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道德與法治的專業教師,不管這個科目內容如何變化,在所有科目中受到重視的程度如何,我自始至終都覺得非常重要,幾次外出培訓,很多專家們經過研究,都一致認為,道德與法治課是引領其他學科的學科,是唯一以立德樹人為宗旨的課程。通過許多實踐證明,個人認為這個說法很準確也很現實。作為一個當了多年班主任的我,常常利用科目特點去提醒自己該如何引導好我的學生。
第一、引導學生愛自己的國家
作為一個道德與法治的專業老師,要在教學中想盡一切辦法做到潤物細無聲,讓自己的學生明智。二十多年來,所面對的學生千差萬別,我常常在想,一個孩子無論他學習有多厲害,甚至是成為社會某領域的領軍人物,如果他不愛自己的祖國,結果會怎樣?不僅不能報答自己的祖國,可能還會做一些不利益祖國的事。所以,作為一個道德與法治的專業老師,作為一個多年的班主任,我常常利用學科之便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
例如:在講九年級第五課守望精神家園中「延續文化血脈」這個內容時,教育學生要牢記自己國家一些需要繼承的傳統節日,不要盲目崇尚跟風去過什麼洋節,自己國家優秀的傳統文化一定要繼承和發揚好,對於其他國家的文化,只能「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學習,這才是一個中國人,一個中學生該做的。不管在上哪一個章節,我都會挖掘其中的愛國素材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
第二、引導學生爭做真、善、美的人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常常利用學科之便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做一個真、善、美的人。
例如:在上七年級第七課親情之愛中講到「中國人的家」這個課題及「如何孝親敬長」時,向學生布置了一個實踐任務「周末回去給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爸爸媽媽洗腳」,並將圖片發在班級微信群,做到了的星期天返校我都給予小獎勵。好多孩子周末真的做到了,這樣一來,家長欣慰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的優良品格。再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是最天真、純潔的,對於老師的表揚和鼓勵特別的在乎,抓住孩子們的這一心理,針對那些表現好、綜合成績進步大、測試成績比較理想的學生,我都會用自費買一些學習用品當獎勵發給他們,與此來鼓勵他們;在我當班主任的班級,遇到過重大節日時,我也會買一些吃的、玩的禮物給學生。付出總有回報,有從學校走出去上大學的一些學生,大學放假相約回來看我的,還有那些在別人眼中是「後進生」的學生,也是我帶過的學生,最後都小有成就。我懂得了、也更好地詮釋了「真、善、美」教學的含義,實踐證明,堅持了二十多年這樣教學的我是值得。
三、引導學生愛自己和自己的家
作為一個道德與法治的專業老師,作為一個多年的班主任,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之重大,除了把專業知識交給學生,還要從接管他們時就引導他們學會好好愛自己,不能把好好愛自己當成一句話,而是要努力地做,爭當一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優秀的學生。讓他們懂得一個連自己都不好好愛的人怎麼能愛自己的家,所以,在我的教學中,也常常注意挖掘素材對學生進行愛自己、愛家的引導教學。
總之,當了這麼多年的班主任和道德與法治專業老師,我始終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去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本職工作做好,絕不會因為自己所上科目是非主科而感到自卑,更不會因為自己所上科目是非主科當班主任感到懼怕,擔心與學生接觸時間少產生當不好這些想法。實踐下來,利用自己專業學科特點引導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是一批又一批。我堅信,不管是什麼學科,只要懂得挖掘學科素材,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去思考,一定能利用學科教學引領好我們的學生,讓他們成為一個令自己和他人都滿意或驕傲的人,我想,通過我的努力和不斷學習,會讓自己的工作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