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夏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半夏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神農本草經》;別名在山西、河南、廣西叫三葉半夏;在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叫三步跳;在貴州叫麻芋果;在山東叫田裡心、無心菜、老鴉眼、老鴉芋頭;在廣西叫燕子尾、地慈姑、球半夏、尖葉半夏;在江蘇叫老黃咀、老和尚扣、野芋頭、老鴉頭、地星;在四川叫三步魂、麻芋子;在東北和華北叫小天老星、藥狗丹;在上海叫三葉頭草、三稜草;在福建叫洋犁頭、小天南星;在江西叫扣子蓮、生半夏、土半夏、野半夏;在甘肅叫半子、三片葉、三開花、三角草、三興草、三葉草;古代稱地文、和姑、守田;在雲南叫地珠半夏;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天南星科半夏屬多年生草本。
2,分布和生長環境
半夏在我國除了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未發現野生的以外,全國各地廣泛分布;通常生長在草坡、荒地、玉米地、農田邊、稀疏林下,是旱地中的雜草之一。多地有人工種植。
3,外形特點
為多年生草本,塊莖球形,直徑1-2公分,有鬚根;
葉2-5片,偶爾1片,葉柄長15-20公分,有葉鞘,葉鞘裡面或以上或葉片基部有直徑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發或落地後再萌發;幼苗葉片卵狀心形或戟形,是全緣單葉;老植株葉片三全裂,裂片綠色,長圓狀橢圓形或披針形,葉邊全緣或有不明顯淺圓齒;
花序柄長25-35公分,長於葉柄,佛焰苞綠色或綠白色,管部窄圓柱形,簷部長圓形,綠色,有時邊緣青紫色,肉穗花序,雌花序長2公分,雄花序長5-7毫米,5-7月開花;
漿果卵球形,黃綠色,先端逐漸變窄為明顯的花柱,8月果實成熟。
二,半夏的主要用途
第一,半夏的塊莖藥用,但有毒,根據資料記載,半夏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吐等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二,半夏分布廣泛,生長普遍,喜歡溫暖溼潤環境,耐蔭蔽,可以栽培在林下和果樹行間,或與農作物間作,可以用塊莖、珠芽或種子繁殖,是藥農普遍種植的藥用植物,對農民增加收入有益。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