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這群叫板命運的少年

2020-12-22 荊楚網

最近,有一個關於棒球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故事講述了一群來自山區的困境少年,通過打棒球「叫板命運」。這部紀錄片電影《棒!少年》被網友評價為「2020最值得帶孩子去看的電影」。

12月16日,《棒!少年》的兩位小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來到央視新聞《相對論》錄製現場,暢談少年逆風揮棒的故事。

「我在十字路口走丟了

讓棒球基地的人撿到了」

在紀錄片電影《棒!少年》中,小隊員馬虎開玩笑地自我介紹道,「我來自十字路口,走丟了,就讓棒球基地的人撿到了。」馬虎今年15歲,來自寧夏西吉縣十字鄉十字村。當時棒球基地的老師去寧夏找貧困兒童,他就被招到了球隊。

△馬虎

馬虎口中的棒球基地,位於北京市郊。這裡有一支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少年和「事實孤兒」組成的特殊棒球隊——「強棒天使」棒球隊。

一支只收困境少年的棒球隊

孫嶺峰是「強棒天使」棒球隊的創始人,曾擔任中國國家棒球隊隊長。2010年退役後,孫嶺峰開始從事棒球運動推廣工作。由於曾經做過公益培訓,孫嶺峰深知貧困家庭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需要關愛和機會。於是,他萌生了將公益與棒球推廣結合的想法。

孫嶺峰設想,將7歲至9歲身體健康、家庭卻無力撫養的孩子集中在一起,讓他們在上文化課的同時,參加免費的棒球培訓。所以,「強棒天使」棒球隊招收隊員有一項特殊條件:必須來自於貧困家庭,或者是缺失父母的孤兒等困境少年。

2016年元旦,6名來自河北的小朋友被接到了棒球基地。到2020年,已經有67名孩子在這裡訓練。

「拔刺」「過關」

棒球讓少年們蛻變

馬虎,綽號「遊俠」。剛來基地時,他桀驁不馴,一言不合就開幹,渾身是「刺兒」。

孫嶺峰說,馬虎從加入棒球隊開始,就一直「拔刺」,是棒球讓他發生了改變。「回到老家以後,馬虎發現別人對他的評價變了,他知道自己變得更好會被大家喜歡,他就有了成就感,願意往更好的方面發展。」孫嶺峰說。

馬虎:到這裡兩年後,我回了趟西吉(老家),發現自己的改變特別大。

《相對論》:是因為回西吉,去學校被學弟學妹圍著嗎?

馬虎:是吧。

《相對論》:可能覺得回了趟家,大家覺得你出去還是挺光榮的,然後回到棒球基地以後,就開始好好訓練了?

馬虎:那時候就開始好好打球了,自己的棒球水平蹭蹭蹭往上走。

從老家回到基地後,馬虎開始好好訓練,團隊意識也在增強,「小刺頭」不再打架幹仗,棒球運動慢慢改變了他。

同樣因棒球發生改變的,還有梁正雙。他是紀錄片電影《棒!少年》的另一位主人公,今年14歲,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東團堡鄉梁家莊村人。在棒球隊,大家都叫他小雙。小雙出生前父親就已經去世,出生後母親不知所蹤,他是被親戚養大的。剛進隊的時候,小雙內心細膩脆弱。「他跟只貓似的,特別蔫,不愛說話。」馬虎說。

△梁正雙

三年後,小雙變得愛說愛笑。在馬虎眼中,「小雙現在皮不拉嘰的,跟個皮球似的,怎麼抽都抽不動。」

孫嶺峰說:「小雙跟過關一樣,過了自己心裡那道坎兒,一下就打開了。」

一場國際比賽讓少年們快速成長

2018年的8月,「強棒天使」棒球隊作為亞太區唯一一支代表隊,受邀參加了PONY世界大賽U11 Bronco組決賽階段的角逐。這是中國棒球歷史上首次直接獲邀代表亞太區參加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

儘管孩子們竭盡全力去打這場比賽,但仍輸給了對手。比賽結束後,隊友們抱在一起痛哭,哭得最厲害的就是小雙。馬虎拿著漢堡勸小雙吃一點,還安慰小雙:「我們以後多的是機會啊。」小雙哭著說:「機會只有一次。」

對於比賽失利,孫嶺峰表示,這趟來美國比賽值了。「因為這次經歷觸動到了孩子們心裡,這對他們來說是人生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對於小雙說的「機會只有一次」,孫嶺峰卻不認同,「機會永遠都在,只要願意去爭取就一定有機會。」

「抱一個吧,我們一起努力」

這些年,棒球隊的歷練讓馬虎和小雙都成長了不少。當他們看到《棒!少年》中自己經歷的點點滴滴,活躍了一整晚的兩位少年突然託著腮、安靜了下來。被孫嶺峰形容為「孫悟空」的馬虎止不住地流淚。

在紀錄片電影中,曾經淚流不止的是小雙。當時他們在美國輸掉了比賽,小雙痛哭,「這麼一場比賽多難得?對得起關心咱們的人嗎?」馬虎用自己的胳臂擦去小雙的眼淚,「我們以後多的是機會」。

這一次,是小雙走過來抱住馬虎。小雙給馬虎擦著眼淚說:「抱一個吧,我們一起努力。」

少年們,長大了……

「把青春的驕傲都寫在臉龐

眼中始終閃耀著無盡光芒……」

這句歌詞,出自《棒!少年》

也祝願我們的棒球少年

眼裡有光,心中有夢

前路充滿希望!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

相關焦點

  • 棒!這群叫板命運的少年,有一個來自西吉……
    故事講述了一群來自山區的困境少年,通過打棒球「叫板命運」。這部紀錄片電影《棒!少年》被網友評價為「2020最值得帶孩子去看的電影」。12月16日,《棒!少年》的兩位小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來到央視新聞《相對論》錄製現場,暢談少年逆風揮棒的故事。
  • 當夢想照進現實,叫板命運,《棒!少年》!
    少年們的故事和命運,熱血、淚目、直擊人心。是一部少年逆風揮棒,叫板命運的真實寫照!01少年的棒球人生和「師爺」拳拳之心《棒!由於拆遷等原因,棒球基地被要求限期搬離,而半年後,球隊將代表亞太區參加在美國舉辦的世界級少棒比賽。少年們拼勁全力,叫板命運的故事。《棒!少年》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用汗水叫板命運,也是一個為命運抗爭,與現實對抗的一群孩子個傳奇教練的真實人生。
  • 關於《棒!少年》及「強棒」的幾個事實
    [1]    微信公眾號「強棒天使隊」.[2]    紀錄片《棒!少年》.[3]    DK001.從青少培訓入手帶動棒球產業——訪強棒創始人孫嶺峰[EB/OL]. ChinaFIT健身網.https://www.chinafit.com/news_view.php?id=40568,2019-9-26.[4]    閆紅偉.
  • 豆瓣8.8,這群叫板命運的「棒球孤兒」,看哭無數人
    是「精英階級」的體育遊戲,還是「留學黨」作為增加歐美名校錄取概率的「興趣特長」……在北京,有這樣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沒日沒夜地奔跑在棒球場上,他們有的無父無母,靠親戚接濟生活;有的是留守兒童,一年到頭和父母也見不到幾面。對於這群少年來說,棒球是他們曾經聞所未聞的運動,但現在卻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唯一窗口。
  • 《棒!少年》全國院線公映 體育文藝各界點讚力薦
    當日,《棒!少年》首映日特別專場活動在北京舉辦,中國首個冬奧會冠軍、北京2022年冬奧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冠軍基金髮起人楊揚,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愛奇藝燦然工作室總經理、《棒!少年》總製片人齊康,CNEX聯合創始人及執行長陳玲珍,強棒愛心基地創始人孫嶺峰等現場觀影,與眾多體育屆、影視界人士一起欣賞了這部2020年度口碑佳作。
  • 這群叫板命運的棒球少年或許可以顛覆你對紀錄片的...
    發布會上,由愛奇藝出品的電影《棒!少年》,作為開幕影片宣布定檔,將於12月11日在全國院線上映。圖說:《棒!少年》海報電影《棒!少年》在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上斬獲「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大獎項,目前豆瓣評分8.8分,被媒體譽為「本屆FIRST最強黑馬」「疫情之年的華語片尊嚴」。
  • 《棒!少年》迎來全國院線公映,體育文藝各界點讚力薦
    該片拍攝加剪輯耗時三年,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一群背負沉重生活包袱的困境少年,被選進一個特殊的愛心棒球基地,接受前奧運國手孫嶺峰、70歲傳奇教練「師爺」張錦新的魔鬼訓練。棒球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和夢想,少年們也希望棒球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等待他們的,是重重困難。
  • 《棒!少年》:這群困境少年叫板命運談何容易
    《棒!少年》:這群困境少年叫板命運談何容易 少年》。家附近的電影院都沒有排片,專程開車去了比較遠的電影院。入座後發現幾乎滿座,感覺甚是欣慰。 這是一部記錄成長的電影,記錄困境少年成長曆程的電影。我想,稱它為「年度最佳紀錄電影」正是實至名歸,我和孩子說,豆瓣、知乎上評分都蠻高,老二來了句:「我給它評10分!」
  • 少年棒,但命運不棒
    兩個孩子說著殘酷的話,就像在說一個一個與己無關的笑話,笑著笑著打鬧起來,就好像那殘酷的命運並不是他自己的經歷。這是紀錄片《棒!少年》中的一幕,這個紀錄片記錄了一支少年棒球隊的成長曆程。這群窮孩子們來到大城市,來到北京,用棒球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就是故事的主角隊「強棒天使隊」。教練說,他希望這些孩子能打到省隊,打到國家隊,甚至打到美國去。最不濟,棒球能幫他們混個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讓他們上一個大學。
  • 《棒!少年》關乎體育,更關乎挑戰命運
    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創始人希望通過紀錄片傳達給更多人,「總有人在默默與命運抗爭」  《棒!少年》關乎體育,更關乎挑戰命運  ■本報記者 謝笑添  自從體育紀錄片《棒!少年》公映後,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創始人孫嶺峰的生活更忙了。
  • 《棒!少年》行走在時代邊緣的少年,擁有叫板命運的勇氣
    初識人生之際,誰也不曾想到是艱辛和苦澀交織,這就是《棒!少年》,2020年最好的記錄片,FIRST影展的黑馬。自來水式的宣傳,敵不過人們對於流量的追尋,一部極好的電影紀錄片,可其排片和上座率都寥寥無幾,市場的現實性在這部電影中,淋漓盡致的展現,那麼這部電影究竟怎麼樣呢?
  • 「叫板」命運 口碑佳作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檔12.11
    《棒!少年》拍攝歷時兩年,剪輯耗時近三年。電影聚焦一群因家庭環境而背負沉重生活包袱的「困境」少年,被選進一個特殊的愛心棒球基地,接受前奧運國手孫嶺峰、70歲傳奇教練「師爺」張錦新的魔鬼訓練。棒球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和夢想,少年們也希望棒球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等待他們的,是重重困難。
  • 《棒!少年》再見故鄉,你好命運——少年「離鄉」背後的現實意味
    最初想把這群孩子拍成傳奇,哪怕這個作品會落入俗套,許慧晶導演在採訪中如是說。幸好,這部摻伴著故事化色彩的紀錄片沒有傳奇化,這群少年的結局也並非「草根逆襲」,而是未完待續。本文聚焦於少年「離鄉」的行為,沿著離開、暫回、告別故鄉的線性發展脈絡,透視其背後的現實意味。一、離開故鄉:逃離命運的輪迴《棒!
  • 許慧晶,與少年一起揮棒命運 | 導演錄
    2017年,周浩給許慧晶介紹了一份工作,《棒!少年》產生的可能性由此而來。之前那些年,不同地域的拍攝,讓他解決了自我認知的問題。到了《棒!少年》,他的創作視角正在轉向關注同齡人與下一代。那時許慧晶已為人父,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從北京南遷至廣州。從一個年輕人,變成一個中年父親,身份發生了轉換。
  • 高分紀錄片《棒!少年》:且看少年如何叫板命運,值得學習!
    獲得今年首屆青年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的紀錄片《棒!少年》於12月11日在全國上映。這部紀錄片將棒球和貧困兒童結合在一起,以其出色的製作和生動的人物形象成功地俘獲了許多觀眾的愛。雖然是紀錄片,《棒!
  • 許慧晶,與少年一起揮棒命運|導演錄
    少年有無限可能。作者 | 連然許慧晶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像《棒!少年》裡的小雙。15歲之前,他都生活在山西臨汾的一個鄉村裡。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他持續地拍攝鄉村,關注底層人物的命運。因為那是他的來處。2017年,周浩給許慧晶介紹了一份工作,《棒!少年》產生的可能性由此而來。之前那些年,不同地域的拍攝,讓他解決了自我認知的問題。到了《棒!少年》,他的創作視角正在轉向關注同齡人與下一代。那時許慧晶已為人父,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從北京南遷至廣州。從一個年輕人,變成一個中年父親,身份發生了轉換。
  • 12月11日《棒!少年》全國公映,叫板命運!
    《棒!少年》劇照 主人公小雙 不止有淚點,《棒!少年》劇照 網友@Xaviera對影片評論「沒有用力煽情,也沒有硬凹勵志,特別喜歡Slogan『叫板命運』,導演希望以後他們在遇到困難時,回頭再看看這部片子便能獲得力量。這便是青春片的積極意義」,另一位網友@20個小明則表示「為什麼會如此牽腸掛肚,可能真的就是怕孩子錯過這為數不多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吧」。
  • 《棒!少年》能改寫小眾題材體育紀錄片的命運嗎?
    《最後之舞》與《棒!少年》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類型的體育紀錄片。當這兩類紀錄片成為了「雙生花」,體育紀錄片才會真正迎來「怒放的春天」。《棒!少年》非典型的體育紀錄電影「我什麼都不是,我就是個流浪狗。」在《棒!
  • 【棒球人生】不甘平凡的少年們逆風揮棒 與命運叫板
    樂於與孩子們相處的他在2015年創辦了強棒天使棒球基地,在這之後,他開始接收全國各地符合條件的困境少年,小雙、馬虎就是其中的兩位,也是《棒! 《棒!少年》叫板命運
  • 《棒!少年》導演許慧晶:紀錄困境孩子「叫板命運」
    一顆小白球,承載的是孩子們不屈服命運、奔向更遠未來的大夢想。正如電影《棒!少年》海報上所寫,這群孩子正在做的,無非是「叫板命運」。歷時三年,積攢了七八百個小時的素材,導演許慧晶與他的團隊將這個愛心棒球基地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