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約翰·派博 翻譯/張雲軒 校對/Gracie 主播/晨熙然
Q
一位來自西雅圖的聽眾寫道:「約翰牧師,加爾文主義和阿米念主義的主要區別是什麼?我正試著向我13歲的兒子解釋這一差異,並想著將它歸納為一兩個關鍵區別。那會是什麼呢?」
約翰·派博牧師:
談一談「五要點」
好吧,我想先超出他所要的答案來回應一下這個問題。然後再照他所要的給他答案。
我們先回顧一下所謂的「五要點」,這對我回答這個問題很有幫助,因為這五要點是1610年阿米念派回擊加爾文派的抗辯宣言。
加爾文派一開始並沒有提出五要點。他們寫下了自己對救贖以及救贖如何在神的主權下發生的看法。當阿米念派讀過之後,就說:「這有五個方面是我們所不認同的。」這就是「五要點」的由來。
所以,如果你要談什麼是阿米念主義和加爾文主義在神學上的關鍵區別,你必須逐一談論。這就是接下來我要做的。我會對五要點中的每一個點,分別用一句話來論述加爾文主義和阿米念主義的不同立場,然後我會說一說,如何對13歲的孩子談論這兩者的主要區別。
1.墮落
加爾文主義認為:人是如此墮落和悖逆,若非神特殊的恩典改變人心,他們就無法必然地、心甘情願地、自由地相信神。
論到墮落,阿米念主義則認為:人雖是墮落和敗壞的,但他們能夠靠著神賜給每個人的幫助,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相信神。
2.揀選
加爾文主義認為:我們是被揀選的。神出於憐憫,無條件地揀選一些人,使其歸信;神又出於公義,撇下一些人,使他們處在自己的悖逆之中。
阿米念主義則認為:神揀選我們,使我們蒙受救恩,是基於祂預見到我們這些人會自己產生信心,並靠自己的意志決定相信神。神所預見的這些人的信心,並不是神所賜予和決定的。
3.代贖
加爾文主義認為:藉著基督的死,神為所有人提供了充足的贖罪之恩。然而,這隻對神所揀選之人有功效。這意味著基督的死為神所揀選之人贏得了新約的應許——即神將賜給祂的百姓信心並持守到底。
阿米念主義則認為:藉著基督的死,神為所有人提供了充足的贖罪之恩。這救恩只對信他之人有效,然而,不是基督,而是我們自己為這信心提供決定性動力。這意味著信心本身並不是由十字架所贖買的,而是通過屬人的途徑獲得十字架所贖買的赦罪之恩。
4.重生
加爾文主義認為:重生是神在我們心中做的更新工作,它必然會產生甘願的、衷心的、得救信心的行為。
阿米念主義則認為:重生是神在我們心中做的更新工作,它是回應我們得救信心所生發的行為。
5.持守
加爾文主義認為:神作工毫無錯謬,對於所有真正重生的人,祂會持守我們的信心並持守到底。凡真正從神而生的人,一個都不會失落。
阿米念主義則認為:神作工保守祂的百姓,但祂並不總是阻止某些重生之人免於失落、走向滅亡。
信仰的決定性因素
那麼,這位父親應該怎樣向他的孩子解釋呢?以上所論及的都是相當厚重的話題,遣詞用句都是仔細斟酌過的,也不容易理解。孩子們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領會。我做過一個研討會,講的就是這五要點。
讓我以一個問題來結束,試著回答這位父親所提出的問題。我本可以說其中一個關鍵區別是神的主權,但這行不通,因為阿米念主義也肯定神的主權。只是在他們的觀念中,神的主權是稍微受限的。
所以,我會對這位13歲的孩子這樣解釋。我會說,加爾文主義和阿米念主義的關鍵區別是兩者對人如何得救的理解差異,即我們是如何從屬靈的不信狀態轉變為對基督發自內心的相信和信靠。
加爾文主義者相信,是神使我們的內心產生對基督的決定性渴望;阿米念主義者則認為是我們自己產生對基督的決定性渴望。阿米念主義者認為,神幫助我們,祂幫助所有的人,然而是我們人類為這信心提供了最終的、決定性的動力和渴望。
也可以這樣說:你可以從一個人如何回答 "你信基督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這個問題來判斷他是阿米念主義者還是加爾文主義者。所以,當你走到某個人面前,問他:"你信基督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是神,還是你自己?" 加爾文主義者說,"我信基督的決定性因素是神",而阿米念主義者說,"我信仰基督的決定性因素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