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歷任社長

2020-12-26 任我熊

第一任社長 吳昌碩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樸、香圃,又字蒼石、倉石、昌碩,又作昌石,號缶廬。浙江安吉人,寓居上海。1913年被公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詩書畫印博採眾長,自成一家,被譽為四絕,為縱跨近、現代的傑出藝術大師。書法初師顏真卿,後法鍾繇、王羲之,得力於石鼓文,筆力遒勁,氣勢磅礴。篆刻鈍刀直入,蒼勁雄渾。融書法、篆刻行筆、章法、體勢於繪畫,形成獨特畫風,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著有《紅木瓜館初草》、《元蓋廬詩集》、《缶廬詩》、《缶廬別存》、《缶廬集》、《缶廬印存初集》4冊等。一生酷愛梅花,逝後安葬於餘杭超山,以梅為伴。解放後,杭州、安吉、餘杭上海等地建有五處吳昌碩紀念館(室)。

第二任社長 馬衡

馬衡(1881—1955),字叔平,別署鍴廬、凡將齋。浙江鄞縣人,居北京。1947年被推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現代著名金石書畫家,篆刻家,印學家,鑑賞家,考古專家。曾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考古學研究室主任,1924年參與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故宮物品,故宮博物院成立後任古物館副館長,1933年起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著有《金石學概要》、《中國銅器時代戈戟之研究》、《新嘉量考釋》、《石鼓為秦刻石稿》、《漢石經集存》、《中國書籍制度之研究》、《凡將齋金石叢稿》等,印作編有《凡將齋印譜》、《鍴廬印稿》、《凡將齋印存》等。

第三任社長 張宗祥

張宗祥(1882—1965),原名思曾,字閬聲,號冷僧,又署鐵如意館主。浙江海寧人,居杭。1963年被選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長。著名書法家、版本學家,亦善繪畫,兼精岐黃之術。曾先後擔任浙江高等學堂、兩浙師範學堂教員,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華學堂教員,浙江軍政府教育司中等教育課課長,教育部視學,京師圖書館主任,浙江教育廳廳長,文瀾閣《四庫全書》保管委員會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浙江圖書館館長,浙江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浙江分會副主席等職務。曾手抄古籍八千餘卷,校勘《說郛》、《罪惟錄》、《國榷》等十餘種,編有《鐵如意館手抄書目錄》,著《書法源流論》、《臨池隨筆》、《鐵如意館碎錄》、《臨症雜談》等。

第四任社長 沙孟海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號沙村、僧郛等。浙江鄞縣人,居杭。1979年被選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長。著名學者,書壇泰鬥。其書法諸體皆精,沉雄茂密,俊朗多姿,氣勢磅礴,江南及各地勝景多有題跡。篆刻不多作,然樸拙而富韻致,公推大家。曾任中山大學預科中文系教授,南京中央大學秘書,民國教育部秘書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浙江大學、浙江美術學院教授,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省考古學會名譽會長等職。編有《中國書法史圖錄》、《中國新文藝大系·書法卷》等,著有《浙江新石器時代文物圖錄》、《蘭沙館印式》、《沙孟海論書叢稿》、《印學史》、《近三百年的書學》等。

第五任社長 趙樸初

趙樸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居北京。1983年起任西泠印社名譽社長,1993年起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長。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曾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副部長、人事部副部長,上海市政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等職。趙樸初先生生前十分關心西泠印社建設,多次在京聽取匯報,指導工作。1996年,他聞知《西泠藝叢》即將復刊,寄來5000元人民幣資助。1997年為籌建中國印學博物館,他上書國家有關部門建議給予扶持,並為中國印學博物館題寫館名。

第六任社長 啟功

啟功(1912—2005),姓愛新覺羅,字元白,滿族,居北京。2002年起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長。早年受業於著名史學家陳垣,長期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美術史、中國古代散文詩詞教學和研究,對紅學、佛學等亦有精深研究,學識淵博,涉獵寬廣。書法、繪畫、舊體詩詞有「三絕」之稱。為著名文物鑑賞家和鑑定專家,對古代書畫、碑帖的鑑定尤為專精,獨具慧眼,識見非凡。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主要著作有《古體字體論稿》、《漢語現象論叢》、《論書絕句》、《論述札記》、《說八股》、《啟功書畫留影冊》等。

第七任社長 饒宗頤

饒宗頤(1917—2018),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廣東潮州人,居香港。2011年被選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學貫中西,博涉古今,通曉多種語言文字,在傳統文史研究和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近東文明以及藝術、文獻等多個領域均有精深研究,出版學術專著逾八十種,發表論文五百多篇。精通琴、詩、書、畫,擅山水、人物,書法植根於金石文字,行草書融入明末諸家豪縱韻趣,篆隸兼採金農、鄧石如之長,自成一格。歷任香港大學、法國巴黎高等研究院、美國耶魯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法國遠東學院院士等職,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曾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授「儒蓮獎」、法國文化部頒授高等藝術文化勳章、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香港藝術發展局頒授「終身成就獎」等多種獎項。2011年7月獲國際天文聯盟批准,將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

相關焦點

  • 西泠印社歷任社長及作品欣賞
    西泠印社,創立於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吳隱、葉銘等發起創建,吳昌碩被選為第一任社長,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自成立起,精英雲集,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商承祚等均為西泠印社社員,楊守敬、盛宣懷、康有為等為贊助社員。
  •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欣賞
    西泠印社歷任社長為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現任社長為國學大師饒宗頤。今天,我們和大家聊聊列位矗立在西泠印社頂層的國學名家。1913年,在西泠印社創立10周年之際,缶翁被公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印詎無原,讀書坐風雨晦明,數布衣曾開浙派;社何敢長,識字僅鼎彝瓴甓,一耕夫來自田間」反映出缶翁自謙的美德。
  • <西泠印社>7任社長:真正的高手
    1913年,近代藝壇巨擘吳昌碩出任首任社長,盛名之下,天下印人翕然向風,東瀛名家河井荃廬、長尾雨山渡海來歸,一時精英雲集,入社者均為精擅篆刻、書畫、鑑藏、考古、文史等之卓然大家。西泠印社現有社員約380人,分布於中國境內近30個省(市)自治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和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捷克、加拿大等國家。
  • 【壹周】西泠峰骨——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七任社長作品展系列報導(一)
    由西泠印社、浙江美術館、錢江晚報主辦,安吉吳昌碩紀念館、寧波天一閣、張宗祥紀念館、桐鄉君匋藝術院、湖州博物館等協辦的「西泠峰骨——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七任社長作品展」將於7月29日在浙江美術館4-10廳開幕。
  • 免費觀看:央視紀錄片《西泠印社》全集
    2009年,由西泠印社領銜申報的「中國篆刻藝術」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前 言 本片分別從人物掌故、歷史遺蹟、藝術珍品、精神脈絡等視角深度挖掘西泠印社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以翔實的史料和發展軌跡詮釋西泠百年之謎,向世人展示西泠印社百年文化內涵和百年創業之路。
  • 文刀驚世俗、夢筆掠江雲——西泠印社執行社長劉江印象
    文刀驚世俗 夢筆掠江雲——西泠印社執行社長劉江印象文/江海濱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饒宗頤先生去世後,社長寶座已經空了兩年多。故人西安終南印社社長傅嘉儀、青桐印社社長袁道厚、滄海印社社長韓煥峰、寧夏書協名譽主席柴建方、朱穎人老前輩等也是忘年之交西泠人。最難忘的是,與西泠印社執行社長劉江老已經有二十多年的鴻雁情結,先後三次給我寄贈題字和專輯,分別是十六開篆書「藝術」兩字小品、「江海濱書畫集」,還有一件兩尺見方楹聯——人去寺猶在,筆停畫尚存。
  • 西泠印社社長系列之張宗祥:集書法繪畫鑑賞治學之大成者
    他就是國學巨匠、書壇泰鬥、西泠印社社長第三任社長張宗祥先生。張宗祥(1882-1965),譜名思曾,後慕文天祥為人,改名宗祥,字閬聲,號冷僧,別署鐵如意館主,浙江海寧人,我國著名的學者,書法家。解放前其先後擔任浙江高等學堂教員、兩浙師範學堂教員,北京大理院推事、清華學堂教員、京師圖書館主任、浙江教育廳長等職,解放後歷任浙江圖書館館長、文史館副館長、西泠印社社長、美協浙江分會副主席等職。張宗祥先生是近現代一位久負盛名的書法家,尤以行草見長,蜚聲藝林,被譽為書壇泰鬥而為海內外人士稱道。
  • 西泠印社社長再次空缺兩年,中國有誰能擔此重任?
    西泠印社社長是終身制,坐上這個寶座,肉身不死,位子不退。所以選社長沒有糾錯的機會,更應該慎之又慎。西泠印社自1904年已過百年,社長卻只有七位,他們是: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七個社長都享高壽,但好幾位都在耄耋之年才當上社長,所以任期都不算太長,像張宗祥和啟功,當了兩三年社長就離世了。
  • 浙派傳承——西泠印社理事桑建華
    1982年師從西泠印社餘正先生學習書法篆刻1988年作品參加首屆上海篆刻大獎賽1991年作品參加西泠印社第二屆篆刻評展1992年進入西泠印社篆刻創作室任創作員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993年作品參加西泠印社建社九十周年書畫展
  • 《西泠印社》:聲氣相投,傳道至今
    紀錄片包含《君子》《大師》《師父》《衣冠》《兄弟》《刀法》六集內容,每集側重於不同主題的西泠印社故事,從杭州孤山出發,沿著印社中人的足跡問道中國。師父,是西泠印社的傳承與根本;衣冠,是西泠印社的形相與氣場。近期播出的《師父》《衣冠》兩集內容,聚焦西泠印社兩任社長的人生歷程與文化觀念,不僅引導觀眾進一步了解篆刻文化,引發關於文化保護、文化傳承的更深思考。
  • 西泠印社線上庚子春季雅集專題 | 厚德流光,致敬先賢
    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擅金石書畫,精金石考據之學,善篆隸,能鐫碑,治印宗法秦漢,融會浙派,風格平實安詳,樸茂厚重。著有《七十回憶錄》、《歙縣金石志》14卷、《葉舟筆記》8冊、輯有《廣印人傳》、《再續印人小傳》、《二金蝶堂印譜》、《鐵華庵印集》、《逸園印輯》、《遁庵遺蹟》、《松石廬印匯》等,並編輯《西泠印社三十周年紀念刊》。偕吳昌碩精心選擇審定《金石書畫錄》10冊,其原件皆為西泠印社社員珍藏。
  • 「西泠門」事件始末!116歲西泠印社被強制併入39歲中國書協?
    「西泠印社不能加入中國書協。」4月17日,90歲的西泠印社常務副社長郭仲選在病床上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說。社長啟功兩年前去世後,郭是排名第一的副社長。    「西泠印社有一百多年歷史的,中國書協才幾天?西泠印社就是西泠印社,不是書協的西泠印社。」郭仲選稱,對於印社入協一事,自己毫不知情,也堅決反對。
  •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銘刻百年興衰,《盜墓筆記》都蹭它名氣
    視頻訪談中,面對鏡頭的許繼鋒戴著細黑框眼鏡,光頭,語氣不疾不徐,姿態放鬆——他是紀錄片《西泠印社》的總導演。拍西泠印社並不簡單,這是一段過於冷門又傳奇的歷史。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何為西泠印社?1904年,晚清將亡,時局動蕩。
  • 西泠印社新社員入社頒證儀式12日舉行,著名篆刻家葉林心成15年來...
    12日,西泠印社舉行2020年新社員入社頒證儀式,著名篆刻家葉林心名列此次11名新入社社員之一,也是15年來福州唯一一個西泠印社新社員。創建於1904年的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國際性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創社至今,西泠印社幾乎將現當代重要的金石書畫家悉數囊括。
  • 著名篆刻家葉林心成15年來福州唯一西泠印社新社員
    葉林心(左)從中國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陳振濂(右)手裡接過社員證。福州新聞網12月1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磊/文 受訪者供圖)12日,西泠印社舉行2020年新社員入社頒證儀式,著名篆刻家葉林心名列此次11名新入社社員之一,也是15年來福州唯一一個西泠印社新社員。
  • 西泠印社入社提名標準(附最新會員名單)
    西泠印社,創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發起創建,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
  • 「百年西泠·金石傳薪」 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 彰顯傳統藝術魅力
    ·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在浙江展覽館隆重開幕,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活動同時拉開帷幕。「創、學、研、藏」:五大展覽齊亮相「百年西泠·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覽作為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的重要內容,分浙江展覽館和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兩個展區「並蒂花開」。其中,在浙江展覽館舉行了西泠印社社藏「時代印記」篆刻作品展、西泠印社古稀以上社員作品捐贈展和西泠印社孤山遁庵社員捐贈作品精品展三個子展覽。
  • 「先生歸來:張宗祥和他的時代」系列活動亮相西泠印社美術館
    杭州網訊 「百年名社,西泠印社,中興功臣,先生歸來。」12月22日上午十點,在西泠印社美術館,「新時代·新思想·新徵程——先生歸來:張宗祥和他的時代」系列活動於2020年12月22日上午10點在西泠印社美術館隆重啟幕。
  • 今井凌雪先生與西泠印社
    【關鍵詞】 今井凌雪 中日書法交流 中國文化界要人籤名卷 中國書法代表團 西泠印社展在西泠印社所編《西泠印社》總第31輯末,刊載了「西泠印社名譽理事、日本著名書家今井凌雪先生逝世」這樣的記事:日本著名書家、書法教育家今井凌雪先生於2011年7月26日逝世,享年88歲。今井凌雪1922年出生。
  • 華東師大創立印社,西泠印社發來賀信!
    西泠印社賀信華東師範大學:欣聞華東師範大學「大夏印社」成立,謹馳專函,致以熱烈祝賀!華東師範大學在2014年創設書法篆刻專業後,培養了不少在篆刻領域頗有成就的學生,不少學生在西泠印社等主辦的專業賽事中獲獎或入展,並已有多篇印學論文發表;還承辦了「全國大學篆刻大展」等系列活動,開啟了高校篆刻類活動的多項先河,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優秀篆刻藝術人才,推動高校篆刻藝術創作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