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你家稻穀黃,我們大家去幫忙,收完稻穀要唱歌,一夜唱到大天光。」12月10日,廣西百色市田林縣者苗鄉者化村八燈屯內篝火熊熊,歡聲雷動,來自附近村屯的男女老少身著民族盛裝,在此上演一場壯漢山歌對決賽,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我用壯歌唱,你用漢歌答」,把民族情誼並蒂連枝,把歡樂氛圍推向高潮,不同民族間互通、互融、互信展示得淋漓盡致。
者苗鄉聚居有壯、漢、瑤3個民族,該鄉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為抓手,各民族語言互通、習俗互近、婚姻互聯、勞動互助,親如一家。
語言互通,交流愉悅無障礙。者苗村渭化屯是一個漢族聚居的寨子,但村民們壯話說得溜熟,在山歌會上,他們壯歌漢歌一起唱,贏得陣陣掌聲。為消除語言交流障礙,者苗鄉不定期舉辦聯誼活動,讓不同民族群眾共同交流。
習俗互近,相處和諧無隔閡。百隆村山歌隊代表黃日初,特意邀請了自己的瑤族「老同」來通參加活動,你唱一句我各一句,氣氛十分熱烈。當地年紀相仿、愛好相近的群眾結成「老同」,形成深厚的友誼。者苗鄉宣傳委員李海慧說,據不完全統計,該鄉各民族同胞結成了200多對「老同」,彼此團結互愛,堪稱民族團結的模範。
婚姻互聯,家庭和睦多幸福。20年前,漢族姑娘蔣丙英嫁給了者苗鄉六恆村的壯族小夥黃志傑,兩人相親相愛,勤勞持家,孩子考了大學,日子越過越好。者苗鄉衛生計生站的統計數據顯示,該鄉夫妻不同民族的有1500多對,佔全鄉1/3以上。
勞動互助,團結協作共繁榮。壯族群眾黃志松和漢族群眾豐遠榮,白天一起砍甘蔗,晚上搭檔一起參加山歌賽,可謂親如兄弟。鄉黨委書記廖瑜介紹,鄉裡以小活動促進大團結,讓群眾在日常生產勞動中互相幫助、攜手共進、加深感情。在者苗鄉,隨處可見一家有事、百家幫忙的感人場景。(甘天權)