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同衾,死同穴!從北宋古墓發現的「過仙橋」閒說古代喪葬形式!

2020-12-27 以史為鑑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近日,在湖南省寧鄉市壩塘鎮南芬塘村楊家灣,當地考古專家對一個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的北宋時期的一個夫妻合葬墓。

這個墓葬出土的文物不是很多,僅僅出土了四件釉陶罐,還有一些棺釘等,但是在這個看似普通的墓葬中,卻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在兩個相鄰墓室墓壁的中間,留了一個小窗戶相通。

圖註:湖南省寧鄉市北宋古墓發現的「過仙橋」

據專家介紹,這個洞是為了夫妻雙方在地下可以繼續交流、相會,避免了孤單。這個洞也被稱為「過仙洞」,或「過仙橋」。

這個新聞公布的時候,也恰逢網絡上著名的520表白日餘熱尚在,於是#北宋古墓發現過仙橋# 這一話題迅速登上了熱搜第一的位置。許多網友都在下發感嘆古人的愛情和古人的浪漫。

其實中國古代「生則同衾,死則同穴」的愛情以及喪葬觀念由來已久,據考古資料,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磁山文化(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距今約10300年)、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裴李崗文化,位於河南新鄭的裴李崗村,距今8500年 ~ 7000年)時期就有少數合葬現象。

到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也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最重要仰韶文化時期,不僅合葬現象增多,合葬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有同性雙人合葬,同性多人合葬,異性多人合葬等六種形式。

再到商周時期,夫妻異穴合葬形式普遍流行。秦漢以後,夫妻同穴合葬日漸盛行,其他合葬形式間或出現。

在《史記》中,就提到了孔子父母合葬的記載。因為孔子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孔子甚至不知道父親葬在哪裡?等到孔子母親去世之後,打算合葬,但是因為不知道父親墓葬的原因,孔子就只能先謹慎地把靈柩停放在五父衢的路旁。等到親戚朋友告訴了孔子父親安葬之處,孔子才將雙親合葬在防這個地方。

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後往合葬於防焉。——《史記·孔子世家》

可以看出,至少在春秋時期,夫妻合葬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禮儀環節。

在郭德綱的相聲中就有這樣一段:皇帝去世了叫駕崩,和尚死了稱圓寂;王公貴族死了則叫薨了;朝廷裡的士大夫則稱為不祿,顧名思義就是不吃皇家俸祿了。一般的普通人死了才叫死。

從這個段子裡面可以看出,中國人的死亡觀念和墓葬觀念中,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並不是平定的,而是和他生前的地位是緊密掛鈎的。用一句話來形容也叫做事死如生

古代人相信人死之後,活著的時候什麼樣,死去後還是什麼樣!所以人死之後修建的陵墓、隨葬生活用品都在模仿活著的時候。

《荀子.禮論》: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而夫妻組成的家庭作為社會中最基礎的存在,自然在死後也要保持「事死如生」了。

圖註:湖南省寧鄉市北宋古墓現場

依據漢代的合葬風俗,夫妻合葬一般分為「同穴合葬」與「異穴合葬」兩種形式。

同穴合葬很容易理解,就是夫妻雙方都埋在一個墳塋墓穴之中;

異穴合葬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夫妻雙方分開埋葬;

除了同穴和異穴合葬,隨著社會的發展,還誕生了並穴合葬(夫妻雙方都有單獨的墓室,但又在同一個封土之下)。

而這些合葬形式的差異其實也說明了墓主人社會地位的差異。

圖註:獅子山漢墓發現的金縷玉衣

在發現的漢代墓葬中,異穴合葬和並穴合葬的大都是貴族大墓。比如獅子山楚王劉戊墓,和羊鬼山楚王后漢墓就是典型的異穴合葬墓

再比如徐州土山東漢彭城王墓中彭城王及其夫人墓位於同一封土下,另外還有2座陪葬墓位於該封土之下,這屬於並穴合葬墓

另外在考古中,經常發現一些單獨安葬的墓穴,據推測,這可能是當時的普通百姓,因為經濟承受力不強,所以單獨安葬,或者是異穴安葬了,但是許多已經不可考了。

而且隨著時間的變化,喪葬觀念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也給考古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另外,還有比較特殊的一種就是開頭提到的「過仙橋」式的墓葬了,在漢代墓葬中,其實已經有了類似的考古發現。

圖註:小龜山楚王劉注墓室,圖中石柱左側有藍光說明牌的,就是壺門;

其中徐州小龜山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的夫妻合葬墓中,襄王劉注和其王后就是並穴合葬,但是兩個墓葬之間有一道壺門相通;

徐州南洞山漢墓中,墓主人和他的妻子也是並穴安葬,但是在兩墓之間開鑿出來了一條斜向的通道。

這也可能是比較早的「過仙橋」或者「過仙洞」了。

隨著時光流逝,「過仙洞」也不再是貴族諸侯的專屬,普通百姓也可以在百年之後繼續享受恩愛,哪怕沒有錢修建豪華的墓地,但是在兩個墓室之間搭上一塊木板還是做得到了,或許這才是「過仙橋」的本意吧!

文/以史為鑑

圖/網絡

參考資料/

劉振東:魏晉墓葬形成晉制 並穴合葬與同穴合葬並存

死了都要愛 : 淺說中國古代的夫妻合葬墓

龜山漢墓——徐州兩漢考古傳奇②

異穴合葬的類型

相關焦點

  • 《孽鏡臺》同根則同生,同移則同死.樂則同樂,憂則同憂,生同衾,死同穴.永世不相忘.
    他生的白皙水嫩,笑容皎潔如明月,卻沒有名字。吾為其取之孟月。       同吾同姓,同根則同生,同移則同死。樂則同樂,憂則同憂,生同衾,死同穴。永世不相忘。       他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吾盼有緣人形同陌路。
  • 北宋夫妻合葬墓出土!藏極罕見過仙橋,悽美寓意:生生世世在一起
    考古人員近日對湖南省寧鄉市楊家灣古墓群作搶救性發掘,發現一座東漢墓葬和一座北宋夫妻合葬墓。其中,夫妻合葬墓2個墓室之間竟發現有一扇小窗,被鑑定為過仙橋,較為罕見,有著悽美的寓意,表示亡者期待生生世世可以在一起。
  • 夫妻講究生同衾死同穴,為何蔣介石卻不將父母合葬一處?
    因為按照中國傳統的習慣,夫妻生同衾,死同穴。這既體現了夫妻生死恩愛,也表明後人對父母的孝敬。蔣介石向來以孝子自居,對於這個問題他自己也從來不迴避。他在日記中說出了母親沒有與父親同葬的原因,原來在王採玉去世之前留下了遺囑,再三叮囑她不與丈夫合葬。王採玉給出的理由是「卑不動尊」,表示自己不願打擾已經去世多年的丈夫,讓兒子給她另擇墓穴。
  • 湖北發現千年古墓,出土墓主寫給閻王爺的信筏,專家看完忍俊不禁
    湖北發現千年古墓,出土墓主寫給閻王爺的信筏,專家看完忍俊不禁正所謂:「臨死去只落得孑然一身,赴陰司始問子孫安在;到頭來徒留千古罵名,來地府方知萬事皆休」,古人視死如視生,故而就算在人生彌留之際,也要將生前的財富帶入墓中,想著死後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 如何辨別古墓位置?盜墓賊承認:只要找到砂礫石,就有可能是古墓
    古墓中變幻莫測的機關,神秘的殯葬文化,流傳千年的寶物,每一樣都令人神往,《尋龍訣》、《盜墓筆記》的大火,讓"盜墓賊"這一神秘的地下職業出現在普通大眾眼前,去千年古墓中探險讓無數年輕人躍躍欲試。然而,現實畢竟不是小說,現實中的古墓並沒有小說中的那麼驚險刺激,真實的盜墓賊也沒有小說的主角光環,每次都能死裡逃生。
  • 江西古墓壁畫,難得一見!
    在江西,僅有三處,一是星子縣的明代高僧墓室壁畫;二是德安的宋代墓室壁畫;三是樂平禮林鄉宋代古墓壁畫。三處古代壁畫雖不及敦煌,但仍然是難得精品。九江星子古墓壁畫        2014年6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在江西省星子縣秀峰景區發掘出一座明代塔院,清理發現高僧墓葬3座,墓室內壁畫精美絕倫。
  • 消失的禮儀--喪葬篇
    從遠古時代到現在,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喪葬禮儀,地域民族不同,喪葬禮儀也不同。在古代王朝中,喪葬禮儀更多體現是一種孝道的禮儀,是生者對逝者的禮節,於是形成一種禮節制度及道德上的規範。雖然每個朝代都會對過度的喪葬禮儀進行一定程度的簡化,但從未完全禁止施行過。
  • 喪葬禮儀的發展與沿變(下)
    兩宋時期  北宋建立之初,為了整飭禮儀,敦厚風俗,曾多次頒發新的殯葬儀注,嚴立禁約,形成了影響最大的《政和禮》一書。它基本上沿襲了唐代的喪葬標準,但略有增減。據《宋史·禮志》記載,宋代的喪葬禮儀為:諸一品、二品喪,敕備本品滷簿送葬者,以少牢贈祭於都城外,加璧,束帛深青二、纁二。諸重:一品柱鬲六,五品已上四,六品以下二。
  • 湖南發現一處古墓,墓主竟是考古隊長祖先,網友:挖自己祖墳?
    並且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入土為安的喪葬文化,所以中國的古墓數量在世界上來說也是首屈一指的。 當然近些年因為城市發展的原因,經常會在不經意間發現一些古墓,並且還不得已破壞了一些。
  • 洛陽又雙叒叕挖出古墓?這次是……
    今天,有網友在百姓呼聲發帖稱:「網傳定鼎北路310國道附近施工發現古墓,不知真假,請文物局核實。」經勘查是古墓是古墓是古墓文物局石錘了這次洛陽又挖到古墓了目前,考古院已進場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具體情況還待進一步了解幾乎每年都有此類新聞可見洛陽真是遍地是文物
  • 成都發現北宋第一畫家墓,挖出一件女性用品,考古專家卻難以啟齒
    舉報   考古中真的是會出土各種各樣類型的文物,有些文物我們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過,為此你無法想像這居然是來自幾千年前的古代
  • 無意挖出兩千年古墓,卻爬出一隻「千年」神龜,裡面究竟是什麼?
    ——馬克思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719字,閱讀約2分鐘中國有幾千年的喪葬文化,在古代墓葬中,除了出土很多隨葬品外,為了明確墓中人的身份,往往還會隨葬很多動物。馬、豬、狗等動物最為常見。然而,明明有這麼大的墓室,卻在墓室裡發現了活著的烏龜。2013年11月的一天,在湖北省鹹寧市通城縣變電站工地,工人們在現場緊張作業。
  • 天子的歸宿:解密北宋皇帝不為人知的喪葬過程
    古代皇帝駕崩後,往往舉辦奢華、隆重的葬禮,比如秦始皇、漢武帝等等,那麼宋朝皇帝會不會例外呢?當然不會了!官家可是統治集團的一把手,中國最有權力的人。死後連個風風光光的葬禮都沒有,怎麼能體現趙家人的地位呢?套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你也配姓趙?"
  • 《古墓派-海昏遺夢》獲金鷹獎提名 發現紀實引領紀錄片新媒體創新
    由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公司與優酷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古墓派--海昏遺夢》被提名為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 對比同題材同攝製團隊的大型紀錄片《海昏侯》,《古墓派--海昏遺夢》打破了傳統的紀錄片生態,在傳播渠道上選擇了網際網路,在呈現形式上更加新穎,主要表現為"多集數、多主題、短時長"。這側面體現了發現紀實傳媒公司為更好地對接網際網路平臺、順應新時代媒體傳播趨勢作出的創新與探索。
  • 別樣的喪葬是對生命的景仰與靈魂的安慰
    導遊說:「藏人與你們的漢人有許多不同,特別是喪葬,更顯示著他們濃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告訴你吧,他們的喪葬形式很多,有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土葬、壇葬……」導遊如數家珍地介紹著:「喪葬是分等級的,只有達賴、班禪兩位活佛才能享受塔葬;大德高僧、貴族階層採用火葬;一般人死後是天葬;夭折的小孩裝入壇中,埋於地下,那就是壇葬……」聽著導遊的介紹,一種對生命的景仰和敬畏令我油然而生。
  • 四川挖出北宋畫家高克明墓,墓中出土一物,專家也無法解釋
    那麼在古代時期畫家的墳墓裡面會陪葬一些什麼物品呢?四川成都發現了北宋時期的第一畫家的古墓,當考古專家們打開了這一古墓之後,卻發現了一件女性用品讓當場的專家們難以啟齒,那麼這件女性用品到底是什麼呢?後來經過上層領導派人過來查看了一下,之後發現很有可能是古墓,最後就將消息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局。當文物專家們趕到現場之後進行了勘測,發現這一古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幾百年的時間,很有可能是北宋時期的墓穴。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之後,專家們也從墓穴裡面找出了幾件北宋時期的文物,比如說陶俑比較多一些。然後根據墓志銘的判斷,專家肯定了該墓穴主人的身份是北宋時期的高克明。
  • 【小歷史】生當同衾,死亦同穴,說好的「一生一世一對人」呢?
    皇帝獨一,皇后則眾;生當同衾,死亦同穴,說好的「一生一世一對人」呢?1758、苛捐雜稅宋高宗時代,蘇州人鄭作肅由監察御史先後轉任常州、吉州、鎮江知府。在吉州(江西吉安)任職期滿,鄭作肅回朝廷向宋高宗述職時說:「郡中每歲以『黃河竹索錢』向百姓收稅。
  • 陝西藍田北宋呂氏家族墓園 (2010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七)
    ,五代時同為一祖,後派而為三,號三院呂氏,後周廣順侍郎院之首呂鹹林乃呂通祖父,由出土墓誌記載所排列出的藍田呂氏家族譜系表則更加完整詳細。  其次獲知藍田呂氏家族墓園初位於驪山西塬,熙寧七年遷至太尉塬墓地(即五裡頭村北),故陝西境內其家族先後共設兩座墓園,經調查證實驪山西塬墓地位居現臨潼縣龔呂村南,東距太尉塬墓地25公裡。
  • 天津西青發現900座古墓!
    KANTIANJIN 天津發現古墓近900處!涵蓋宋、金、元至明、清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日前組織完成對 西青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文化小鎮建設區域的考古勘探 發現區域內古代墓葬近九百處
  • 美國工人修路,意外挖到一古墓,打開後才發現:墓中埋葬的不是人
    所以在中國,喪葬文化十分興盛,底蘊深厚,故而通過研究它們,可以彌補大量歷史空白,最大程度上還原古人的生活場景。 不過咱今天要說的不是中國的古墓,而是來自美國的古墓,和中國不一樣的是,美國從建國至今,不過244年光景,喪葬文化也並不興盛,那麼他們又會挖出怎樣的「古墓」呢?裡面又到底裝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