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國家存在領土爭端,而這塊2060K㎡土地,卻無人認領

2020-12-11 裴觀世界

世界上很多國家之間都存在著領土爭端。但是,居然還有一塊地方沒有人認領。這個地方有2060多平方公裡,位於非洲,在埃及和蘇丹的交界處,這個地方的名字叫比爾泰維勒(Bir Tawil)。

英國在地圖上畫了一根線

埃及和蘇丹都是前英國的殖民,當年的英國佬,在非洲大陸上建立了從開羅-開普敦的縱貫非洲殖民地。英國人,不可能把這麼大的一片土地集中管理,於是在1899年對這塊地方進行了劃界管理。劃界的方法就是以北緯22度為界。大英帝國這種騷操作,不是第1次了。英國人在印巴分治時,也是這麼幹的。

你看現在的非洲大陸,基本上都是用經緯度來劃界的,國與國之間都是筆直的界限,沒別的原因,就是為了貪圖方便。

但英國佬在實際治理這兩個殖民地的時候發現了「問題」:原來當時在埃及南部一個叫做阿吧嗒的遊牧部落還在這塊不毛之地上放牧(可見當時比爾泰維勒還沒有這麼荒蕪)。與此同時,在北緯22度以北的一塊地方,叫做哈拉比,卻有一個叫貝沙的蘇丹部落放牧。

英國國人還怕事情不夠大,為了維護埃及和蘇丹「自古以來」的傳統土地,在1902年,修改了兩國的邊界,把原先屬於蘇安的比爾泰維勒,劃給了埃及,再把原先屬於埃及的哈拉比劃給蘇丹。

兩個國家都避之不及的土地

不出所料,一調整就出事了。蘇丹是滿意了,埃及卻開始鬧矛盾了。為什麼呢?哈拉比這個地方水草豐美,是一塊有名的綠洲,而且緊靠紅海。這裡居住著1萬多居民,還有兩個優良的港口,薩拉丁和哈拉比,人們還在這裡找到了石油!

比爾泰維勒的面積只有哈拉比的1/10,而且沒有出海口。比爾即Bir,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深水井」。這個地方明明是四邊形形狀,但總是被稱為「比爾泰維勒三角區」。這兩國都把這塊地方拒之門外,避之唯恐不及。因為一旦把這個地方據為己有,就意味著放棄哈拉比了,在主權爭議上定位就模糊了。孰輕孰重一目了然,所以這兩國都不願意撿了芝麻丟了西瓜。2060平方公裡土地上,一直沒有人口,人煙稀少。埃及和蘇丹這兩個國家都不想要這塊地。

為女兒建國

比爾泰維勒(Bir Tawil)從此成了一塊非常罕見的無人認領的土地,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或者政黨,宣布持有這塊地方。2014年7月,美國人希頓宣布在這裡建立「北蘇丹王國」,並聲稱自己是為了「圓女兒的公主夢」。

現在這個「王國」還沒有機場,所以要入境,必須得通過蘇丹或者埃及。這個國家目前人口只有:兩個人。不管是農業,還是工業都是百廢待新。父女倆宣布:按每150畝1萬元人民幣出售,永久所有權,頒發土地所有權證,土地一經售出,政府概不回收。

相信你敏銳目光,鎖定這塊目前受冷落領土,看到它以後價值潛力,不讓機會從你手中錯過。

相關焦點

  • 整整2060平方公裡的土地,卻無人認領,最後被6歲小女孩「佔領」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四百多萬年,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樹木,每一滴水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與人之間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從一個個小家庭便組成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國家。所以地球上的人都對自己腳下的一片片土地也產生了不可描述的情感。
  • 父親為圓女兒的「公主」夢,佔領2060平方公裡土地,建立私人國家
    地球上原本沒有國家存在,人類文明產生以後,部落之間的領地意識不斷加強,發展成了後來的國家。為了自己族人的生存空間不被侵害,於是有了「邊界」,繼而有了「國界」。 正所謂皇天不負有心人,希頓看到了希望,在蘇丹和埃及兩個國家之間存在一塊貧瘠的土地。奇怪的是,埃及和蘇丹兩個國家都不聲稱擁有這塊貧瘠的土地。
  • 美國和加拿大的領土爭端
    加拿大是美國的好夥伴,好鄰居,兩國關係密切,好得就像一個國家一樣。美加兩國有著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界,這條邊界橫貫北美大陸,全長六千餘千米,美加兩國居民都可以自由穿梭於邊界地區。縱觀全世界各個國家,如不是關係非常密切,肯定做不到如此。
  • 父親帶6歲女兒「佔領」2060平方土地,自創國家,自封國王和公主
    ——雪萊導語:世界上曾經發生過世界大戰,我相信在戰爭當中,老百姓是最受傷害的,每一個人都不希望發生戰爭,如果天底下都是和平的,那該多好,每一個老百姓都可以享受燦爛的陽光嗎?一個孩子都能夠治好快樂的童年當中生活。當年發生戰爭無非就是為了爭奪領土以及爭奪財富,人類的貪慾是無限大的,一旦有了自私的心理,就很容易發生犯罪的事情。
  • 沒有國家認領,2060平方公裡的無主之地,卻被6歲小女孩「佔領」
    日後的人們一提起東方古老的國家,立馬就會想到中國。因為中國人民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這片土地,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這片土地的所有權。在漢武帝時期,我們曾經面臨來自北方匈奴民族的巨大威脅。北方的草原上掀起了一股鐵騎的洪流,他們想要搶奪這片繁衍生息的土地。為了保衛家園,守護自己的領土,大漢軍隊浴血奮戰。
  • 2060平方公裡的區域,沒有任何國家認領,被6歲小女孩「佔領」
    中國的一直都秉承著和平的理念,從不欺人,也不怕人,每當遭到入侵,我們總能勇敢的與之反抗,保全著我國的領土完整,遠不像西方殖民者那般血腥與殘忍。但如今社會居然有一位美國小女孩,也完成了對一片達2060平方公裡的「佔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她採取的任何極端的方式,甚至是沒有任何阻力的佔有了一大片土地。如此神奇的一幕就發生在現代,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撕開美國在領土主權問題上的「虛偽面具」:西撒哈拉爭端解析
    編者按:  對於中國人來說,西撒哈拉同樣是一片遙遠的土地。如果不是最近美國、摩洛哥與以色列就這一問題展開了一系列政治交易並且被媒體揭露出來,恐怕包括我在內的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世界的這個貧瘠角落還存在著領土爭端和暴力衝突。
  • 中塔領土爭端:中國收復1000平方公裡領土,到底誰贏了?
    中塔領土爭端就是我們中國與塔吉克斯坦的領土爭端,爭端的這個領土處於帕米爾高原,它的地理位置是在新疆西南,帕米爾是我們中國塔吉克和柯爾克孜少數民族居住和遊牧的地方,到十九世紀末一直都是屬於中國。當初因為清朝末期實力太薄弱,原本塔吉克斯是屬於蒙古,也就是我們中國管轄的領土,不過清朝末期實力下降,塔吉克斯坦領土便被沙俄強行佔領,也因此塔吉克斯坦區域脫離了中國的管轄,我們便失去了對塔吉克斯坦的實際控制。蘇聯解體後,塔吉克斯坦成為一個小國,還繼承了帕米爾高原這一塊2.8萬的土地,我們中國政府始終沒有承認過帝沙俄對我國帕米爾地區的侵佔。
  • 領土爭端,一道難解的歷史謎題
    國家之間,領土爭端是最大的矛盾來源,絕大多數衝突乃至戰爭,都與領土爭端有關。新中國成立以來,1962年的中印戰爭,1969年與前蘇聯的珍寶島戰役,最近與印度的加勒萬河谷邊境衝突,都與領土爭端有關。 鄰國之間,領土爭端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 美國男子為了滿足7歲女兒願望,去沙漠建立一個新國家,結果如何
    國家的領土,神聖不容侵犯。同理,佔領土地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然而有一位7歲小女孩,在一片無國家認領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個新國家!開闢了新航路之後,西方國家特熱衷去發現新領地,他們認為發現的土地就是自己的,不管他們之前屬於誰。
  • 尼泊爾和印度的爭端領土在哪裡?為何爭議?
    早在去年,印度就在克什米爾地區與巴基斯坦陷入了爭端,雙方大打出手,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次衝突也是三次印巴衝突後的一次規模較大的衝突。在與巴基斯坦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衝突之後,印度因為疫情問題逐漸平靜了下來。然而,近日,印度卻又再次從新挑起戰火。那麼,再來看一下印度和尼泊爾的衝突。
  • 2060平方公裡土地,沒有國家認領,最後被美國6歲小女孩「佔領」
    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位父親真的找到了一片2060平方公裡的「無主之地」,最後成功帶著女兒「佔領」了此處,並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實現了女兒的「公主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時間回到2013年,美國人耶利米·希頓的寶貝女兒在度過5歲生日的那天,問爸爸自己能不能當上公主,耶利米·希頓自然不願意在女兒生日這天打碎她的夢想,便答應了下來,然而他不過是家礦業公司的普通員工,如何才能幫女兒圓夢呢?
  • 這塊土地原屬於中國,被日本侵佔後又拱手讓人,現在成為「心病」
    引言:在歷史上,因為導語主權而產生糾紛的國家不在少數,而這種紛爭有的是為了國家本土安全,而有的是為了獲得更多資源,而有的則是歷史所遺留的「疑難雜症」。長久以來,很多海島的相關主權都在被「世界群雄」所角力,也就是島是誰的看國家實力,世界上哪個國家的拳頭又大又鐵便到處躲島,直到21世界島嶼爭端仍是國際政治「你來我往」的政治交鋒熱點問題之一。沈祖棻在《減字木蘭花·聞巴黎光復》如下寫道:「都夢歇,枝上年年啼宇血。還我山河故國重聞馬賽歌。」
  • 美國這塊世界唯一的「國際領土」,致力於全人類的事業和世界和平
    世界上有幾個著名的「國中之國」,諸如梵蒂岡、聖馬利諾、列支敦斯登等。可若是說美國有個「國中之國」,許多人都會愣一下,美國哪容得下他國在自己國土上存在?這就是不能稱之為「國家」的「聯合國」。當時許多美國地產商都嘲笑洛克菲勒家族的這一舉動,畢竟在商人眼中掙錢是第一位的,870萬美元在當時可是一筆不菲的數目,更何況這塊土地上的房屋已經頹敗,看不出什麼升值的空間。他們譏諷說「這樣經營不出10年,洛克菲勒家族就會淪為貧民集團!」可沒想到聯合國大樓竣工後,周邊的地價飆升,世界頂級的酒店、商場都圍繞著這個世界組織的中心拔地而起,成了紐約最昂貴的地區,為家族賺得了相當於捐贈款數百倍的巨額財富!
  • 為什麼以色列只搶巴勒斯坦的土地,而不去搶其他國家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根溯源,巴以之間的土地爭端,隱含著很多歷史淵源,下面我分兩部分回答題主的問題。 一,為什麼以色列只「搶」巴勒斯坦的土地? 因為猶太人最早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以色列認為該地區屬於猶太民族,此舉是為了復國。
  • 1962年印度戰敗,撤退途中,侵佔了一塊尼泊爾領土
    不丹、錫金和尼泊爾一樣,都是位於中印之間的國家,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人們常把三個國家相提並論,但其實尼泊爾的綜合國力,遠遠強於不丹和錫金。尼泊爾總面積14.7萬平方公裡,在中印兩個大國的比較小,好像一個小國。但在世界上看,並不算小,如果放到歐洲,也是一個中等國家。還有尼泊爾總人口達到了三千萬人,不丹和錫金的人口都不足百萬。
  • 世界三大無主之地,前兩塊已被私人宣布建國,最後一塊無人能佔
    領土的完整是國家尊嚴最主要的一部分,沒有領土或者領土受到了侵犯,就會有領土主權面臨消失的時候。我們國家曾經經歷過領土被侵犯的屈辱,可是是什麼讓我們即使在面對兇悍的敵人也絲毫不畏懼,就是因為我們對祖國的熱愛。領土的重要性我們不必多言。可是為何在世界上這三大無主之地,前兩塊都已經「有主」了,第三塊卻始終無人去佔領呢?
  • 歐洲一國家「真霸氣」,大部分領土無人居住,就連城區也不會堵車
    雖說中國的土地面積很大,但實際上國內很多城市都非常擁擠。中國人口擁擠,但很多國家人口非常少。例如,美國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國家。歐洲一國家「真霸氣」,大部分領土無人居住,就連城區也不會堵車!但是今天小編想說的是,在歐洲不太被大家所熟知的國家。這個國家其實也是非常熟悉的國家。因為這個國家是俄羅斯。俄羅斯77%的領土都在亞洲,很多人都很驚訝是不是亞洲國家。
  • 用陸地換海洋,汶萊和馬來西亞解決領土爭端的另類方法
    後來兩國關係雖然出現了轉機並處於上升狀態,但領土爭端一直是掣肘汶萊和馬來西亞關係的最大不利因素。2.兩國達成最終解決方案的深層次原因1)汶萊和馬來西亞存在緊密的人文和經濟聯繫。而作為馬來西亞較貧困和欠發達的地區之一,林夢地區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於汶萊的,所以為了保證東部地區的穩定和交通網絡的安全,馬來西亞也更傾向於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其與汶萊之間的領土爭端。2)雙方的利益訴求具有互補性。
  • 世界上領土擴張最輕鬆的國家:美國所購買的領土,相當於半個美國
    然後就找西班牙要買下這塊地,雖然西班牙當時國力衰弱,但也不想就這麼認慫。面對美國人的欺負,硬是抗了個小十年,但最後還是以五百萬美金的價格,把這塊1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賣給了美國。接下來,美國的胃口越來越大,為了打通南北大陸,同時擁有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個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