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情鑑定存疑,開封一故意傷害案被告人改判無罪

2021-01-10 鳳凰網

原標題:花4年證明傷情鑑定錯了,開封一故意傷害案被告人獲改判無罪

8月31日,河南開封人馬獻中收到通許縣法院的刑事判決書,曾被以故意傷害判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的他,獲改判無罪。

此時,距其刑滿出獄已3年多。

前述判決書顯示,法院認定,被告人馬獻中將被害人馬書勤打傷的事實成立,被告人應賠償損失。被害人構成輕傷的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書依據不足,公訴機關據此指控被告人犯故意傷害罪,證據不足,罪名不能成立。

拿到判決書當晚,馬獻中表示,經歷四年多的艱難上訴,終獲無罪判決,「感謝縣法院堅守了底線,堅守了公平正義。」

鼻縫分離被認定屬骨折,被告人一審獲刑

澎湃新聞2018年5月報導,2016年2月24日,馬書勤及其兒子、女婿一起去找馬獻中商議房屋問題,在馬獻中家門樓,雙方相互廝打,馬獻中用拳頭將馬書勤的鼻部打傷。2016年3月22日,馬獻中被刑拘。

損傷程度司法鑑定是該案的爭議焦點。

案發5天後,馬書勤到開封市中心醫院檢查,診斷為:左側鼻骨支及左側上頜骨額突骨折。據此,通許縣公安局法醫鑑定馬書勤為輕傷二級。

然而,馬獻中的辯護人拿著馬書勤在開封市中心醫院檢查的CT影像,掛號河南省權威影像學專家李樹新,診斷為「左側上頜骨額突骨折」,沒有左側鼻骨支骨折。此後,檢察機關指令辦案機關重新委託鑑定。

2016年9月的《開封市公安局物證鑑定所法醫學人體損傷程度會診鑑定書》顯示,法醫、民警先後帶馬書勤到開封市第二中醫院、解放軍第一五五中心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市人民醫院重新檢查,均檢查出左側上頜骨額突骨折,但全部未檢查出左側鼻骨支骨折。其中,三家檢查出左側鼻頜縫增寬,符合鼻縫分離。「經省法醫專家會診討論,認為左側鼻頜縫分離屬鼻骨骨折,故馬書勤受外傷致左側鼻骨骨折及左側上頜骨額突骨折,構成輕傷二級」。

一審庭審時,馬獻中的辯護人提出:為何四家醫院都沒檢查出左側鼻骨支骨折,開封市中心醫院卻檢查了出來?鼻縫分離是指兩塊骨頭的縫隙增寬,骨折是一塊骨頭上的,怎麼能一樣呢?不過,該意見未被法院採納。

2017年3月20日,通許縣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傷害罪,判處馬獻中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並賠償原告馬書勤醫療費等4388元。

對該一審判決,馬獻中提起上訴。後其刑滿釋放,持續喊冤。

找專家取證,獲改判無罪

一審庭審時,開封市公安局物證鑑定所法醫出庭,指出他們將鼻縫分離認定屬鼻骨骨折,理論依據是法醫學教材《法醫活體損傷鑑定影像學圖譜》、《醫學影像學》,鼻縫分離均在鼻骨骨折章節中。

對此,馬獻中委託辯護人找到兩本法醫學教材第一作者,進行書面調查。

《法醫活體損傷鑑定影像學圖譜》第一主編、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法醫學教授依偉力在《關於「鼻骨骨折」章節之含義的情況說明》中表示,其個人認為,骨縫在癒合之後,因外力作用導致分離達到一定程度或錯位,在鑑定中是可以視為骨折的;如果一側上頜骨額突骨折伴有同側該突游離部分與鼻骨骨縫分離,實際上是一處骨折損傷的伴隨現象,不應「一處骨折兩處使用」;如果一側上頜骨額突骨折的對側或其他部位,因受傷而發生鼻骨骨縫分離,在鑑定中則可以視為骨折。

《醫學影像學》作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主任李松柏教授在律師調查筆錄中表示,鼻縫分離寫到鼻骨骨折一小節下,不意味鼻縫分離屬於鼻骨骨折,「鼻頜縫分離本身不是骨折」。

這兩份書面材料提交到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後,2017年7月17日,該院裁定原一審判決事實不清,撤銷原一審判決,發回重審。

歷經三年後,馬獻中等到結果。

2020年8月31日,通許縣法院作出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2019)豫0222刑初556號。該判決書表示,對鑑定意見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辯解和辯護意見,予以採納。對被告人沒有毆打的辯解和辯護意見,與查明事實不符,不予採納。對被告人是正當防衛的意見,經查,雙方主觀上均具有毆打的故意,不具有防衛性,對此不予採納。

判決書顯示,被告人馬獻中無罪,判決其賠償馬書勤醫療費、護理費等4061元,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給付馬書勤。

對該無罪判決,經歷四年多上訴的馬獻中表示,感謝縣法院堅守了底線,堅守了公平正義,更感謝關心此事的律師、法學專家和媒體記者。(記者 呂新文)

相關焦點

  • 花4年證明傷情鑑定錯了,故意傷害案被告人獲改判無罪
    8月31日,河南開封人馬獻中收到通許縣法院的刑事判決書,曾被以故意傷害判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的他,獲改判無罪。此時,距其刑滿出獄已3年多。前述判決書顯示,法院認定,被告人馬獻中將被害人馬書勤打傷的事實成立,被告人應賠償損失。
  • 韓顯輝故意殺人再審案公開宣判 改判被告人無罪
    新華社瀋陽12月24日電(記者高爽)24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韓顯輝故意殺人再審案進行公開宣判。經審理認定韓顯輝犯故意殺人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撤銷原審裁判,改判韓顯輝無罪。再審認為,原審被告人韓顯輝有罪供述的真實性、合法性存疑,依法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本案除韓顯輝的有罪供述外,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韓顯輝實施了殺害穆某某的行為,間接證據亦不能形成完整、閉合的證據鎖鏈。因此,原判據以定罪的證據沒有達到確實、充分的法定證明標準,認定韓顯輝犯故意殺人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 韓顯輝案公開宣判改判被告人無罪
    新華社電 24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韓顯輝故意殺人再審案進行公開宣判。經審理認定韓顯輝犯故意殺人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撤銷原審裁判,改判韓顯輝無罪。再審認為,原審被告人韓顯輝有罪供述的真實性、合法性存疑,依法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本案除韓顯輝的有罪供述外,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韓顯輝實施了殺害穆某某的行為,間接證據亦不能形成完整、閉合的證據鎖鏈。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改判韓顯輝無罪。宣判後,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告知韓顯輝可依法申請國家賠償。
  • 楊松發故意殺人再審案公開宣判:無罪!當庭釋放
    楊松發故意殺人再審案公開宣判:無罪! 2020-12-18 09:44:54   來源:新華視點     【摘要】 天津高院對楊松發故意殺人再審案依法公開宣判
  • 被判死緩17年後,改判無罪!
    12月17日上午,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楊松發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宣判,依法宣告楊松發無罪。2001年3月16日,天津市原大港區居民劉某某的屍體被發現。2003年10月29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楊松發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07年12月20日,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維持並核准原判。後楊松發提出申訴。2018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再審。2020年9月24日,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 江西再審26年前張玉環案,出庭檢察官:建議改判無罪
    7月9日上午,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再審張玉環故意殺人申訴一案,法庭上,江西省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發表出庭意見,建議改判張玉環無罪。而張玉環的兩份有罪供述,前後矛盾,在作案地點、手段、拋屍時間等重要環節存在重大差異,真實性存疑。原審判決僅以一份有罪供述定罪,先供後證,與事實不符。綜上,建議法院改判無罪。1993年,張玉環被指殺害兩名兒童,後來被判死緩。多年來,張玉環堅持申訴,否認殺人。澎湃新聞注意到,張玉環被羈押的時間總計為9700多天,超過26年。
  • 是法定「無罪」還是存疑「無罪」?
    備受關注的張志超案於2019年12月5日,張志超案在山東淄博中院開庭再審,出庭檢察官當庭建議改判無罪。1月13日上午,山東高院在淄博中院對15年前一宗校園姦殺案再審宣判,張志超與同案人王廣超被宣告無罪,張志超當庭獲釋。
  • 死刑判無罪再判死緩!16歲少年沉屍公廁案主犯改判!為何這樣判?
    12月23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左德剛故意殺人再審案公開宣判,認定左德剛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與原犯故意傷害罪判處的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二十萬元。
  • 死刑判無罪再判死緩 !16歲少年沉屍公廁案主犯改判!為何這樣判?
    據了解,單從左德剛犯故意殺人案來看,起初左德剛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再到未予認定故意殺人罪;今天再審宣判改為死緩,此案與近年來引人關注的絕大多數涉及死刑再審案件基本都是改判無罪相反,是從無罪改判死緩,應當說具有指標意義,疑點不能等同於疑罪,不枉不縱才是公平正義的本色,必將對同類案件審理起到借鑑作用。
  • 張志超改判無罪 「疑罪從無」釋放正義強音
    來源:法治周末原標題:張志超改判無罪,「疑罪從無」釋放正義強音歐陽晨雨又一起歷時久遠的冤案被平反。2006年,山東高中生張志超被認定姦殺女生而被判處無期徒刑,該案經申訴後,於1月13日上午被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改判宣告無罪。
  • 法院再審「張玉環案」,依照疑罪從無原則改判無罪!
    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案件,宣判張玉環無罪。從26歲到53歲,張玉環是目前國內改判無罪當中羈押時間最長的,而這一切又因何而起呢…… 兩名男童被人殺害 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張家村的村民發現,村裡的兩名男童不見了,分別是4歲的張振偉和6歲的張振榮。
  • 法院判決詳解吳春紅改判無罪:證據沒有形成完整證據鏈
    在羈押了5611天後,河南16年前「投毒」案嫌疑人吳春紅終於無罪釋放。4月1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改判吳春紅無罪。河南高院認為,原審認定吳春紅有罪的主要證據是吳春紅的有罪供述,但縱觀全案,本案缺乏能夠鎖定吳春紅作案的客觀證據,其有罪供述中對多個犯罪細節供述前後不一,原判定案的證據沒有形成完整證據鏈。
  • 江西高院再審27年前張玉環殺童案,律師:改判無罪的可能性非常大
    當天,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江西高院表示,庭審中,合議庭依法保障了張玉環及其辯護人的訴訟權利,檢、辯雙方均充分發表了意見,張玉環及其辯護人進行了無罪辯護。江西高院將擇期對本案進行公開宣判。
  • 天津高院對楊松發故意殺人再審案依法公開宣判
    2020年12月17日上午,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楊松發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宣判,依法宣告楊松發無罪。  2001年3月16日,天津市原大港區居民劉某某的屍體被發現。公安機關經偵查發現楊松發有作案嫌疑,經訊問,楊松發交代其於2001年3月3日晚殺害了劉某某。
  • 李德先故意傷害罪——重大介入因素存疑時刑法因果關係的認定
    在足以引起因果關係中斷的重大介入因素存疑時,應認定先行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係並宣告被告人無罪。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被告人李德先犯故意傷害罪,向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被告人李德先及其辯護人提出,公訴機關出示的證據不能證明李德貴的死亡結果與李德先實施的行為具有因果關係,不能排除李德貴因自身原因或者其他因素的介入造成顱腦損傷死亡的可能性,應判決李德先無罪。
  • 雲南一故意傷害致死案再審 被告14年後由緩刑改判七年
    微博截圖中新網昆明5月1日電 (記者 劉冉陽)4月30日晚,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人民法院在官方微博通報,14年前的故意傷害致死案被告由緩刑改判七年。被告人冷蘭對再審判決不服,已提出上訴。通報稱,原審被告人冷蘭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於2006年12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 首發|張玉環案無罪判決書全文:疑罪從無,不能認定有罪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張玉環犯故意殺人罪一案,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995年1月26日作出(1994)中刑初字第74號刑事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張玉環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宣判後,張玉環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於1995年3月30日作出(1995)贛刑終字第89號刑事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 安徽少年沉屍公廁案再審改判死緩:為何最高院兩次不予核准死刑?
    2020年12月23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左德剛故意殺人再審案公開宣判,認定左德剛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與原犯故意傷害罪判處的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二十萬元
  • 張玉環無罪!迄今遭羈押最久申冤者為何再審改判?
    撰稿 | 一 一8月4日(今天)下午4點,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宣判張玉環故意殺人案,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江西張玉環故意殺人案7月9日在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背負了27年殺人罪名、現年53歲的張玉環,終於洗脫罪名,重獲清白。
  • 張志超案無罪判決:無任何物證印證供述,此前辦案程序存違規
    判決書顯示,山東高院再審查明,本案無客觀證據指向張志超作案,其供述與證人證言存在矛盾;同時,兩名被告人有罪供述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存疑,認定張志超實施強姦並致死被害人且侮辱屍體的犯罪行為沒有完整的證據鏈,因此原審認定張志超犯強姦罪、王廣超犯包庇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