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鐘聲:銘記南京大屠殺是道義必須

2021-01-19 環球網

對於日本而言,歷史認知不是可以隨意取捨的戰略籌碼,不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外交手段

12月13日是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人民同國際社會一道深切哀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讓亞洲乃至世界的集體記憶中銘刻那段黑暗歷史,是為了和平的長遠。

近年來,世界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認知正在逐步加深。中國政府設立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檔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許多相關展覽相繼在海外舉行,這些舉措幫助越來越多的人去認識、思考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三大慘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殺。

一個多月前,法國卡昂和平紀念館館長格裡馬爾迪在一場南京大屠殺相關展覽開展儀式上說,二戰實際上是從中國戰場開始的,中國人民和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各國人民在戰爭中飽受非人道的痛楚。今天,類似的聲音愈加普遍,充分說明隨著南京大屠殺以及二戰期間中國戰場相關歷史為更多人所了解,世界對二戰的反思正在打開新維度。

南京大屠殺發生在79年前,二戰結束也有71年了。然而,歷史從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南京大屠殺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任何人要否認這一事實,歷史都不會答應。今天,人們繼續銘記這段歷史,是出於捍衛國際公理正義,出於內心深處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

不久前,有消息傳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赴珍珠港進行訪問。面對這一打著「歷史牌」的外交舉動,有日本媒體第一時間指出:安倍更應該去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

輿論的上述反應,恐怕只有放在日本處理歷史問題的整體脈絡中,才能得到更準確理解。近年來,以安倍政府為代表的日本右翼政治力量,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的跡象十分明顯。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歷史教科書等問題密集爆發,引起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廣泛質疑。幾個月前,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新高中教科書審定結果,再次出現了粉飾戰爭罪行、刪減南京大屠殺相關內容的做法。

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很難相信安倍的珍珠港之行,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之旅」,也難怪各方多從戰略層面審視該舉動——通過訪問珍珠港做出姿態,日本政府希望「減輕」日美同盟的「歷史包袱」,進而為自己的一些現實戰略考量服務。

且不說日本的戰略考量是否能夠拿得上檯面,其對待歷史的機會主義態度,本身就隱藏著真實危險。歷史真相不容篡改,歷史記憶不容抹去。歷史就是歷史,不想、不願、不敢觸碰某一段歷史,並不意味著它就不存在。

美國人不會忘記珍珠港被襲以及其後發生的太平洋戰爭;東南亞一些國家不會忘記日軍摧毀他們的家園、奴役他們的人民;中國人民同樣不會忘記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給國家、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對於日本而言,歷史認知不是可以隨意取捨的戰略籌碼,不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外交手段。昔日軍國主義侵略歷史是日本必須誠實對待的一段完整歷史,而不是一道選擇題——提起這一段卻丟下另一段,這不是對待歷史的應有態度。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時至今日,銘記南京大屠殺的苦難,依舊是人類的道義必須。作為昔日的戰爭發動者、罪行實施者,日本能否真正承擔起歷史責任?這個問題,必然逃不脫世界的審視和正義的評判。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13日 03 版)

相關焦點

  • 「鐘聲」與「留言」裡的家國情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新華社南京12月11日電題:「鐘聲」與「留言」裡的家國情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數據報告新華社記者蔣芳、邱冰清每天12名觀眾敲響13聲「和平大鐘」,每年很多參觀者留言書寫和平寄語,今年以來新徵集
  • 銘記歷史 祈願和平——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側記
    83年後的今天,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人們再次以國家的名義,隔著歲月回望,緬懷同胞先烈,祈願和平永駐。  全城肅穆 山河同悲  上午8時整,在紀念館集會廣場上舉行了升國旗、下半旗儀式。冬日的寒風中,飄揚的五星紅旗為在83年前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同胞而半垂。
  • 二〇二〇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並講話。 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現場國旗下半旗。3000餘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肅立。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凝聚和平向上的力量
    今天(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上午十點,跌宕悽厲的警報聲再次響徹南京城的上空,83年,硝煙早已散去,記憶未曾遠走,和平之聲愈加響亮。公祭儀式以國之名義,祭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更凝聚和平向上的力量。
  • 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
    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2020-12-14 00:24:0483周年集會  新華社東京12月13日電 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新華社記者姜俏梅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臺灣青年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側記——銘記歷史
    中國臺灣網7月10日南京訊 (記者 朱煉)「沉重」是記者此行聽到最多的兩個字,「不忘」是營員們的內心吶喊。7月10日下午,2016年北京市臺聯臺胞青年夏令營的30多位營員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詳細了解那一段血腥日子,銘記歷史。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隨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殺。一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個黑色雕塑,一位母親絕望的抱著自己死去的孩子。
  •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銘記歷史是為了珍愛和平
    >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新華社記者姜俏梅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儘管目前日本新冠疫情仍很嚴峻,但是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並揭露侵華日軍殘暴罪行,日本有識之士13日在東京全水道會館舉辦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呼籲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和平友好未來。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陳希出席並講話 2020-12-13 11:57: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12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並講話。  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現場國旗下半旗。
  • 「南京大屠殺」歷史不容忘記
    來源:新華社,侵權刪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就在1937年12月13日這個日子,日本侵略者發動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殺害了三十萬中國同胞。南京「六朝古都」向有「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之說。而南京的繁華在1937年這一天化作灰燼。在日本侵略者正式佔領南京後,在松井石根的刻意縱容下,南京開始一段血腥的歷史。在這裡我們需要記住幾個名字。
  • 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今日舉行
    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今日舉行 新華社12月13日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 讓全世界青少年了解和銘記南京大屠殺歷史 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開班
    清明節到來之際,今天(4月3日)下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紫金草國際和平學院第六期交流活動
  • ...裡的家國情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數據報告
    新華社南京12月11日電題:「鐘聲」與「留言」裡的家國情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數據報告新華社記者蔣芳、邱冰清每天12名觀眾敲響13聲「和平大鐘」,每年很多參觀者留言書寫和平寄語,今年以來新徵集2700餘件(套)史料文物……自2014年作為國家公祭儀式固定舉辦地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每年參觀人次達數百萬,留下了海量的參觀數據,也記錄下國人對歷史的珍重、對和平的渴望。
  • 【小蘇說·品讀和平地標】江東門紀念館:讓南京大屠殺史實成為世界...
    在第六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為向全球傳遞「銘記歷史,珍視和平」的聲音,我蘇網推出《小蘇說·品讀和平地標》系列報導,透過這些和平地標讀懂歷史,以更廣闊的視野了解國際和平城市的和平教育與城市氣質。  1937年12月,日軍侵佔南京,隨後一場慘絕人寰的人類浩劫將南京吞噬,彼時的城市百花凋敝、日月無光。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吾輩當自強!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吾輩當自強!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佔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
  • 加拿大僑社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祈願和平
    中新社多倫多12月13日電 (記者 餘瑞冬)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之時,加拿大僑社以不同方式悼念大屠殺死難者,祈願和平。當地時間12月13日,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和加拿大洪門民治黨多倫多支部等華人社團的代表在多倫多的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碑前默哀、獻花,舉行追思儀式。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之時,加拿大僑社以不同方式悼念大屠殺死難者,祈願和平。
  •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將走進南京30所中學
    12月1日,「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進校園」活動啟動。至12月14日,《人類的浩劫:1937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將走進南京30所中學。活動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與南京市教育局共同推出。「今年國家公祭前後,紀念館組織《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走進南京30所學校,目的是配合有關這段歷史的教學和思政課教育,是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激發青少年努力學習、奮發有為,樹報國之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介紹。圖文展板前,老師向學生們講述那段沉重的歷史,展板上一張張資料圖片讓學生們深受觸動。
  • 南京南京!紀念,是為了更好前行,銘記,是深知和平可貴
    南京這座千年古城,曾經遭受過深深的苦難,1937年12月13日,30萬南京同胞遭受侵略者的殘忍屠戮。今年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億萬中國同胞再次以國之名祭奠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深切緬懷所有慘遭死難同胞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 2分15秒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公開!這一天,不能忘!
    約翰·馬吉出庭作證他的影片成為了南京大屠殺的鐵證2019年,約翰·馬吉先生的兩位兒子和「美國紐約紀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聯合會」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37分鐘」版馬吉影像資料1997年,南京大屠殺發生60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