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成都進行的男乒世界盃上,祖根來自四川的日本小將張本智和在1/4決賽中,4-3艱難戰勝了隊友丹羽孝希,他最後甚至在一陣狂吼後倒地不起,以此發洩心中的壓力,和表達獲勝後的喜悅。
在此前,有報導稱:張本智和在成都比賽時,有一些本地球迷只為其對手加油,現在看,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像這場張本智和與日本隊友的內戰時,就有不少的四川球迷為他加油喝彩。
其實,對於這個日本小孩,或許因為他過去的一些宣傳、炒作式的表達——如張本智和曾稱「我一定要打敗中國隊,奪得奧運金牌」;日本改換國號時,他第一時間出來表達忠心:「我是令和子孫!」;以及他在去年國際乒聯年終盛典上發言時,第一句話就是「我出生於日本……」等等,都一時引發了中國球迷的反感與爭議。
不過,隨著其年齡的增長,張本智和目前也變得謙遜了很多,他也在不久前稱:我要是不說那些,就沒有人關注我了云云。
可是,就在當四川的球迷也開始為這個流著中國血統的前四川人加油時,他在成都的一個舉動,卻又引發了一些爭議。
那就是在張本打敗丹羽孝希後,國際乒聯採訪張本智和時,他的身旁站著一個日文翻譯,張本智和也對著中國觀眾和採訪者,全程用日文回答問題——這在網絡上,引發了不少中國球迷的反感。
那麼,我們是否真的要為張本智和的這些細節問題,而要憤怒和聲討呢?——其實,大可不必!
其一,無論因何原因,張本智和的媽媽、爸爸,這兩個前四川省及國家桌球隊選手,在退役後全家移居日本,這亦無可指摘——各人為了生存和利益做出自己的選擇,這是他們的自由,別人無可強求。
其二,張本智和確實曾進行過一些宣傳炒作,也不自覺地拿世界桌球最強的中國隊作為一種鋪墊,這或許讓國人感覺不太舒服,但他也並未沉落到底線之下。
其三,在受到國內網友的批評後,張本智和的父親也說過:我們本就是中國人,沒必要這麼對我們……這說明,他們一家並非要跟故國對著幹。
其四,中國移居海外的人很多,包括去東瀛也有不少,對於這種國人遍海外的現象,我們應寬容大度、自然而然地接受——這也是地球扁平化、全球化的自然結果。只要他們未有真正損害故國的言行,其實也都在正常範圍。
中國從一個大國,要走向真正的強國,其實,我們的國民應擁有更強大的「大國國民心態」,這亦顯得越來越重要;相反,而不應是心態太過脆弱了——包容、寬容、互諒的精神,正是一個大國國民心態的重要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