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2020-12-10 老姚談植物

一,半夏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半夏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神農本草經》;別名在山西、河南、廣西叫三葉半夏;在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叫三步跳;在貴州叫麻芋果;在山東叫田裡心、無心菜、老鴉眼、老鴉芋頭;在廣西叫燕子尾、地慈姑、球半夏、尖葉半夏;在江蘇叫老黃咀、老和尚扣、野芋頭、老鴉頭、地星;在四川叫三步魂、麻芋子;在東北和華北叫小天老星、藥狗丹;在上海叫三葉頭草、三稜草;在福建叫洋犁頭、小天南星;在江西叫扣子蓮、生半夏、土半夏、野半夏;在甘肅叫半子、三片葉、三開花、三角草、三興草、三葉草;古代稱地文、和姑、守田;在雲南叫地珠半夏;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天南星科半夏屬多年生草本。

2,分布和生長環境

半夏在我國除了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未發現野生的以外,全國各地廣泛分布;通常生長在草坡、荒地、玉米地、農田邊、稀疏林下,是旱地中的雜草之一。多地有人工種植。

3,外形特點

為多年生草本,塊莖球形,直徑1-2公分,有鬚根;

葉2-5片,偶爾1片,葉柄長15-20公分,有葉鞘,葉鞘裡面或以上或葉片基部有直徑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發或落地後再萌發;幼苗葉片卵狀心形或戟形,是全緣單葉;老植株葉片三全裂,裂片綠色,長圓狀橢圓形或披針形,葉邊全緣或有不明顯淺圓齒;

花序柄長25-35公分,長於葉柄,佛焰苞綠色或綠白色,管部窄圓柱形,簷部長圓形,綠色,有時邊緣青紫色,肉穗花序,雌花序長2公分,雄花序長5-7毫米,5-7月開花;

漿果卵球形,黃綠色,先端逐漸變窄為明顯的花柱,8月果實成熟。

二,半夏的主要用途

第一,半夏的塊莖藥用,但有毒,根據資料記載,半夏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吐等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二,半夏分布廣泛,生長普遍,喜歡溫暖溼潤環境,耐蔭蔽,可以栽培在林下和果樹行間,或與農作物間作,可以用塊莖、珠芽或種子繁殖,是藥農普遍種植的藥用植物,對農民增加收入有益。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棲霞山·植物百科】掌葉半夏:夏至過,半夏生
    夏至的最後一侯,謂之「半夏生」。這意味著夏天過半了,後半夏白晝驕陽似火,濃蔭難求;夜晚蟲鳴如織,花香四溢。(半夏)這裡的「半夏」是一種白色塊莖,它生於陰陽半開半闔時,所以,作為一種中藥材,主治半開半闔之病,協調中樞。如治傷寒寒熱,是少陽之樞半開之病;治喉嚨腫痛,是少陰之樞半開之病。
  • 旱半夏與水半夏
    旱半夏和水半夏並不是半夏的兩種炮製品,而是藥典正品半夏與最常見的半夏偽品,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 半夏
    微信後臺    半夏(學名:Pinellia 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屬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藥用植物,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生用消癤腫作用,獸醫用以治鎖喉癀。廣泛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及東北、華北等地區,在西藏也有分布,生長於海拔2500米以下。    半夏,生於夏至日前後。此時,一陰生,天地間不再是純陽之氣,夏天也過半,故名半夏。
  • 抒情散文:(半夏)
    《半夏》1。。。半夏由來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位叫白霞的姑娘,她在田野裡割草時,挖到了一種植物的地下塊莖,由於飢餓難耐,她就試著將塊莖放在嘴裡咀嚼,想拿它填飽肚子。誰知吃完就吐了起來,她趕快嚼塊生薑止嘔,嘔吐止住了,誰知連久治不愈的咳嗽都治好了。於是,白霞就用這種藥和生薑一起煮湯給鄉親們治咳嗽病,效果甚好。
  • 通泉草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通泉草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廣義的通泉草是一個屬名,也包括多種植物名稱,通泉草屬全世界有35種,我國有22種,如高山通泉草、貴州通泉草、福建通泉草、通泉草、西藏通泉草等等;狹義的通泉草僅指通泉草這一種植物
  • 中藥知識必學:半夏
    半夏之所以名半夏,是因為其長與夏至日前後,這一段時間裡,天地間陽氣盛極而衰,陰氣逐漸滋生,夏天已經過半因此稱其為半夏。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而得名。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乾燥塊莖。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曬乾。常見半夏的炮製品有:
  • 西半夏資訊丨半夏炮製沿革(下)
    中草藥半夏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塊莖,具有悠久的藥用歷史,在《神農本草經》中有記載。功效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廣泛用於臨床。由於它的性辛溫有毒,所以歷代都非常重視它的炮製。綜觀歷代醫書,對於半夏,傳統的炮製方法很多,用於炮製的輔料也很多,有姜、白芥子、皂莢、白礬、醋、酒、麻油、甘草、石灰、皮硝等。該文對其炮製歷史、傳統炮製理論和不同炮製品的臨床應用進行了初步探討,為科學繼承祖國的醫藥遺產,制定合理的炮製工藝提供依據。半夏及其炮製品的臨床應用古往今來,先人都非常重視毒藥的炮製。
  • 一天學一中藥之、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瀝半夏)
    半夏Banxia 出處:《神農本草經》為天南星科植物
  • 知母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知母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知母是正式中名;別名有兔子油草、穿地龍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百合科知母屬植物。該屬一個有一種。
  • 每日一味中藥--半夏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7~9月間採挖,洗淨泥土,除去外皮,曬乾或烘乾。【形態】半夏,又名:三葉半夏。姜半夏:取揀淨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項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後,另取生薑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幹,悶潤後切片,晾乾。
  • 王不留行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王不留行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王不留行是一個別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綱目》;它的正式中名叫麥藍菜,這個名稱來源於《救荒本草》,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它的別名還有麥籃子、奶米、王不留、剪金子、留形子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石竹科麥藍菜屬植物
  • 沃康國曲系列——半夏曲
    半夏(學名:Pinellia 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屬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
  • 科普本草之【半夏】圖文
    半夏【歷史沿革】半夏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 半夏功效與作用
    [br]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Arumternatum Thunb.][br]採收和儲藏:種子繁殖培育3年;珠芽繁殖培育在第2年,塊莖繁殖春栽當年9月下旬至11月收穫。挖取塊莖,篩去泥土,按大、中、小分開,放筐內,於流水下用棍棒搗脫皮,也可用半夏脫皮機去皮,洗淨,曬乾或烘乾。
  • 【半夏】功效與作用
    先鋪燈草一重,約一指厚,排半夏於上,再以燈草蓋一指厚,以炒豆焙之【來源】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半夏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Arumternatum Thunb.]  採收和儲藏:種子繁殖培育3年;珠芽繁殖培育在第2年,塊莖繁殖春栽當年9月下旬至11月收穫。
  • 每日一藥---半夏
    ,天南星科傳說石羊場有個叫李富安的鄉民,想多子多福,賢妻已為其生了七個兒女,都想還生。48歲那年的仲夏生下了第八個小孩,因是夏天過半,李富安給她取名為李半夏,家人都叫她半夏。半夏生來身小體瘦,苗條如柳,長到10歲時,個子還很小,但很乖。因家裡人多地少,難以維持生活,這時,李富安就把半夏送到相蓋山寺內誦經,半夏到相蓋山寺後,一心想普度眾生,修煉成佛,擺脫人間痛苦。
  • 雞眼草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雞眼草的植物學特點1,雞眼草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救荒本草》;別名在東北叫掐不齊;在別的地方叫牛黃黃、公母草、三葉人字草、雞眼豆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豆科雞眼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二,雞眼草的主要用途第一,雞眼草植株矮小,分枝密集,可以作為飼料植物和綠肥植物種植。由於它的生長適應性強,耐乾旱瘠薄,地面覆蓋度大,也可以作地被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種植。第二,雞眼草的全草藥用,根據資料記載,具有利尿通淋、解熱止痢疾的功效。藥用時請遵醫囑。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 趕山鞭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趕山鞭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趕山鞭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別名在《東北植物檢索表》和《東北草本植物志》中記載為烏腺金絲桃;在江蘇和山東叫小茶葉;在山東叫小金鐘、小金絲桃
  • 【農化服務】半夏優質的秘密
    盛夏的贛州信豐縣大阿鎮一處半夏示範田邊熱鬧非凡,不斷有人嘖嘖稱讚「這的確長得好」,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 種植半夏很不錯,如何栽培要注意,懊惱不曉得這些
    半夏是一種特別好的植物,它主要生長區域是在南方。作為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材,半夏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看到半夏有這麼好的效果,現如今有很多適合種植半夏的地方,已經開始大規模人工來種植半夏了。其實大家這麼做是比較好的,但是在栽培過程當中,很多人並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種植半夏,所以在整個的栽種當中,由於不知道具體操作措施,所以很多人種植出來的半夏最後都沒有取得好的效果。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半夏長勢良好,並且獲得大豐收呢?首先就是要選擇好種植半夏的田地,如果不能選擇好,那麼就會對半夏的生長造成特別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