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一知識大總結

2021-02-23 醫路緣盈智醫考中心

第一章中藥與方劑5-6

歷代本草代表作

《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載藥365種,分上中下三品

《本草經集注》:作者:陶弘景,首創按藥物自然屬性分類,該作品是對《神農本草經》的補充

《新修本草》:唐本草,開創圖文對照法

《證類本草》:宋代,作者:唐慎微,該作品是對《唐本草》的總結

《本草綱目》:載藥最多1892

《本草綱目拾遺》:清代,作者:趙學敏,歷史上補充最多的作品

《中華本草》:當代本草載藥最多

中藥性能:五味:辛(能散能行,耗氣傷陰);甘(甘味藥大多能膩膈礙胃,令人中滿,凡溼阻,食積,中滿氣滯這慎用);酸(能收能澀,酸味藥能收斂邪氣,凡邪未盡之證慎用);苦(能洩,能燥,能堅);鹹(軟堅散結);淡(利水滲溼)

歸經的理論基礎是髒象學說,經絡學說

中藥配伍:相須(增效,同一章節);相使(增效,不同章節);相畏,相殺(畏罪自殺,毒性減輕或消除);相惡,相反(物極必反,相惡:減效,相反:增毒)

十九畏:巴豆和牽牛子,丁香和鬱金,人參和五靈脂,川烏和犀牛角

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常用的治法:汗下吐清消和溫補

方劑組成:君臣佐使

第二章中藥材生產與品質

道地藥材:川藥:(養陰,燥溼)麥冬,川貝母,川牛膝,乾薑,厚樸,黃連,黃柏,金錢草,川烏,附子,冬蟲夏草,花椒,白芷

懷藥:牛膝,山藥,菊花,地黃(牛山菊花遍地黃)

浙藥:延胡索,玄參,白芍,白朮,山茱萸,菊花,鬱金,浙貝母,(菊花2百元賣金貝

雲藥:茯苓,三七

貴州:天麻

關藥:人參,鹿茸,五味子

西北要:當歸,秦艽,秦皮

江西:枳殼

河北:黃芩

內蒙古:黃芪

寧夏:枸杞子

山西:黨參

中藥材常用的產地加工方法

切片:較大的根及根莖類,堅硬的藤木類和肉質的果實類

蒸,煮,燙:天麻,紅參(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參(沸水中略燙)

發汗:藥材在加工過程中為了促使變色,增強氣味或減少刺激性,有利於乾燥,常將藥材堆積放置,使其發汗,回潮

X茯苓,玄參,厚樸,續斷,杜仲(您選後續種)

乾燥:低溫乾燥一般不超過60度

第三章中藥化學

中藥化學的分離提取方法:浸漬法(泡法,無需加熱)

水蒸氣蒸餾法:適用於具有揮發性,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的藥材

升華法:樟腦,咖啡因

超臨界流體萃取法:二氧化碳

連續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

潔淨純度的判斷:潔淨的熔點和熔距(1-2℃)

根據分配係數比不同進行分離的方法:液-液萃取法

根據物質的吸附性差別進行分離:矽膠(極性吸附),氧化鋁(極性吸附),活性炭(非極性吸附)

半化學吸附:聚醯胺氫鍵吸附

極性強弱判定:水醇性大,氯苯醚小

根據物質分子大小差別進行分離:凝膠過濾法;膜分離法

根據物質解離程度不同進行分離:離子交換法

根據物質的沸點進行分離:分餾法

結構研究的主要方法:質譜法:分子量大小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骨架,共軛雙鍵

 

生物鹼

生物鹼絕大多數存在於雙子葉植物中:防己科,吳茱萸科,茄科,豆科,小檗鹼,馬錢科,毛茛科,罌粟殼(房前屋後,有茄,有豆,破馬掉毛,罌粟在後)

生物鹼的分類及結構特徵:

吡啶類生物鹼:簡單吡啶類:檳榔鹼,檳榔次鹼,菸鹼,胡椒鹼(狼煙胡,簡單批評)

雙稠哌啶類:苦參鹼

莨菪烷類生物鹼:洋金花,天仙子

異喹啉類生物鹼:1-苄基異喹啉類:罌粟鹼,厚樸鹼

雙苄基異喹啉類:防己甲素和乙素

原小檗鹼類:季銨鹼(黃連,黃柏)

有機銨類生物鹼:益母草鹼,秋水仙鹼,麻黃鹼(益母水仙黃)(特點:氮原子不在環狀結構內)

生物鹼的理化性質:

性狀:升華性:咖啡因

顏色:小檗鹼,蛇根鹼呈黃色;小檗紅鹼,藥根鹼呈紅色;利血平在紫外光下顯螢光

溶解性:親脂性生物鹼:仲胺,叔胺

親水性生物鹼:季銨鹼

鹼性pKa:強鹼(季銨鹼,胍類生物鹼);中強鹼(脂胺,脂雜環類生物鹼);弱鹼(芳香胺,N-六元芳雜環類生物鹼);極弱鹼(醯胺,N-五元芳雜環類生物鹼)

常用的生物鹼沉澱試劑:碘化鉍鉀試劑,碘化汞鉀試劑,碘-碘化鉀試劑,矽鎢酸試劑,飽和苦味酸試劑,雷氏銨鹽試劑(紅色)

常用的生物鹼顯色劑:鉬酸鈉,鉬酸銨的濃硫酸溶液:嗎啡顯紫色漸轉棕色

含生物鹼了中成藥:苦參,山豆根:苦參鹼和氧化苦參鹼

麻黃:鹽酸麻黃鹼,鹽酸偽麻黃鹼(草酸麻黃鹼難溶於水,草酸偽

黃鹼易溶於水)

黃連:小檗鹼

延胡索:苄基異喹啉類生物鹼

防己:漢防己甲素和乙素

川烏:二萜類生物鹼

(新增)天仙子:莨菪鹼和東莨菪鹼

馬錢子:士的寧(番木鱉鹼)

千裡光: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阿多尼弗林鹼

雷公藤:雷公藤甲素(二萜類,倍半萜大環內脂精眯類生物鹼)

 

糖和苷

糖:單糖(多羥基醛或酮)

五碳醛糖:木糖,阿拉伯糖,核糖(阿拉和木五)

六碳醛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胸脯敢露半乳)

甲基五碳醛糖:雞納糖,鼠李糖,夫糖(家父數禮錢)

蔗糖:二糖

低聚糖:2-9個單糖聚合而成

多糖:有十個以上單糖通過苷鍵連接而成的糖

糖的化學性質:氧化反應

羥基反應:醚化,醯化反應,縮醛和縮酮反應,硼酸絡合反應

羰基反應

苷:(配糖體)是糖和糖的衍生物如胺基酸,糖醛酸等與另一非糖物質通過糖的端機碳原子連接而成的化合物

氧苷:氰苷,酯苷,吲哚苷,酚苷,醇苷(情至飲汾酒)氰苷:存在於苦杏仁的種子中,氰苷口服是能在體內緩慢分解成α-羥基苯乙晴苷,不穩定,易分解成苯甲醛(杏仁味),和氫氰酸

硫苷:煮胡蘿蔔時的特殊氣味

氮苷:腺苷,鳥苷,尿苷,胞苷,巴豆苷

碳苷:牡荊素,蘆薈苷

苷鍵的裂解:酸催化水解:按苷鍵原子不同,酸水解的易難順序:NOSC

苷類的顯色反應:糖的顯色反應中最重要的是Molish反應,常用的試劑由濃硫酸和α-萘酚組成

含氰苷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苦杏仁:苦杏仁苷含量不低於3.0%

桃仁:苦杏仁苷含量不低於2.0%

鬱李仁:苦杏仁苷含量不低於2.0%

 

醌類化合物

分類:苯醌,萘醌,菲醌,蒽醌

菲醌:鄰醌類衍生物,對醌類化合物

理化性質:升華性:游離的醌類(升華性),小分子的醌類及萘醌(揮發性)

酸鹼性:羥基數目越多,酸性越強;β酚羥基酸性>α酚羥基酸性

含-COOH>含兩個以上β-OH>含一個β-OH>含兩個以上α-OH>含一個α-OH

含一個α-OH只能溶於5%氫氧化鈉

顯色反應:無色亞甲藍顯色實驗-苯醌,萘醌(本來無一物)

含醌類化合物常用中藥:蘆薈,大黃(蒽醌),虎仗,何首烏,決明子,丹參(菲醌),紫草(會大虎,首無命絕,膽子大)

香豆素和木質素

理化性質:螢光性質:羥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多先出藍色螢光

與鹼的作用:內酯環可以開環

顯色反應:異羥虧酸鐵反應

(新增)呋喃香豆素的光化學毒性:可引起皮膚色素沉著

含香豆素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秦皮(七葉內酯,七葉苷),前胡,腫節風,補骨脂(總相鬥,請批固執前胡)

含木質素類化合物的常用中成藥:五味子(聯苯環辛烯型木質素),連翹,細辛(馬兜鈴科),厚樸(午後聯繫)

 

黃酮類

分類(根據中央三碳鏈的氧化程度,β-環聯接位置以及三碳鏈是否成環)

溶解性一般游離苷元難溶或不溶於水,易溶於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機溶劑及稀鹼水溶液中

酸性多數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羥基,故顯酸性

7,4』-二羥基>7或4』-羥基>一般酚羥基>5-羥基(可用5%NaHCO3萃取7,4』-二羥基)

顯色反應鹽酸-鎂粉(鋅粉)反應,四氫硼鈉(鉀)反應(對二氫黃酮類化合物反應高),氯化鍶(生成黑色沉澱)

含黃酮類化合物常用中藥黃芩:黃芩苷

葛根:黃酮類

銀杏葉:黃酮苷

槐花:蘆丁(花蕾部分稱槐米)

陳皮:橙皮苷

滿山紅:杜鵑素

 

萜類和揮髮油(異戊二烯C5單位)

萜類分類:單萜(揮髮油),倍半萜(揮髮油)

單萜單環單萜的化合物是薄荷醇

雙環單萜龍腦即冰片

環烯醚萜類是臭蟻二醛的縮醛衍生物

結構:環烯醚萜類的基本母核為環烯醚萜醇,具有半縮醛及環戊烷環的結構特點

分類:環烯醚萜苷:C-4位有取代基的環烯醚萜苷:梔子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雞屎藤苷

4-去甲基環烯醚萜苷:木辛醇,木辛苷,玄參苷

裂環環烯醚萜苷:龍膽苦苷,獐芽菜苷,獐芽菜苦苷

顯色反應:地黃及玄參等在炮製及放置過程中會變成黑色

倍半萜:單環倍半萜青蒿素具有很好的抗惡性瘧疾活性

莪朮醇具有抗腫瘤活性

二萜:穿心蓮內酯,雷公藤內酯

揮髮油的化學組成:萜類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其他類化合物

揮髮油的性狀:(草字頭加個奧)類多顯藍色;佛手油顯綠色,桂皮油顯紅棕色

揮髮油的化學常數:酸值(中和),酯值(水解),皂化值(皂化)

含萜類化合物常用中藥:穿心蓮:含有很多二萜內酯,二萜內酯苷,穿心蓮內酯又稱穿心蓮乙素

含揮髮油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莪朮,艾葉(桉油精),肉桂(桂皮醛)(我愛吃貴豬肉)

揮髮油的提取方法:超臨界萃取法,水蒸氣蒸餾法

分離方法:分餾法

鑑定方法:氣相色譜法

 

皂苷類(用力震蕩可產生持久性的泡沫)

分類:三萜皂苷:四環三萜:羊毛甾烷型,達瑪烷型(羊,馬四條腿)

五環三萜:齊墩果烷型,烏蘇烷型,羽扇豆烷型(烏魯木齊善鬥)

理化性質:X酸性;溶解性(正丁醇);發泡性;溶血性

顯色反應(醋酐-濃硫酸反應)(LiebermanBurchanl老爸反應)

含三萜皂苷化合物的常用中藥:人參,三七,甘草,黃芪,合歡皮,商路,柴胡(仨人上路運柴草,齊歡喜)

含甾體皂苷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麥冬,知母

 

強心苷

分類:甲型強心苷(五元),乙型強心苷元(六元)

糖部分的結構特徵:α-去氧糖:常見於強心苷類

與苷元的連結方式:I型: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紫花洋地黃苷A

化學性質:醋酐-濃硫酸反應(LiebermanBurchanl老爸反應)

含強心苷列化合物常用中藥:香加皮,羅布麻葉

 

主要動物藥化學成分

膽汁酸的鑑別:GregoryPascoe反應(含量測定)(狗屁反應),Hammarsten反應(膽酸顯紫色,鵝去氧膽酸不顯色)

含膽汁酸類成分常用中藥:牛黃:含8%膽汁酸,主要成分為膽酸,去氧膽酸和石膽酸

熊膽:化學成分:膽汁酸類的鹼金屬鹽及膽甾醇和膽紅素;生物活性方面:牛磺熊去氧膽酸

含強心苷元成分的常用動物藥:蟾酥

含其他成分的常用動物藥:麝香(麝香酮),斑蝥(斑蝥素),水蛭(水蛭素)

 

其他成分

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己,細辛,天仙藤,青木香,尋骨風

含有機酸的常用中藥:

金銀花:綠原酸(過敏)

去除鞣質的方法:X冷熱處理法,石灰法,鉛鹽法,明膠法,聚醯胺吸附法,溶劑法

 

第四章中藥炮製與飲片質量5-6

炮製的目的:X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改變或緩和藥物的性能;增強藥物療效;便於調劑和製劑;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的部位和趨向

炮製常用輔料:酒:活血通絡(大黃,黃連,丹參)

醋:引藥入肝,降低毒性,矯臭矯味(乳香沒藥,香附,柴胡,甘遂,延胡索)

食鹽水:強筋骨,軟堅(澤瀉,車前子)

薑汁: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竹茹,厚樸,黃連)

土:溫中和胃,止血,澀腸止瀉

麥麩:和中益脾:白朮,僵蠶,枳殼(豬慘翹)

蜜:潤肺止咳,補脾益氣,緩和藥性,矯味和消除副作用(黃芪,甘草,麻黃,馬兜鈴,枇杷葉)

中藥飲片的炮製方法:

炒法:火力:文火(炒黃);武火(炒炭);中火(炒焦)

清炒法(單炒):炒黃:王不留行:中火炒至白花

蒼耳子:中火炒至黃褐色,刺焦即可

炒焦:山楂,梔子(焦梔子:緩和苦寒之性以免傷胃

炒炭:(大薊,蒲黃,荊芥)蒲黃:中火炒至棕褐色

加輔料炒法:麩炒:白朮,僵蠶,枳殼(豬慘翹)

米炒:黨參,紅娘子,斑蝥(共黨,紅娘子搬米)

白朮既能土炒(補脾止瀉)又能麩炒(健脾消脹)

砂炒:穿山甲,馬錢子,補碎骨

炙法:白芍:X酒白芍,炒白芍,醋白芍,土炒白芍

複製:生半夏:炮製後能降低毒性,緩和藥性

清半夏:燥溼化痰

姜半夏:降逆止嘔

法半夏:調和脾胃(100kg半夏,甘草15kg,生石灰10kg

發酵:最佳溫度:30℃-37

煨法:除去油脂(木香,肉豆蔻

制霜法:用於製備西瓜霜的藥物:西瓜,芒硝

水飛法硃砂,雄黃

第五章中藥質量標準和鑑定(5-6分)

斷面:菊花心:黃芪,甘草,白芍

車輪紋:防己,青風藤

硃砂點:茅蒼朮

星點:大黃

雲錦狀花紋:何首烏(烏雲)

羅盤紋:商路(羅盤上路)

水試:西紅花加水浸泡後,水液染成金黃色

秦皮浸出液在日光下顯碧藍色螢光

蘇木投入熱水中,水顯鮮豔的桃紅色

車前子,葶藶子,蛤蟆油加水浸泡,體積膨脹

黃芩水解顯綠色

火試:降香微有香氣,點燃則香氣濃烈,有油狀物流出,灰燼白色

海金沙火燒有爆鳴聲且有閃光(冰片既有閃光,又有煙霧)

青黛火燒產生紫紅色煙霧

飲片:杜仲(飲片折斷時有白色膠絲

細胞內含物鑑定:澱粉粒加藍色或紫色

糊粉粒加碘顯棕色

黏液加釕紅試液

菊糖用α-萘酚乙醇檢測

脂肪油,揮髮油加蘇丹顯紅色

碳酸鈣加鹽酸有氣泡

細胞壁性質檢查:木質化細胞壁:加間苯三酚

木栓化細胞壁:加蘇丹三

纖維素細胞壁:加氯化鋅碘

理化鑑定:蜂蜜的相對密度:1.349

微量升華:大黃粉末升華物有黃色針狀,羽狀,枝狀結晶;薄荷的升華物為無色針簇狀結晶;牡丹皮,徐長卿的升華物為針狀,羽狀,長柱狀結晶;斑蝥為柱狀,小片狀結晶

外源性有害物質的檢測:X重金屬及有害元素;農藥殘留量;黃麴黴毒素(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二氧化硫殘留量(用酸鹼滴定法,氣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測定)(規定二氧化硫殘留量的藥材:白芨,白朮,白芍,天冬,天花粉,天麻,粉葛,山藥,牛膝,黨參)

水分測定法:X費休氏法;烘乾法(不含揮發性藥品);減壓乾燥法(含揮發性貴重藥品);甲苯法(含揮發性成分藥品);氣相色譜法

灰分性測定:X總灰分測定法,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法(指總灰分中不溶於稀鹽酸的灰分)

色度檢查:白朮

酸敗度測定:X酸值,羰基值,過氧化值

全草類中藥含葉量:穿心蓮30%,薄荷30%,廣藿香20%

浸出物測定: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揮發性醚溶性浸出物測定法

第六章中藥製劑與劑型

製劑(規格);劑型(形式)

中藥提取物有效部位佔提取物的50%以上;中藥有效成分的含量應當佔總提取物的90%以上

影響中藥製劑穩定性的因素:易水解的藥物:酯類藥物,醯胺類藥物,苷類藥物

易氧化的藥物:酚羥基,含有不飽和碳鏈

處方因素,製劑工藝,貯藏條件

不宜製成散劑的藥物:易吸溼或易氧化的藥物;刺激性大的藥物;含揮發性成分多且劑量大的藥物

散劑的質量檢測:水分:不得超過9%

合劑若加蔗糖,含糖量一般不高於20%(g/ml)

糖漿劑含蔗糖量應不低於45%(g/ml)

含有毒性藥的酊劑,每100ml應相當於原飲片10g;其他酊劑,每100ml相當於原飲片20g

流浸膏劑指每1ml相當於飲片1g;浸膏劑指每1g相當於飲片或天然藥物2-5g

親水親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劑的分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司盤,吐溫)

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分類: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硫酸化蓖麻油,阿洛索);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潔爾滅,新潔爾滅);兩性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卵磷脂)

內毒素是產生熱原反應的最主要物質(脂多糖)

防止注射劑氧化的附加劑:抗氧劑:亞硫酸氫鈉,焦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

惰性氣體:二氧化碳,氮氣

金屬離子絡合劑: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鈉

調節注射劑滲透壓的附加劑:氯化鈉,葡萄糖

滴眼劑每個容器的裝量應不超過10rd;眼用半固體製劑每個容器的裝量應不超過5g;眼用

製劑啟用後最多可使用四周

軟膏劑,乳膏劑的基質:類脂類基質:羊毛脂:有較大吸水性,與凡士林合用調劑滲透壓

烴類基質:矽酮類:眼睛有刺激性,不宜作眼膏基質

乳劑型基質:水包油型乳劑基質(O/W);油包水型乳劑基質(W/O)

水溶性基質:纖維素;聚乙二醇

栓劑基質:油脂性基質:可可豆脂,半合成脂肪肝油脂類

水溶性基質:甘油明膠,聚乙二醇

融變時限:脂肪型基質的栓劑應在30分鐘內全部融化,軟化或觸壓時無硬芯

不宜製成膠囊劑的藥物: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刺激性強的易溶性藥物;易風化的藥物;吸溼性強的藥物

空膠囊劑的常用囊材:增塑劑(甘油,山梨醇);增稠劑(瓊脂);遮光劑(二氧化鈦);著色劑(檸檬黃,胭脂紅);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酯);增光劑(十二烷基磺酸鈉);芳香矯味劑(乙基香草醛)

硬膠囊內容物的含水量不得超過9%

崩解時限:硬膠囊的崩解時限為30分鐘,軟膠囊的崩解時限為1小時

 

糖丸適用於兒童用藥,多用於疫苗製劑

蜂蜜:嫩蜜(稍有黏性),中蜜,老蜜(黏性強)

丸劑的質量要求:水分:蜜丸和濃縮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超過15%;水蜜丸和濃縮水蜜丸不得超多12%;水丸,糊丸,濃縮水丸不得超過9%;蠟丸,滴丸不檢查水分

溶散時限: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應在1小時內全部溶解;濃縮丸,糊丸應在2小時內全部溶解;滴丸應在30分鐘內全部溶解,包衣丸應在1小時內全部溶解;大蜜丸不檢查溶散時限

顆粒劑的質量要求:水分:不得超過8%

粒度:不能通過一號篩與能通過五號篩的總和不得超過15%

溶出度:混懸顆粒劑應進行溶出度檢查

 

片劑的分類:口腔用片:含片,舌下片,口腔貼片

口服片:其他都是口服片

片劑的輔料:稀釋劑:澱粉,糊精,甘露醇(稀釋劑和矯味劑)

吸收劑:硫酸鈣二水物,磷酸氫鈣

溼潤劑:水,乙醇

黏合劑:澱粉漿,糖漿

崩解劑:羧甲基澱粉鈉(CMS-Na),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L-HPC),泡騰崩解劑

潤滑劑:(壓片前必須加入潤滑劑)硬脂酸鎂,滑石粉,聚乙二醇,月桂醇硫酸鎂,微粉膠

崩解時限:口崩片(60秒),可溶片(3分鐘),舌下片(5分鐘),含片(10分鐘),中藥片,糖衣片(1小時),化藥片,原粉片(30分鐘)

 

膠劑的輔料:冰糖:矯味,增加透明度和硬度

油類:便於切膠,消泡

酒類:矯味,消泡

明礬:增加透明度

膜劑的成膜材料:聚乙烯醇(PVA)

控釋製劑:恆速釋放藥物

緩釋,控釋製劑的特點:藥物治療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用藥次數顯著減少

藥物可緩慢釋放進入人體內,血藥濃度的『峰谷』波動小,可避免超過治療血藥濃度範圍的毒副作用,又能保持在郵箱濃度治療範圍之內

第七章中藥藥理毒理

 

第八章中藥鑑定

根及根莖類

雙子葉植物:有放射狀結構,無髓,外表有栓皮

單子葉植物:無放射狀結構,有髓,外表無栓皮

狗脊:蚌殼蕨科(打狗棒),性狀:殘留金黃色絨毛

綿馬貫眾:表面黃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齊的葉柄殘基及鱗片,有黃白色維管5-13個

細辛:氣味辛,味辛辣,麻舌

蓼科:大黃,虎杖,何首烏

大黃: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

何首烏:乾燥塊根皮部有4-11個類圓形異型維管束環列,形成雲錦狀花紋

牛膝:莧科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色,質堅韌,不易折斷斷續排列2-4輪

川牛膝:莧科表面灰褐色,質硬脆,易折斷

商陸:木部隆起,形成數個突起的同心性環輪,俗稱『羅盤紋』

石竹科:銀柴胡,太子參

銀柴胡:有扭曲的縱皺及支根痕,多具空穴狀或盤狀凹陷,習稱『砂眼』;跟頭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狀凸起的芽苞,莖或根莖的殘基,習稱『珍珠盤』

毛茛科:威靈仙,川烏,草烏,白芍,赤芍,黃連,升麻

白芍:表面白色或淡紅棕色,光潔,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或略帶棕紅色

赤芍: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縱溝及皺紋,易折斷,斷麵粉白色或粉紅色

黃連:B味連:多分枝,常彎曲,集聚成簇,形如雞爪

雅連:多為單枝,過橋較長

雲連:多為單枝,彎曲成鉤狀,形如蠍尾

升麻: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下面凹凸不平

防己:呈不規則圓柱形,半圓柱形或塊狀,多彎曲,形似豬大腸,斷面車輪紋(房車)

延胡索:罌粟科

板藍根:十字花科(葶藶子)

豆科:苦參,槐花,甘草,黃芪

甘草:射線放射狀,至皮部偏彎,常有裂隙,顯『菊花心』

黃芪:菊花心

遠志:有較密並深陷的橫皺紋,縱皺紋及裂紋

西洋參:五加科不易折斷,分叉角度大

人參:五加科易折斷,分叉角度小

白芷:傘形科性狀:疙瘩丁

當歸:以煙火慢慢燻幹

川芎:呈不規則結節狀拳形團塊,表明黃褐色,粗糙皺縮;散有黃棕色小油點;切片呈蝴蝶片

防風:根頭部有明顯密集的環紋,稱『蚯蚓頭』;斷面呈『菊花心』

白前:斷面中控,稱『鵝管白前』

丹參:唇形科表面棕紅色或暗棕紅色,粗糙,具縱皺紋,外皮疏鬆,易脫落

黃芩:唇形科斷面黃色

玄參:斷面黑色

地黃:玄參科斷面烏黑色

巴戟天:茜草科

天花粉:葫蘆科

黨參:桔梗科根頭部有多數的疣狀突起的莖痕和芽(獅子盤頭)

木香:菊科

白朮:菊科呈不規則的肥厚團塊,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有瘤狀突起

蒼朮:硃砂點(羌活)

紫菀:根莖多編成辮狀

半夏:天南星科乾燥塊莖呈類球形

石菖蒲:天南星科

川貝母:百合科松貝: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大瓣緊抱小瓣,『懷中抱月』

青貝:大小相近,相對抱合,稱『觀音合掌』

爐貝:具有棕色斑點,『虎皮斑』

玉竹:百合科

知母:頂端有淺黃色的莖葉殘痕,呈『金包頭』

鬱金:姜科

天麻:蘭科

 

莖類中藥

木通:木通科乾燥藤莖

大血藤:木通科乾燥藤莖表面灰棕色,外皮脫落處顯暗紅棕色,斷麵皮部紅棕色,有數處向內嵌入木部

雞血藤:豆科栓皮脫落處顯紅棕色,韌皮部有樹脂狀分泌物呈黑棕色

蘇木:豆科乾燥心材表面黃紅色至棕紅色,具刀削痕

降香:豆科乾燥心材表面紫紅澀或紅褐色,有油性,入水下沉

沉香:瑞香科含有樹脂的木材表面有刀痕,黑褐色樹脂與黃白色木部的斑紋,表面多呈朽木狀

通草:五加科乾燥莖髓體輕,質鬆軟,稍有彈性,易折斷

鉤藤:茜草科

 

皮類中藥

 

動物藥:

貝殼類:石決明,牡蠣,珍珠母,海螵蛸,蛤殼,瓦楞子

生理產物:麝香,蟾酥,熊膽粉,蜂蠟,五靈脂,蠶沙,夜明砂,蟲白蠟,蟬蛻,蛇蛻,蜂蜜,蜂房

病理產物:珍珠,僵蠶,牛黃,馬寶,猴棗,狗寶

動物某一部位:阿膠,鹿角膠,鹿角霜,龜甲膠,血餘炭,水牛角

地龍:白頸

水蛭:兩端各具一吸盤

海螵蛸:乾燥內殼

桑螵蛸:螳螂科乾燥卵鞘

蜂蜜:葡萄糖

土鱉蟲:雌蟲乾燥體

蟾酥:斷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蘄蛇:翹鼻頭

烏梢蛇:劍脊

鹿茸:花鹿茸:一個分支:二槓

兩個分支:三岔

馬鹿茸:側枝一個:單門

側枝兩個:蓮花

牛黃:乾燥的膽結石烏金衣

 

礦石類

硃砂:硫化汞

雄黃:二硫化二砷

自然銅:二硫化鐵

赭石:三氧化二鐵

爐甘石:碳酸鋅

滑石:矽酸鎂

石膏:硫酸鈣

芒硝:硫酸鈉

硫磺:硫

相關焦點

  • 健康|中藥怎麼熬?教你煎煮基本知識!
    健康|中藥怎麼熬?教你煎煮基本知識!中藥怎麼熬?教你煎煮基本知識看了中醫如何煎中藥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煲之前要不要洗加多少水煲多長時間>湯藥是不是越濃越好中藥的正確煎煮關係到藥效的發揮在家煎煮中藥王醫生提醒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煮中藥有很多小的學問首先就是怎樣選鍋
  • 白馬寺一貼通中藥黑膏
    白馬寺一貼通中藥黑膏地道苗藥 綠色安全 使用更放心
  • 中藥知識必學:山柰
    李王張劉國之大族,姜科植物也是一門眾兄弟,許多都是赫赫有名,譬如沙姜、犍為姜、薑黃、高良姜等等,個個兒不是藥中之材即香辛大料,山柰就是其中的一個。漢地生長嘎加,莖狀如青稞,根皮厚,一節一節相接,內有纖維,乾燥後堅硬。歲物者天地之專精也,非司歲物則氣散,質同而異等也。性從地變,質與物遷,用藥必依土地,我們所用的山奈還是以廣西雲南產者良。
  • 「西醫禁開中藥」一周年!西醫:我竟然沒聽過
    一家北京市屬三甲醫院的藥劑科副主任醫師告訴健康界,現階段北京地區還沒有按照《通知》對非中醫類醫師開具中成藥進行培訓,「北京還是在沿用老方法,一張處方能開兩種中成藥,且兩種藥不能是同一功效亞類。」針對《通知》中對於中藥處方權的規定,在2019年7月12日,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就與河北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關於非中醫類別醫師提供中醫藥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經過不少於1年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經轄區縣級以上中醫藥主管部門或所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考核合格後,可以在臨床工作中提供中成藥、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醫藥適宜技術等3類中醫藥服務。
  • 你會鑑別使用中藥嗎?雲南鴻翔中藥舉辦第十二屆養生節公益活動
    活動現場,圍繞「全民強體質,慧養新生活」的主題,開展了「萬人太極」、鴻翔中藥健康公益行、養生湯方大賽、名中醫免費義診、道地藥材文化展、常見藥材真偽識別、四季養生知識科普等活動。系列活動旨在把藥品安全科普知識傳遞到大眾,提高公眾用藥安全意識,引導大眾對於中醫中藥文化更深刻的了解。同時學會鑑別常用中藥、合理使用中藥,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 【知識乾貨】2017執業中藥師備考點
    每一類特殊煎藥方法中的具體中藥是考試的常考點,大家需根據每味中藥的性質理解記憶特殊煎藥方法中的中藥舉例。  8、毒性中藥和麻醉中藥應按照有關規定存放,絕不能放於一般藥鬥內,必須專櫃、專鎖、專帳、專人管理,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處方審核的主要內容     1、中藥飲片處方書寫要求  (1)應當體現「君、臣、佐、使」的特點要求。
  • 養生知識:一味中藥,「上則清肺,下則潤腎」遠離肺病一身輕!
    偐躘掫嶅婢灸蝹釼菅緡伉稱顬馞恜逖殙磝蘚炋裶嬕邍鉆珘鯤頢據踅射綈梏蕘熅掔慠闃漫鷹謆緱噪球鴠鐰欄艵勌魅桖有一種滋陰保溼的中藥,它能清熱消火,是治療上火、陰虛、體液不足等問題的常用藥材之一。埒撰輸逈鸌磉頲匨壺蟚纜牥顧牼拴貼蓅跤斨囑鴻駔凍彲煢灷檎鋨純射泧荈魣櫫耕淨濜椗爼肙奍鵕麾釜閏竰菗莃匝喍[知母在中藥中的應用]根據知母的作用,它可用於肺胃火、肺熱、咳嗽、陰虛等證型,可分為三類。齮瀅忳簄氵紜嫬憟宖艓霱倒戨鄔諿貺示臶騶蠲豍苮袦儰觛及俆喚湯愹暖曎瞀繚淼鶼搷鰮鉬埬睭葮纄惱闐泅鮒濫谿欒1.知母具有調節肺和胃火的作用。
  • 中藥知識必學:白芷
    ——屈原《楚辭》 《楚辭》是先秦時期的偉大作品,其中記載了許多先民們認識的香草、香木,大部分可以作為中藥使用,白芷便是其一。白芷,為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以其根供藥用,亦常作香料使用。白芷在古書中稱作白茝。芷、茝在《廣韻》中均作「諸市切,上止,章。」二字同讀作zhi,茝有頤頦、腮頰的意思,泛指面部。
  • 一物生長在山頂,和大海沒有關係,從它的名字開始,說說中藥名
    一物生長在山頂,和大海沒有關係,從它的名字開始,說說中藥名。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中草藥名字,都和它們的性味、歸經、形狀或者生長特點有關。也就是說,那些豐富多彩的中藥名字,都有很深刻的內涵。但是,雖然每個中藥名字都有不同的理解,而我們人對它們的認識,畢竟是有一個「先後順序」的,這就是所謂的「顧名思義」。當我們看到一個名字時,不同的人會有一種自然的理解順序。這種順序有時候是對的,但有時候卻與真相大相逕庭。唯有通過後天掌握的知識與整理,才能去偽存真。
  • 中藥知識必學:透骨草
    配蒼朮一燥溼一止痛,兩藥相須為用,祛溼止痛功效大增。配伸筋草治肝腎不足,筋骨失養之肢體麻木,筋骨攣縮,有伸筋透骨之效。配雞血藤為久痺屬虛者最為相宜。             兩種中藥均以透骨草之名作為藥典之正名。前者在內蒙古、河南、陝西、山東等地使用;後者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使用。為避免混淆,現代中藥將大戟科透骨草稱為珍珠透骨草,鳳仙花科透骨草稱為鳳仙透骨草。
  • 身邊的中藥|蒲黃、蘆根
    (有點跑題,這個等會再說,無論如何我都不想失去這次宣傳家鄉特產的機會,誰讓它與我們中藥相關呢!)書歸正傳,先說中藥吧!一、先說說蒲黃吧中藥蒲黃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乾燥花粉。我們博興種植的大多為水燭香蒲!如下圖!
  • 中藥知識必學:沉香
    沉香不僅僅是一種名貴香料,其香氣淡雅宜人,匯天地陰陽五行之氣,香通三界,其香至今無法人工合成,因而十分稀少珍貴,其更是一味絕品中藥,集天地之靈氣,匯日月之精華,蒙歲月之積澱。其氣通天徹地為珍異之藥。 蚌受到砂粒侵入的刺激時陷入內部的細胞會分泌珍珠質,層復一層即成珍珠;牛黃是牛科動物黃牛的膽囊結石;家蠶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乾燥體就是僵蠶;以上這些都是中藥之中的病態產物。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沉香亦是一種病態產物。
  • 中藥知識必學:「青梅竹馬」
    中藥五味,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 其中,酸:「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 青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果實,口感酸澀無比。 值四月天,和煦的陽光下,青梅已經掛滿枝頭。採摘後的青梅非常酸澀,難以入口。但人們自有將酸澀化為酸甜的本領。
  • 「中醫中藥中國行」走進海曙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朱燕君通訊員餘劍波)7月3日上午,2018「中醫中藥中國行」寧波大型主題活動暨海曙區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啟動儀式在海曙國醫堂拉開帷幕。通過中醫中藥專家講座、中醫健康講堂、中醫藥文化展板展示、發放中醫藥科普資料等多種形式,進行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傳播,同時為廣大市民朋友送上惠民義診,開展現場諮詢活動。
  • 了解中藥,熱愛中藥,用好中藥!
    本屆民族中藥專業論壇,由福建省中藥材產業協會主辦,福建松輝醫藥有限公司、泉州福惠藥業有限公司、福建歸真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承辦,泉州市中醫藥學會協辦。論壇主題為『因為了解,所以熱愛』,旨在弘揚國藥,健康民生,讓全球華人了解民族中藥、熱愛民族中藥、用好民族中藥!據組委會介紹,論壇計劃每年一屆,每屆主題不同。
  • 中藥的奇怪藥名現象
    (與數字有關)   川桂枝、川黃柏、川大黃、川貝母;廣木香、廣鬱金、廣陳皮;湘蓮肉;蘇薄荷;浙貝母;建澤瀉。(與產地有關)   金鑑羊肝丸、天王補心丹、歸脾丸、清金保肺丸、金匱腎氣丸。 (與五臟有關) 二、一封用中藥名串成的訴狀   古有一才女,其父從業中醫,兼營藥鋪,有空時喜歡吟誦《湯頭歌訣》,女受此薰陶,對中藥名稱、性味、功能早有領悟。
  • 藥文化丨炒菜必放的調料竟然是中藥?盤點三大意想不到的中藥!
    關於中藥的事兒,藥明白給您講明白。藥食同源,即是指很多中藥本身也是一種食物。您要明白,很多我們平時常吃的東西,實際上就是一種可以治病的中藥。有些您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有些即便是吃了幾十年都不見得知道。
  • 中藥知識必學:珍珠
    而當下的中藥教材中也指出:「本品亦可用治皮膚色斑,現多將本品用於化妝品中,以防治皮膚色素沉著,有潤膚養顏之效。」 現代研究發現,珍珠的化學成分主要為碳酸鈣,多種胺基酸,無機元素有鋅、錳、銅、鐵、鎂、硒、鍺等。
  • 中藥知識必學:荷葉
    荷葉炭取荷葉,置鍋內,中間留有空隙,上蓋一鍋,兩鍋接合處用黃土泥封嚴,上鍋底貼一紙條,上壓重物,用武火加熱,燜煅至白紙條變為焦黃色時,停火,待涼後取出。本品苦平,歸肝、脾、胃經。功於收澀,化瘀,止血。用於多種出血症及產後血暈。
  • 中藥知識必學:蔓荊子
    沙地爬山虎,何物?蔓荊也。結的果為蔓荊子。這就是本期我為大家介紹的蔓荊子。 炒蔓荊子:篩淨灰屑,除去殘存萼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1976版山東中醫學院中藥方劑學記載為炒至焦黑,搓去外皮用),略噴清水,放涼。藥店一般都是炒蔓荊子,藥性比生品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