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戰爭的風雲往事

2020-12-16 Stomach地球硬磕者

如果去網上查找「哪一些城市比較不安全」。除了看到汕埠(犯罪率高)、摩加迪沙(恐怖襲擊)、伊斯坦堡(地震問題)、大馬士革(軍事衝突)等等,你還會看到俄羅斯境內的一個城市也被標記了出來:「格羅茲尼」。格羅茲尼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區車臣共和國首府。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所以還有很多下轄的國家。格羅茲尼(Грозный)在俄語中被翻譯為「可怕的、嚴厲的」。但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格羅茲尼和車臣共和國被認定為危險的地區呢?

(1)歷史問題

高加索山區一直以來都是民族矛盾的多發地帶,這裡匯集了車臣、阿布哈茲、喬治亞、印古什、奧賽梯、達吉斯坦等多股勢力。在反對拿破崙的戰爭結束之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終於有精力把注意力從歐洲轉向南方,於是開始著手經營高加索地區,因為這裡集中了重要的戰略資源。為了鞏固從高加索通往喬治亞一線的左翼力量,1818年六月,5000名俄羅斯帝國士兵花了四個月的時間在地勢較低的宋扎河畔建起了一座要塞,因為當時這裡被認為是北高加索最炎熱同時也是各方矛盾的最為匯集的地方,所以這座要塞被取名為"可怕的要塞"(крепность Грозная),意圖用伊凡雷帝的稱號來震懾這一地區。要塞的構造非常堅固。格羅茲尼要塞在之後的數十年間一直對維護該地區的穩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也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戰略意義。

(2)車臣戰爭

歷史上車臣戰爭一共有兩次。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不過戰後車臣的恐怖活動依然頻繁。

1991年,即"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車臣境內的"伊斯蘭民族分離主義勢力"趁著蘇維埃政局動蕩、中央政府顧不到邊遠地區之際,開始逐漸謀求獨立。1991年10月份車臣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宣布車臣共和國獨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人數達到近六萬人。1992年,車臣一分為二,西部的印古什地區宣布加入俄羅斯聯邦。1992年5月25日,杜達耶夫與俄聯邦代表斯特羅戈夫中將籤署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分配財產條約》,據此,聯邦一切行政機構全部撤出車臣。俄羅斯除了在名義上沒有認可,實際上已經完全承認了車臣獨立。

但是。為了恢復國家經濟,石油出口問題變得異常重要,而車臣既是石油產區又是通道,同時車臣分裂勢力還威脅著整個高加索地區的能源戰略布局。而另一方面,車臣問題始終籠罩在西方國家的陰影之下,給俄羅斯帶來了許多的麻煩。

在這種背景下,1994年12月,俄軍兵分三路開進車臣境內。第一次車臣戰爭給俄軍帶來嚴重的傷亡代價。根據官方數字,俄軍死亡人數為3826人,傷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蹤。此外,這次戰爭亦導致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遭嚴重破壞。在此後3年,儘管車臣仍為俄羅斯共同體的其中一員,但實質上卻享有非正式的獨立。

第二次的車臣戰爭就是由普京指揮的戰爭。這一場戰爭消滅了車臣共和國的恐怖組織和叛軍,俄軍收復了車臣百分之九十九的土地,基本穩住了車臣的局勢。從第二次車臣戰爭打響到2月初,俄軍以陣亡官兵一千一百七十三人的代價,擊斃叛軍約一萬人,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但是,殘餘的車臣叛軍化整為零,逃進山高林密的山區,與俄軍轉而進行遊擊戰,並且不斷地在俄羅斯各地製造自殺性恐怖襲擊。要徹底剷除車臣叛軍與恐怖主義勢力,俄羅斯還要進行艱苦的努力。

相關焦點

  • 車臣戰爭到底多殘酷?40%的車臣人,在這場戰爭中消失了
    從地圖上來看,車臣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這個地方相當特殊,正好是出入高加索地區的咽喉要道,因此車臣雖然僅僅只有1.7萬平方公裡,對俄羅斯這個面積超1700萬平方公裡的龐然大物來說,卻有著極其特殊的戰略價值,不過車臣跟整個俄羅斯的關係,卻不是很好,雙方經常爆發戰爭。
  • 老照片;九十年代的車臣戰爭
    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第二次車臣戰爭持續了近10年(包括正規戰和遊擊戰);俄軍參戰兵力約8萬,車臣方面約3萬人。
  • 圖說車臣戰爭(之二)
    無論是高加索戰爭、20世紀20年代的反革命暴動、衛國戰爭期間的大規模親德反蘇叛亂,還是當代兩次車臣戰爭。居住在山地的車臣人一直是反抗中央最堅硬的民族堡壘。1795年是車臣人歷史上的轉折點,車臣人和沙俄的關係隨著沙俄殖民政策的加強開始上升激化為對抗關係。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徵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 車臣武裝力量薄弱,為什麼車臣戰爭中俄軍的傷亡還如此之大?
    雖然俄羅斯是蘇聯解體分裂出來的國家,但其掌握著蘇聯最核心的武裝設備以及戰鬥工具,就連蘇聯唯一擁有的航空母艦也被俄羅斯所繼承,再加上俄羅斯自己本身在軍事上屬於強國之列,其他國家輕易不敢進犯,這樣一個軍事大國但卻在車臣戰爭中沒有吃到甜頭。
  • 俄羅斯安全部隊在車臣戰爭中,憑什麼能先後擊斃了車臣四位總統?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內政最不安全的因素,車臣問題的由於歷史已久。從19世紀,俄羅斯對高加索地區進行徵服戰爭中,車臣就組成軍隊全面抗戰俄羅斯的入侵,雙方開展相互的屠殺,使用的手段是殘忍血腥的。蘇聯成立後,車臣留在俄羅斯聯邦共和國裡,1936年史達林把車臣—印古什地區從俄羅斯分離出來單獨建立起一個車臣自治共和國。
  • 地獄裡的戰爭:車臣絞肉機
    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共有2837人死亡、13270人受傷、337人失蹤、432人被俘,另外還造成了2.5萬平民死亡、1000餘幢房屋被毀。其中,作為二戰後最慘烈戰爭,格羅茲尼戰鬥尤為可怕和殘酷,率先攻入格城的俄軍第131摩步旅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給「戰鬥民族」蒙上了陰影。
  • 車臣戰爭,為何被稱為毛熊的眼淚,到底有多殘酷
    從18世紀彼得一世和卡捷林娜時期,俄羅斯都將車臣當作遠徵之地,18世紀80年代,沙俄正式發動「大高加索戰爭」直到1864年,車臣才被沙俄正式統治,但引用沙皇時期耶爾馬騾夫將軍的話來說:如果還有一個車臣人活著,這裡就不可能有安定。
  • 小卡德羅夫去哪了,俄羅斯能否出現第三次「車臣戰爭」?
    車臣是一個好戰的民族,俄羅斯獨立後,車臣地區先後發生了兩次車臣戰爭,特別是第一次車臣戰爭,讓俄軍蒙羞。雖然俄軍勝了,但也是一種慘勝。直到普京當總理後,堅決要打第二次車臣戰爭。因此,俄羅斯才總算穩住了這個強悍而好戰的民族。
  • 俄羅斯車臣戰爭老照片,第一次立國之戰,戰鬥民族被打的潰不成軍
    【兩個民族的矛盾】俄羅斯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期境內民族眾多,很多少數民族都和主體俄羅斯族有不同程度的深仇大恨,而車臣民族同樣是其中一個。【兩次車臣戰爭】在蘇聯解體後,車臣為了謀求獨立,俄羅斯為了維持統治,兩者在90年代爆發了兩次車臣戰爭。圖中為俄羅斯軍隊繳獲的車臣武裝武器彈藥。
  • 第一次車臣戰爭慘勝背後:10萬平民喪生,俄裝甲兵永遠的痛
    當下車臣的局勢十分平靜,但是車臣戰爭留下的傷痕卻難以抹去。車臣將會徹底融入俄羅斯還是會再次爆發脫離俄羅斯的戰爭,這個問題誰都無法回答。在現代戰爭中,火力壓制已經不是決定戰爭的因素,精確打擊才是主流。
  • 相隔不過五年,為何俄軍能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一雪前恥?
    以北屬於俄聯邦北高加索地區,車臣便位於此處。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俄軍在經過一年多苦戰後,未能達到預定目標,甚至有些狼狽:自身傷亡超2萬,其中陣亡3800餘,無奈之下簽訂停火協議。與之形成鮮明對照,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僅用數月時間便乾淨利落擊敗反對武裝,控制車臣全境,付出的傷亡數字僅為前次的1/3。是何原因,令俄軍風貌在短短幾年間煥然一新?車臣又為了什麼,敢屢屢同實力遠勝於己的俄羅斯叫板?
  • 俄羅斯的君子之戰:車臣戰爭打一半沒子彈,指揮官:從敵人那裡買
    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很多組成部分,因為俄羅斯也就是聯邦,它下面也有很多個聯邦主體,俄羅斯的很多聯邦主體也有了分裂出去的傾向,鬧的最嚴重的就是車臣。俄羅斯在90年代還打了兩場車臣戰爭,尤其是第一場,那簡直是慘勝。可以說正是兩次車臣戰爭才讓俄羅斯老百姓放棄了葉爾欽,選擇了普京。第一次車臣戰爭慘到一個什麼狀態?
  • 俄軍以重武器全面碾壓獲勝:1999年8月26日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爆發第二次車臣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由於戰略錯誤、戰術錯誤、準備不足等原因,被車臣武裝分子打的落花流水。這3年時間,俄軍仔細研究了第一次車臣戰爭慘敗的原因,找出了應對的方法。1999年,葉爾欽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將自己的權力移交給普京。而普京作為一個毫無名氣的年輕人,迫切需要通過一場勝利的戰爭坐穩位子。自然,第二次車臣戰爭就是普京最好的舞臺。
  • 「俄國有難,車臣必亂」:細述俄羅斯與車臣之間恩怨,是否化解?
    俄羅斯與車臣百年恩怨:有句話說得很形象,車臣能否安穩下去?一提到車臣, 在我們眼裡就想到殘酷的車臣戰爭。車臣人給人形象也是兇殘無比,什麼「黑寡婦」、恐怖襲擊,反正當年車臣印記太深。如今第二次車臣戰爭已經過去快二十年,這場戰爭持續到2002年,現在車臣在小卡德羅夫治理下,已經臣服於俄羅斯。有人說這種臣服只是暫時的。
  • 車臣兄弟國印古什,車臣鬧獨立,為何印古什親近俄羅斯?
    因為俄羅斯事情太多,葉爾欽沒有過多的精力處理,面對車臣分裂武裝,只想妥協退讓,讓車臣分裂勢力越來越大。最讓俄羅斯不滿的是,葉爾欽居然給予車臣更大的自主權,車臣分裂勢力想獨立的念頭更大。面對這種情況,葉爾欽不得不發動第一次車臣戰爭。但第一次車臣戰爭,說俄羅斯慘勝是面子問題,實際上根本沒有徹底解決車臣問題。 在車臣戰爭時,車臣分裂武裝經常跑到印古什避難。
  • 急召軍警救場,法國要鬧第三次車臣戰爭?
    在早些時候,第戎市當地被發現有車臣幫派組織使用步槍朝空中射擊,而且還揚言準備實施"報復"。這些車臣幫派成員大多蒙面且裝備精良,他們之中有許多都是來自於車臣的難民。 這場衝突很快就演變成為了「街頭戰爭」,鬧事者使用了包括AK系步槍、斧頭和棒球棍在內的武器,甚至還公然在第戎大街上發射實彈。
  • 車臣是個什麼樣的民族?俄羅斯194個民族中,為何車臣鬧得最兇?
    然而,正是這個無論人口還是國土面積都毫不起眼的民族,給予俄羅斯帶來巨大的創傷,俄羅斯自獨立以來,為了平定車臣之亂先後爆發了兩次大規模戰爭,付出了數萬軍人的傷亡。迄今為止,雖然在普京的鐵腕兒之下車臣趨於平靜,但是,誰也很難保證車臣從此徹底臣服。
  • 第二次車臣戰爭老照片:米26直升機墜毀爆炸
    第二次車臣戰爭老照片:米26直升機墜毀爆炸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這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在古代戰爭中,很多同宗同源的兄弟國家或者志同道合的同盟國家,往往聯合在一起作戰,共同禦敵,最終取得勝利。而且從世界歷史來看,即使鬧獨立,都是一起。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