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社:我們聚會,以神之名

2021-02-18 日知館

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齎送。貴戚、宮院,以豬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鴨餅、瓜姜之屬,切作棋子片樣,滋味調和,鋪於飯上,謂之「社飯」,請客供養。

人家婦女皆歸外家。晚歸,即外公、姨、舅皆以新葫蘆兒、棗兒為遺,俗雲「宜良外甥」。

市學先生預斂諸生錢,作「社會」,以至僱倩祗應、白席、歌唱之人。歸時各攜花籃、果實、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至24日。秋分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在中國古代,人們要舉行「秋社」,祭祀土神,時間是立秋之後的第五個「戊」日,通常正是「立秋」這一天。比如今年,2020年8月7日是立秋,使用幹支記日,是庚子年、甲申月、壬午日。從這一天起:

第一個「戊」日,是8月13日,戊子日;

第二個「戊」日,是8月23日,戊戌日;

第三個「戊」日,是9月2日,戊申日;

第四個「戊」日,是9月12日,戊午日;

第五個「戊」日,是9月22日,戊辰日,剛好就是秋分日。

 

中國古代以農業立國,農耕生產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先民們認為,人類得以在大地上繁衍生息,是因為土地具有孕育生命、承載萬物的能力,因此對土地的崇拜,成為古代先民思想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祭祀土地神的祭壇稱為「社」。從天子到諸侯乃至平民,凡有土地者,均可立「社」。古人認為土神名叫句龍,是神農氏的第十一世孫,共工之子。顓頊打敗共工氏,任命句龍為土正官,主管土地社稷,負責平整土地、疏導河流。句龍取得巨大成就,被尊為「后土」之神。

古人在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舉行「春社」,祈求風調雨順,能有好的收成,陸遊「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描寫的就是「春社」場景;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則要舉行報告豐收的謝神活動,並祈盼來年再獲豐收,稱為「秋社」,這就是所謂的「春祈而秋報也」(吳自牧《夢粱錄•八月》)。

 

由於春、秋社日,人們需要聚在一起舉行迎賽土神的活動,「社日」也逐漸成為民眾聚會宴饗的節日。初唐詩人蘇頲有題為《秋社日崇讓園宴,得「新」字》的詩,描寫秋社日大家宴飲賦詩的歡樂場面:

鳴爵三農稔,句龍百代神。

運昌叨輔弼,時泰喜黎民。

樹缺池光近,雲開日影新。

生全應有地,長願樂交親。

到了宋代,秋社活動更為流行,酬神意味相對淡化,更增加了世俗化的色彩。上至天子下到平民,都於此日聚會宴飲,「社會」一詞即由此而來。南宋詩人陸遊有一首《秋社》詩,詳細描寫了豐收和樂的場面:

明朝逢社日,鄰曲樂年豐。

稻蟹雨中盡,海氛秋後空。

不須諛土偶,正可倚天公。

酒滿銀杯綠,相呼一笑中。

 

曾經享受過汴梁繁華生活的孟元老,南渡之後創作《東京夢華錄》,回憶故都秋社,首先就是為「秋社」準備的節日飲食,稱為「社糕」和「社酒」,民間作為禮物相互贈送。

北宋都城中那些帝王親族、后妃之家,更是要將豬肉或羊肉、腰子、奶房(類似今天的奶酪、肚肺、鴨蛋餅、瓜姜之類美味食品,切作棋子一樣的薄片,加上調料,鋪在米飯之上,稱為「社飯」,用這種精美的食物宴請賓客、供奉神靈。

 

根據孟元老的記載,北宋東京城中,還有婦女在社日回娘家的習俗,外公、姨媽、舅舅都會給孩子們贈送新上市的葫蘆和棗兒作為禮物,祝福孩子健康成長,這個習俗稱為「宜良外甥」。(大宋葫蘆娃?)

都市中的教書先生們則會組織學生聚會,這種聚會,就被稱為「社會」。為此,先生會預先向學生們收一些錢,用於僱請「白席」(宴席上相禮之人)、「祗應」(雜役之人)和唱歌佐酒之人。東京城裡,已經發展出專為這種「社會」提供各類服務的行當。(北宋教師節?) 

孟元老因為戰亂流寓南方,晚年追憶汴梁繁華,在《東京夢華錄•自序》中無限感慨地說:「暗想當年,節物風流,人情和美。」汴京繁華,固然在青樓畫閣、天街御路,在巍峨高聳的宣德樓,在波光瀲灩的金明池,最美卻是故都的風土人情。

在孟元老筆下,人們在祖祖輩輩生息繁衍的城市裡,遵循著由來已久的習俗,慶祝「秋社」這個人神共享的節日。此時此刻,他們不是擠在御街邊上觀看皇家車馬儀仗的看客,不是宣德樓下仰瞻天表的小民,他們是這座繁華城市的主人,他們在這裡勤勤懇懇勞作、認認真真生活,有尊嚴,有祈盼。

直到金人的鐵蹄,踏碎他們或宏麗或卑微的夢想,與那一城繁華。

「三全本」《東京夢華錄》(全本全注全譯)

【宋】孟元老原著,楊春俏譯註解析

中華書局2020年7月出版

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蓐收|肅殺氣十足的秋之神
    蓐收司秋,因而「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yì]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 梧桐是最怕秋神的,因而有「梧桐一落,天下知秋」之說。清代陳淏子在《花鏡》中說:「此木能知歲。
  • 2016西泠印社秋拍推名硯專場
    原標題:2016西泠印社秋拍推出名硯、硯銘底稿及硯拓   (一)阮元銘仿西周叔邦父簠端硯   乾隆帝雅好文物古玩,精於鑑賞,王公大臣多投其所好,一時之間尚古之風盛行,制硯亦不免受其影響。
  • 簫鼓追隨春社近,又到一年春社時,你知道什麼是社嗎?
    你知道什麼是社嗎?社是祭祀的場所,同時也是公眾聚會的地方,史書上又有"土社"、"番社"的說法。春社一般與"秋社"合稱為"社日",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賜福、五穀豐登。秋社報神,在豐收之後,報告社神豐收喜訊,答謝社神。歷來有"春祈秋報"的說法。現今各地遍存的土地廟即是社日祭社時的遺存。我們從中國文學作品中也有提及:1、《詩經》中也有西周時用糧食、犧牲祭社祈求甘雨和豐收的篇章。
  • 新墳不過社-2017年春社日是哪一天
    22017年春社怎麼算社是古時祭祀土神的日子,分為春社和秋社。推算方法是以幹支紀年來算,春社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戊日就是查看萬年曆中有農曆的天幹地支年,月,日中的天幹地支。
  • 名團名家名IP齊聚,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如約而至
    紅星新聞記者獲悉,9月15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推進辦公室主辦,成都商報社承辦的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將強勢回歸,在接下來近3個月的演出季中,將帶來超過80場音樂活動,以藝術精品回饋大眾,提振後疫情時期的文化市場。
  • key社新作《成神之日》,麻枝準的又一次背水一戰
    《成神之日》是key社、anlplex、p.a.works繼《Angel Beats》《Charlotter》之後第三部原創電視動畫片。而《成神之日》就是麻枝準對觀眾的回應。這次新企劃不僅代表著麻枝準兌現了在「KEY社20周年祭」上給予觀眾的承諾:KEY社依然是活躍的,沒有依靠過去的成績,會去開拓新的企劃。 另外,麻枝準也希望通過《成為神的那天》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回歸製作現場。
  • 葉秋再次來到「神之領域」,有人拋出橄欖枝,有人卻想暗地偷襲
    本次《全職高手2》將圍繞葉秋(葉修)為重回電競圈組建新的戰隊的故事,而在本次《全職高手2》第3集中,葉秋的等級也是達到50級,正式開啟了「神之領域」公共地圖的劇情。
  • 【澳比德全屋定製】你知道今天是春社日嗎?
    《逸周書》曰:「春分之日,玄鳥至。」又曰「玄鳥不至,婦人不娠。」「小桃初謝時,雙燕恰來時。」《荊楚歲時記》描寫社祭的情形,春社這一天,周圍鄰居結集起來,舉行儀式祭祀社神,殺牛宰羊獻祭酒。在社樹下搭棚屋,先祭神,然後共同享用祭祀過的酒肉。唐代廢正月晦,以二月朔為中和節,裡閭釀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豐年。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
  • key社新作《成神之日》,麻枝準再一次『背水一戰
    《成神之日》是key社、anlplex、p.a.works繼《Angel Beats》《Charlotter》之後第三部原創電視動畫片。而《成神之日》就是麻枝準對觀眾的回應。 這次新企劃不僅代表著麻枝準兌現了在「KEY社20周年祭」上給予觀眾的承諾:KEY社依然是活躍的,沒有依靠過去的成績,會去開拓新的企劃。 另外,麻枝準也希望通過《成為神的那天》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回歸製作現場。
  • 「秋之國美」——當漢服遇上國美之秋
    |秋之國美|饒是跌宕肅殺的秋風,且放緩步伐,唯恐擾了國美一池江南氣韻。「秋之國美」拍攝花絮這日出日落之間,連那綿綿細雨都為國美駐足,這白牆青瓦氤氳的山間草木襯得佳人嫻淑典雅,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更看才子丰采高雅,少年尚意氣,崢嶸各自擔。
  • 基督徒聚會時最大的問題:不知道神就在這裡
    基督徒所缺乏的醒悟就是,當時刻明白神就在這裡,是神聯繫每個人,不應該聚焦於人,無論如何都要知道神就在這裡。其實大多數聚會,基督徒都喜歡相互通知:今天該禮拜了,要去聚會。彼此透過微信、電話進行相互提醒。當然這種提醒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但時間久了提醒就會成為一種負擔。長此以往,在以後的日子,如果聚會時間到了,當你不去提醒的時候,別人就沒有聚會的意識和預備。
  • 【拍賣徵集】9.18-9.21西泠印社2015秋拍臺灣公開徵集
    30) 地點:臺中金典酒店10F會議室(臺中西區健行路1049號臺灣大道路口)▍臺北站時間:9月20 - 21日 周日、周一 (9:30-17:30)地點:臺北福華大飯店4樓405室(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60號)徵集範圍:中國書畫、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名家印章及印石、珍品田黃、歷代名硯
  • 夜讀丨立秋:一葉梧桐一報秋
    梧桐滿院綠蔭連,引得新涼到枕邊。立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分別稱為春社和秋社。春社敬拜土地神以祈求豐收,秋社敬拜土地神以酬謝豐收。古時候,人們春祈秋報,春天懇請上蒼保佑農桑豐稔,到了秋天,還要叩謝上蒼的保佑,仿佛還願,正是"隨分耕鋤收地利,他時飽暖謝蒼天"。"春祭所以祈五穀之生,秋祭所以報五穀之熟。"當然,所謂報,人們更在意的,是回報先人。
  • 兩種聚會模式,向我們發出了什麼樣的信號?
    當下教會的情形是,恢復線下實體聚會的信徒喜樂融融,那些沒有恢復線下實體聚會的信徒,依然處在憂心以盼的階段。對這樣兩種模式的聚會,我們不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在聚會模式上不存在孰優孰劣,只存在對神的信心的強大與軟弱與否。
  •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當然我們今天不是研究這首詩,我們是看詩中提到的春社二字,這說明什麼?說明至少在晚唐時期,人們就已經有了,慶祝社日的習慣。那麼我再深推一下,我們都知道有這麼一個詞名為,社稷!什麼是社稷,剛才講了社,接下來再講一講,與之對應的稷,稷就是我們的五穀之神,他是烈山氏的兒子,柱,夏的稷正,就是主管農業的官職,在其死後,被奉為農神,也是穀神,所以我們經常說,國君死社稷。為什麼?要知道中華文明,自古以來以農耕為主,我們吃的喝的,那一樣能離開土地!所以中國人和土地的感情甚是深厚。
  •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開篇催淚,懂事的小子秋讓人心疼
    這幾天,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劇中小主人公的遭遇也引起了不少憐惜共鳴。突然想到一句話:「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也許小時候的他們沒有完整的家庭這把「傘」,但是他們有愛他們的爸爸們。你們喚我一聲「爸」,我定護你愛你! 這個暑假,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
  • 時隔五年,Key社再出新作,成神之日或許便是催淚之時
    Key社在動漫界也算是比較有知名度的,比起那些靠著美少女發放福利的動漫,Key社所製作的動漫主要是以感人的劇情為主,而Key社自主開發的遊戲也被人們稱之為「令人哭泣的遊戲」,作為一個跨行業公司,Key社可以說是非常的良心。2010年《Angel Beats》,立於浮華之世,奏響天籟之音。
  •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欣賞
    創立於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吳隱、葉銘等發起創建,吳昌碩被選為第一任社長,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
  • 春社日就要到了,你知道都要做什麼嗎?
    導讀:今天早上,有人問我,那天是「社」,可能有很多人不清楚什麼是「社」,「社『在那天?在我國,有很多傳統民俗節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特定的意義,「社」就是這些傳統節日之一。「社」又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 藍社詩會│秋分合集之二
    休道九天風露重,黃花獨放飲英名。(二)陣陣西風催葉凋,塘荷池柳漸蕭條。三秋半去情難捨,六欲中來怨不消。宵永意從東閣遠,湖清雁共楚天遙。而今晝夜均長短,簾影誰家話寂寥。秋雨窗前一夜聽風雨,曉看盆花凋露臺。正嘆滿城黃葉落,又愁肅氣暗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