其涕自止。(《醫學入門》蓽撥餅)各家論述①《綱目》:"蓽茇,為頭痛、鼻淵、牙痛要藥,取其辛熱能入陽明經散浮熱也。"
  • 本草甄別:蓽茇、蓽澄茄,附:蒟醬
    本草甄別:蓽茇、蓽澄茄,附:蒟醬 蓽茇入藥首見於南北朝《雷公炮炙論》,雷斅並未載其用
  • 140 蓽茇 · 本草匯解 | 山海精舍
    蓽茇為胡椒科植物蓽茇的乾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栽培或野生。主產於雲南、廣東;國外主產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及越南等地。《本草綱目》:蓽茇為頭痛、鼻淵、牙痛要藥,取其辛熱,能入陽明經散浮熱也。以牛乳煎。氣熱味辛,陽也,浮也,入手足陽明經。然辛熱耗散,能動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本草蒙筌》:味辛,氣大溫。無毒。消宿食下氣,除胃冷溫中。痃癖陰疝痛並驅,霍亂冷氣疼立卻,禁水洩虛痢,止嘔逆醋心。
  • 每天學中藥——川木香
    中藥川木香清培根熱。同園植藏木香除種類區別外,葉莖亦比藏木香小,根單一,白色,很堅硬,狀如蠅子草根,味很辛辣。       【中藥名】川木香 chuanmuxiang  【別名】木香。  【英文名】Vladimiriae Radix。
  • 認識中藥——硫磺
    — END —常見中藥:艾葉、阿膠、薄荷、白勺薑黃、北沙參、石昌蒲、貫眾、續斷、蜈蚣紫草、附子、淡豆鼓、半邊蓮、豨籤草、蓽茇
  • 蓽茇又名蓽拔、畢勃、鼠尾、蓽撥梨、阿梨訶吔、椹聖、蛤蔞;方劑:大巳寒丸、蓽撥散、蓽撥丸、二神丸、蓽撥餅《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蓽茇,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用清粥飲調下半錢。7、治婦人血氣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無時,月水不調。蓽茇(鹽炒)、蒲黃(炒)。上等分,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吞下;如不能飲,米湯下。(二神丸,一名蓽撥丸)8、治瘴氣成塊,在腹不散。蓽茇一兩,大黃一兩。並生為末,入麝香少許,煉蜜丸梧子大。每冷酒服三十丸。
  • 值得收藏的乾貨 原來這101種中藥也能入菜!
    我們總說藥食同源,那究竟哪些中藥可以入菜呢?小問君悉心搜羅了最全的藥食兩用藥品名單,值得大家收藏參考!
  • 認識中藥——鹿銜草
    有一天,幾個居民費心謀劃後,擎著自製的鹿頭模具,躲藏在又深又密的草叢中,用捲起的樹葉,吹出陣陣鹿鳴聲。不多一會兒,果然引來了大群野鹿。但見野鹿雌雄相嬉,有些還相與交配。奇怪的是,居民發現一對野鹿交配完畢後,雄鹿便倒「斃」於地。接下來,便有一群雌鹿圍繞過來,發出悲鳴嚎叫,繼而把頭湊在一起,又四散而去。
  • 中藥香料,你數得上幾個?
    但有些中藥不僅氣味芳香濃鬱,尤其是有的中藥名字中就帶有香字的,而且作用多種多樣,藥用價值很高。檀香:其香氣醇厚、經久不散,具有養神、養生的作用,尤其備受佛家推崇,素有「香料之王」、「綠色黃金」的美譽。其中北京雍和宮的白檀雕像——巨佛,高26米,直徑3米,就是由一整根檀香雕琢而成。
  • 認識中藥——莪朮
    一天,一個西戎本地大夫前來李世民的軍營獻藥。李世民熱情地接待了大夫,請他到營帳去診病。由於出現相同症狀的病人很多,大夫一個人忙不過來,帶的藥材也不夠用,於是向李世民申請回家去找徒弟們來幫忙,順便上山採些藥材帶來治病。李世民派了一支軍隊保護大夫順利回到家中。夜幕降臨了,大夫決定帶著徒弟和眾多士兵一塊上山採藥。大夫邊走邊教同行的士兵怎麼採藥,其中重點教了怎麼識別蓬莪蒁。
  • ​認識中藥——赭石
    私塾先生更是四處求醫都沒有療效,前幾天就請了一個很有名的江湖遊醫診治一番,開了一個藥方,今天已經是最後一劑了,還是沒什麼效果。習文心想:這次也不會有效。想著想著,他將磨好的代赭石放到碗裡用水衝好,攪拌後將上面渾濁的液體倒入另一個碗中,靜置等赭石粉沉澱,而底下一點的赭石則要繼續碾碎。習文趕緊去看看中藥,熬焦了是要挨罵的。掀開蓋子一看:嗯,剛剛好。
  • 自製4款中藥瘦身食譜,照著吃,一天瘦2斤
    那就是中藥減肥,而且中藥減肥法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減肥方法,那麼平時我們因該如何採用這種減肥方法呢?下面小編就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一個中藥減肥食譜,幫助大家快速有效的達到自己理想的瘦身目標。一:如果你的腰腹部贅肉比較多,本日食譜一定要嚴格進行,一天下來你就會發現小肚子平了很多,堅持幾周後絕對還你平坦的小腹。
  • 最新食藥兩用中藥名單【值得收藏】
    保健食品禁用中藥名單(註:毒性或者副作用大的中藥)八角蓮、八裡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烏、廣防己、馬桑葉、馬錢子、六角蓮、天仙子、巴豆、水銀、長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關木通、農吉痢、夾竹桃、硃砂、米殼(罌粟殼)、紅升丹、紅豆杉、紅茴香、紅粉、羊角拗、羊躑躅、麗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鬧羊花、青娘蟲、魚藤、
  • 一天學一中藥之、牛黃
    本品性涼,為清熱解毒之良藥,用治火毒鬱結之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痛,常與黃芩、雄黃、大黃等同用,如牛黃解毒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若咽喉腫痛,潰爛,可與珍珠為末吹喉,如珠黃散(《絳囊撮要》);治療癰疽,疔毒,癤腫等,以牛黃與金銀花、草河車、甘草同用,如牛黃解毒丸(《保嬰撮要》);亦可用治乳巖、橫痃、痰核、流注、瘰癧、惡瘡等證,每與麝香、乳香、沒藥同用,如犀黃丸(《外科證治全生集
  • 認識中藥——瓜蔞
    他決定試試.七月初七這天,他來到山洞中,按時念話,果然噶的一聲,洞裡一扇石門打開,眼前更打更闊,金光閃閃.走進去,只見裡面長著一架碧綠的青藤,其上果然結有一對金瓜.他高興的爬上去,摘下金瓜,一口氣跑回家.到家一看,他楞了,這哪是金瓜呀,分明是兩個普通的小圓瓜.他把瓜扔到了一邊。
  • 【中藥介紹】防風
    中藥防風圖片 【中藥介紹】防風 防風中藥故事 傳說古時大禹治水,當「江河順暢」之時,在會稽大會諸侯,論功行賞
  • 中藥一知識大總結
    第一章中藥與方劑5-6分歷代本草代表作《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載藥365種,分上中下三品《本草經集注》:菲醌:鄰醌類衍生物,對醌類化合物理化性質:升華性:游離的醌類(升華性),小分子的醌類及萘醌(揮發性)酸鹼性:羥基數目越多,酸性越強;β酚羥基酸性>α酚羥基酸性含-COOH>含兩個以上β-OH>含一個β-OH>含兩個以上α-OH>含一個α-OH含一個α-OH只能溶於5%氫氧化鈉顯色反應:無色亞甲藍顯色實驗-苯醌,萘醌(本來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