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閣藏《夜航船》新見抄本影印出版說明

2021-02-14 古代小說網

博聞強識,蓋古之士君子孜孜以求者,東晉張華則其楷模也,《晉書》本傳載華「學業優博,辭藻溫麗,朗贍多通,圖緯方技之書莫不詳覽」,且酷嗜藏書,家多奇秘,「由是博物洽聞,世無與比」。所著《博物志》十卷,正可睹其風範,後世多有追慕張氏而續作、仿作者,如宋人林登、李石各著《續博物志》一種,明人遊潛有《博物志補》,董斯張有《廣博物志》,清人徐壽基有《續廣博物志》等。雖其著述各有旨趣,且晚近諸種,體裁多不似小說而反近類書,然追求博洽之志則一也。

《夜航船》,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10月影印出版。

張岱亦在踵事繼作者之列,《和陶集·和贈長沙公》序云:「博聞洽記,餘慕吾家茂先,因於讀《禮》之暇,作《博物志補》十卷,以續其韻。」《快園道古》卷二十《博物部》序云:「張茂先作《博物志》十卷,未免有寒儉之嘆。餘自有知識以來,凡怪異之物,生平所親知灼見者,泚筆書之,得四十餘卷,失於兵火。今聊存其一二,特記憶之餘耳,嗟嗟!」

按《博物志補》已佚,《快園道古·博物部》亦不免寒儉,但明亡以後,張岱仍頗留心於博物之學,晚歲所作《夜航船》,當系賡續《博物志補》撰述志趣纂輯而成者。

張岱晚年似頗推重《夜航船》。清康熙五十六年,張岱裔孫張禮刊刻《西湖夢尋》,書前《凡例》記云:「先王父生平素多撰述,所著如《陶庵文集》《石匱全書》以及《夜行船》《快園道古》諸本,皆探奇抉奧,成一家言。以卷帙繁多,未能授梓。」

蓋張岱晚歲每以此四書自矜於子孫之前,故張禮於此特表而出之。然成書之後,未經刊刻,僅有抄本流傳,亦鮮見官私書目著錄,以故聲名不彰。加之清代破額山人小說《夜航船》八卷,因曾印行,流傳較廣,或使張岱此書,更為湮沒也。

小說《夜航船》

民國年間,四明張傳保主持修纂《鄞縣通志》,其《文獻志》載有張岱著述四種:《石匱書》未分卷八冊(稿本)、《夜航船》二十卷(觀術堂鈔本)、《陶庵對偶故事》二卷(稿本)、《琅嬛文集》不分卷四冊(稿本,與刻本不同)。

以上諸書皆甬上朱酇卿別宥齋舊藏,所著錄《夜航船》者即觀術齋綠絲欄抄本。一九八五年,時任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長劉耀林先生即據以校注,歷時兩年始告付梓。嗣後,觀術齋抄本復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遂廣行於世。

朱酇卿別宥齋藏書後歸於天一閣博物院,今檢天一閣博物院典藏研究部編撰《別宥齋藏書目錄》子部類書類著錄「《夜航船》二十卷」兩種,其一曰「明題陶庵老人撰,清觀術齋緑絲欄抄本,十冊。有『朱別宥收藏記』朱文長方印」,其二曰「明張岱撰,抄本,十冊。有『香句賞心』朱文方印」。

劉耀林校注本《夜航船》

按此第二種抄本除鈐有「朱別宥收藏記」長方印以外,另鈐「香句賞心」方印,朱酇卿似更重此不知名抄本,勝於觀術齋抄本矣。下文稱該抄本為「香句室藏本」,以為區分。

香句室藏本凡二十卷,分裝十冊,每冊封面以墨筆題寫各卷次部類。除張岱自序外別無序跋。其中八冊以楷書抄寫,每頁十八行,每行多作二十四字,字跡樸拙,第五、第八兩冊(卷六至卷七、卷十二至卷十六)則字跡頗近行草,每頁二十行,每行亦多作二十四字,當系補抄或代抄。

從避諱來看,香句室藏本各冊皆避清高宗乾隆帝諱,抄寫時間大致相近。所避康、雍、乾三朝諱如「玄」「弘」等字,香句室藏本亦時避時不避,尤以「玄」字為甚,或缺末筆,或缺首筆,或不缺筆,可見其避諱較為隨意。嘉慶以降帝諱均不避,可斷為乾隆年間抄本,較觀術齋抄本年代為早。

觀術齋抄本《夜航船》

香句室藏本文字,較觀術齋抄本為佳。如《夜航船》卷二《地理部·地名》:「鄜(音孚。在陝西延安府。)」觀術齋抄本「陝西」誤作「候西」,香句室藏本不誤,又卷四《考古部·析類》:「兩王愷,一武帝舅,一安帝時丹陽尹。」觀術齋抄本「王愷」誤作「王鎧」,香句室藏本亦不誤。

又如卷六《選舉部·制科》「宋孝宗始進士引射」句下觀術齋抄本作「有陛甲」,不知所云,香句室藏本作「有陞甲」,按「陞甲」指宋代科舉升擢甲第之恩賜制度,見《夢粱錄》卷三:「與狀元以下第一甲舉人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至第五甲並賜同進士出身,如有魁及前下名太宗學內捨生員,並升甲。」此處當從香句室藏本。

又卷十六《植物部·草木》「席草」條,觀術齋抄本作「一日見澗邊草類蘇織席以奉姑」,前人整理本斷作「一日見澗邊草類蘇,織席以奉姑」,然香句室藏本作「一日見澗邊草類蘇席織以奉姑」,「織席」二字互乙,則當斷作「一日見澗邊草類蘇席,織以奉姑」,「蘇席」者,姑蘇所產織席也,《竹嶼山房雜部·樹畜部》「席草」條:「九月間鋤起,擇去老根去苗,稍分種如插稻法,壅則河泥糞穢。芒種後則不宜壅,惟與草灰若便,壅則生蟲退色。今姑蘇席其材織之。」是也。

香句室藏本《夜航船》

又卷十九《物理部·果品》,觀術齋抄本有兩條相連脫文,分別為「土瓜收沙中久而不壞」、「橄欖藏麥門冬草內不壞」,恰為香句室藏本之一行,可據補觀術齋抄本之脫漏。

香句室藏本與觀術齋抄本版本關係如何,以文獻不足徵故,未敢斷言。然按卷三《人物部·名臣》「附奸佞大臣」條,香句室藏本有句原作「田氏伐姜而有齊國」,復改「伐」字為「代」字,是,然觀術齋抄本徑作「田氏伐姜而有齊國」。

又如卷七《政事部·經濟》「各自言姓名」條,香句室藏本有句原作「晟於伏甲而宴」,「於」字顯系衍文,故此本復點去,觀術齋抄本仍作「晟於伏甲而宴」。如此則觀術齋抄本可能是轉抄香句室藏本,因抄手誤書,以致寫入已改之誤字。然區區三四誤例,恐不足以遽定是論也。

又香句室藏本諸條目並未明顯區分小標題和條目正文,而是文字相接,未加空格。觀術齋抄本加空格以示分別,頗便讀者,然劃分頗有誤處,如卷五《倫類部·君臣》載李大亮諫唐太宗使者求鷹、太宗賜胡瓶與《漢紀》事,小標題當作「賜胡瓶漢紀」,觀術齋抄本誤將「漢紀」屬正文,而題作「賜胡瓶」,按李大亮唐人,其事焉得見《漢紀》?

又如卷十四《九流部·道教》載仙人犢子牽黃犢誘好女去及冬日賣桃李市中事,小標題當作「冬日賣桃李」,觀術齋抄本誤將「李」字屬正文,則作「李犢子」云云,然犢子亦未嘗姓李。由此可見觀術齋抄本寫手讀書不精,亦可證觀術齋抄本所據底本,當系小標題與正文連寫而未加區分者,至於是否即抄自香句室藏本,則不得而知。

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此外,香句室藏本卷一《天文部》第十七頁之後徑接第十九頁。查第十七頁末為「五色雲」條,第十九頁首為「風天地之使也」條,兩條文字皆頭尾完整。觀術齋抄本《天文部·風》「五色雲」條之後則徑接「風天地之使也」條,似中並無闕佚者。

然究系香句室藏本頁碼原誤,寫手無意漏書第十八頁;或系香句室藏本本有此頁,而在流傳過程中因重裝等緣故偶失此頁,觀術齋抄本據已失此頁者傳抄,故兩條相連似無異狀,則亦未可知也。

除卻天一閣博物院藏朱酇卿別宥齋舊藏清抄本兩種以外,《夜航船》似未見有其他著錄。惟紹興圖書館藏董金鑑《竟𢈪隨筆》稿本中所記購書事有提及者:「又向柏臺買……舊抄《夜航船》十本四元。」

其後又有書帳,記其於柏臺處所購書有「《夜航船》三元」(原文如此),此《夜航船》抄本十冊,殆非破額山人小說《夜航船》篇幅所能及,當是張岱所著,然其下落已不可知,遑論考其是否即朱酇卿所得者也。天一閣博物院藏朱酇卿自撰《別宥齋書目》已為不全之本,中無片字言及《夜航船》,故亦無從考其細節。

鄭凌峰點校本《夜航船》

由是觀之,今所見《夜航船》抄本兩種,皆不啻琅嬛珍異。其中觀術齋抄本既早登地誌,復先定善本,又收入《續四庫》,已為尋常所得見。惟香句室藏本價值不在觀術齋抄本之下,顧發見既晚,抑未嘗景刊,雖為善本,而美不外見。今景印此善本,俾使化身千百,則博雅諸君,當可獲睹廬山真面以為快也。

【相關閱讀】

苗懷明:奢華背後的悽涼——重讀《陶庵夢憶》

苗懷明:九解《陶庵夢憶》

劉勇強:影印《閱微草堂筆記》序

張青松:《鍾伯敬先生批評水滸忠義傳》影印附記

羅凌馮:金閶葉敬池梓《醒世恆言》影印後記

張青松: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驚奇》影印後記

《東觀閣梓行文畬堂藏板新增批評繡像紅樓夢》影印後記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南江濤《螺螄殼中的曼陀羅:古籍影印蠡探》出版
    目 錄 【蠡探編】新中國成立以來新編古籍叢書出版綜述2011年新編古籍叢書出版綜述中國舊志整理與出版概況改革開放40年來的古籍影印出版論鄭振鐸對戲曲文獻整理出版的貢獻一百多年來,影印的製作和呈現「理念」也不斷發展進步(詳見42—64頁的《改革開放40年的古籍影印出版》)。早期的影印古籍如《四部叢刊》,在今天看來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影印」,而是通過修改、描潤等在製作出版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新的版本,這方面已經很多學者注意到並撰有專文,此處不再贅述。
  • 天一閣又有38種古籍成為「國家級寶貝」!來看這些世間孤本、絕品!
    天一閣向來以明代白綿紙抄本獨步天下,尤其是明範氏天一閣抄本,以獨特的字體、紙張與裝幀成為藏書史上著名的特藏。此次入選的14種明抄本,皆為天一閣獨藏。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崇文總目》,這是典型的天一閣抄本,白綿紙、藍格、包背裝,卷端鈐有「天一閣」朱文長方印。《崇文總目》  除了明抄本之外,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無論數量還是質量,皆可傲視群雄。
  • 在詩詞中感受月湖風光,《天一閣·月湖歷代詩詞彙編》出版
    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4月22日,《天一閣·月湖歷代詩詞彙編》新書發布會在天一閣·月湖5A景區舉行。為挖掘千年月湖的文化寶藏,天一閣·月湖景區管委會成立「天一閣·月湖文叢」編委會,組織專家,系統開展文化挖掘整理工作。
  • 編制書目 影印出版 數位化回歸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來源:人民日報編制書目 影印出版 數位化回歸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國家圖書館共收藏有《永樂大典》224冊,約佔存世的一半,其餘被海外收藏。近年來,在海內外有識之士的攜手努力下,海外中文古籍的情況日漸清晰,大批海外中文古籍正以影印出版或數位化等方式回流中國,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推動學術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 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特藏書庫書目備覽
    ·乾隆年間,青藜閣刻本,5冊天工開物,十八卷,1930年4月,明·崇禎宋應星,上海華通書局影印,9冊天工開物,十八卷,1930年4月,明·崇禎宋應星,上海華通書局影印,9冊天工開物,上中下三卷,1959年6月,中華書局影印,3冊區種法十二篇,抄本合訂214頁,抄本,1冊區種試種實驗圖說,抄本,1910年重印,清·馮肅,河南勸業公所
  • 張青松: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驚奇》影印後記
    ,僅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本,也是本次影印出版所採用的底本。隨後,孫楷第就日本、大連調查所得,由國立北平圖書館、中國大辭典編纂處,於一九三二年三月出版《日本東京大連圖書館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一九三三年三月出版《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著錄日本內閣文庫藏尚友堂刊本《二刻拍案驚奇》,並稱「已為唯一無二孤本」。遂逐漸為世人所知。
  • 天一閣論壇在寧波舉行 馬伯庸等講述「閱讀與城市」
    天一閣論壇在寧波舉行(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寧波11月6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尤文軍 顧嘉懿)11月6日晚7點,第六屆浙江書展主論壇天一閣論壇在寧波舉行。此次天一閣論壇致力於打造一個面向大眾,推進全民閱讀的開放性論壇。演講部分開始前,保加利亞當代文學大師伊蒂莫娃、作家餘秋雨、作家葉辛、編劇史航、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歷史學家閻崇年等人均通過視頻對天一閣論壇的舉辦表達了真摯的祝福。
  • 聖嚴法師:我讀影印《大藏經》的最後一本書
    但是東公法師卻拿了一本最近出版而尚未發行的《大藏經目錄附印藏記略》給我,我當時的確不太高興,心想:這本書有什麼好看的,特別是目錄之類的東西,無非是些淡而無味的書名而已!想不到古人所謂「開卷有益」,凡是一本書,不論好壞深淺,只要能夠認真去讀,都會得到若干有益的啟示。何況這是《大藏經》的目錄及《印藏記略》的合訂本,非但不是我料想中的那麼討厭,同時還是一冊很有歷史價值的東西呢!
  • 胡文輝︱《非凡抄本尋訪錄》的趣味與意義
    《非凡抄本尋訪錄》, [英]克里斯多福·德·哈梅爾著,林國榮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698頁,198.00元《非凡抄本尋訪錄》是一部大書,有六百餘頁,主題是關於西方中世紀抄本,是我完全陌生的領域,但讀來卻頗有興味
  • ⑤《遼藏-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疏》遼藏孤品經卷宣紙捲軸長11米彩色原樣影印
    《遼藏-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疏》遼藏孤品經卷,正版宣紙11米長捲軸,宣紙彩色原樣影印《遼藏-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疏》,遼藏孤品經卷,正版宣紙11米長捲軸,宣紙彩色原樣影印。遼藏孤品經卷詮曉(926~1011)舊名詮明,因避遼穆宗諱,改明為曉,乃遼聖宗統和時期(983~1012)燕京憫忠寺鈔主,受封為「無礙大師」,為聖宗時期燕京佛教界的著名大德,其著述頗豐,大多僅存篇目,目前國內僅發現三種九卷,對中國佛教思想史,尤其是遼代佛教史以及唯識宗的研究,皆有著極重要的文獻價值。然而其對佛教最大的貢獻,還是主持編修了《契丹藏》,其中《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疏》即為其親自論定者。
  • 一部研究東山文化的翔實史料 《東山志》重新點校出版
    而今上虞和餘姚的文史工作者為便於後人更好地研究東山,開發東山,重新點校出版《東山志》,讓這一歷史文獻能更清晰、全面、準確地呈現給世人。首發式將在今年10月舉行的紀念謝安誕辰1700周年儀式上舉行。此次的《東山志》由余姚謝建龍根據清康熙十九年由謝鍾和重刻的《東山志》點校出版的,也是現存能見到的收錄史料比較完備的一部。  前些年,曾有上虞徐景榮審校出版的清謝熙瑛抄本《東山志》影印本,編錄於徐景榮主編的《東山文化叢書》第三冊,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另有胡耀燦、黃頌翔點注的謝錫綬重刻本《東山志》,由上虞區檔案局主編,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
  • 【首發】《紅藏:進步期刊總匯(1915—1949)》出版座談會召開
    紅網長沙1月20日訊(記者 喻向陽)今天上午,《紅藏:進步期刊總匯(1915—1949)》出版座談會在長沙召開。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張樹軍,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許又聲出席座談會。    《紅藏》是湖南省落實《中共湖南省委關於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意見》、繼《湖湘文庫》後完成的又一重大文化工程,此項目是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和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於2010年12月立項,2014年9月出版。此叢書獲2010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1146萬元,是湖南省至今為止出版基金資助最多的圖書出版項目。
  • 【書樓】範欽天一閣:遞傳最久,名揚華夏(上)
    雖然4月24日是星期二,但參觀的人群依然稱得上是成群結隊,這跟我前些年見到的情形大不相同,由此說明,天一閣在遊客的心中已經得以更廣泛地傳播,雖然大多數遊客只是前來遊覽,但書文化所產生的潛移默化之功由此而注入到了這些遊客的腦海裡。我真想向莊館長提議:把天一閣門前的「南國書城」匾額換下來,我覺得將其改寫為中國書城或者華夏書城才更為名符其實。
  • 《皇清奏議》整理說明
    二、《皇清奏議》不分卷(順治十一年至十六年,雍正元年至十三年),清抄本,藏山東省圖書館。三、《皇清奏議》不分卷(乾隆元年至八年),清抄本,藏國家圖書館。四、《皇清奏議》□卷(存鹹豐朝二十卷,同治朝一百六十八卷,光緒朝四百五十一卷),清國史館編,清內府抄本,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 幻想國度 --《塞拉菲尼抄本》
    多年後,塞拉菲尼說:「那隻白貓才是抄本的真正作者,而不是我。雖然我一直以作者自居,但其實我不過是一個平凡的抄寫員而已。」 1981年,《Codex Seraphinianus》正式出版。2014年,首次發行中文版。首批印刷只有3000本,我拿到的是234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