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舞臺的聚光燈只會打到主角身上一樣。雖然我們的汽車市場非常繁榮,在同級別同價位有著數十款甚至上百款車型可供選擇,但絕大部分消費者都會將目光瞄準最受矚目的那幾款,甚至是某一款。
這樣一來,一些實力挺強,但是被忽略的車型就顯得殊為可惜。比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長安福特福克斯。
評判一輛車是不是好車的標準除了產品力本身,同樣重要的還有價格。當前,福克斯這款車在終端擁有2.2萬元的現金優惠,並且這一優惠也持續一段時間了。有了這個優惠之後,福克斯的頂配,也就是福克斯ST Line的裸車價已經變成了12.88萬。這個價格甚至還不如被聚光燈照耀的卡羅拉1.2T中配(豪華版)的裸車價13.28萬。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福克斯ST Line能否在性價比方面,碾壓卡羅拉1.2T中配呢?我們本期導購,就把兩款車拿來對比一下。
基本參數及價格
從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來,福克斯和卡羅拉雖然定價差距很大,而且是福克斯更高;但在優惠之後,實際售價就變得非常接近了,而且價格高低出現了反轉。另外在基本的車身參數方面,二者非常接近。至於設計,二者都是走在潮流前沿的風格,孰優孰劣,且看個人的喜好。但個人認為福克斯ST Line略勝一籌,因為它擁有一套運動外觀套件,且輪轂的尺寸也更大,外觀會更加有吸引力一些。
三大件對對碰,福克斯略勝
不管任何時候,汽車的三大件都是決定一輛車價值的核心因素。而福克斯和卡羅拉的對比可以說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比。福克斯搭載了一臺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採用了不太受待見的三缸設計,但架不住人家排量更大,動力參數自然也是更強。它的最大馬力174匹,最大扭矩243牛米,從1750rpm就可以進入最大扭矩輸出平臺。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一臺8AT變速箱。動力體驗方面,似乎比加速小王子思域略遜一點。但在同級車型中仍算出類拔萃。而且得益於其寬泛的扭矩輸出平臺,在城市跟車時十分輕快;另外,較為充沛的後段動力儲備讓它在高速上有著從容的表現。
卡羅拉則搭載的是一臺1.2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排量很小,但依然頑強地採用了四缸設計。最大馬力116匹,最大扭矩185牛米,從1500rpm就能夠進入最大扭矩輸出平臺。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一臺能夠模擬10個擋位的CVT變速箱。別看它的動力參數不算強,但實際體驗還是不錯的。與傳統日系車的思路相同,卡羅拉的動力在初段來得很快,在80km/h之內,動力幾乎做到了隨踩隨有,雖然動力並不算強,但給駕駛者的體驗卻很好。相比福克斯,由於排量較小,在後段的加速能力確實有明顯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二者的工信部綜合油耗竟然是一樣的,都是5.6L/100km。
再來說說三大件中十分影響體驗感受的底盤。兩款車都採用了四輪獨立懸架,而不是同級別更為常見的後扭力梁。不同的是,福克斯的後懸結構為多連杆,而卡羅拉的後懸結構為雙叉臂。獨懸的優點不必多說,其能夠大幅提升車輛動態的性能表現,在這一點上,福克斯和卡羅拉都稱得上厚道。接著說實際表現,福克斯ST Line的整體設定更偏運動,而且原廠也給它匹配了米其林PS4的輪胎,規格為235/40 R18。在彎道駕駛時,你能夠感覺到它的極限很高,即便是以比較激進的速度進彎,車身的姿態也可輕鬆掌控。
卡羅拉的整體設定則更顯均衡,得益於TNGA架構對車身重心的下調,卡羅拉的基礎運動基因就很強,雖然原廠只給了205/55 R16的輪胎,但其運動性仍值得稱道;當然卡羅拉的底盤還是以舒適為主基調,家用買菜才是它的正途。
福克斯重舒適,卡羅拉重安全
來到13萬的價位,卡羅拉和福克斯都給出了較為豐富的配置。但二者的側重點卻有著較大的差別。福克斯ST Line作為車型頂配,給出了較多的舒適性配置,比如它的座椅調節中增加了主駕駛腰部支撐調節,大燈光源為LED,後視鏡具有電動摺疊功能,擁有感應式雨刮以及自動空調等配置。
卡羅拉的配置則側重在安全方面,作為一款來自TNGA架構的車型,卡羅拉對安全的重視程度極高,它全系標配了8具安全氣囊,比福克斯ST Line多了膝部氣囊和副駕駛坐墊式氣囊,擁有自適應巡航。
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克斯和卡羅拉都在中保研進行了碰撞測試。在對乘客及行人的安全表現方面,二者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績——優秀。不過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方面,卡羅拉因為維修成本相對更高,取得了較差的成績,福克斯也只是良好。但如果你所有維修都是保險公司買單的話,這個成績其實與消費者選車並無多大關係(因為中保研的測試是由保險公司牽頭做的,有這一評分的原因是他們想省錢)。我們只需要知道後面三大安全性能為優就行了。
最後說說
本以為,福克斯ST Line以頂配的身份以及高出1.5萬元的定價,會在產品力方面與卡羅拉的中配拉開較大差距。但從實際來看,福克斯ST Line真正實質領先的地方,還在動力和操控。其他方面,二者基本勢均力敵。福克斯ST Line的終端實際售價比卡羅拉中配售價還略低。以更低的價格,若是買福克斯ST Line,你能夠買到更強的動力(卻沒有增加油耗),更好的操控感,外加更為運動的外觀套件。這樣的性價比,你覺得夠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線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