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關於棒球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故事講述了一群來自山區的困境少年,通過打棒球「叫板命運」。這部紀錄片電影《棒!少年》被網友評價為「2020最值得帶孩子去看的電影」。
12月16日,《棒!少年》的兩位小主人公馬虎和小雙來到央視新聞《相對論》錄製現場,暢談少年逆風揮棒的故事。
「我在十字路口走丟了
讓棒球基地的人撿到了」
在紀錄片電影《棒!少年》中,小隊員馬虎開玩笑地自我介紹道,「我來自十字路口,走丟了,就讓棒球基地的人撿到了。」馬虎今年15歲,來自寧夏西吉縣十字鄉十字村。當時棒球基地的老師去寧夏找貧困兒童,他就被招到了球隊。
△馬虎
馬虎口中的棒球基地,位於北京市郊。這裡有一支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少年和「事實孤兒」組成的特殊棒球隊——「強棒天使」棒球隊。
一支只收困境少年的棒球隊
孫嶺峰是「強棒天使」棒球隊的創始人,曾擔任中國國家棒球隊隊長。2010年退役後,孫嶺峰開始從事棒球運動推廣工作。由於曾經做過公益培訓,孫嶺峰深知貧困家庭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需要關愛和機會。於是,他萌生了將公益與棒球推廣結合的想法。
孫嶺峰設想,將7歲至9歲身體健康、家庭卻無力撫養的孩子集中在一起,讓他們在上文化課的同時,參加免費的棒球培訓。所以,「強棒天使」棒球隊招收隊員有一項特殊條件:必須來自於貧困家庭,或者是缺失父母的孤兒等困境少年。
2016年元旦,6名來自河北的小朋友被接到了棒球基地。到2020年,已經有67名孩子在這裡訓練。
「拔刺」「過關」
棒球讓少年們蛻變
馬虎,綽號「遊俠」。剛來基地時,他桀驁不馴,一言不合就開幹,渾身是「刺兒」。
孫嶺峰說,馬虎從加入棒球隊開始,就一直「拔刺」,是棒球讓他發生了改變。「回到老家以後,馬虎發現別人對他的評價變了,他知道自己變得更好會被大家喜歡,他就有了成就感,願意往更好的方面發展。」孫嶺峰說。
馬虎:到這裡兩年後,我回了趟西吉(老家),發現自己的改變特別大。
《相對論》:是因為回西吉,去學校被學弟學妹圍著嗎?
馬虎:是吧。
《相對論》:可能覺得回了趟家,大家覺得你出去還是挺光榮的,然後回到棒球基地以後,就開始好好訓練了?
馬虎:那時候就開始好好打球了,自己的棒球水平蹭蹭蹭往上走。
從老家回到基地後,馬虎開始好好訓練,團隊意識也在增強,「小刺頭」不再打架幹仗,棒球運動慢慢改變了他。
同樣因棒球發生改變的,還有梁正雙。他是紀錄片電影《棒!少年》的另一位主人公,今年14歲,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東團堡鄉梁家莊村人。在棒球隊,大家都叫他小雙。小雙出生前父親就已經去世,出生後母親不知所蹤,他是被親戚養大的。剛進隊的時候,小雙內心細膩脆弱。「他跟只貓似的,特別蔫,不愛說話。」馬虎說。
△梁正雙
三年後,小雙變得愛說愛笑。在馬虎眼中,「小雙現在皮不拉嘰的,跟個皮球似的,怎麼抽都抽不動。」
孫嶺峰說:「小雙跟過關一樣,過了自己心裡那道坎兒,一下就打開了。」
一場國際比賽讓少年們快速成長
2018年的8月,「強棒天使」棒球隊作為亞太區唯一一支代表隊,受邀參加了PONY世界大賽U11 Bronco組決賽階段的角逐。這是中國棒球歷史上首次直接獲邀代表亞太區參加國際青少年棒球賽事。
儘管孩子們竭盡全力去打這場比賽,但仍輸給了對手。比賽結束後,隊友們抱在一起痛哭,哭得最厲害的就是小雙。馬虎拿著漢堡勸小雙吃一點,還安慰小雙:「我們以後多的是機會啊。」小雙哭著說:「機會只有一次。」
對於比賽失利,孫嶺峰表示,這趟來美國比賽值了。「因為這次經歷觸動到了孩子們心裡,這對他們來說是人生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對於小雙說的「機會只有一次」,孫嶺峰卻不認同,「機會永遠都在,只要願意去爭取就一定有機會。」
「抱一個吧,我們一起努力」
這些年,棒球隊的歷練讓馬虎和小雙都成長了不少。當他們看到《棒!少年》中自己經歷的點點滴滴,活躍了一整晚的兩位少年突然託著腮、安靜了下來。被孫嶺峰形容為「孫悟空」的馬虎止不住地流淚。
在紀錄片電影中,曾經淚流不止的是小雙。當時他們在美國輸掉了比賽,小雙痛哭,「這麼一場比賽多難得?對得起關心咱們的人嗎?」馬虎用自己的胳臂擦去小雙的眼淚,「我們以後多的是機會」。
這一次,是小雙走過來抱住馬虎。小雙給馬虎擦著眼淚說:「抱一個吧,我們一起努力。」
少年們,長大了……
「把青春的驕傲都寫在臉龐
眼中始終閃耀著無盡光芒……」
這句歌詞,出自《棒!少年》
也祝願我們的棒球少年
眼裡有光,心中有夢
前路充滿希望!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