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西泠印社秋拍推名硯專場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2016西泠印社秋拍推出名硯、硯銘底稿及硯拓

  (一)阮元銘仿西周叔邦父簠端硯

  乾隆帝雅好文物古玩,精於鑑賞,王公大臣多投其所好,一時之間尚古之風盛行,制硯亦不免受其影響。記載皇室收藏的《西清硯譜》所著錄的乾隆仿古硯就多達二十五種之多,樣式涵蓋了磚硯、菱鏡硯、瓦硯、澄泥硯以及石渠、風字、八稜等等。

  阮元生於乾隆中期,長於經術,訓詁考據之功力深厚;嗜好金石,於金石名硯諸項收藏甚豐。然其所藏仿古硯或為古磚瓦改制,如西漢五鳳五年磚硯;或以碑文入硯,如「西嶽華山廊碑」巨硯;似此仿青銅器式樣者極為少見。

  此硯以端溪佳石制,造型整體仿《叔邦父簠》,配紫檀木硯盒。簠是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周禮 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其基本形制為長方形,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叔邦父簠》為西周晚期器物,宋代時即見錄於《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宋 薛尚功撰)中,《殷周金文集成》中有著錄。器物通高3.4寸、橫10寸、縱8.1寸、腹深2.1寸,重4.5斤。失蓋,體作長方形,窄沿方唇,斜壁平底,腹兩側有一對獸首耳,圈足外侈,每面的正中有一個壼門式缺。口下飾重環紋,腹飾捲曲夔紋,圈足飾雲紋。器底作銘文曰:「弔(叔)邦父乍(作)簠,用徵用行,用從君王,子子孫孫,其萬年無彊(疆)。」

  此硯與原物相比,器型略有改動,腰間內收幅度變小,但更符合硯臺之審美。整器造型古樸典雅,線條繁複細緻,雕工精湛,品相完好,實為文房雅玩之瑰寶。

出版於《古名硯》第一卷P67,記錄 資料P10,二玄社,1974年

全形拓

  (二)清康熙 御銘獬豸紋松花硯

2016西泠秋拍 清康熙 御銘獬豸紋松花硯

  清康熙 御銘獬豸紋松花硯,銘「以靜為用,是以永年」。印文:體元主人,萬幾餘暇,15.3×10×1.8cm。

  因松花石出滿清龍脈,故清代推崇備至,嚴禁民間開採,留存於世者皆為宮廷所作,其制多文秀工巧。硯以綠色松花石製成,質堅而潤,紋理細密,扣之金聲。硯作長方,開淌池,落潮處高浮雕作獬豸紋,四邊浮雕雲雷紋,秀雅大氣,背淺琢覆手,覆手內有康熙帝楷書銘文。原裝紫檀木盒,盒內髹金漆。

  (三)張廷濟硯銘底稿及硯拓冊

2016西泠秋拍 張廷濟硯銘底稿及硯拓冊

1冊88紙,開本:30.3×17.7cm

  張廷濟、趙之琛、方絜等人硯銘底稿及雙鉤稿十餘種,及文徵明、鄭板橋、金農、高翔、餘甸、吳雲、翁大年等硯銘拓本五十餘種,黏貼合訂一冊,頗可清玩雅賞。內含張廷濟清儀閣碒硯銘底稿及雙鉤本,張廷濟、趙之琛應雲槎道人之屬為「墨華德水」梅花室寫經硯題銘底稿、雙鉤稿及拓本,張廷濟為永英磚硯銘底稿,張廷濟為倪南澗自製坡硯銘底稿,吳雲兩壘軒藏周錄康鍾銘文考釋拓本底稿等。另有金農稽留山民畫梅第二硯,翁大年、張廷濟為梁陶貞白銘古硯銘,吳雲似太古齋校書硯等拓本多種。

  (四)唐雲舊藏《沈氏硯林四卷》

2016西泠秋拍 唐雲舊藏《沈氏硯林四卷》

1函4冊,開本:30.8×27.5cm

  《沈氏硯林》為民國間藏硯大家沈石友藏硯譜,內收硯拓一百六十五方,有武虛谷藏杜工部像硯、黃文節公真像硯、文徵明篆謙卦硯、傅青主真手硯、阮文達公鵝群硯及曾國藩、翁同龢藏硯。絕大部分硯臺有沈石友、吳昌碩作銘。是譜為沈石友去世六年後,其子沈若懷付拓成冊。據統計,《沈氏硯林》所收硯臺現今存世者約三分之一,現身拍場者更屬寥寥,皆得善價。其原硯散佚者,全賴此譜之流傳,我們才得以欣賞到沈氏藏硯的佳趣。

  此本為唐雲大石齋舊藏,有唐雲題記,為1957年購自單曉天。1993年上海書店出版《沈氏硯林》鄭重序言稱在著名書畫家唐雲先生的支持下,遂得全貌並予付印。然比對出版本,亦略有差別,應是唐雲藏又一本,如「鳴堅白齋寫梅之硯」,上海書店本較本拍品失拓翁同龢題跋一則。

  (四)高鳳翰撰 南阜硯史

2016西泠秋拍 南阜硯史

1函4冊,開本:30×25cm

  高鳳翰為「揚州八怪」之一,嗜硯尤深,他將所藏擇其佳品鐫刻銘跋,仿《史記》之體例,著為《硯史》四卷,初以彩墨拓印,參以畫法,宛然逼肖。高鳳翰去世後,原本為王相覓得,延請王應綬摹刻上石,後經吳熙載棗板續刻方才得全,惜王相所藏原本已佚戰火。此本即王相重摹之原拓,亦不多見,為探究高鳳翰書法及收藏之重要考據。

  西泠印社二〇一六秋季拍賣會

  上海巡展:11月29日 至30日(周二、周三)

  巡展地點:上海靜安希爾頓酒店 二樓 宴會廳(上海市靜安區華山路250號)

  預展時間:12月14日 至 15日(周三、周四)

  拍賣時間:12月16日 至 19日(周五 至 周一)

  預展、拍賣地點:杭州 浙江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廳 / 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責編:魯婧、董子龍)

相關焦點

  • 西冷印社2019年秋拍成交價超千萬的藝術品
    16.6億元的總成交額和85.35%的總成交率,為西泠拍賣十五周年秋拍畫上完美句號。籍此一役,江南第一槌斬獲近五年十場大拍最佳成績,牢固佔據整個長三角地區市場的絕對引領地位。
  • 【拍賣徵集】9.18-9.21西泠印社2015秋拍臺灣公開徵集
    30) 地點:臺中金典酒店10F會議室(臺中西區健行路1049號臺灣大道路口)▍臺北站時間:9月20 - 21日 周日、周一 (9:30-17:30)地點:臺北福華大飯店4樓405室(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60號)徵集範圍:中國書畫、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名家印章及印石、珍品田黃、歷代名硯
  • 硯臺收藏有講究 當代名硯市場看好
    祁陽石硯,該硯名《綠天蕉影硯》(永州八景之一)  雜項到專場名硯貴在「名」  過去,硯臺在多數拍賣行都作為「雜項」之一參與拍賣,多少讓一些愛硯的藏家心中不快。然而,自2007年春拍以來,杭州西泠印社連續承辦了8場「歷代名硯專場拍賣會」,其成交結果讓藏硯家感到驚喜。  2007年西泠印社春拍歷代名硯專場,首場就跨越了「萬事開頭難」的階段,拍賣117方硯,成交115方,成交率高達98.3%,總成交價1832萬元,比預計最高估價820萬元高出一倍多,其中單方硯價達16萬元。
  • 西泠網拍 · 藝是一月月拍丨古籍文獻金石碑帖專場、日本古寫經專場精賞
    ▲西泠網拍一月月拍古籍文獻金石碑帖專場朱孔陽舊藏《訒葊集古印存》(存一至八卷>舊拓本1函12冊  紙本開本:29.5×13.5cm提要:是冊由清末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吳隱先生所輯明清名人楹聯匯刻而成,共刻石40方,雙面刻,每面刻聯5幅。
  • 2017西泠秋拍丨佛教造像及器物精賞
    掃一掃2017西泠秋拍 手機電子圖錄
  • 紀錄片《西泠印社》完美收官,西泠印社的故事未完待續……
    方寸印章見大千世界,全景記錄以求「西泠不冷」《西泠印社》擷取「西泠印社」這一具有浙江獨特印記的傳統文化經典符號,通過細緻入微的影像手段,傳神再現西泠印社歷代印石巨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鐫刻情緣,全景記錄西泠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百年輝煌,深刻闡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不絕偉力,激發人們對中華文明更深刻的理解、更深度的熱愛、更深層的自信
  • 拍品 2016-2014 龐然上拍作品圖賞
    成交價RMB: 195,500(含佣金)【2016西泠秋拍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 (含佣金)【2016西泠秋拍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 成交價RMB: 86,250(含佣金)【2015西泠印社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
  • 2016西泠秋拍徵集 8.20-8.23 臺灣站
    地點:臺南大飯店 7樓國際廳(臺南市中西區成功路1號) 臺北站時間:8月22-23日(週一至週二)(9:30-17:30)地點:臺北福華大飯店 4樓405室(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60號)徵集範圍:中國書畫、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名家印章及印石、珍品田黃、歷代名硯
  •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欣賞
    西泠印社歷任社長為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現任社長為國學大師饒宗頤。今天,我們和大家聊聊列位矗立在西泠印社頂層的國學名家。1913年,在西泠印社創立10周年之際,缶翁被公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印詎無原,讀書坐風雨晦明,數布衣曾開浙派;社何敢長,識字僅鼎彝瓴甓,一耕夫來自田間」反映出缶翁自謙的美德。
  • 西泠印社線上庚子春季雅集專題 | 厚德流光,致敬先賢
    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出生書香世家,杭郡八千卷樓主人丁松生之孫。自幼受家庭薰陶,博學多能。治印宗浙派,蕭淡簡靜,秀雅純正,用刀勁健,布局安詳。書法以甲骨文著稱,繪畫偶作蔬果,亦豔雅動人。家藏西泠八家印章甚多,嗜之成癖,摹賞無虛日。輯有《西泠八家印選》、《硯林印存》、合輯《丁丑劫餘印存》等數十種印譜刊行,皆彌足珍貴。作品集有《鶴廬印存》、《鶴廬詩詞稿》、《商卜文集聯》等多種。
  • 九月月拍 | 名家篆刻及印石、文房四寶專場精賞
    《缶翁印痕》P197,扶桑印社出版,2001年。2.《西泠印社百年》P22,扶桑印社出版,2003年。作者簡介: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後改俊卿,字倉石、蒼石、倉碩、昌碩,一作昌石,號缶廬、缶道人、苦鐵等,浙江安吉人。詩、書、畫、印皆精,為一代藝術大師,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印面主人簡介:樊家谷[清末民國],一名樊谷,字稼田,室名學稼軒。工書畫,擅刻印,風格類吳讓之。
  • <西泠印社>7任社長:真正的高手
    1947年被推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現代著名金石書畫家,篆刻家,印學家,鑑賞家,考古專家。早年曾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考古學研究室主任,1924年參與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故宮物品,故宮博物院成立後任古物館副館長,1933年起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建國後任全國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
  • 西泠印社歷任社長
    1913年被公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詩書畫印博採眾長,自成一家,被譽為四絕,為縱跨近、現代的傑出藝術大師。書法初師顏真卿,後法鍾繇、王羲之,得力於石鼓文,筆力遒勁,氣勢磅礴。篆刻鈍刀直入,蒼勁雄渾。融書法、篆刻行筆、章法、體勢於繪畫,形成獨特畫風,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著有《紅木瓜館初草》、《元蓋廬詩集》、《缶廬詩》、《缶廬別存》、《缶廬集》、《缶廬印存初集》4冊等。
  • 西泠印社歷任社長及作品欣賞
    西泠印社,創立於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吳隱、葉銘等發起創建,吳昌碩被選為第一任社長,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自成立起,精英雲集,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商承祚等均為西泠印社社員,楊守敬、盛宣懷、康有為等為贊助社員。
  • 浙派傳承——西泠印社理事桑建華
    1982年師從西泠印社餘正先生學習書法篆刻1988年作品參加首屆上海篆刻大獎賽1991年作品參加西泠印社第二屆篆刻評展1992年進入西泠印社篆刻創作室任創作員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993年作品參加西泠印社建社九十周年書畫展
  • 2018西泠秋拍徵集 | 8.11-8.12上海站、8.11-8.14臺灣站 兩地同步
    ● 高雄站 預約徵集時間:8月14日(週二)地點:高雄福華大飯店(高雄市新興區七賢一路311號)徵集範圍中國書畫、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名家篆刻及印石、珍品田黃、歷代名硯、造像藝術、中國歷代錢幣、油畫雕塑、攝影及電影藝術、珠寶首飾預約電話:+86 18969020189、+86 13588461857官方網站: www.xlysauc.com微信公眾號:西泠拍賣
  • 重磅拍品數不過來,一場真正意義的大型春拍來了!
    7月25日至7月26日(周六9:30-20:00、周日9:30-18:00),2020西泠春拍精品巡展亮相上海,巡展地址在靜安崑崙大酒店(上海市靜安區華山路250號,原靜安希爾頓酒店),收藏全門類、三十個專場的部分精品,讓滬上藏家先睹為快,特別推「風在起時——紀念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特別專題」、「明賢忠烈尺牘專場」,歡迎各方藝術愛好者前來交流品鑑。
  •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銘刻百年興衰,《盜墓筆記》都蹭它名氣
    117年前,晚清動蕩時局中,四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成立了一個金石篆刻社團——西泠印社。此後幾代文人大家,於此社匯聚,成就了一段「天下第一名社」的傳奇。這不是一段亡國文人自比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壯史,而是一個關於「人」與君子的故事。
  • 西泠印社入社提名標準(附最新會員名單)
    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國際性的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西泠印社新社員推薦入社提名標準(2016年10月31日西泠印社九屆四次理事會通報)新社員推薦入社工作為西泠印社社團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歷來受到各界高度關注。
  • 今井凌雪先生與西泠印社
    【關鍵詞】 今井凌雪 中日書法交流 中國文化界要人籤名卷 中國書法代表團 西泠印社展在西泠印社所編《西泠印社》總第31輯末,刊載了「西泠印社名譽理事、日本著名書家今井凌雪先生逝世」這樣的記事:日本著名書家、書法教育家今井凌雪先生於2011年7月26日逝世,享年88歲。今井凌雪1922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