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古墓壁畫,難得一見!

2021-02-19 愛藝術圈

        因為自然因素,墓室壁畫在江南並不多見。在江西,僅有三處,一是星子縣的明代高僧墓室壁畫;二是德安的宋代墓室壁畫;三是樂平禮林鄉宋代古墓壁畫。三處古代壁畫雖不及敦煌,但仍然是難得精品。

九江星子古墓壁畫


        2014年6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在江西省星子縣秀峰景區發掘出一座明代塔院,清理發現高僧墓葬3座,墓室內壁畫精美絕倫。



        這裡的明代壁畫繪在石灰漿底色層上,遍及墓壁及券頂,但保存狀況較差。壁畫採用工筆白描技法勾勒,再隨類敷彩,顏料層主要有紅、黑、藍、赭黃等色彩。內容為花卉,未見人物。題材主要有牡丹、荷蓮、菊花、竹葉和寶相花花瓶等,具有濃厚的佛教色彩。


  雖然明代壁畫墓處我國壁畫墓衰落謝幕階段,但在星子發現的明代壁畫墓反映了明代壁畫題材的民俗化和藝術表現的民間化。



德安北宋墓壁畫


        2006年5月,考古人員在德安縣發現江南地區罕見的宋代彩繪壁畫墓。 



        壁畫在白灰層上描繪的,並且白灰層厚薄不一,厚的才1釐米,薄的只有2毫米,給揭畫保護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墓壁左側對稱繪有侍女畫像,墓壁頂部包含有三足赤烏及多彩雲朵的天相圖也清晰可見。墓壁右側所繪三組文官武將的官服、頭飾、義刀等。




        


樂平南宋九林墓畫

        九林墓畫位於樂平市禮林鎮鋪裡村石榴花興山北麓,距市區25公裡。該墓於1987年4月發現被盜。據考證是南宋樞密副使王剛中夫婦合葬墓。


   墓周壁繪有彩色壁畫並用油脂多色,粗線條構成了儀座,導衛、侍女等。男室中繪大型方櫃雲頭足屏風和雕花太師椅。兩側各繪一名侍女,持長柄橢圓形宮扇,上綴朱紅錦,面帶微笑,內著紅衫,上穿素裝,外負披肩,下著漫足羅裙,上織線紅菱格,腰系綢帶,結花圍裙前腹,體態豐滿,身高0.74米。

        男室左壁由西向東分立五人,西起第一人為武官,雙手全持節杖,左腰懸一柄義刀,身高1.13米。第二人為文侍,雙手護笏,身著大紅朝袍,身高1.11米。第三人為侍從,頭戴玄色軟腳幞頭,嘴角三綹小須,身高1.14米。第四人第五人均為年輕侍者。右壁由西至東也分五人對稱。


   女室墓四壁分別繪有閨榻,侍女和桌案花瓶,由於麻石風化,左壁二侍女褪落不清,其餘皆鮮豔如初。

        女室右壁由西至東分立四人:西起一、二人為侍女,上身脫落不清。第三人為侍女,頭梳雲髻,飾有金花,面部豐滿,五官端正,上著紅花緊袖衫,下著漫足花羅裙,身高0.88米。第四人為侍女,頭梳蝴蝶髮髻,上穿白花紫袖衫,下著漫足大紅羅裙,雙肩帛帶垂下腹,系蝴蝶結於前腹,雙手胸前,呈侍候狀,身高0.9米。左壁由西至東也分四人。

         除了江西之外,在湖南、湖北、安徽等地,也發現少量墓室壁畫。

湖南婁底新化縣維山晚唐古墓壁畫

  

  新化維山古墓於2006年被發現。雖然墓葬在歷史上遭到嚴重破壞,但主要部分的壁畫保存較為完整。



  壁畫的題材反應了歷史生活的諸多方面,有胡人軍士、長矛、短劍、弓箭、刀等,也有反應喪葬禮儀與風俗的男女人物及其服飾,還有大鼓、手鼓等樂器。獸首人身生肖像栩栩如生,形神兼備。墓中還首次發現彩繪的鱗片各異、雌雄不同的行龍,其中一條為頭額帶「王」字的鹿角豬嘴龍,極具動感,呼之欲出。國內首見的還有女性持笏板圖。

湖南新邵北宋壁畫


  2009年,湖南新邵縣境內發現一座券頂圓拱磚室墓,墓室中保存著近50幅北宋時期的壁畫。

  


  這些壁畫用赭色、黑色顏料在白色的牆面描繪而成。圖案分為三類:一是官員、武將、侍女等人物;二是神話故事,有奔月圖、飛龍騰空等;三是牛、羊、鳳凰、鷹等動物。壁畫中的官員身著圓領服飾,手持笏板,或披長發,或頭戴紗帽,儀態端莊;武將瞪著雙眼,身披盔甲,手持寶刀,英勇威武。雲遮霧繞之間,玉兔拿著棍棒搗藥,可愛至極。而扎著髮髻的仕女身姿豐腴,富態可掬。令人驚奇的是,壁畫中還有一隻長著3條腿的黑鳥。

  

  在墓室底部,文物工作者發現了墓室主人的肖像壁畫,他頭戴黑色紗巾,身著黑色服飾,左右兩側各站立一位官員。在他的頭頂,兩隻鳳凰高低盤旋,一隻兇猛的鷹翹首張望,彰顯著墓室主人當時非同一般的身份和顯赫地位。

湖南郴州劉家嶺北宋壁畫


        郴州桂陽劉家嶺宋代壁畫墓的墓室兩邊、前後兩端及券頂、地面均有壁畫。墓室兩邊為青龍、白虎,青龍白虎下各畫18個執兵器的武士站立一排,券頂繪纏枝、瑞草、牡丹紋及鳥雀鳳凰等,墓後端有太陽、月亮、飛天童子、持笏男子及奏樂舞蹈的圖像等。值得一提的是,墓葬壁畫中的「飛天仙兒」,以及棺床上的地畫,這在壁畫墓中是很少見的。地畫四周為卷草花邊、四角畫纏枝、瑞草,中心兩個相交的菱格花格,菱格內為相向飛翔的兩隻鳳凰及雙獅滾球。



湖南省婁底市明代墓室壁畫


        2014年10月,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萬寶鎮群益村一處新建城市建設道路施工現場發現一座古墓,古墓牆壁上有色彩鮮豔的馬車、人物繪畫。左右對稱,墓蓋為八卦圖,墓頭為坐佛頭像。


   

一個愛生活愛藝術的交流推廣平臺

  兿述圈長期約稿

  編輯部微信號:

         huangming12

  來稿信箱:

  長按·識別·兿述圈      391109733@qq.com

相關焦點

  • 遼代古墓壁畫賞析
    遼代古墓壁畫賞析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11-17 宣化是中國最古老的郡縣之一,早在戰國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這裡屬於上谷郡,燕昭王時秦開破東胡,西漢時李廣擊匈奴,都以此為重要據點唐代範陽節度使安祿山在此修建雄武城。
  • 山東德州發現東漢古墓 1800年前彩色壁畫仍清晰可見
    近日,山東德州一在建工地內發現一處東漢時期的古墓,距今約1800多年,該古墓墓門和墓室內彩繪壁畫仍然清晰可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現場負責人 趙芳超:挖掘機在取土過程中發現有古墓,他們當時就暫停了,進行了上報,我們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進行現場的調勘,通過調勘發現這兩座東漢晚期規格稍微比較大一點的漢墓。從我們發掘情況看是有盜洞的,有可能是屬於早期被盜,因為東漢晚期,包括曹魏時期盜墓現象還是比較猖獗的。
  • 古墓出現遼代壁畫:奇怪服飾引起大家討論,專家的解釋卻沒人相信
    如果哪一個地方出現了古墓,專家最擔心的第一個事情就是該古董有沒有被盜墓賊給破壞,其次才是研究古董裡面的文物與屬於它帶給我們的價值屬性。在很多特別的古墓之中,我們也有見過一些宋畫與遼畫,這些壁畫之所以能很好的留一來,也是得益於古人所選擇繪畫的礦物顏料。
  • 詭異的古墓壁畫,一個拱手作揖的男人影子,至今不知從何而來
    近些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進展,越來越多的古墓出現在世人面前。雖然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仍然有一些歷史謎團無法破解。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座龜山漢墓,墓中更是有太多無法解釋的事情。
  • 考古發掘:吐蕃古墓,精美壁畫、純金王冠彰顯墓主人尊貴身份
    一、古墓大概情況今天發掘的是一座吐蕃時期的墓葬,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希裡溝鎮。
  • 山西一座古墓被盜,考古專家卻哈哈大笑:盜墓賊有眼無珠啊!
    在山西太原的晉源區,有一個名為王郭村的地方,在這裡曾經挖掘出一座巨型的古墓,面積足有400多平方米。上個世紀80年代,一大群考古專家來到王郭村做考察,發現了這座大型古墓,從規格上來看,墓主人生前應該是高官貴族,令人可惜的考古隊發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盜洞,為了搶救古墓就向上級請求挖掘行動。在被批准以後,就對古墓進行了開採。
  • 九江星子發現罕見明代高僧壁畫墓 出土一高三尺六寸龜趺
    6月5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去年5月至今,該所考古專家在星子縣秀峰景區發掘了一座明代塔院,清理高僧墓葬3座,發現精美的壁畫,出土了一批珍貴青花瓷器和白釉瓷器,以及大量與塔院建築有關的石構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此次發掘為研究江西乃至整個江南地區的佛教文化及其僧人的喪葬制度,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 江西挖出西漢古墓,打開棺木女屍突然「嘆氣」,讓人不寒而慄!
    國家規定不可主動挖掘古墓,要以保護為主,但有些古墓會在機緣巧合之下出現,比如下面要說這座古墓。01施工發現西漢古墓十幾年前,江西某地一個施工點上工人們正在忙碌地工作,結果居然在地下挖出一座西漢時期古墓。
  • 江西發現1500年前古墓,挖出2件瓷器,不料專家面色一變,反手砸碎
    一般來說,每一座古墓後面,都埋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也許古籍上的文字會作假,但文物不會。對考古工作者來說,每一件文物都是無價之寶,為保存文物完整,他們可以付出一切。6年前,江西發現了一座1500年前的古墓,可是當專家辛辛苦苦挖出了2件瓷器後,面色卻突然一變,而且反手將其砸個粉碎,這是怎麼一回事?
  • 江西撫州有個村莊,一村一姓延續千年,被譽為「千古第一村」
    近千年來,這個村子曾出過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科舉之盛,仕宦之眾,不止在江西罕見,在全國也不多見,這個村莊叫流坑村,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始建於五代南唐時期,村民大都姓董,是一個董姓聚族而居的村落,據說其先祖是唐代宰相董晉,董晉後人在唐末戰亂時由安徽遷入江西撫州流坑
  • 遼代壁畫《頌經圖》中,楊貴妃身邊的鸚鵡有什麼來歷?
    而在內蒙古赤峰地區發現的遼代古墓為我們了解遼代歷史提供了很好的史料,其墓室牆壁上兩幅精美的壁畫更是讓我們對遼代的藝術文化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其中一幅生動形象的《頌經圖》更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上圖——赤峰地區的老頭山在1993年的時候,老頭山附近出現了一起盜墓事件,這讓當地政府立即開展了對多座遼國古墓的搶救性發掘工作,其中最大的兩座古墓被名為為1號古墓以及2號古墓。
  •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一組打鬼「連環畫」再現漢代喪葬觀(上)
    ■壁畫墓簡介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位於邙山鎮燒溝村南,1957年發掘,1986年搬遷到原古墓博物館。該墓坐西朝東,為洞穴磚室墓,由豎井式墓道、墓門、主室和四個耳室組成。主室東西長5.1米,寬2.3米~2.35米,高2.3米,由大型空心磚構築,墓頂為平脊斜坡式。主室中部略靠前有一隔梁,將主室分為前後兩部分,隔梁下用一方柱形空心磚支撐。左右耳室呈「丁」字形,用小磚券砌。
  • 太原千年古墓被盜,盜墓賊卻「有眼無珠」,扔下兩件國寶
    如果盜墓賊都像《盜墓筆記》中的裘德考一樣,那我們國家的文物還不虧大發了,下面介紹的這座古墓來自於千年前的北齊墓葬,在古墓被發掘之後,發現墓葬已經被盜墓賊給洗劫了,墓室內一片狼藉
  • 千年古墓擋道 九頌山河修水項目「騎虎難下」
    據《江西日報》此前報導,千年古墓夏光庭墓所在地塊被當地政府用來進行房地產開發,但在施工中發現了地下有文物,目前施工已被緊急叫停。對於房地產開發商施工破壞古墓的說法,修水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黨委委員、文物保護管理局局長周秋平和寧州鎮負責人餘丁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予以否認。
  • 明秀寺 | 千佛明秀,壁畫諸天
    然而卻是一個不普通的村子,著名的北齊婁睿墓壁畫、隋代虞弘墓浮雕均出於此,使得本來籍籍無名的小村子變得十分顯煥。如今婁睿墓壁畫、虞弘墓石刻均在省博展出。留在村中的還有大量的古建築,其中明秀寺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堪稱晉中片區明代彩塑壁畫的代表作。柴澤俊先生在《略論山西古代壁畫》一文中提道:「明代壁畫2301平方米,分布在太原崛圍山多福寺、晉祠王郭村明秀寺、平遙鎮國寺三佛樓等三十二座寺廟之中。」
  • 流失海外珍貴壁畫的另類回歸
    20世紀初,外國探險隊從建築和洞窟中揭取了大量中國古代壁畫,致使許多精美的壁畫流散到海外。這些壁畫是我國古代壁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一段不平凡的歷史。目前所知,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俄羅斯、印度等國都藏有中國古代壁畫,他們對之陳列展示並加以研究、開發與利用。由於種種原因,國際上至今還未達成壁畫歸還的協議和公約,原物回歸條件尚不具備,這些原本應該在中國的壁畫,國人卻難得一見。
  • 莫高窟壁畫中的禽鳥
    至今雖己經歷幾百年的時間,但它還完好地保存著四百九十二個洞窟,四萬五千餘平方米的壁畫。出於對佛教內容表現的需要,在這些精美的壁畫中描繪著許多造型生動、色彩豐富的禽鳥形象。    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禽鳥圖像本身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只是作為襯景和裝飾圖案的一部分出現。從北涼到西夏,歷經多年間的壁畫中留下如此豐富的禽鳥圖像,己突顯了鮮明的時代藝術風格和豐富的藝術表現技法。
  • 牆壁上的藝術——北齊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畫
    北齊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畫點擊音頻,和我一起聆聽歷史👆👆👆說到我國古代壁畫,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充滿大唐氣象的敦煌壁畫,至今仍讓世人驚嘆和沉迷。(敦煌壁畫)然而,在1989年河北省磁縣灣漳村高洋墓中出土了一系列北朝壁畫,內容豐富,技藝高超,是我國現存最大型的北朝時期墓葬壁畫,代表了北朝時期繪畫藝術的最高水平。
  • 雲南一中學球場驚現古墓群,初判為春秋戰國時期!諸多謎團令專家稱奇
    2019年1月6日,一則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數座古墓的消息,瞬間讓中山大學上了熱搜。7日,經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勘探確定,此次發掘共發現13處墓葬、1口水井,其中東漢墓葬1座,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10座,清代水井1口。這也並非是中山大學第一次發現古墓。
  • 令人震撼的唐安國相王孺人墓葬壁畫(下)
    走進新館讀洛陽之安國相王孺人墓葬壁畫(上) 昨天,我們講述了發現唐安國相王孺人壁畫墓葬的經過和墓葬壁畫描繪的主要內容。那麼,這些壁畫有什麼價值?墓主人因何早逝呢? 如此高水平的壁畫出自誰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