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成吉思汗的神羅皇帝
——查理五世
作者:轅固小生
中世紀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有個皇帝,統治的疆域從歐洲跨過大西洋到新大陸,地盤之廣,可比成吉思汗,這個皇帝就是查理五世。
成吉思汗的江山是戎馬一生,馳騁疆場打下來的。而查理五世的江山是靠爹媽、乃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婚姻掙下的。
這不是天方夜譚。說到這裡,就要解釋一下中國古代與歐洲的異同。從繼承法來看,中國古代非常明確,只有男性後裔才有繼承權,女兒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從來沒有聽說哪位公主繼承王位帝位。而歐洲王族的一般規則是,男孩有優先繼承權,如果沒有兒子,女兒也可以繼位,擔任女王。更有甚者,女兒嫁人,甚至可以把繼承權和國土帶過去,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明白了這一點,才能看懂歐洲歷史。查理五世的上輩就是這樣。
先從查理大帝的爺爺馬克西米連一世說起。馬克西米連一世生於1459年,出身於歐洲有名的皇族哈布斯堡家族,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及奧地利大公腓特烈三世的長子。
哈布斯堡家族本是瑞士阿爾高(Aargau,蘇黎世和巴塞爾之間的一個州)地方領主,因修築過哈布斯城堡(意為鷹堡)而得名。這個家族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1278年開始了哈布斯堡家族對奧地利的統治,經歷了20個君主,長達600餘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皇退位,才告終結。哈布斯堡家族起源於瑞士,壯大於奧地利,甚至長期擔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活躍在德國乃至歐洲歷史舞臺上。
哈布斯堡家族尤其善於以聯姻來擴大地盤和影響,馬克西米連就得到一個絕好的機會。當時在今法國東部和尼德蘭(荷比盧)一帶,有個勃艮第大公國。1477年勃艮第最後一任公爵勇敢查理在戰爭中殞命。他的獨生女瑪麗繼承爵位。瑪麗看上了年輕英俊又有騎士風度的奧地利太子馬克西米連,兩人在布魯日(今屬比利時)喜結連理。不久得子費利佩。1482年25歲的瑪麗,騎馬墜地而亡。兒子費利佩(1478-1506)繼承媽媽的爵位。結果與奧地利相隔千裡的尼德蘭地區落入哈布斯堡王朝手中。
不久,馬克西米連一世繼位成為奧地利大公,並當選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為兒子費利佩找了一門「好」親事,讓他娶西班牙公主胡安娜為妻。胡安娜(1479-1555)的母親就是大名鼎鼎的卡斯蒂利亞伊莎貝爾女王(1451-1504),父親是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1452-1516)。兩人並稱「天主教雙王」,共同完成了西班牙(以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為基礎)的光復大業,消滅了最後一個伊斯蘭王國(格拉納達),資助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為西班牙開創了徵服拉丁美洲的事業。但胡安娜婚後並不幸福,丈夫費利佩綽號「美男子」,用情不專,引起胡安娜的強烈嫉妒,最終罹患精神病,因而她被稱做「瘋女胡安娜」。而查理五世正是他們的大兒子,1500年2月24日出生於根特(今屬比利時)。
因母親患病,查理五世6歲就到梅赫倫(今屬比利時),由姑母奧地利的瑪格麗特(Margarete)照料。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
運氣來了。瘋女胡安娜因哥哥夭亡,1504年意外繼承了西班牙王位。但她因病一直受到監護,1516年把王位傳給了大兒子查理五世。
這樣就清楚了。查理五世出生在比利時,因父親早亡,年僅6歲就成為尼德蘭的君主。他的母語是法語(也會荷蘭語),卻因母親是西班牙王族的關係,繼承了西班牙王位,被稱為卡洛斯一世。西語卡洛斯即法語查理,在西班牙,他是第一個以卡洛斯為名的君王,所以稱為卡洛斯一世。
也是因為父親早亡,1519年他直接繼承祖父馬克西米連一世,當上奧地利的君主。同年又被選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20年在亞琛加冕。德語稱為卡爾五世(Karl V),德語卡爾與西語卡洛斯和法語查理都是同一個名字,含有心胸開闊且友善的意思。查理大帝第一個使用此名,即查理一世。而年輕的查理是帝國第5位用此名的皇帝,所以稱查理五世。
就這樣,年僅19歲的查理五世就登上了歐洲權利的頂峰,成為查理大帝和拿破崙之間統治歐洲版圖最廣的帝王。他承繼的一頂又一頂的王冠,意味著無法計數的權力、財富和領土。這個處於大航海時代的帝王,統治的範圍不僅包括尼德蘭、西班牙、奧地利、半個義大利(當時屬西班牙)、名義上的整個德意志,而且還包括美洲殖民地(龐大無比,而且還不斷地被發現、被徵服)。後來他的勢力還伸展到北非的突尼西亞乃至亞洲的菲律賓,統治一個地跨歐亞非美四大洲的「日不落帝國」。這個稱號比維多利亞的大英帝國早了3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