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網上查找「哪一些城市比較不安全」。除了看到汕埠(犯罪率高)、摩加迪沙(恐怖襲擊)、伊斯坦堡(地震問題)、大馬士革(軍事衝突)等等,你還會看到俄羅斯境內的一個城市也被標記了出來:「格羅茲尼」。格羅茲尼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區車臣共和國首府。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所以還有很多下轄的國家。格羅茲尼(Грозный)在俄語中被翻譯為「可怕的、嚴厲的」。但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格羅茲尼和車臣共和國被認定為危險的地區呢?
(1)歷史問題
高加索山區一直以來都是民族矛盾的多發地帶,這裡匯集了車臣、阿布哈茲、喬治亞、印古什、奧賽梯、達吉斯坦等多股勢力。在反對拿破崙的戰爭結束之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終於有精力把注意力從歐洲轉向南方,於是開始著手經營高加索地區,因為這裡集中了重要的戰略資源。為了鞏固從高加索通往喬治亞一線的左翼力量,1818年六月,5000名俄羅斯帝國士兵花了四個月的時間在地勢較低的宋扎河畔建起了一座要塞,因為當時這裡被認為是北高加索最炎熱同時也是各方矛盾的最為匯集的地方,所以這座要塞被取名為"可怕的要塞"(крепность Грозная),意圖用伊凡雷帝的稱號來震懾這一地區。要塞的構造非常堅固。格羅茲尼要塞在之後的數十年間一直對維護該地區的穩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也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戰略意義。
(2)車臣戰爭
歷史上車臣戰爭一共有兩次。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不過戰後車臣的恐怖活動依然頻繁。
1991年,即"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車臣境內的"伊斯蘭民族分離主義勢力"趁著蘇維埃政局動蕩、中央政府顧不到邊遠地區之際,開始逐漸謀求獨立。1991年10月份車臣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宣布車臣共和國獨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人數達到近六萬人。1992年,車臣一分為二,西部的印古什地區宣布加入俄羅斯聯邦。1992年5月25日,杜達耶夫與俄聯邦代表斯特羅戈夫中將籤署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分配財產條約》,據此,聯邦一切行政機構全部撤出車臣。俄羅斯除了在名義上沒有認可,實際上已經完全承認了車臣獨立。
但是。為了恢復國家經濟,石油出口問題變得異常重要,而車臣既是石油產區又是通道,同時車臣分裂勢力還威脅著整個高加索地區的能源戰略布局。而另一方面,車臣問題始終籠罩在西方國家的陰影之下,給俄羅斯帶來了許多的麻煩。
在這種背景下,1994年12月,俄軍兵分三路開進車臣境內。第一次車臣戰爭給俄軍帶來嚴重的傷亡代價。根據官方數字,俄軍死亡人數為3826人,傷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蹤。此外,這次戰爭亦導致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遭嚴重破壞。在此後3年,儘管車臣仍為俄羅斯共同體的其中一員,但實質上卻享有非正式的獨立。
第二次的車臣戰爭就是由普京指揮的戰爭。這一場戰爭消滅了車臣共和國的恐怖組織和叛軍,俄軍收復了車臣百分之九十九的土地,基本穩住了車臣的局勢。從第二次車臣戰爭打響到2月初,俄軍以陣亡官兵一千一百七十三人的代價,擊斃叛軍約一萬人,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但是,殘餘的車臣叛軍化整為零,逃進山高林密的山區,與俄軍轉而進行遊擊戰,並且不斷地在俄羅斯各地製造自殺性恐怖襲擊。要徹底剷除車臣叛軍與恐怖主義勢力,俄羅斯還要進行艱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