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阿幫派街頭火拼升級!急召軍警救場,法國要鬧第三次車臣戰爭?

2021-01-11 騰訊網

據外媒報導,法國憲兵部隊於當地時間6月16日進入該國東部城市第戎。在早些時候,第戎市當地被發現有車臣幫派組織使用步槍朝空中射擊,而且還揚言準備實施"報復"。這些車臣幫派成員大多蒙面且裝備精良,他們之中有許多都是來自於車臣的難民。

據第戎市一位警方消息人士透露,在過去三個晚上以來,第戎市當地一直有動亂發生,參與動亂的許多都是與毒品交易或其他犯罪活動存在密切聯繫的車臣幫派成員,他們都被動員起來與其他幫派組織成員發生「街頭衝突」。這場衝突很快就演變成為了「街頭戰爭」,鬧事者使用了包括AK系步槍、斧頭和棒球棍在內的武器,甚至還公然在第戎大街上發射實彈。

消息人士指出,此次騷亂的導火索是上周三一名16歲的車臣人遭受群毆致死。這名年輕車臣男子的死在當地的車臣人群體中引發了激烈反應,他們紛紛湧入到第戎市的各大住宅區並試圖揪出肇事者。同樣也是拜這起鬥毆事件所賜,第戎目前局勢告急,當局不得不徵調軍隊和警察前往增援。

有未經證實的說法指出,參與此次街頭騷亂的主要是阿爾及利亞和車臣兩撥幫派組織的成員。這兩撥人本計劃通過和談來解決問題,當最終情況還是朝著武鬥的方向發展。第戎市的安全狀況由此急轉直下。

到了當地時間6月14日,第戎市街頭已經聚集了超過150名車臣幫派成員,其中有些全副武裝,這些幫派成員打砸搶燒,對當地治安秩序構成了嚴峻威脅。為平息事端衝突,第戎市當局不得不緊急部署了110名法官憲兵。而到了當地時間6月15日,衝突不僅沒有得到遏制,反而還有升溫的勢頭。車臣幫和阿爾及利亞幫在第戎街頭公開鬥毆。據第戎檢察官埃裡克·馬泰斯介紹,目前為止已經有6人受傷,但尚無人員被捕。

法國內政部長克裡斯託夫·卡斯塔納已下令,將增調武裝力量進入第戎增援,以應對日益嚴重的暴力事件。第戎市市長弗朗索瓦·雷布薩門則表示,發生所的事情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不可接受的"。

車臣是俄羅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地處北高加索地區。車臣因為20世紀90年代的兩場車臣戰爭而聞名。這兩場戰爭在車臣都引發了大規模的移民浪潮,前後約有3萬人背井離鄉逃到了法國。自2003年以來,車臣難民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難民群體之一。到2008年時,法國境內大約有8000名車臣難民,而如今,這一數字已經增長到了3萬人左右。

相比之下,第戎市人口才15萬。不過車臣人在第戎市的人口構成中的比例並不算高,在法車臣人大多僑定居在尼斯、斯特拉斯堡、巴黎、奧爾良、勒芒、貝桑松、蒙彼利埃、土魯斯和圖爾等地區。

相關焦點

  • 手持AK在法國街頭大開殺戒,車臣人為何這般囂張?
    當美國因為疫情和黑人暴亂雞飛狗跳之時,法國那邊也不甘寂寞,又又又雙叒叕一次發生暴動了。本來,法國作為革命老區鬧罷工,外來移民騷亂已經成為特色,每年不來上幾次都渾身難受。但是這一次,鬧得實在有點過了:一座法國小鎮裡,兩大外國移民成幫派互毆,雙方不僅動用了刀槍棍棒,打到後來還上了自動火器,殺了三天三夜。
  • 車臣移民與北非移民連續4天在法國第戎街頭械鬥,多人受傷
    騷亂始於6月12日晚的16歲車臣青年被當地毒販毆打事件,這件事隨後引發了法國車臣移民群體對北非移民的「復仇」。據塔斯社等媒體消息,矛盾衝突雙方為法國車臣移民和以馬格里布人為主的上述毒販群體,後者包括來自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西北非地區的移民。
  • 車臣兄弟國印古什,車臣鬧獨立,為何印古什親近俄羅斯?
    因為俄羅斯事情太多,葉爾欽沒有過多的精力處理,面對車臣分裂武裝,只想妥協退讓,讓車臣分裂勢力越來越大。最讓俄羅斯不滿的是,葉爾欽居然給予車臣更大的自主權,車臣分裂勢力想獨立的念頭更大。面對這種情況,葉爾欽不得不發動第一次車臣戰爭。但第一次車臣戰爭,說俄羅斯慘勝是面子問題,實際上根本沒有徹底解決車臣問題。 在車臣戰爭時,車臣分裂武裝經常跑到印古什避難。
  • 法國「第戎動亂」:警察又拘捕5名車臣鬧事者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繼本周一4名車臣人遭警方傳喚後,法國「黑豹」突擊隊18日聯合巴黎警方特種幹預隊又拘捕了5名車臣人。鬧了4天的車臣幫與北非幫群毆事件雖然平息了,但被嚇壞的當地居民認為政府干預遲了,並擔憂再度發生類似的暴力場面。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這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在古代戰爭中,很多同宗同源的兄弟國家或者志同道合的同盟國家,往往聯合在一起作戰,共同禦敵,最終取得勝利。而且從世界歷史來看,即使鬧獨立,都是一起。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 小卡德羅夫去哪了,俄羅斯能否出現第三次「車臣戰爭」?
    那麼杜拜醫療水平要比俄羅斯高嗎?這一點沒人確定,但有一個因素要注意,杜拜是「購物天堂」,而且也是穆斯林國家,車臣人信奉是伊斯蘭教。小卡德羅夫去杜拜,無論看病,還是休養也符合情理。畢竟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也在杜拜看病。不過從小卡德夫現狀來看,小卡德羅夫被認為是普京強力支持者。
  • 車臣為何一定要和俄羅斯鬧分家?總結了3個要點
    其中北高加索地區有了個叫車臣尼亞的國,是為當今車臣的直系「祖先」。但由於面對的是俄羅斯這個龐然大物的兼併,這個國家於1859年在俄羅斯的炮火聲中灰飛煙滅了。但車臣人民的抵抗並未就此消亡,無數的車臣「熱血青年」遁入山區堅持抗俄,對於這些反抗人士,俄羅斯當局的態度很明確「寧可錯殺一萬,也不可放過一人」。
  • 第一次車臣戰爭慘勝背後:10萬平民喪生,俄裝甲兵永遠的痛
    因為車臣人對自由和獨立的渴望遠遠超過帝國疆域內的任何一個民族''。 沙俄政府對待叛亂的方法就是以暴制暴,不斷升級對車臣人的打擊和報復。俄羅斯和車臣的歷史在這種''一暴還一暴''的循環中延續,延綿不斷的流血衝突讓車臣人對俄羅斯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 暴力雖然使車臣人屈服,卻無法去除車臣人的仇恨。
  • 車臣戰爭的風雲往事
    (2)車臣戰爭歷史上車臣戰爭一共有兩次。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
  • 相隔不過五年,為何俄軍能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一雪前恥?
    以北屬於俄聯邦北高加索地區,車臣便位於此處。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俄軍在經過一年多苦戰後,未能達到預定目標,甚至有些狼狽:自身傷亡超2萬,其中陣亡3800餘,無奈之下簽訂停火協議。與之形成鮮明對照,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僅用數月時間便乾淨利落擊敗反對武裝,控制車臣全境,付出的傷亡數字僅為前次的1/3。是何原因,令俄軍風貌在短短幾年間煥然一新?車臣又為了什麼,敢屢屢同實力遠勝於己的俄羅斯叫板?
  • 車臣、北非移民法國連打三天,各方兄弟來支援,AK47都用上了,警察呢?
    已展開調查,尚未逮捕目前警方已展開調查,但目前尚未進行任何逮捕:「在這樣的情況下,首先是要確保安全,防止最壞情況的發生。」第戎檢察官措辭較為謹慎:「這不是戰爭」,但是「嚴重的事件」,對第戎,甚至其他城市來說,都是聞所未聞的。」
  • 探析: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曾與車臣站在一起,為何現在不鬧獨立了?
    即使蘇聯解體後,一些俄羅斯聯邦內的加盟國也鬧獨立,其中鬧的最兇的是車臣共和國。還有一個同時期鬧獨立的國家,那就是韃靼共和國。但後來韃靼共和國並沒有像車臣那樣,走上分裂俄羅斯的道路,而是繼續留在俄羅斯體制內。為何韃靼斯坦共和國後來不鬧了?讓我們通過韃靼的歷史和現實因素進行剖析。
  • 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為何要「自我釋權」?
    雖然俄羅斯有很多個像車臣這樣的共和國,但其他共和國的總統都沒有小卡德羅夫這麼出名。有兩個原因,一是曾因為車臣共和國鬧獨立而引發了兩次車臣戰爭。而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世界軍力第二強的俄羅斯正規軍居然被車臣地方武裝打得是「丟盔卸甲」,俄羅斯軍隊被拉下了「神壇」。所以,人們對車臣的一舉一動特別關注。二是小卡德羅夫是個「另類」之人。
  • 圖說車臣戰爭(之二)
    葉爾莫洛夫發動了戰爭即使在森林中他也能抓住你們1826年至1828年第二次沙俄—波斯戰爭和1828年到1829年沙俄—土耳其戰爭期間,車臣和達吉斯坦部落都曾配合波斯和土耳其爆發起義。可波斯和土耳其被擊敗,退出南高加索,起義也隨之被鎮壓。
  • 俄羅斯安全部隊在車臣戰爭中,憑什麼能先後擊斃了車臣四位總統?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內政最不安全的因素,車臣問題的由於歷史已久。從19世紀,俄羅斯對高加索地區進行徵服戰爭中,車臣就組成軍隊全面抗戰俄羅斯的入侵,雙方開展相互的屠殺,使用的手段是殘忍血腥的。蘇聯成立後,車臣留在俄羅斯聯邦共和國裡,1936年史達林把車臣—印古什地區從俄羅斯分離出來單獨建立起一個車臣自治共和國。
  • 俄軍以重武器全面碾壓獲勝:1999年8月26日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爆發第二次車臣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由於戰略錯誤、戰術錯誤、準備不足等原因,被車臣武裝分子打的落花流水。要知道,第一次車臣戰爭時期,這個數字還不到3%。俄軍使用了一些較新的武器裝備,彈藥供應也比較充足,軍人待遇有所提高。同時,俄軍畢竟是傳承蘇軍的一支強大的軍隊,各方面都是有自己一套的。
  • 老照片;九十年代的車臣戰爭
    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第二次車臣戰爭持續了近10年(包括正規戰和遊擊戰);俄軍參戰兵力約8萬,車臣方面約3萬人。
  • 地獄裡的戰爭:車臣絞肉機
    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共有2837人死亡、13270人受傷、337人失蹤、432人被俘,另外還造成了2.5萬平民死亡、1000餘幢房屋被毀。其中,作為二戰後最慘烈戰爭,格羅茲尼戰鬥尤為可怕和殘酷,率先攻入格城的俄軍第131摩步旅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給「戰鬥民族」蒙上了陰影。
  • 馬來西亞前總理髮帖「百萬法國人應遭到報應、懲罰」,俄媒表示大麻煩來了,宗教衝突可能加劇
    這番言論,也讓事情越鬧越大,俄媒認為,他的言論惹了大麻煩,很有可能會讓宗教衝突加劇。          歐洲近日陷入一片動蕩不安,前段時間,法國接連發生了多次的殺人事件,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混亂。剛開始,一名惡徒在法國做出了殺人的犯罪行為,沒想到潘多拉魔盒就此被打開,發生了一系列的恐怖襲擊事件。在這其中有好幾個人被殺害,甚至還包括一名歷史老師。
  • 「俄國有難,車臣必亂」:細述俄羅斯與車臣之間恩怨,是否化解?
    俄羅斯與車臣百年恩怨:有句話說得很形象,車臣能否安穩下去?一提到車臣, 在我們眼裡就想到殘酷的車臣戰爭。車臣人給人形象也是兇殘無比,什麼「黑寡婦」、恐怖襲擊,反正當年車臣印記太深。如今第二次車臣戰爭已經過去快二十年,這場戰爭持續到2002年,現在車臣在小卡德羅夫治理下,已經臣服於俄羅斯。有人說這種臣服只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