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入門的這個「巧」字,不是投機取巧,而是講究方法的巧,不僅要入得快,還要入得好。
其實每一個人拿起硬筆來都能寫字,但是一上升到書法的高度,就有很多的講究了。因為書法有法,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你得放棄一些舊東西,同時接受一些新東西。
要學會這個巧,我們先看看很多學硬筆書法的朋友們的困惑。
1、參加過學習班,網上買過各種課程,但始終寫不好字。
2、練字的時候還可以,一到實際書寫的時候就不行了,寫的字還是很難看。
3、對照著字帖寫還可以,一離開字帖實際書寫的時候又寫不好了。
4、小孩子在書法班上寫的作品還可以,但寫作業還是一塌糊塗。
這些問題都是實際發生的問題。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問題呢?分析一下,有兩大方面的問題:
一、主觀內因造成的問題
1、一時衝動型:偶爾一天突發奇想,感覺自己的字很難看,想練成一筆好字,衝動之下或買字帖、或報學習班、或網購各種課程。但是想法浮躁,沒有長期的準備,練了一兩個星期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學習,進步緩慢,不知道長城不是一天建好的,也不是一個月、一年建好的道理。
2、不願動腦型:學書法,不論是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除了手上勤快,還需要腦袋勤快。王羲之曾經說過:「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功;無靈性者,百日亦知其本」,有很多人練字不練腦,不懂得去分析、比對、總結規律,學很長時間也不見很明顯地改變。
3、練嘴不練手:很多人號稱學書法,但是說的比練的多,似乎看過就是練過了。書法純粹是種愛好,所謂練書法的說法是給別人聽的,很多書法中的事情說的頭頭是道,一道上手寫的時候就露餡了。
二、客觀外因造成的問題
很多所謂的連鎖的寫字班主要目的是賺錢,不是為了教你練好字。因此學習過程就是按部就班,沒有因材施教,最後讓你練好幾個字拍個照片就算畢業了,回去能不能寫好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學習班的老師水平參差不齊,所謂教材多是市面出版的各種字帖,報班跟自己買字帖在家學一個樣子。
沒有好的老師指點,自己瞎練,缺乏系統性學習,總覺得自己寫的不好,找不出問題,或者發現問題沒有解決的經驗。
那麼學習硬筆書法是否有一些竅門,能否巧「入門」呢?
硬筆書法入門想要入得巧,根據寫字君的經驗,重點關注把握以下三個問題。
一、熟悉書寫工具,把筆玩溜。
玩筆就是在練習使筆方法,點畫的氣質神態全在筆法和線條上,通過畫不同粗細、不同形狀、不同弧度的線條,來表達橫堅撇捺折鉤提,這一點非常重要。硬筆玩熟了,在以後的書法學習中,就能夠生動而精確的寫出任何你需要的點畫線條。
二、認認真真臨一本字帖。
練硬筆字帖,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抓結構形貌。最初的臨摹務求形似,越像越好。先練習獨體字,而後是偏旁部首,最後才是合體字。
漢字由不同的區塊組合而成,結構就是這些區塊空間分布的技巧,觸類而旁通。因此,精細的臨摹並不需要逐字去練,但是每一種結構不同的字都必須要練到。
三、反覆脫帖默寫(背臨)。
憑藉記憶去複寫所臨的字帖,先求結構,再潤點畫。這裡面有兩個關鍵點很重要,一個是記憶,一個是習慣。
初學者一定要用記憶來推動和塑造習慣,而不是以習慣來影響幹預記憶。學習書法之前的那些習慣全部放掉,扎紮實實按照臨帖的來。否則,一丟掉字帖,馬上又原形畢露。
硬筆書法可以是投機取巧「入門」,是怎麼樣呢?
首先,投機取巧「入門」我給你潑一盆冷水,任何學問都沒有投機取巧的,學習書法更是如此,抱著取巧的心態是不對的,學習書法首先要沉下心來,真正從學習書法中找到快樂,去享受這個過程,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學習書法沒那麼難了,因為我們樂在其中。
學習毛筆書法也好,硬筆書法也好,最好能有個好老師。有老師帶著會教授你入門的方法,巧入門,說白了,就是方法。
技巧,最關鍵的是在你練習書法的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問題,並且能指導你問題出在哪裡,應該如何改正。這比你自己靠所謂的天賦自己「悟」要來的快。
好的學習方法能讓你事半功倍,比如學校的學生,天天寫作業,小孩子字寫不好的通病在哪裡,只要稍加改變,字就能寫的工整許多。
不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或者成年人,練書法都要懂得什麼樣的字是漂亮的字,這些漂亮的字符合了什麼樣的規律和原則。
你只有知道了這些道理,你才能向著這個方向發展,這就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道理。所以,學習硬筆書法真正的技巧不是投機取巧,而是掌握了好的方法,好的規律就是巧「入門」。
以下是適合初學者學習的10常用基本筆畫寫法及字帖練習,這樣掌握了基礎,把這些方法掌握好,就是很好的巧入門。
附: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