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獲巨額融資,健身進入內容為王時代

2021-01-16 金融界

來源:進擊波財經

在今年的年度峰會上,我們提到了很多在國內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國外卻威名赫赫的神級品牌和產業。

比如在美國,有一家專門生產球星卡的公司叫Panini(帕尼尼)。

沒錯,不是肯德基的那個三明治,也不是義大利的傳統美食,而是一個以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中的球星卡為主要盈利產品的公司。

Panini 的單張球星卡,最貴的能超過10萬美金。同時,最受歡迎的球星卡往往不是現在最火的球星,而是各種買主們預期能成超級明星的新秀卡。

Panini 還有一款經典產品,是把喬丹在某賽季最後一次上場時穿的衣服剪成幾百片,做成幾百張球星卡,而其中正好剪到喬丹logo的地方就是最貴的「金卡系列」,剪到邊邊角角的地方就便宜一點,主要銷售方法是在官網預定製。

目前,帕尼尼這種模式,已經在美國創造出了50多億的市場規模。

1

帕尼尼這種公司的興起,主要在於美國乃至全球日益完善的運動及健身市場。

疫情爆發之前,全美有差不多4萬多家健身房,市場規模超過320億美元。有20%的人有長期的健身習慣,也就是說每五個美國人,就有一個是健身房老司機。基本實現真正的全民健身。

即使受到了2020年Covid-19的衝擊,美國人的健身習慣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是開始轉向在家運動,在家健身。

直接結果就是,聚焦家庭健身場景的互動健身平臺 Peloton 業務實現了爆發式增長。

2019年, Peloton 登陸納斯達克,2020年,Peloton 的市值一年漲了600%,目前價值470億。僅僅在去年Q3,Peloton 的收入就達到了5.2億美元,季度增長三分之二,付費會員增長比例跟盈利基本持平,達到17萬人之多。

他們的主打產品線是動感單車,通過設備分期付費+流媒體課程包月訂閱的方式, Peloton 的用戶可以以最低每個月87$(差不多600塊人民幣)左右的成本,無限次在家參加動感單車課程,以及線上教練教學,各種健身指導和定製。

流媒體包月的內容主要以線上教練教學為主,每年只要1000$,就可以擁有一輛只屬於自己的動感單車,以及全套的線上直播/錄播課程+專業教練指導教學。

性價比炸彈。

採用這種智能硬體+內容模式的還有 MIRROR,通過掛式的鏡面設備提供健身指導,就是你一邊照鏡子,鏡子裡一邊有人指導你的瑜伽動作,帶你上課。

蘋果據說也在開發類似的項目,可以付費訂閱的課程更多元一些,包括室內跑步、騎單車、划船和力量訓練等。

總之,因為不能出門,國外的健身巨頭們正在嘗試把陽臺和客廳轉化成全新的健身房。

2

無獨有偶,根據趨同進化的邏輯,國內的健身市場也必然會向這個路線發展。

去年下半年,國內健身頭部品牌 Keep 推出了線上直播業務並與智能硬體打通,也就是與前文提過的 Peloton 以及 MIRROR 相似的,鎖定家庭健身場景的硬體+內容的服務模式。

我們都知道,在過去的一年,體育運動及健身等行業迎來了最大寒冬,從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這個寒冬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很難預測。

但這當中有一個很微妙的蓄水:群眾對於健身的需求空前高漲。

在2020年,基本所有人的生日願望都與『提高自身免疫力,鍛鍊身體,保持健康』有關,經歷過疫情的至暗時刻,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健康』這個看似常規的需求,實際上是一種幸運,是需要努力維持的。

Keep 正是看到了這個需求,所以加速了自身「蓄謀已久」的智能硬體+內容服務的深化,類似我們上述的設備+訂閱服務。

在2021年1月11日這個很「爭第一」的日子,Keep 宣布完成高達 3.6 億美元的 F 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高都資本跟投,同時 GGV 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時代資本以及 BAI 資本等老股東都選擇了繼續追加投資。

在這一輪融資後, Keep 在運動健身行業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真正擁有了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爭霸的實力。

截至目前,Keep 已經擁有了3億用戶,1000萬會員。他們正在試著給家庭運動場景創造新的風口,同時也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改革和升級,促使受眾對運動的認知與習慣發生改變。

3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Keep 和 Peloton 以及 MIRROR 的這種運營模式,其實跟另一個在文藝青年圈子大獲成功的產品非常相似:Kindle。

2007年,初代 Kindle 上市,售價高達399美元,與同年上市的初代 iPhone 僅有100美元的差價。而十多年後,最新款的 iPhone 已經開價到1099美元,Kindle則一直在降價,最新款標價低至79.9美元,換成人民幣五百多。

貝索斯之所以敢這樣幹,是因為他所主打的重點其實就在於,長線的高頻低價內容消費。

以前,這種墨水屏的閱覽器特別貴,跟同期手機的價格基本持平,土豪才有的奢侈品。

因為那個時候,內容全靠txt導入,設備本身沒有後續服務,完全是一錘子買賣,只能走高價賣設備的路線。

而後來,電子書市場逐漸完善,消費者在線上知識付費的習慣漸漸養成,設備的價格就降下來了,即使是在校學生,少喝一個季度的奶茶基本就能拿下,盈利點從裸機開始向配套互補品的細水長流轉型。

也就又回到了我們今年年會的關鍵詞:複利。

對於在歐美實現超級增長的 Peloton 來說,單車+直播是他們最重要也最有吸引力的業務,而對於服務範圍和廣度遠不止單車的 Keep 來說,這只是聚焦家庭運動場景的一個新型用戶體驗。

畢竟,Peloton 在歐美的成功,主要基於人們無法出門,無法去健身房完成原有的健身習慣,一旦生活恢復到原有的運行方案,他們很可能放棄單車或者鏡子,重新回到健身房去,而不是繼續宅家運動。

但是在 Keep,更多的是本身就不願意進到健身房或者時間有限的用戶,與疫情無關。即使2020下半年疫情減退,健身房已經重新開始營業,他們也依然更傾向於在家運動。

同時不要忘記的是,中國市場的特殊性。

中國的市場,從頭到尾都是跟國外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這裡有歷史原因,也有消費習慣原因,更有消費能力和市場認知的原因。

過去,有很多國外巨擘在看中了中國的龐大市場之後就急迫入局,以與在海外完全相同的方法進入中國市場,但卻鎩羽而歸。比如亞馬遜,易趣,雅虎。

真正存留下來的只有兩個類型:

1、全面推行中國化的,比如肯德基;

2、模型推出,模式留下,比如易趣走了,但電商淘寶活了,OICQ 走了,但 QQ 活得很好。

所以想要讓智能硬體+內容服務的模式在中國市場落地,必須有針對國內市場本身的方案。

4

在國內的運動健身市場中,我認為最關鍵的是3點:

首先是參與度,這個參與度是一個很多維度的互動概念,不是說App或者平臺的下載量和日活而已,而是包括是否在主流多平臺完成了數位化常態覆蓋,能基本保證已有用戶和潛在用戶不論在任何平臺,只要尋找相關話題,就能看到品牌,並且可以與之互動。

其次是結構上的合理配置,比如說能不能最大限度的調用自己所擁有的數位化內容,能不能通過供應鏈把邊際成本壓倒最低,去提高自己的運營推廣效率,投放效果,售前售後的虛擬服務。

最後是產品和內容服務的配套互補,也就是現在 Keep 正在做的,用有創新性的玩法,吸引更多用戶甚至帶動行業變革,擁有差異化優勢,從而給自己建立品牌認可的護城河。

所以我對於 Keep 的未來,是充滿期待和好奇的。

成立至今,Keep 的業務線已經完成了在整個健身生態內的布局,在運動解決方案的輻射面相當廣闊,從橫向拓寬業務開始有意識地向縱向深化服務轉型。

不論是近年已經開始的智能硬體的內容化服務,還是去年下半年主打的智能硬體與內容的打通,Keep 都讓自己向更泛化的運動平臺進化,從而延伸出更多觸手與用戶建立更緊密的關聯。

更關鍵的是,Keep 在不同的業務線之間並非互相獨立,而是通過內容和數據的打通,串聯起了非常完整的健身鏈路,具備了通過複利模式長久經營的先決能力。

5

我們之前說過,「複利」的概念,和純資金面理財領域的複利概念無關,而是一種思維模式、處事原則和事業理念,是基於一個人、企業和組織的願景,希望長期地、持續地獲得社會價值,獲得社會認同與數字性回報,並願意付出對應的努力和代價。

它需要在一個更長的時間周期裡去理解、看待,而非截取任何一個短周期來粗暴地看待收益率,它需要某一些稟賦能力、認知與資源。

或者說,重要的不是設備或者外在這些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短時間燒錢就解決的大框架,而是在於,如何通過源源不斷的內容,去為用戶提供和創造價值,展現自己的競爭力,來換取複利。

相關焦點

  • Keep完成巨額F輪融資,線上健身行業再迎東風
    「居家健身、宅家運動」成為主流1月11日, Keep宣布已於去年年底完成3.6 億美元F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高都資本跟投,GGV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時代資本以及BAI資本等老股東也繼續追投
  • 健身軟體Keep被曝收購域名keep.com!不久前剛獲得1.27億美元融資
    據悉,Keep原域名gotokeep.com是在2014年註冊,gotokeep拆解開來就是:go to keep(去保持)。可能翻譯起來會有些奇怪,但結合軟體名稱keep就不難理解了。Keep可定義為保持身材、堅持運動,傳遞的理念淺顯易懂而富有創意。
  • Keep 再融資以後
    作者丨婷婷的勇敢世界 來源丨幾何小姐姐(ID:jihexj)Keep官方宣布了年初完成8000萬美元E輪融資的消息,據新浪科技,這一輪之後Keep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此前,Keep共完成六輪融資,累計融資1.87億美元,上一輪為2018年7月高盛領投的1.27億美元D輪融資。
  • 健身行業冰火兩重天:健身房遭重挫,線上、智能健身公司連獲融資
    Keep 、樂刻等健身品牌紛紛推出線上直播計劃,從反饋來看,直播內容的播放量和用戶參與都較為可觀,疫情期間宣布獲得融資TT直播健身就屬此類項目。(點擊閱讀:獲千萬級A輪融資,TT直播健身把健身房搬回家)TT直播健身是一款直播形式的健身App,採用付費預約上課模式。
  • 健身獨角獸曝IPO傳聞,Keep能否成為中國版Peloton
    投稿來源:港股研究社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各行各業都在往數位化轉變,健身行業也不例外。2020年可以說是家庭健身和數位化被正名的一年。在這股熱潮中,資本也對健身賽道頗為關注。據悉,1月11日運動科技公司 Keep宣布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成為近年國內運動科技領域融資的最大金額,估值成功站上20億美元大關。
  • 健身獨角獸曝IPO傳聞,Keep能否成為中國版「Peloton」?
    文 | 港股研究社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各行各業都在往數位化轉變,健身行業也不例外。2020年可以說是家庭健身和數位化被正名的一年。在這股熱潮中,資本也對健身賽道頗為關注。據悉,1月11日運動科技公司 Keep宣布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成為近年國內運動科技領域融資的最大金額,估值成功站上20億美元大關。
  • F輪融資3.6億美元,Keep能撐起20億美元的估值嗎?
    高喊著"自律給我自由"的keep,在自由的道路上不斷奔跑。  去年12月底,keep完成了F輪3.6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蔻圖資本跟投,成為近年國內運動科技領域融資的最大金額,keep估值成功站上20億美元大關,這距離上一輪融資時的10億美金估值翻了一倍。
  • 健身軟體表面火熱實則水深火熱,Keep真能逆流而上?
    有趣的是在幾年前,如果提到健身,一定會糾結去哪個健身房鍛鍊,但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在智慧型手機不斷普及的時代中再提到健身,我們想到的是該用哪個健身app。人們在對健身場景態度上產生如此大的差異變化,源於運動健身類app的崛起。而在這其中,身為行業資深「老幹部」的keep成為很多健身愛好者的優先選擇。Keep從2015年2月上線到至今,已擁有超過1億用戶。
  • 「中國Mirror」A輪融資6500萬美元,FITURE為家庭健身賽道再添一把火
    FITURE的巨額融資給這一火熱賽道再添一把火。創行業之最,FITURE什麼來頭?據報導,FITURE本輪融資高達6500萬美元,刷新了全球健身行業中A輪融資的紀錄。領投方為騰訊,跟投方則包括C資本、凱輝基金、黑蟻資本、CPE(中信產業基金)、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全明星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
  • Keep完成8000萬美元E輪融資 成運動科技領域首家獨角獸
    公司 Keep 正式宣布於今年年初完成 8000 萬美元 E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時代   Keep 最初為提供線上運動內容和記錄的健身工具,後面不斷拓展業務,利用自身內容和數據優勢,將場景、產品,和用戶
  • 能「keep變現」,才是資本眼中的好keep
    對於剛剛經歷過「裁員風波」的keep來說,在生存壓力下,變現的需求也前所未有的迫切。另外,據天眼查信息顯示,keep最近一輪融資是2018年7月由高盛領投的D輪1.27億美元融資,已經獲得數輪融資的keep也可能迫切需要證明自己對於資本的價值。
  • iGola獲沃衍資本領投A+輪巨額融資
    iGola獲沃衍資本領投A+輪巨額融資 2016-12-23 10:01: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全民健身熱潮下,移動「健身教練」Keep獲騰訊C+輪戰略投資
    全民健身熱潮下,移動「健身教練」Keep獲騰訊C+輪戰略投資 作者:阿槑 發布時間: 2016-08-17 00:12
  • Keep引入Zumba國際課程,健身內容是否迎來版權新時代?|GymSquare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健身方式,而內容是一個時代健身方式的最強印記之一。 從最早的家庭健美操電視,到鄭多燕減肥DVD,再到家庭數位電視的健身頻道,我們記住了很多健身人的名字。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運動健身平臺需要有它的優質內容標籤。
  • Keep 獲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重新拆解這隻獨角獸的三次升級
    F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高都資本跟投,GGV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時代資本以及BAI資本等老股東也繼續追投。距離8000萬美元E輪融資剛過去半年,這輪Keep投後估值已經翻倍來到20億美元,進一步鞏固了運動健康領域的獨角獸地位。領投方軟銀願景基金管理合伙人陳恂表示:"隨著收入提升和健康意識加強,我們相信健身已經成為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Keep深耕家庭健身領域,持續的數據積累和產品迭代為新一代消費者打造了精細化的運動體驗和多元化的健身場景。
  • 健身行業冰火兩重天:健身房遭重挫,8家線上、智能健身公司連獲融資
    Keep 、樂刻等健身品牌紛紛推出線上直播計劃,從反饋來看,直播內容的播放量和用戶參與都較為可觀,疫情期間宣布獲得融資TT直播健身就屬此類項目。(點擊閱讀:)TT直播健身是一款直播形式的健身App,採用付費預約上課模式。平臺駐有明星教練,為用戶提供秀場級的直播健身,用戶可以精準匹配適合課程,還能制定專屬健身課表,靈活安排自己的鍛鍊時間,註冊用戶達數十萬。
  • FitTime睿健時代獲5000萬B+輪融資 每日融資匯總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醫考教輔銷售和考前培訓,模式為「線下教材出版+線上直播課程」。近日,壹醫考數千萬元A輪投資,慕華投資領投,復樸投資跟投。2.錢牛牛獲B+輪融資錢牛牛是一個主打組合理財及投資的移動金融應用,通過組合投資、一鍵理財,為用戶智能的匹配理財資金,主打8%-12%年收益產品。隸屬於深圳市錢生錢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 FitTime睿健時代獲5000萬元B+輪融資,東方富海領投
    )】12月26日報導今日,FitTime睿健時代宣布獲得5000萬B+輪融資,由東方富海領投,首泰金信、探路者和同資本跟投。此前,2014年1月FitTime睿健時代曾獲得真格基金、險峰華興數百萬元天使投資;2014年7月又獲得經緯中國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2016年4月,FitTime睿健時代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FitTime睿健時代成立於2013年1月,是一家健身及減肥服務平臺,中國最大的健身社區,為健身人群提供專業的減脂塑形增肌的高效的移動健身解決方案,堅持做最懂用戶的健身工具。
  • Keep用戶超2億線上業務營收增286% 獲8000萬美元E輪融資成行業獨角獸
    5月19日,運動科技公司Keep正式宣布於今年年初完成8000萬美元 E 輪融資,投後具體估值未知,但據悉已超過十億美元,成為運動科技領域首家獨角獸且獲得 E 輪融資的企業。據悉,本輪融資由時代資本領投,騰訊、晨興資本等老股東跟投。此前,Keep共完成六輪融資,累計融資1.87億美元,最後一輪為高盛領投的1.27億美元D輪融資。
  • 健身內容創作平臺融資不斷,「Playbook」再獲 930 萬美元 A 輪融資
    據外媒 FinSmes 報導,美國 Playbook 完成930萬美元A輪融資,由 E.ventures、Michael Ovitz、Abstract、Aglae Ventures、Porsche Ventures 和 FJ Labs 投資。今年6月,公司剛完成3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到目前為止,Playbook 總融資達123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