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日報】東北大學張振芝、張瑩惠:同心協力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

2020-12-17 東北大學新聞網

  民法典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最新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和時代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因此,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是一項持久的、較為系統的工程,應該依據青少年成長成才成人規律和法治教育教學規律,努力構建以政府為保障、學校為主導、社會為依託、家庭為基礎的「四位一體」協同機制。

  發揮政府主管部門保障作用

  整體規劃系統推進民法典教育

  政府主管部門主要是指省、市、區(縣)主管教育部門,在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方面發揮整體規劃、資源配置、組織領導的作用。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吸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其涵蓋範圍廣泛,內容博大精深。因此,需要持續、長久地浸潤和學習,才能使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進而達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一方面,主管教育部門應統籌規劃,制定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學校與公檢法司機關結對子,使法律工作者定期進學校開展民法典普及工作;通過政策鼓勵高校法學院教師發揮專業優勢深入大中小學,為思政課專兼職教師、輔導員進行民法典培訓;通過行政職能建立聯誼制度,加大本地區校際協作力度,建立健全大中小學協同機制。另一方面,應完善以民法典為基礎的法治教育課程體系。根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我國從小學到大學,已經設計了「道德與法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必修課,單純利用這些現有課程,很難將民法典中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內容釐清並分類漸次融入進去。因此,可開設「民法典中的我」類似相關選修課程,或法庭實踐課程等加以補充,形成與青少年身心發展相適應的民法典教育課程體系,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豐富課程資源,發揮主渠道作用。

  發揮學校主導作用

  優化民法典教育路徑

  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公民的民事權利宣言書和保障書。公民一切民事活動,大到人格權、財產權的確立,小到起名、改名、繳納物業費,一切都在民法典涉獵範圍之中。民法典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民法典教育的重要場所和主陣地,也是青少年可以系統、完整接受民法典教育的地方,學校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才能提升青少年對民法典的認知、認同。基於此,優化大中小學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一體化建設極為關鍵。

  一方面,依照青少年不同年齡階段的訴求和民法典內在邏輯性,學校應科學設計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構建層層遞進、有效銜接的青少年學習民法典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根據不同階段青少年的思想特點、心理特徵和接受能力,建構層次分明、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學體系。比如,在小學階段以講民法典故事為主,注重民法典情感教育;在中學階段以民法典規範闡釋為主,注重民法典規範教育;在大學階段以民法典思想觀點為主,注重民法典精神教育,從而保持青少年接受民法典教育的階段性、漸進性和完整性。

  發揮社會依託作用

  營造民法典教育良好氛圍

  民法典是接地氣、聚人氣的法律。社會發展的每一時刻、社會的每一角落都離不開民法典。在依賴學校主陣地、課程主渠道教育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社會這個大課堂的作用。

  以社會為依託,藉助節日、儀式、標語等形式優勢,發揮社會對民法典的隱性教育作用。比如,藉助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清明節、「五一」國際勞動節等特殊節假日,讓青少年感覺到民法典的文化情愫;藉助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升旗儀式,讓青少年體會到民事權利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通過在教室、樓道、經常活動的場所張貼各種警示標語,讓青少年領會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每個公民、每個學生履行義務來保障……與此同時,利用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等,宣傳民法典理論和實踐意義,解答青少年學習生活、日常活動、職業發展、未來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困惑,宣傳執法、守法、司法的先進典型,發揮先進典型引領作用,從而形成人人遵守民法典、遵守民法典光榮的社會氛圍,促進民法典入腦、入心、入行。

  發揮家庭基礎作用

  夯實民法典教育思想根基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是民法典的立法宗旨。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重申家風家教對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性。

  家風家教建設體現在民法典教育上,就是要充分挖掘和有效運用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事法律規範,將這些規範有機融入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使家庭美德和法律規範相融貫。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要給孩子上好「人生法律第一課」,不僅要播種下尊法守法用法的種子,還要在為人處世、化解矛盾的細微之處,體現民法典的規範、原則、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以身作則詮釋法律的正義、公平、有序,從而夯實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家庭基礎和思想基礎。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為2019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課題「法治素養培育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研究」(2019SZEYB14)階段性成果)

  新聞來源 《遼寧日報》2020826


相關焦點

  • 加強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原標題:加強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在青少年群體廣泛開展民法典的教育工作,有利於青少年養成自覺守法的規則意識,通過法治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意識,具有獨立自主判斷能力的人格意識,對於保護該群體合法權益意義重大。
  • 安康市關工委:學習《民法典》守護「少年的你」
    《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的基本價值和理念是什麼立法的宗旨、目的是什麼發生校園霸凌,該怎麼辦少年兒童有無權利贈送他人禮物「熊孩子」打賞主播,家長能要回來嗎隨著《民法典》的頒布,這些問題都可以一一得到答案為全面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讓《民法典》走近家庭,12月13日,安康市關工委邀請陝西邦彥律師事務所的韓妮君律師在幸福N+1兒童成長中心,為學生家長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民法典,守護『少年的你』」
  • 全國首批「民法典百人宣講團」在西政成立
    光明網重慶5月29日電   5月28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隨後,「親歷見證民法典」報告會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行,會議決定成立全國首批「民法典百人宣講團」,將深入重慶各區縣進行宣講活動。
  • 大渡口中學舉行《民法典》守護「少年的你」法制講座
    安青網訊 12月4日國家憲法日,大渡口中學與東至縣檢察院聯合,開展「沐童.童心驛站」未檢法制進校園活動,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更好地推動民法典實施。東至縣檢察院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大渡口中學法制副校長宋琳春舉辦了《民法典》守護「少年的你」法制講座,講座從「民法典守護未成年人的各個年齡段分析」「以案說法,民法典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和「青少年如何學習運用《民法典》」等三個方面為師生做了深入、細緻地解讀。
  • 張文顯:中國民法典是二十一世紀民法典的典範
    張文顯介紹說,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就。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填補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空白。民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民法典」稱謂的民事法律,實現了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法典夢。
  • 大連海事大學成立《民法典》宣講團
    為學習好、宣傳好這部法典,日前,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成立了《民法典》宣講團,面向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和村鎮居民系統化、常態化地宣講《民法典》。宣講團由學校教師和研究生組成,團長由法學院民商法學科方向負責人翟雲嶺擔任,成員由12名教師和106名研究生組成。主講內容包括合同編、物權編、合同編、婚姻家庭與繼承編、總則編與公司法關係、侵權責任編等。
  • 學好民法典 行好人生路——柞水縣人民檢察院開啟民法典進校園巡講...
    民法典頒布以來,不僅在法學界引起轟動,也在全社會掀起了 「學法用法守法」的新熱潮,學校作為培育新時代英才的重要陣地,及早開展《民法典》教育勢在必行。近日,柞水縣人民檢察院主動上門,送「典」進校,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民法典進校園巡講活動。
  • 陳俊學校開展《民法典》學習活動_揚州網
    為貫徹落實「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重要精神,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近日陳俊學校全體師生再次利用班隊課時間,通過觀看視頻,深入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
  • 怎樣用好民法典?清華大學法學院攜手得到App舉辦民法典專場直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5月29日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要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講清楚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黨的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 【《民法典》學習】第十一講丨陳凌雲:《民法典》對「家」的保護
    【《民法典》學習】第十一講丨陳凌云:《民法典》對「家」的保護 2020-06-17 0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進社區——河西區大營門街浦口道社區快樂營地開展青少年...
    為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和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2020年12月15日下午,大營門街浦口道社區邀請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範雨喬律師為社區青少年開展普法講座活動,社區10餘名青少年參加。
  • 學好民法典提高維護人民權益水平
    原標題:學好民法典提高維護人民權益水平   11月4日,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舉辦2020年「雙百」法治宣講
  • 民法典的有為和有所不為
    形成全面依法治國的民法支柱  民法典是由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正式提出來的,「加強市場法律制度建設,編纂民法典」。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中心命題是全面依法治國,民法典編纂因此首先必須服務於全面依法治國這個基本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
  • 寧夏各地《民法典》學習正如火如荼!
    寧夏各地《民法典》學習正如火如荼!銀川市興慶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民法典》7月4日上午,興慶區以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為平臺開展了《民法典》專題講座。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理事、寧夏大學法學學科負責人、民商法學碩士生導師戴新毅以《明定位,抓落實,紮實推動民法典實施》為題,對《民法典》做了深刻分析和詳細解讀。
  • 西南政法大學全力推進民法典宣講工作
    西南政法大學全力推進民法典宣講工作   西南政法大學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全力推進民法典宣講工作,取得較好效果。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成功舉辦「《民法典》高端研修班」
    9月18日至20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在北京成功舉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民法典》高端研修班」,來自全國各地的律師、企業法務人員、科研工作者等約260餘人參加了本次線下研修班。 、北京大學法學院常鵬翱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馬特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程嘯教授、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民法室主任謝鴻飛研究員、北京大學法學院馬憶南教授圍繞著「《民法典》與網絡法」、「《民法典•總則編》理論和實踐中的疑難問題」、「《民法典》的定位、指導思想、編撰程序、體例結構及重要創新」、「《民法典》各分編的新規、亮點及重大爭議問題的類型化分析」、「《民法典•物權編》的立法熱點、精神、重點條文和法律適用
  • 關注|區人大常委會舉辦《民法典》專題培訓
    關注|區人大常委會舉辦《民法典》專題培訓 2020-12-08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當《威尼斯商人》遇上《民法典》,福田這場講座講清個中關係
    講座中,秦律師首先向現場觀眾講解民法「定分(名分)止爭」的作用,並介紹了《民法典》7編1260條的內容概況。「《民法典》清楚界定了人們『從出生到墳墓』各個階段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項權利,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大遼姐姐說法|民法典是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的典範
    一方面,民法典反覆強調了婦女享有的平等民事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又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對婦女民事權利的特殊保護。在加強對婦女民事權利的特殊保護方面,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一規定進一步明確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有關專門保護婦女權益法律的優先適用的地位。」李明舜告訴記者。
  • 宿松紀委監委學好用好《民法典》 鍛造過硬「打鐵人」
    「學好民法典太重要了,它不僅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我們在監督執紀工作中,需要經常與民法『打交道』。」  民法典頒布後,縣紀委監委通過學習強國、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QQ、微信工作群等平臺,第一時間向紀檢監察幹部推送民法典,訂購民法典書籍,做到人手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