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然因素,墓室壁畫在江南並不多見。在江西,僅有三處,一是星子縣的明代高僧墓室壁畫;二是德安的宋代墓室壁畫;三是樂平禮林鄉宋代古墓壁畫。三處古代壁畫雖不及敦煌,但仍然是難得精品。
九江星子古墓壁畫
2014年6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在江西省星子縣秀峰景區發掘出一座明代塔院,清理發現高僧墓葬3座,墓室內壁畫精美絕倫。
這裡的明代壁畫繪在石灰漿底色層上,遍及墓壁及券頂,但保存狀況較差。壁畫採用工筆白描技法勾勒,再隨類敷彩,顏料層主要有紅、黑、藍、赭黃等色彩。內容為花卉,未見人物。題材主要有牡丹、荷蓮、菊花、竹葉和寶相花花瓶等,具有濃厚的佛教色彩。
雖然明代壁畫墓處我國壁畫墓衰落謝幕階段,但在星子發現的明代壁畫墓反映了明代壁畫題材的民俗化和藝術表現的民間化。
德安北宋墓壁畫
2006年5月,考古人員在德安縣發現江南地區罕見的宋代彩繪壁畫墓。
壁畫在白灰層上描繪的,並且白灰層厚薄不一,厚的才1釐米,薄的只有2毫米,給揭畫保護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墓壁左側對稱繪有侍女畫像,墓壁頂部包含有三足赤烏及多彩雲朵的天相圖也清晰可見。墓壁右側所繪三組文官武將的官服、頭飾、義刀等。
樂平南宋九林墓畫
九林墓畫位於樂平市禮林鎮鋪裡村石榴花興山北麓,距市區25公裡。該墓於1987年4月發現被盜。據考證是南宋樞密副使王剛中夫婦合葬墓。
墓周壁繪有彩色壁畫並用油脂多色,粗線條構成了儀座,導衛、侍女等。男室中繪大型方櫃雲頭足屏風和雕花太師椅。兩側各繪一名侍女,持長柄橢圓形宮扇,上綴朱紅錦,面帶微笑,內著紅衫,上穿素裝,外負披肩,下著漫足羅裙,上織線紅菱格,腰系綢帶,結花圍裙前腹,體態豐滿,身高0.74米。
男室左壁由西向東分立五人,西起第一人為武官,雙手全持節杖,左腰懸一柄義刀,身高1.13米。第二人為文侍,雙手護笏,身著大紅朝袍,身高1.11米。第三人為侍從,頭戴玄色軟腳幞頭,嘴角三綹小須,身高1.14米。第四人第五人均為年輕侍者。右壁由西至東也分五人對稱。
女室墓四壁分別繪有閨榻,侍女和桌案花瓶,由於麻石風化,左壁二侍女褪落不清,其餘皆鮮豔如初。
女室右壁由西至東分立四人:西起一、二人為侍女,上身脫落不清。第三人為侍女,頭梳雲髻,飾有金花,面部豐滿,五官端正,上著紅花緊袖衫,下著漫足花羅裙,身高0.88米。第四人為侍女,頭梳蝴蝶髮髻,上穿白花紫袖衫,下著漫足大紅羅裙,雙肩帛帶垂下腹,系蝴蝶結於前腹,雙手胸前,呈侍候狀,身高0.9米。左壁由西至東也分四人。
除了江西之外,在湖南、湖北、安徽等地,也發現少量墓室壁畫。
湖南婁底新化縣維山晚唐古墓壁畫
新化維山古墓於2006年被發現。雖然墓葬在歷史上遭到嚴重破壞,但主要部分的壁畫保存較為完整。
壁畫的題材反應了歷史生活的諸多方面,有胡人軍士、長矛、短劍、弓箭、刀等,也有反應喪葬禮儀與風俗的男女人物及其服飾,還有大鼓、手鼓等樂器。獸首人身生肖像栩栩如生,形神兼備。墓中還首次發現彩繪的鱗片各異、雌雄不同的行龍,其中一條為頭額帶「王」字的鹿角豬嘴龍,極具動感,呼之欲出。國內首見的還有女性持笏板圖。
湖南新邵北宋壁畫
2009年,湖南新邵縣境內發現一座券頂圓拱磚室墓,墓室中保存著近50幅北宋時期的壁畫。
這些壁畫用赭色、黑色顏料在白色的牆面描繪而成。圖案分為三類:一是官員、武將、侍女等人物;二是神話故事,有奔月圖、飛龍騰空等;三是牛、羊、鳳凰、鷹等動物。壁畫中的官員身著圓領服飾,手持笏板,或披長發,或頭戴紗帽,儀態端莊;武將瞪著雙眼,身披盔甲,手持寶刀,英勇威武。雲遮霧繞之間,玉兔拿著棍棒搗藥,可愛至極。而扎著髮髻的仕女身姿豐腴,富態可掬。令人驚奇的是,壁畫中還有一隻長著3條腿的黑鳥。
在墓室底部,文物工作者發現了墓室主人的肖像壁畫,他頭戴黑色紗巾,身著黑色服飾,左右兩側各站立一位官員。在他的頭頂,兩隻鳳凰高低盤旋,一隻兇猛的鷹翹首張望,彰顯著墓室主人當時非同一般的身份和顯赫地位。
湖南郴州劉家嶺北宋壁畫
郴州桂陽劉家嶺宋代壁畫墓的墓室兩邊、前後兩端及券頂、地面均有壁畫。墓室兩邊為青龍、白虎,青龍白虎下各畫18個執兵器的武士站立一排,券頂繪纏枝、瑞草、牡丹紋及鳥雀鳳凰等,墓後端有太陽、月亮、飛天童子、持笏男子及奏樂舞蹈的圖像等。值得一提的是,墓葬壁畫中的「飛天仙兒」,以及棺床上的地畫,這在壁畫墓中是很少見的。地畫四周為卷草花邊、四角畫纏枝、瑞草,中心兩個相交的菱格花格,菱格內為相向飛翔的兩隻鳳凰及雙獅滾球。
湖南省婁底市明代墓室壁畫
2014年10月,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萬寶鎮群益村一處新建城市建設道路施工現場發現一座古墓,古墓牆壁上有色彩鮮豔的馬車、人物繪畫。左右對稱,墓蓋為八卦圖,墓頭為坐佛頭像。
一個愛生活愛藝術的交流推廣平臺
兿述圈長期約稿
編輯部微信號:
huangming12
來稿信箱:
長按·識別·兿述圈 3911097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