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林者苗:山歌唱出和諧韻

2020-12-22 金臺資訊

「老同你家稻穀黃,我們大家去幫忙,收完稻穀要唱歌,一夜唱到大天光。」12月10日,廣西百色市田林縣者苗鄉者化村八燈屯內篝火熊熊,歡聲雷動,來自附近村屯的男女老少身著民族盛裝,在此上演一場壯漢山歌對決賽,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我用壯歌唱,你用漢歌答」,把民族情誼並蒂連枝,把歡樂氛圍推向高潮,不同民族間互通、互融、互信展示得淋漓盡致。

者苗鄉聚居有壯、漢、瑤3個民族,該鄉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為抓手,各民族語言互通、習俗互近、婚姻互聯、勞動互助,親如一家。

語言互通,交流愉悅無障礙。者苗村渭化屯是一個漢族聚居的寨子,但村民們壯話說得溜熟,在山歌會上,他們壯歌漢歌一起唱,贏得陣陣掌聲。為消除語言交流障礙,者苗鄉不定期舉辦聯誼活動,讓不同民族群眾共同交流。

習俗互近,相處和諧無隔閡。百隆村山歌隊代表黃日初,特意邀請了自己的瑤族「老同」來通參加活動,你唱一句我各一句,氣氛十分熱烈。當地年紀相仿、愛好相近的群眾結成「老同」,形成深厚的友誼。者苗鄉宣傳委員李海慧說,據不完全統計,該鄉各民族同胞結成了200多對「老同」,彼此團結互愛,堪稱民族團結的模範。

婚姻互聯,家庭和睦多幸福。20年前,漢族姑娘蔣丙英嫁給了者苗鄉六恆村的壯族小夥黃志傑,兩人相親相愛,勤勞持家,孩子考了大學,日子越過越好。者苗鄉衛生計生站的統計數據顯示,該鄉夫妻不同民族的有1500多對,佔全鄉1/3以上。

勞動互助,團結協作共繁榮。壯族群眾黃志松和漢族群眾豐遠榮,白天一起砍甘蔗,晚上搭檔一起參加山歌賽,可謂親如兄弟。鄉黨委書記廖瑜介紹,鄉裡以小活動促進大團結,讓群眾在日常生產勞動中互相幫助、攜手共進、加深感情。在者苗鄉,隨處可見一家有事、百家幫忙的感人場景。(甘天權)

相關焦點

  • 羅君宏:淺談廣西民間山歌十三韻
    山歌中押韻是重要技法,一首山歌中124句的尾字使用相同的韻腳,以造成聲律美,叫做押韻。山歌就像一張桌,一張桌子四隻腳,前後上下鬥得穩,不韻不押不成歌。韻又分平聲韻和仄聲韻,廣西山歌與詩歌不同,三個字壓平聲韻因為仄聲韻是短音不便演唱,因此不提倡用仄聲押韻。山歌常用的韻有十三個,通稱山歌十三韻。
  • 山歌賦新韻 天籟邀遠客 ——德保縣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
    山歌賦新韻 天籟邀遠客 ——德保縣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幸福山歌唱不完,這場唱罷下場連;首首讚頌好光景,幸福美滿長萬年。」
  • 山歌押韻強化訓練(五) ——花發韻、波梭韻、人辰韻、乜斜韻、一七韻. —— 廣西歌圩執行會長覃九宏老師講課(上)
    時至今日,每逢年節假日,柳州魚峰山下、江濱公園,桂林大榕樹景區、宜州的中山公園、鹿寨縣中渡古碼頭……都有歌手自髮結伴對唱山歌,圍聽者甚多,場面歡快熱烈。在現代化的都市裡至今仍保留著傳唱山歌的古老文化形態,這廣西是山歌的發祥地,廣西羅城縣是劉三姐岀生地,宜州市是劉三姐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陽朔大榕腳是劉三姐曾經傳歌對歌的地方。
  • 山歌繡球糯米飯,讓這些外國朋友留在廣西
    廣西山歌與印尼音樂的碰撞講述人:仁迪(印度尼西亞)仁迪在給學生上課。來自印度尼西亞的仁迪,是廣西藝術學院一名外籍教師。他熱愛廣西,也做好了在這裡紮根的打算。辭掉國外工作到廣西學民歌講述人:林子陽(美國)2013年,林子陽在「壯族三月三」期間在田陽採風。
  • 傳歌人劉三姐的山歌,唱出了多少農家人的理直氣壯
    劉三姐的山歌,唱本心,唱一切所見,唱所思所想。聽劉三姐的山歌讓人感覺清爽,不自覺的會心而笑。其實這是個很長遠的過程,我孩子時陪媽媽看《劉三姐》這部電影時,我是聽不懂聽劉三姐的山歌的。更讓人喜歡的是歌調歡樂,連她罵仇恨的財主時,唱出不卑不亢。你不種麻,你吃油你不種桑,你穿絲有話不能直說,但是可以唱出來。唱出委屈,唱出怨恨,唱出農家人的共鳴,唱出了萌瓏愛情,唱出原生態的藝術。
  • 廣西:山歌換了新歌詞 農村有了新變化|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8月19日頭版刊發題為 《廣西:山歌換了新歌詞 農村有了新變化》的報導,以山歌歌詞的變化為切入點,勾勒出村民把好日子編成山歌,唱響新生活的生動畫卷。報導聚焦鄉村轉型,扶貧產業從單一走向多元的轉變,展現八桂大地,農村變景區,農民變股東,風景打底,產業引領,一個個村莊踏上了小康之路的幸福圖景。
  • 1961年,劉三姐家鄉的「歌墟」,擺歌臺,唱山歌
    如今,劉三姐家鄉的「歌墟」,真正唱出了勞動人民的心聲。廣西,這個祖國南方的風光綺麗的僮族地區,古來素有「歌海」之稱,劉三姐就是著名的山歌手。僮族人民能歌善舞,文獻史冊,早有描繪,據廣西柳江縣誌寫道:「少婦於春時三五為伴,採芳拾翠於山間水湄,歌唱為樂,少男亦三五為群,歌以赴之,一唱一和,竟日乃已,以衣帶相遺贈,謂之結同年。」
  • 德保山歌為什麼以情歌為主?
    壯族山歌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歌墟(圩),是壯族山歌誕生的文化土壤。自古以來,口耳相傳的壯族山歌具有著廣泛群眾性,每句音律,每個聲韻都在壯家兒女的血液中流淌,高亢嘹亮、委婉動聽的不老情歌,傳唱著壯家兒女的情深意長,在這片歌如潮,花如海的古老土地上,壯鄉文化薪火相傳,壯族山歌對文化娛樂、人際和諧交往、商品交換、活躍市場、傳播知識,民俗傳承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 【黨課開講啦】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山歌黨課」助力「黨課開講啦...
    【黨課開講啦】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山歌黨課」助力「黨課開講啦」活動遍地開花 2020-09-23 11: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歌曲《山歌唱出好兆頭》來啦,這首歌你喜歡嗎?
    歌曲《山歌唱出好兆頭》來啦,這首歌你喜歡嗎? 原標題:歌聲嘹亮!歌曲《山歌唱出好兆頭》來啦,這首歌你喜歡嗎?歌曲《山歌唱出好兆頭》來啦,這首歌你喜歡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美女唱歌我聽清(原創山歌歌詞26首、山歌對唱、貴州山歌、廣西山歌、雲南山歌、貴陽山歌、安順山歌、六盤水山歌、凱裡山歌、興義山歌)
    26首、山歌對唱、貴州山歌、廣西山歌、雲南山歌、貴陽山歌、安順山歌、六盤水山歌、凱裡山歌、興義山歌)美女唱歌我聽清,你家聲音好押韻。你家山歌唱得好,唱得家和萬事新。我來講給哥家聽,不得好歌怕開聲。山歌唱得又不好,群裡開歌羞死人。 小妹唱歌真好聽,四面八方有名聲。啞巴聽了會說話,和尚聽了不念經。 我來群裡開歌聲,可惜山歌唱不行。
  • 廣西氣象局聯合廣西雲客戶端邀你唱山歌!拿起手機 當歌王!!!
    我可能要請假回家唱山歌了沒有我,我們村可能會輸……「壯族三月三」是廣西各族人民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日期間,各族民眾——蒸彩糯、祭先祖、趕歌圩、搶花炮、鬥彩蛋、賞戲曲、以歌傳情、廣西氣象局聯合廣西雲客戶端重磅推出H5《「三月三」山歌專輯》邀你一起在線唱山歌!還可以獲得專屬山歌專輯和帶有個人定位及暱稱等個性化元素的精美海報喔
  • 劉三姐:唱山歌與封建惡勢力作鬥爭,流芳百世的「歌仙」
    同在唐代時期,廣西民間出現了一位歌仙,她把壯鄉的山歌唱響古今,她就是劉三姐。據說,劉三姐生於唐中宗神龍元年(703年),從小聰慧過人,能歌善唱,被視為「神女」。也有人說劉三姐不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一個人物,只是唐代時期廣西民間的一個傳說。
  • 來廣西書展品當代山歌盛宴 《天歌地唱》新書發布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吳樺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9日訊(記者 黃玲娜 通訊員 吳樺)近日,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廣西書展備受關注,各類新書陸續發布,吸引了大批讀者前往一睹為快,喜歡山歌的朋友們迎來了一場品味當代廣西山歌的「盛宴」。
  • 會一口南普講壯話還很溜 老外在南寧教唱廣西民歌
    他學了一口南普,壯話講得很溜,能唱3個民族的山歌兩年前被聘為廣西藝術學院音樂老師教唱廣西民歌 這老外真牛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黃佔玲/文 徐天保/圖【那一次旅行結束後回到美國,林子陽在閒暇間總會想起在南寧的日子,所以他對廣西一直很關注。他甚至找朋友取了一個中文名,也就是現在被學生們熟知的「林子陽」,林是Linde的諧音,子陽則源自於聖經中的一段經文。年少時代,林子陽就有要到國外生活的想法。2010年,林子陽研究生畢業後沒多久,他便決定要到南寧來學習中文。隨後,林子陽開始到廣西師範學院學習。
  • 東莞鳳崗鎮舉辦2020年客家山歌主題歌會
    和諧小康奏響幸福曲,歡歌笑語唱出客僑情。11月20日,東莞市鳳崗鎮油甘埔體育廣場山歌悠揚,由東莞市民協、鳳崗鎮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主辦,鳳崗鎮文聯承辦,東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鳳崗分會、油甘埔村委會、東莞(鳳崗)詩歌創作基地協辦的「唱支山歌給黨聽——2020年鳳崗鎮客家山歌主題歌會」在這裡舉行。一曲熱情洋溢的民樂《金蛇狂舞喜洋洋》拉開了主題歌會的序幕。
  • 廣西:只有山歌敬親人
    廣西有歌海之稱,是民歌眷戀的地方。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傳遍了大江南北。為什麼廣西人那麼愛唱山歌?歌仙劉三姐就是廣西傳唱山歌的傑出代表。電影《劉三姐》於1961開映,不僅在大陸,就連港澳臺都留下了劉三姐甜美動聽的歌聲。廣西就因為劉三姐的山歌而名揚四海。
  • 長安營⑦:山歌無假天地吼
    山歌分門別類,苗歌、侗歌、瑤歌,排歌、盤歌、四句歌,花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喪歌,兒歌、飛歌、盤歌,勸世歌、頌世歌、刺世歌......生產勞作唱,談情說愛唱,動土喬遷唱,婚喪喜慶唱,起義打仗要唱。單是情歌,就有10大類、20小類。什麼初識歌、試探歌、初戀歌、迷戀歌、請媒歌、相思歌、起誓歌、送郎歌、反情歌、逃婚歌等。
  • 儋州山歌韻腳大全集(修改)
    儋州山歌韻腳大全集  (古存本)  麥秋榮收編  收編者簡介:麥秋榮,儋州市調聲山歌協會副會長,儋州市「十佳優秀民間藝術家」,著名民間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